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大行政的最堅強支柱—細說北投社大志工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9月底、10月初的山陀兒颱風,讓人擔心10月4日的「細說社大」會不會受影響?幸好風雨逐漸消散,除了幾位學員因風雨請假外,「細說社大」順利上課。

欲罷不能深度訪談

昨晚的課程,特別央請北投社大志工社社長,也是「細說社大」第一學期的學員,協助邀請幾位志工到課堂上跟大家聊天,一開始就感受到社長的緊張,頻頻問我訪談大綱,但依據我過去跟志工互動的經驗,我很自信的認為,昨天絕對會是一場欲罷不能的聊天場,果不其然,最後是被我硬生生地喊卡才結束,但也讓住在較遠處的前任社長,錯過他回家的公車。

雖然對志工夥伴很有信心,但為了舒緩他們的壓力,並讓「細說社大」夥伴暖身,所以上週課程結束後,還是請大家把想問的提綱提出來,沒想到一下子就收集到底下9個題綱:

1. 志工平常都在做些什麼事?權利?義務?

2. 怎樣加入志工社?資格?審核?

3. 需要參加[志願服務]志工基礎教育訓練嗎?

4. 為什麼會到北投社大當志工?

5. 在社大當志工跟在其他機構當志工有什麼不同?

6. 在北投社大擔任志工的收穫?

7. 曾經有“不幹了”的想法和情緒嗎?在什麼情況會發生?

8. 會希望社大提供跟志工相關的協助&訓練嗎?舉例說明

9. 除了個人榮譽感,志工有什麼實質收穫嗎?

建構緩和氛圍環境後的暢聊

為了進一步緩和訪談氣氛,一位學員同時也是北投故事小旅行講師,昨天下午傳訊息給我,表示晚上將移動桌子,並帶來桌巾及茶點讓大家享用,真是令人興奮與窩心,於是上課前也約了另一位學員,同時也是合唱團老師提早到教室進行場佈。

社長找了前任社長及一位較資淺的志工出席,陸續進教室後,有感受到他們胸有成竹的態度,果然場佈結束並奉茶後,就開始滔滔不停的講話,光是前面三、四道題就花了一個小時說明,讓我不得不站起來準備隨時控制發言順序,不過,這就是訪談有趣及有魅力的地方,當受訪者可以濤濤不絕的時候,有時候反而會有意外的收穫,因此,經常就會捨不得貿然打斷講話。

raw-image

遙想當年一起搬家的感動

北投社大志工社大約成立於我接任校長前,也就是民國98年前一兩年,創社社長是位身材高大、聲音雄厚的退役將軍,雖然比較傾向於威權領導,但當時可是活力滿滿,特別是民國98年暑假,北投社大從新民國中前門的科學樓,搬家到後門的樂群樓,大熱天下,志工社夥伴可是發揮了強大的助力;前任社長剛好就是那一年擔任志工,沒想到就遇到北投社大大搬家的苦力工作,所以印象也特別深刻。

前任社長在擔任志工前,並不知道有社區大學,他原本每天要到老遠到台北市政府上班,退休後想找地方當志工,老公認為台北市政府實在太遠,剛好他在北投社大上課,參加期末成果展時看到志工社徵人,因此推薦給老婆,他以為面試後必須等通知才開始「上班」,沒想到第一天面試後就被派去掃地,所以感覺非常突兀,但因為家人還在等他做晚餐,因此沒掃完地就趕緊回家做晚餐,他認為想當志工的人,應該先把家庭顧好,這也是他日後擔任社長,在志工社倡議的觀念,他是北投社大志工社任期最久的社長,志工社社長一任一年,只能連任一次共兩年,但他卸任兩年後,隔年繼續被選回任社長。

raw-image

嚴格的新志工錄取程序

除了提倡把家庭顧好的觀念外,由於經驗豐富,所以針對新志工的錄用也訂定嚴格的規矩,完全脫離早期當「志工可以免費上課」的錯誤觀念,任何人想要擔任北投社大志工,得先經過社長面談,面談後必須實習三個月,三個月的服務時數都只能暫存,三個月期滿後開社務委員會決定是否正式錄用?如果決議還不適任,則繼續實習三個月,直到正式錄用或自動退出為止。

