「拿鐵因素」:小習慣創造大財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有沒有想過每天習慣性的買一杯拿鐵,其實可能影響到我們的財富累積?這裡我們要來談一個名為「拿鐵因素」(Latte Factor)的概念,這是一個由財務專家David Bach提出的隱喻,代表了生活中不經意的小額消費,如何在長期下來阻礙我們財富的累積。相反地,透過對這些小額消費進行更有意識的選擇和儲蓄,我們便能改變我們的財務命運。


我們想和大家分享如何利用「拿鐵因素」來累積財富,同時介紹三個讓財富增長的關鍵習慣,這些習慣不僅簡單易行,而且幾乎不會讓我們感到痛苦。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從日常生活的小習慣出發,走向財務自由的道路吧。


拿鐵因素:微小改變,巨大影響


「拿鐵因素」並不是單純針對一杯咖啡的花費,而是象徵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花費,例如每日的一杯咖啡、零食、外賣、打車費等等。我們往往不太在意這些小額花費,但若把這些開銷放到長期的尺度來看,數字便會變得相當驚人。每天花5美元在拿鐵上看似沒什麼,但如果把這些錢省下來並投資,經過數十年的複利累積,可能會變成百萬美元的資產。


重點並不是要我們完全停止享受生活的樂趣,而是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更加意識到自己財務狀況的心態。每次做出購買決策時,問問自己:「這筆錢能否用來做更具長期價值的事?」這樣的反思有助於引導我們朝著更合理、更有效的資金管理方向前進。


財富增長的三個關鍵習慣


為了實現財務自由,David Bach提出了三個關鍵習慣。這些習慣相較於傳統財務規劃中複雜的預算和繁瑣的投資策略,顯得輕鬆且容易實行。


1. 先付給自己

「先付給自己」(Pay Yourself First)這個概念在財務管理中極其重要。每當我們拿到一筆收入時,應該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支付賬單或購物,而是直接將一部分收入投入儲蓄或投資帳戶。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把自己當成「最重要的債權人」,並確保在任何開銷之前,先保證自己的未來。


這個做法能讓我們自動優先照顧未來的自己,遠比僅僅依賴意志力節省開支來得有效。David Bach建議,每天工作中的第一小時收入應該直接被拿來儲蓄,這大約相當於總收入的12.5%。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樣的儲蓄習慣可以保證在退休時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


2. 不做預算,而是自動化儲蓄


很多人聽到「預算」這個詞就感到壓力山大,因為預算往往要求我們在每一筆開銷上設限,甚至得時時刻刻去記帳。這樣的方式對大部分人來說不僅難以長期堅持,還容易引起焦慮和沮喪。


David建議放棄傳統的預算方法,轉而採用「自動化儲蓄」的方式。將儲蓄自動化,意味著我們可以設定每月固定金額自動轉入儲蓄帳戶或投資帳戶,這樣我們就不會因為忘記或沒心情而影響儲蓄計劃。這種方法能幫助我們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且避免與配偶或家人因預算爭執。想像一下,就像自動扣款一樣,我們不必特別去想它,它就自然發生了。


3. 活在當下,享受生活


除了儲蓄和投資,我們也不能忘記「活在當下」的重要性。財務自由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為了累積一大筆錢,而是為了讓我們能過上真正想要的生活。因此在追求財務目標的同時,也要記得適時地享受當下。


「活在當下」並不是揮霍,而是找到一些能夠帶給我們快樂的事情,並把它們融入日常生活中。每天早晨花幾分鐘冥想、寫日記、散步,這些看似微小的行為卻能讓生活充滿意義,讓我們感受到當下的豐富。正如David所說,累積財富並不是最終的目標,真正的目標是能夠自由地選擇如何度過每一天。


