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手指種有機玫瑰 (4):從一開始就鎖定要種嫁接的玫瑰

黑手指種有機玫瑰 (4):從一開始就鎖定要種嫁接的玫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3年八月底,我第一次買了玫瑰苗,瞎忙到現在,快滿14個月了。成果如何呢?這句話形容得最傳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學習種植玫瑰一年來,我遇到很多貴人,他們是種植玫瑰的高手,有的是苗商,有的是從業餘變專業的玫瑰農。每次向他們請教,他們都不吝於指導我,有一位甚至還贈送我很多砧木枝條,讓我們可以有多一些機會練習嫁接。

為什麼要嫁接玫瑰?

玫瑰的繁殖大多是靠扦插而來,也就是剪一段健壯有芽點的枝條,插在土裡,在合適的溫度和溼度下,枝條底下會發根,枝條上方會冒新葉。若環境條件合適,就會繼續長葉子、長高,長成一株小苗。因為是從枝條自己發根,扦插成功的玫瑰苗,稱作「自根苗」或「自根玫瑰」。

玫瑰是嬌貴的花類植物,容易遭病蟲害,土壤怕溼又怕乾,照顧上很需要技巧,通常需要常噴農藥殺蟲,常施化肥給予養分。

我種了一年,還是種不好,每次向專家請教,對方最後給的建議都是:要噴藥、要施化肥。

種玫瑰的知識不足,經驗不足,慧根不足,加上不噴農藥、不施化肥,我近百棵的自根玫瑰,全部長得很可憐。

我的目標是種植有機玫瑰,而且是食用玫瑰,這是要食用的,要採下來後能直接吃的,我當然不能噴藥。至於化肥,我們家種的蔬菜都不用化肥,要種來食用的玫瑰,當然也不能用化肥。

但玫瑰太嬌弱,怎麼辦?

解決之道就是嫁接了。

首先需要說明一下,玫瑰一詞的用法其實不正確,但以訛傳訛多年,也就積非成是了。Rose這個英文字,其實包含三種薔薇屬植物,中文很厲害,譯成三種不同的名稱,就很容易區別──玫瑰、月季和薔薇,這三種之間有種類上的區別,沒有科屬上的差異。

台灣幾乎一律稱之「玫瑰」,大陸大多稱之「月季」,小朵叢生的則稱為薔薇。玫瑰和月季其實很不一樣,但一般人不懂得分辨,我自己原本也完全不懂,後來買了一款玫瑰品種,才稍微看出葉子不一樣。

言歸正傳,雖說英文都叫Rose,也都是薔薇屬,但比起玫瑰和月季,薔薇植株健壯許多,沒那麼嬌貴,甚至有一種野薔薇,生命力之旺盛,野性之大,令人嘆為觀止。

玫瑰、月季、薔薇基本上都有刺,但有一種無刺野薔薇沒有刺,而且健壯,就成了嫁接最理想的砧木品種。把想要的玫瑰品種,取一兩個芽點,嫁接到無刺野薔薇的枝條上,成功展葉後,會慢慢長成一株健壯的玫瑰小苗。這種嫁接的玫瑰,一般稱作「樹玫瑰」,大概是因為砧木如果比較長,看起來像一棵小樹般。樹玫瑰下方的主幹是野薔薇,所以生命力旺盛,這種嫁接的樹玫瑰,若是照顧得好,開花量是自根玫瑰的很多倍,壽命也比自根玫瑰多很多倍。

把玫瑰芽點嫁接到無刺野薔薇的枝條上

把玫瑰芽點嫁接到無刺野薔薇的枝條上


展葉後的幼苗

展葉後的幼苗


21歲的大女兒嫁接酪梨果樹已有四年的經驗,去年她也開始幫我嫁接玫瑰。第一批嫁接的玫瑰,大概已經過了8到10個月,但長得不好,幾乎可以斷定是失敗了。我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初從小苗取下的芽點不夠健壯,植株先天不良,抵抗力差,葉子幾乎被蟲吃光,沒有足夠的葉片來行光合作用,植株就注定長不好。

十個月的耕耘,等待的過程需要無比的耐心,最後的結果卻不成功,當然挫折指數破表。

但還好我跟女兒都不放棄,我不斷鼓勵她持續嫁接,我們也漸漸有一些比較健康的植株可以取比較好的芽點來嫁接,也漸漸長出一些健壯的小苗來。

本來很期待今年冬天可以多開一些玫瑰花,但以目前的進度看來,大概要到明年春天才有可能開出較多的花,而且前提是,這個秋冬嫁接的玫瑰苗,都要順利成長才行。

所以,接下來仍是一個繼續等待的過程。

務農,真是一個極度需要耐心的工作。


* * *

農產品表單

https://forms.gle/tTHwD7bPqTozYCDG9


務農基金贊助

郵局帳號:(代碼700) 000-1449-0588839

戶名:許惠珺

avatar-img
我蓋了一間農舍
1.0K會員
325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蓋了一間農舍 的其他內容
「假如你有一個很有錢的父親,他對你說:『你只管專心務農,認真學你該學的,努力做你該做的,完全不用管最後有多少收成、農產品怎麼賣、賣不賣得掉……不論結果如何,我都會供應你一切的需要,你只管放手去做,什麼都不用擔心,我是你的靠山。』」上面是先生幾個月前跟我說的一段話。
前幾天突然心有所感,想要讀讀陶淵明寫的「五柳先生傳」。先上網找原文,再看看翻譯。翻譯有好幾個版本,大同小異。後來我拿出家裡的一本「古文觀止」,發現裡面也收錄了這篇文章,就仔細讀了一下翻譯,覺得譯得不錯。但過去從事翻譯二十餘年,喜歡潤飾文字的職業病改不掉,就順手改幾個字,弄一個自己喜歡的翻譯版本出
以下是台東縣長濱鄉居民所擬的「長濱鄉反對東成陸域風力發電計畫」連署書,懇請大家一同聲援,阻止廠商違背居民意願,在東海岸設置會破壞生態、破壞景觀、危害動物鳥類、影響居民健康的風力發電機。台東海岸線這最後一塊淨土,需要所有的台灣人一起來守護。
「假如你有一個很有錢的父親,他對你說:『你只管專心務農,認真學你該學的,努力做你該做的,完全不用管最後有多少收成、農產品怎麼賣、賣不賣得掉……不論結果如何,我都會供應你一切的需要,你只管放手去做,什麼都不用擔心,我是你的靠山。』」上面是先生幾個月前跟我說的一段話。
前幾天突然心有所感,想要讀讀陶淵明寫的「五柳先生傳」。先上網找原文,再看看翻譯。翻譯有好幾個版本,大同小異。後來我拿出家裡的一本「古文觀止」,發現裡面也收錄了這篇文章,就仔細讀了一下翻譯,覺得譯得不錯。但過去從事翻譯二十餘年,喜歡潤飾文字的職業病改不掉,就順手改幾個字,弄一個自己喜歡的翻譯版本出
以下是台東縣長濱鄉居民所擬的「長濱鄉反對東成陸域風力發電計畫」連署書,懇請大家一同聲援,阻止廠商違背居民意願,在東海岸設置會破壞生態、破壞景觀、危害動物鳥類、影響居民健康的風力發電機。台東海岸線這最後一塊淨土,需要所有的台灣人一起來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