我的側面觀察,透過如此嚴格的錄用程序,新進志工都非常盡忠職守,就如同昨天出席最資淺、也最年輕的那位志工,曾經在國外待過幾年的年輕志工,一開始就侃侃而談,回應昨天大部分的問題,除了口才辨給外,也常在學校看到他手腳俐落的協助許多事務,特別是位於一樓電梯旁的「誠實商店」,沒有任何志工會懷疑他的貢獻。

raw-image

令人感動的「誠實商店」

「誠實商店」是許多年前,我訪視台北市某里辦公室後帶回來的概念,也就是向全校師生徵求家中無用的新品,經志工標價後置於置物櫃中,讓有興趣帶的人,自行將費用投入一旁的透明箱後,即可把該物品帶回家;經常會看到有人在置物櫃前徘徊尋寶,偶爾還真會出現珍貴寶物,昨天帶桌巾佈場的北投故事小旅行老師就說,有一回他搶走一組12個,標價才50元的黑松沙士玻璃杯;用低廉價格取走喜歡物品的人一定很高興,殊不知那些物品被捐到志工室後,志工們必須一件件地擦拭、甚至重新包裝,一起討論適合的標價後,再一一置放到置物櫃上,三不五時還得清整置物櫃,讓久久賣不掉的物品放在更顯眼的地方或乾脆先撤下,年輕志工在這件工作上扮演非常積極又稱職的角色。

三位出席的志工不約而同的提到「誠實商店」的營收金額,會用來協助一些弱勢學生,曾經有好幾年響應「北投社大青菜社」一籃菜的行動,每兩週捐一籃菜給有需要的中學生,他們對於能夠把自己努力經營「誠實商店」的營收用來協助弱勢學生,顯然感到非常驕傲,聽到這裡,班上幾位學員不約而同的說,這樣有意義的事情,他們都不知道,不然早就把家裡的物品捐出來,這段談話讓我充分感受到無私奉獻的情懷。

raw-image


raw-image

低調但受擁戴的現任社長想解決的困擾

現任社長是位低調但卻用心做事的志工,我離開北投社大前,他透過非常低調的作為,做了一件對社大很有貢獻的事情,將會永存我心,不過雖然行為低調,但還是讓大家看見他的用心與努力,因此,在每年社長難產的狀況下,今年他高票選出並勇敢地扛起社長的重責;昨天晚上有夥伴問他,擔任社長後,有什麼前任沒做完的工作留給他?他指著一旁的前任社長,也是現任副社長說,就繼續把它完成,可見北投社大志工社夥伴彼此已經建立深厚情感與默契。

具備深厚情感但個性偏溫和的志工們,自然也會遭遇到一些難解的問題,前面提到新志工錄取程序,就是透過建立機制解決難題,不過,萬一碰到已經好多年都有狀況的志工,在大家都不願意當壞人的狀況下,就很難解了;昨天現任社長有感而發地提出一個沈痾已久,讓大多數志工困擾的問題,不過,昨天在大家七嘴八舌提供解決難題的方法後,感覺三位志工已經有解決問題的方向,期待不久後,可以聽到問題已經解決的好消息。

raw-image

什麼時候會拂袖離開志工行列?

9道題目裡最刺激的不外乎是第7題「曾經有“不幹了”的想法和情緒嗎?」,就在快下課前10分鐘,我趕緊跳問這一題,沒想到新任社長不假思索的說:當然有!

大家非常好奇在什麼狀況下,優秀盡責的志工會有不如歸去的想法,因此全數靜下來專心聽現任社長娓娓道來,我試著歸納出兩種狀況,首先是遇到「不禮貌」的人,其次是遇到行政團隊「亂七八糟」時;「不禮貌」跟「亂七八糟」是我在這裡使用的形容詞,因為有不同狀況,因此是在找不到合適詞彙後所用的形容詞,後面會試著整理出比較清晰的樣態。

志工多數時候會站在行政的第一線,我在北投社大曾經使用「志工是社大行政的延伸」來形容志工社的角色,譬如學員報名社大課程時,第一個接觸的通常是志工的服務諮詢,學員進校園時,社大志工也會在第一線協助交通動線,疫情期間人人自危時刻,志工還是要站在第一線協助所有學員噴酒精、量體溫,甚至必須勸導一些自以為是的學員戴口罩。