如何改變思維模式並建立財富


許多人認為自己之所以無法累積財富,是因為收入不夠多,但事實上大部分人真正面臨的問題是「花得太多」。不管收入有多少,如果每賺一分錢就馬上花掉,那麼我們永遠也無法積累任何資產。David Bach提醒我們,重要的不是賺多少,而是如何管理和儲蓄這些收入。


避免生活方式膨脹


「生活方式膨脹」是指隨著收入的增加,我們的花費也隨之增加。例如搬進更高檔的住所、買更豪華的車子、更名貴的衣物等。這樣的情況下,收入的增加並沒有真正提升財務自由度,反而可能讓我們陷入更深的財務壓力中。


我們應該學會「低於收入過活」,即使收入增加,也應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並將多餘的部分存下來進行投資。這樣,我們就能真正達到財務上的自由,讓金錢為我們工作,而不是我們一直為錢工作。這裡的關鍵在於自律與選擇,每當我們有機會升級生活品質時,先問問自己這個選擇是否能真正提升幸福感,還是僅僅讓自己看起來更成功。


擁有資產,成為遊戲的贏家


在這個世界上,財富的積累主要依靠兩種資產類別:股票和房地產。要真正參與財富的積累並縮小貧富差距,我們必須學會成為這些資產的擁有者。


當我們購買日常消費品時,例如咖啡、電影訂閱、電商產品,我們也可以考慮投資於提供這些商品和服務的公司股票。這樣,當我們在消費的同時,也在通過擁有公司股份的方式獲取利益。這是一個從消費者變成投資者的思維轉變,讓我們不僅是市場的參與者,更是市場的受益者。


面對恐懼:風險與後悔


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會面臨各種選擇,這些選擇常常伴隨風險。David分享了他祖母的故事:她在臨終時告訴David,她最大的遺憾是每當面臨重大選擇時,總是選擇了更安全的道路,而沒有勇敢追求內心真正渴望的事物。這提醒我們,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克服對風險的恐懼,才能在未來免於後悔。


在面對生活中的選擇時,我們往往會因為未知的風險而選擇退縮,但這種安全選擇可能會讓我們失去很多寶貴的機會。無論是對事業的變革還是投資的決策,能夠在面對風險時保持冷靜並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財富積累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步驟。


心態轉變:從擔憂到行動


許多人面對財務困境的時候會感到焦慮或不安,這是人之常情。然而,焦慮本身並不會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讓我們變得更被動。與其擔心未來的種種,不如將精力集中在我們可以採取的具體行動上。正如David所說,行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最佳方法,不論是儲蓄、投資,還是簡單地學習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消費。


掌握長期複利的力量


在累積財富的過程中,複利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當我們把一筆錢存入銀行或投資於某個資產時,我們不僅能獲得本金的回報,還可以讓這些回報再去賺取利息,從而形成「利滾利」的效應。這就是為什麼「拿鐵因素」這個概念如此重要,因為只要我們能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消費儲蓄下來,並用於投資,就能在長期中創造出巨大的財富。


複利的力量在於時間,越早開始儲蓄和投資,效果就越明顯。當我們還年輕,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複利的效果便能發揮得更好。因此,無論我們目前的收入如何,只要能從小開始儲蓄,最終都會看到顯著的效果。