raw-image

第一線的處境與智慧

站在第一線的志工,三不五時就會碰到一些「不禮貌」的人,昨天三位志工也舉出一些因為不禮貌者而困擾許久的狀況,譬如機車停好但沒打直,造成停車位不足,卻屢勸不聽,甚至直接嗆勸導的志工等,幾位專心聽講的同學,好像發現自己也有志工所形容的狀況(除了嗆聲外),於是給了幾個制度與資訊透明化的建議;不過,會讓志工感覺不如歸去的心情,通常不是這種狀況,除非是情況惡化且行政團隊無所作為;昨天新任社長提到的狀況是針對個人冷嘲熱諷的行為,特別是遇到原本平常一起工作的夥伴,卻突然公開或私下對自己指指點點時,那真會讓人受不了,因此而產生不如歸去的想法,新任社長遇到這種狀況時,一開始也無法接受,於是先選擇刻意避免直接相遇的機會,但經過一段時間並深思過後就也逐漸釋懷,沒多久後就不再刻意避開,心情也沒再受到影響,進而打消離開志工崗位的想法。

行政團隊如果沒辦法解決志工遭遇的第一線問題,自然會讓志工們寒心,不過應該還不至於讓資深志工憤而離開崗位,但如果行政團隊不尊重人或者不珍惜人才時,恐怕就會讓熱愛社大的資深志工產生不如歸去的心情;過去我常跟行政同仁說,志工們雖然只是來擔任志工任務,但每位志工都具有豐富社會歷練,因此,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特別是藉由豐富社會歷練所具備的眼光,讓他們可以辨識出誰是優秀人才,並期待可以珍惜優秀人才,所以,過去如果聽到有班級出狀況,我通常會先請同仁了解該班有沒有志工當學員?有的話就先詢問志工意見,因此,我也常叮嚀行政工作夥伴,千萬不要把志工只是當成減輕工作壓力的工具;但如果行政團隊把志工當工具(形同一種不尊重的行為),又不珍惜人才,久而久之志工就會離心離德。

raw-image

把社大當家看待的志工

志工也會自己長出許多新工作,北投社大因為有獨棟辦學大樓加上前後院,整棟大樓的維護工作非常龐雜,由於十幾年前志工們協助將北投社大從前門搬家到後門,而擁有整棟大樓有家的感覺,所以,大多數志工已經把社大當家看待,因此,當家裡頭或前後院不乾淨到讓他們看不下去時,志工們也就默默地增加他們的工作;昨晚新任社長就提到,原本志工打掃範圍是前院停車場,之後發現通往工藝樓的樓梯經常積滿樹葉,而週六在工藝樓上課的陶藝班學員,又必須拿著作品來回於兩棟樓之間,為避免陶藝班學員不慎滑倒,週六值班的志工就開始自動打掃通往工藝樓的樓梯;而當志工發現每層樓的走廊,三不五時堆積許多垃圾及蜘蛛絲時,也開始自主發動志工協助清掃五個樓層的走廊;至於頂樓一但落葉沉積太久未清除,不但造成頂樓淹水,也容易影響防水層,因此在社大總務的懇請下,現在也增加了頂樓清掃落葉的工作。

基隆社大志工社因為在籌備期就組成,許多資深志工常自豪比基隆社大歷史還悠久,並有「基隆社大是我們所成立」的情感,因此把基隆社大當成自己的家看待;北投社大則是因為協助大搬家,搬家後也參與許多校務工作,因此也有許多志工把社大當家看待,我認為「志工把校當家」絕對能提升社大行政效能並促進社大營運穩健,但恐怕也是社大行政重要的功課。

除了自行增加清潔工作外,前任社長因為喜愛花草而選讀週六的「原生植物之美」課程,因此認識種滿校園的原生植物,為了防止不認識的人誤把原生植物當野草拔除,他自動邀集幾位志工成立園藝小組,不定期利用週六時間,協助拔除會影響原生植物生長的雜草,這也不是社大行政原先對志工社期待的工作。

raw-image

週六值班的魔力

志工在週六上午值班會有很特殊的發展,因為大多數志工都是晚間值班,晚上值班的志工,值完班後不是去上課就是回家,因此相聚時間就只有值班期間的3個多小時,但週六志工值班結束後,還有非常充裕的時間可以相約一起吃中餐,吃完中餐後還可以去唱卡拉OK,我常在社群群組中,看到週六志工歡樂用餐及唱卡拉OK的畫面,當然也造成週六值班志工彼此更緊密的關係及深厚的情感,昨天三位志工不約而同提到這個現象,同時也舉一位志工的案例,那位志工過去不是工作就是待在家裡,來到志工社後,逐漸轉換到週六值班,他自己說來當志工是他每週最快樂的時光;不過,即便不是週六值班,由於每週有三個多小時的值班時間,同一時間值班的志工,長期下來也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感,因此每學期初排班時,大多數志工幾乎都不願意變動值班時間,疫情期間為因應防疫所需,把每天5人值班提高到每天7人,疫情過後因為彼此已經建立深厚情感,以至於無法從7人值班回到5人了!

raw-image

解決高齡志工的退場機制

社大辦學愈久全校師生平均年齡就愈長,這應該是全國社大普遍的現象,因此,現任社長提到一個資深社大這些年同樣遭遇到的問題,就是許多資深志工漸漸年長,已經不再有體力擔任志工任務,但又會主動到校值班,經常造成值班者的困擾,因此,他們開始研議高齡志工的退場機制,聽到這個狀況,我覺得有點感傷,因為,也許高齡志工唯一的心情依靠就是來社大當志工,跟志工們見見面、聊聊天,但當他們因為年紀長而被要求不能再執勤時,心情應該會很低落吧!還好北投社大志工社跟行政團隊協商後,研擬出一套不錯的措施,不但保有志工社的人情味,同時也讓高齡志工能繼續在北投社大免費選課,緩衝心情的失落感,簡單說明於後,也許可以讓其他遇到相同情形社大的參考。

首先每年針對75歲的高齡志工進行健康評估,如果健康評估有需要減少工作負擔,則由社長及副社長進行面談,勸導高齡志工退休;年滿80歲則強制退休,在滿80歲前一個月通知停止服務,停止服務的高齡志工如果在北投社大擔任志工滿10年以上,且服務時數累積超過1,000小時,則可以申請成為榮譽志工,申請通過後享有每學期一門免費課程。

raw-image

「深度交流」與「深化民主」

10月4日班上學員跟志工夥伴的深度交流,我覺得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我班上學員多數是資深的老師及學員,平常在學校也都會跟志工相遇,甚至彼此會熱絡打招呼,但這次訪談前的題綱收集,才發現即便彼此經常見面,但卻如此不熟悉,深度交流後,幾位學員也發現原來有一些以為正常的行為,其實會造成志工的困擾,反過來也刺激志工思考,原來一些以為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其實大家並不是那麼清楚,最後,志工也遭遇到許多困擾,但透過跟第三者的深度交流,旁觀者會提供一些建議或經驗分享,看來也有助於志工解決難題。

這次的經驗表面上透過「深度交流」而達到意想不到的結果,但深度思考其實在很多狀況下,需要透過深度交流,才能解決彼此溝通不良的狀況,如果回歸到社區大學當年創辦時「深化民主」理想,恐怕需要所有社大關係人,更有耐心、花更長時間、讓更多人彼此可以「深度交流」,很高興雖然只是一堂課,卻可以跟我原本就熟悉的幾位志工,有再度深度交流的機會。