  • 「拿鐵因素」強調小額花費的長期累積效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消費如果轉為儲蓄,可以累積成巨大財富。
  • 財富增長的三個關鍵習慣:先付給自己、自動化儲蓄、活在當下。
  • 避免「生活方式膨脹」,即使收入增加也保持穩定的生活水平,將多餘部分用於投資。
  • 擁有資產(如股票和房地產)是財富累積的重要途徑,從消費者變成投資者。
  • 勇敢面對風險,不要因為恐懼而失去追求夢想的機會,勇於選擇更具挑戰的道路。
  • 複利的力量在於時間,越早開始儲蓄和投資,複利的效果就越強。
  • 真正的財務自由是能夠自由地選擇如何度過每一天,而不是被金錢所束縛。
avatar-img
14會員
199內容數
在資訊紛繁的時代,知識的累積往往是決定人生方向的關鍵。 作為一個熱愛學習並致力於提升自我的人, 我希望能夠透過分享自己在學習、投資與健康這三大人生基礎領域的一些見解。 給讀者帶來些許啟發,並幫助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進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迷途的羊羹 的其他內容
台灣的不動產投資到底適不適合?我們一起來探討高房價、低租金回報率等挑戰,並思考人口結構變化和政策風險對市場的影響。除了不動產外,還有許多其他的財富增值途徑,例如股票、ETF、基金和固定收益工具等。透過多樣化的投資選擇,我們可以找到更穩定的現金流和適合自身的財富增長策略,共同迎向未來的財務自由之路。
透過資產配置、多元化投資及自動化儲蓄,我們可以有效降低風險,穩健累積財富,同時避免情緒波動影響決策。了解如何在回報與風險間找到平衡,讓財富成為提升生活品質的工具,而不是負擔。內容涵蓋從資產分配的技巧到費用管理的關鍵,以及如何成為資產的擁有者而非消費者,目標是幫助我們在投資的旅途中邁向財務自由。
從時間、舒適區的突破,到短期享樂的放棄,再到人際關係的調整與穩定生活的割捨。我們深入了解如何克服心理上的挑戰,承受孤獨與壓力,並勇敢承擔財務風險。透過這些犧牲,我們逐步走向財務自由,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同時,我們也強調了自律、成長以及在困難中尋找機會的重要性,幫助大家更好地應對致富路上的挑戰。
財務自由看似遙不可及,但只需從日常小習慣開始,累積資產並非難事。透過拿鐵因子、小額儲蓄、自動化存錢等方法,可以逐步實現長期的財務目標。重點在於付自己薪水優先,確保儲蓄成為必要開支,同時累積被動收入,讓資產逐漸增長。享受生活中的豐盛與小確幸,利用迷你退休找回生活平衡,最終達成擁有選擇自由的財務狀態。
從每天一點一滴的小進步開始,最終累積成驚人的成就。我們會了解如何擺脫現代社會的即時滿足心態,專注於長期的穩定累積,並確立核心價值,讓生活中的每個行為都有意義。透過具體例子、健康管理、技能學習、人際關係等多方面,我們將看到複利效應如何在各個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改變。
透過多元化投資,我們可以有效地分散風險,尋找具有潛力且低相關性的投資標的,從而提升整體回報率。我們會深入探討如何構建穩定的投資組合,理解資產之間的相關性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並應對多元化投資的挑戰與限制,達到穩健增長的目標。藉由資產類別的選擇、全球配置和適度的風險承受力,找尋屬於我們的投資「聖杯」。
台灣的不動產投資到底適不適合?我們一起來探討高房價、低租金回報率等挑戰,並思考人口結構變化和政策風險對市場的影響。除了不動產外,還有許多其他的財富增值途徑,例如股票、ETF、基金和固定收益工具等。透過多樣化的投資選擇,我們可以找到更穩定的現金流和適合自身的財富增長策略,共同迎向未來的財務自由之路。
透過資產配置、多元化投資及自動化儲蓄,我們可以有效降低風險,穩健累積財富,同時避免情緒波動影響決策。了解如何在回報與風險間找到平衡,讓財富成為提升生活品質的工具,而不是負擔。內容涵蓋從資產分配的技巧到費用管理的關鍵,以及如何成為資產的擁有者而非消費者,目標是幫助我們在投資的旅途中邁向財務自由。
從時間、舒適區的突破,到短期享樂的放棄,再到人際關係的調整與穩定生活的割捨。我們深入了解如何克服心理上的挑戰,承受孤獨與壓力,並勇敢承擔財務風險。透過這些犧牲,我們逐步走向財務自由,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同時,我們也強調了自律、成長以及在困難中尋找機會的重要性,幫助大家更好地應對致富路上的挑戰。