raw-image

社區大學需要具有自主能力的志工社

最後,基隆社大及北投社大志工社都屬「自主性社團」,如同民間社團法人,成立時要有組織章程,成立後必須按照組織章程規定,定期改選社務委員及社長,選舉都非常正式,清點人數、發選票、投票、唱票、監票、計票等都是基本功夫,我觀察自主性高自然而然會有歸屬感,也逐漸產生「把校當家」的情懷,反過來許多社大是由行政人員指揮志工隊做事,行政工作者很輕易就感受到強大的助力,但卻難以培養出志工的主動能力,也帶給行政工作者更多負擔,尤其是資淺的行政工作者,常會有帶不動志工隊的情形;我個人認為在社區大學應該培養志工的主動能力,具備自主能力也是深化民主的要素,所以需要設法讓志工社成為自主性社團,社大行政工作者則扮演陪伴的角色;不過,萬事起頭難,要從無到有或是從被動轉為主動,需要社大行政工作者有決心且一開始需要花很大力氣說服志工。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griTalent的沙龍
10會員
21內容數
北投雲集食農教育勞動合作社是由一群熱愛北投的北投人成立的合作社,希望共同合作,凸顯北投農業特色,同時提升北投農業價值。
AgriTalen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1
初識蘇梨月 原來蘇梨月老師和我一樣,都是民國98年進入北投社大工作。 梨月在北投社大開設四門課程,分別是「體適能瑜伽」、「瑜伽提斯」、「氧肌瑜伽」及「讀享伸展、書解壓力」。從這些課程名稱,不難看出她主要教授的都是瑜伽相關課程,唯獨最後一門課,讓人覺得多了點人文氣息,但也看不出這門課到底想教什麼。
Thumbnail
2025/01/01
初識蘇梨月 原來蘇梨月老師和我一樣,都是民國98年進入北投社大工作。 梨月在北投社大開設四門課程,分別是「體適能瑜伽」、「瑜伽提斯」、「氧肌瑜伽」及「讀享伸展、書解壓力」。從這些課程名稱,不難看出她主要教授的都是瑜伽相關課程,唯獨最後一門課,讓人覺得多了點人文氣息,但也看不出這門課到底想教什麼。
Thumbnail
2024/11/27
北投普羅旺斯烘焙坊是北投一個知名的麵包店,老闆娘陳心絨以其對於在地食材的熱愛和運用而聞名。她將一般人視為雜草的植物變身為精緻的美食,推動綠色保育及永續農業的理念,不僅在店內提供美味糕點,還在各種活動中以創新的方式呈現臺灣的農業特色。本文深入探索她的理念及對於北投農業的貢獻。
Thumbnail
2024/11/27
北投普羅旺斯烘焙坊是北投一個知名的麵包店,老闆娘陳心絨以其對於在地食材的熱愛和運用而聞名。她將一般人視為雜草的植物變身為精緻的美食,推動綠色保育及永續農業的理念,不僅在店內提供美味糕點,還在各種活動中以創新的方式呈現臺灣的農業特色。本文深入探索她的理念及對於北投農業的貢獻。
Thumbnail
2024/10/20
從實景夢想到桌遊實現 我曾在拉薩觀看文成公主的實景劇時,瘋狂地夢想能將北投的歷史故事也呈現成壯觀的實景表演。雖然這個夢想最終未能實現,但我們借助故事屋過去的經驗,結合了舞臺劇和大地遊戲,創作了《北投嬉遊記》這個桌上遊戲。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這群「瘋子」在社長「瘋子頭」的帶領下,投入了大
Thumbnail
2024/10/20
從實景夢想到桌遊實現 我曾在拉薩觀看文成公主的實景劇時,瘋狂地夢想能將北投的歷史故事也呈現成壯觀的實景表演。雖然這個夢想最終未能實現,但我們借助故事屋過去的經驗,結合了舞臺劇和大地遊戲,創作了《北投嬉遊記》這個桌上遊戲。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這群「瘋子」在社長「瘋子頭」的帶領下,投入了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台灣很多很棒的志工團隊存在在社會的各種角落,最被人稱道的就是醫院或是政府機關,總是有各種專門引導的志工。很棒!這個好的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今天要來吐槽的是另一個一般民眾不太能看到的另一面,假借志工之名行自私之行為。 政府的各機關總是會和很多志工團體接觸,為何?因為人手實在不夠,所以在各種活動中總
Thumbnail
台灣很多很棒的志工團隊存在在社會的各種角落,最被人稱道的就是醫院或是政府機關,總是有各種專門引導的志工。很棒!這個好的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今天要來吐槽的是另一個一般民眾不太能看到的另一面,假借志工之名行自私之行為。 政府的各機關總是會和很多志工團體接觸,為何?因為人手實在不夠,所以在各種活動中總
Thumbnail
本文分享與北投社大志工社的深度交流內容,探討志工在服務過程中的挑戰與成就。從志工的招募流程、實習生活、志工社的歷史到日常運作,描述志工們如何建立友好的環境並相互支持,促進彼此成長。同時,也檢視了高齡志工的退場機制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志工服務的質量,反映社大志工社在深化民主以及培養自主性方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分享與北投社大志工社的深度交流內容,探討志工在服務過程中的挑戰與成就。從志工的招募流程、實習生活、志工社的歷史到日常運作,描述志工們如何建立友好的環境並相互支持,促進彼此成長。同時,也檢視了高齡志工的退場機制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志工服務的質量,反映社大志工社在深化民主以及培養自主性方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區大學的學員故事,特別是年長學員如何在這個環境中找到了歸屬感和人生意義。透過各種人物的經歷,如基隆的長者、北投的藝術學員和熱心志工,提醒我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被記錄。