財務自由看似遙不可及,但只需從日常小習慣開始,累積資產並非難事。透過拿鐵因子、小額儲蓄、自動化存錢等方法,可以逐步實現長期的財務目標。重點在於付自己薪水優先,確保儲蓄成為必要開支,同時累積被動收入,讓資產逐漸增長。享受生活中的豐盛與小確幸,利用迷你退休找回生活平衡,最終達成擁有選擇自由的財務狀態。
從每天一點一滴的小進步開始,最終累積成驚人的成就。我們會了解如何擺脫現代社會的即時滿足心態,專注於長期的穩定累積,並確立核心價值,讓生活中的每個行為都有意義。透過具體例子、健康管理、技能學習、人際關係等多方面,我們將看到複利效應如何在各個領域產生深遠影響,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改變。
透過多元化投資,我們可以有效地分散風險,尋找具有潛力且低相關性的投資標的,從而提升整體回報率。我們會深入探討如何構建穩定的投資組合,理解資產之間的相關性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並應對多元化投資的挑戰與限制,達到穩健增長的目標。藉由資產類別的選擇、全球配置和適度的風險承受力,找尋屬於我們的投資「聖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我們一起來探索如何透過改變日常小習慣,累積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財富。「拿鐵因素」提醒我們,微不足道的日常開銷,若能轉化為儲蓄與投資,將對財務自由帶來巨大影響。三個關鍵習慣幫助我們有效積累財富:先付給自己、自動化儲蓄,以及活在當下。學會避免生活方式膨脹,並成為資產的擁有者,是實現財務增長的核心。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第二步: Set your goals:設定目標,但也不是隨便設定一個漫無邊際,困難實現的目標,我們必須要根據第一步中思考出來自己的腳色、資源等等來設定目標。 如果目標比較遠大,建議將目標分割,並且數字化,先訂定可以完成的小目標,再依序逐步完成,盡量不要妄想一步登天。
我們一起來探索如何透過改變日常小習慣,累積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財富。「拿鐵因素」提醒我們,微不足道的日常開銷,若能轉化為儲蓄與投資,將對財務自由帶來巨大影響。三個關鍵習慣幫助我們有效積累財富:先付給自己、自動化儲蓄,以及活在當下。學會避免生活方式膨脹,並成為資產的擁有者,是實現財務增長的核心。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第二步: Set your goals:設定目標,但也不是隨便設定一個漫無邊際,困難實現的目標,我們必須要根據第一步中思考出來自己的腳色、資源等等來設定目標。 如果目標比較遠大,建議將目標分割,並且數字化,先訂定可以完成的小目標,再依序逐步完成,盡量不要妄想一步登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拿鐵因子》 作者: 大衛·巴哈 David Bach 評分: ★★★★★☆ 內容重點: 致富的三個秘密 1.先付錢給自己 每天把工作的第一個小時時薪付給自己 把每月付給自己的錢存款/投資,複利滾存,多年後數字驚人 2.不做預算,養成良好習慣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蘊含著財富的祕密!富豪們深知「微習慣」的力量,而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卻是他們邁向成功的關鍵。本文整理了白手起家的富豪都擁有的5大微習慣,只要你將這些習慣融入生活,相信你也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奇蹟!
Thumbnail
分享了關於理財和投資的心得與祕訣,包括確立儲蓄目標,檢視消費習慣,釐清想要與需要,以及其他一些有關賺錢、儲蓄、投資的迷思和祕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拿鐵因子》的內容,分享了三個改變財務觀唸的好習慣:收入增加,花費不增加,好習慣勝過列預算,以及現在就過富足的人生。這些觀念對理財初學者有啟發作用,也適合老手參考。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大衛.巴哈,這是本理財書籍,以下選取書中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生活中,所有因習慣而出現的消費行為, 都可視為「拿鐵因子」。 也可以替換成自己的因子, 例如:「香菸因子」、「珍奶因子」……