這些社大學員不僅學習技能,還尋求社交和情感的支持,讓社區大學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區大學的學員故事,特別是年長學員如何在這個環境中找到了歸屬感和人生意義。透過各種人物的經歷,如基隆的長者、北投的藝術學員和熱心志工,提醒我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被記錄。這些社大學員不僅學習技能,還尋求社交和情感的支持,讓社區大學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社區大學的二十多年的工作中,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學員故事,包括長者自上臺語課的堅持、小心翼翼的志工服務,以及人們如何在社大找到自我價值與夢想。透過基隆與北投的個案,探討社區大學對學員的影響及其社會意義。這些故事展示了社大如何成為學員生命中的一部分,並讓他們感受到支持與認同。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社區大學的二十多年的工作中,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學員故事,包括長者自上臺語課的堅持、小心翼翼的志工服務,以及人們如何在社大找到自我價值與夢想。透過基隆與北投的個案,探討社區大學對學員的影響及其社會意義。這些故事展示了社大如何成為學員生命中的一部分,並讓他們感受到支持與認同。
Thumbnail
在眾多合作單位中,一路見證著我們電台轉型的,莫過於我已認識近20年的工作好夥伴也是好客戶~縣內的一所社區大學,認識他們之後,打破了我對以往社區大學的認識,這間社區大學在將社大"知識解放、公民參與的使命真正地發展到極緻,讓我對社大有不同於以往的感受,所有的班級都要用自己課程的特色去進行社區回饋,比方:
Thumbnail
在眾多合作單位中,一路見證著我們電台轉型的,莫過於我已認識近20年的工作好夥伴也是好客戶~縣內的一所社區大學,認識他們之後,打破了我對以往社區大學的認識,這間社區大學在將社大"知識解放、公民參與的使命真正地發展到極緻,讓我對社大有不同於以往的感受,所有的班級都要用自己課程的特色去進行社區回饋,比方:
Thumbnail
打從決定離開北投社大,就在思考將我在北投超過十四年的經營理念及這次決心離開的心情整理出來,讓關心的好友們理解,也作為自己一個重要的紀錄。   這十幾年來在北投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包括講師、學員、行政同仁、社區夥伴及許多在地公民組織朋友,感謝他們對北投社大的肯定與支持,以及把北投社大當成重要的公共平台,
Thumbnail
打從決定離開北投社大,就在思考將我在北投超過十四年的經營理念及這次決心離開的心情整理出來,讓關心的好友們理解,也作為自己一個重要的紀錄。   這十幾年來在北投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包括講師、學員、行政同仁、社區夥伴及許多在地公民組織朋友,感謝他們對北投社大的肯定與支持,以及把北投社大當成重要的公共平台,
Thumbnail
到了值館服務的時間,穿上志工的背心,就開始了志工服務。 泰德民國90年左右曾在社福中心當工讀生,後來100年左右回來當志工,時隔6年重新回來社福中心當志工,感覺差異蠻大的! 目前也配合政府防疫措施,都有配置酒精消毒及透明隔板,方便為民服務。 其中有位志工大姊跟我們分享她先生熱心服務的一個故事:
Thumbnail
到了值館服務的時間,穿上志工的背心,就開始了志工服務。 泰德民國90年左右曾在社福中心當工讀生,後來100年左右回來當志工,時隔6年重新回來社福中心當志工,感覺差異蠻大的! 目前也配合政府防疫措施,都有配置酒精消毒及透明隔板,方便為民服務。 其中有位志工大姊跟我們分享她先生熱心服務的一個故事:
Thumbnail
流動 前幾天(2018.10)參加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所舉辦的督導培訓交流座談會,討論的過程中觸發了我對社工專業累積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流動 前幾天(2018.10)參加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所舉辦的督導培訓交流座談會,討論的過程中觸發了我對社工專業累積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社工界為提升社福服務品質,提出「增加社工人力」的訴求,我認為改成「增加專業能力、倫理素養夠的社工」會比較明確。
Thumbnail
社工界為提升社福服務品質,提出「增加社工人力」的訴求,我認為改成「增加專業能力、倫理素養夠的社工」會比較明確。
Thumbnail
社財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以近廿年的推動經驗,在過去打造的根基下,以倡議遊說、工作坊、介紹社區大學理念和經驗為主;近年來,在奠定一定的基礎後,全促會則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平台,嘗試推廣社大的實作經驗並協助社大運作。
Thumbnail
社財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以近廿年的推動經驗,在過去打造的根基下,以倡議遊說、工作坊、介紹社區大學理念和經驗為主;近年來,在奠定一定的基礎後,全促會則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平台,嘗試推廣社大的實作經驗並協助社大運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