Thumbnail
其實看這本書的當下很想出門買一杯熱拿鐵,想到手邊有這本書之後趕緊拿出來閱讀試圖打消念頭,好在作者想要傳達給讀者的觀念並不是要我們戒掉喝拿鐵的習慣,而是把拿鐵比喻為任何非必要支出,我們可以因應自己的狀況把「拿鐵」兩個字置換為其他字彙。 這本書沒有特別艱澀的理財概念,主要強調「儲蓄」的重要性,至於方法則
Thumbnail
什麼是「拿鐵因子」? 我們先不談論你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財富自由,甚至是買房養老。我們就先回想一下,自己上個月的花費有哪些? 如果你沒有記帳的習慣,可能想不起全部的花費吧?那我們就再看更簡單的問題,你每天或每個禮拜固定會買什麼? 你的答案可能是一杯咖啡、一包香菸,或是一塊巧克力之類的...
Thumbnail
在理財書籍或文章上,很常看到「拿鐵因子」的概念,提倡一天只要省下一杯咖啡的錢,就可以讓你一年省下不少錢。如果不喝咖啡的人,也能把同樣的概念套用到自己生活中的慣性消費,例如有人習慣每天下午茶都來杯珍珠奶茶、三餐飯後都要抽根菸……因此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替換成「珍奶因子」、「香菸因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拿鐵因子》 作者: 大衛·巴哈 David Bach 評分: ★★★★★☆ 內容重點: 致富的三個秘密 1.先付錢給自己 每天把工作的第一個小時時薪付給自己 把每月付給自己的錢存款/投資,複利滾存,多年後數字驚人 2.不做預算,養成良好習慣
Thumbnail
在日常生活中蘊含著財富的祕密!富豪們深知「微習慣」的力量,而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卻是他們邁向成功的關鍵。本文整理了白手起家的富豪都擁有的5大微習慣,只要你將這些習慣融入生活,相信你也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奇蹟!
Thumbnail
分享了關於理財和投資的心得與祕訣,包括確立儲蓄目標,檢視消費習慣,釐清想要與需要,以及其他一些有關賺錢、儲蓄、投資的迷思和祕密。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拿鐵因子》的內容,分享了三個改變財務觀唸的好習慣:收入增加,花費不增加,好習慣勝過列預算,以及現在就過富足的人生。這些觀念對理財初學者有啟發作用,也適合老手參考。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大衛.巴哈,這是本理財書籍,以下選取書中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生活中,所有因習慣而出現的消費行為, 都可視為「拿鐵因子」。 也可以替換成自己的因子, 例如:「香菸因子」、「珍奶因子」……
Thumbnail
其實看這本書的當下很想出門買一杯熱拿鐵,想到手邊有這本書之後趕緊拿出來閱讀試圖打消念頭,好在作者想要傳達給讀者的觀念並不是要我們戒掉喝拿鐵的習慣,而是把拿鐵比喻為任何非必要支出,我們可以因應自己的狀況把「拿鐵」兩個字置換為其他字彙。 這本書沒有特別艱澀的理財概念,主要強調「儲蓄」的重要性,至於方法則
Thumbnail
什麼是「拿鐵因子」? 我們先不談論你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財富自由,甚至是買房養老。我們就先回想一下,自己上個月的花費有哪些? 如果你沒有記帳的習慣,可能想不起全部的花費吧?那我們就再看更簡單的問題,你每天或每個禮拜固定會買什麼? 你的答案可能是一杯咖啡、一包香菸,或是一塊巧克力之類的...
Thumbnail
在理財書籍或文章上,很常看到「拿鐵因子」的概念,提倡一天只要省下一杯咖啡的錢,就可以讓你一年省下不少錢。如果不喝咖啡的人,也能把同樣的概念套用到自己生活中的慣性消費,例如有人習慣每天下午茶都來杯珍珠奶茶、三餐飯後都要抽根菸……因此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況替換成「珍奶因子」、「香菸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