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想(DM).31~40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31--就這樣,無樣為樣--學佛四十餘年,多在聖道門跟隨善知識熏習,教理與實修上,偶有受用,到後來,不如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親切,安心。名號既出,無佛也無魔~~這是禪行者的氣勢;佛名才稱,多善根多福德~~這是念佛人的信心。若自問,我是哪種人?年少輕狂,學禪參話頭,雖然辛苦,却以為高人一等。年老體衰,只能念佛欣淨土,不再掙扎.就這樣,一心歸命,南無阿彌陀佛。隨時隨地,六字名號,心念口稱,反覆熏習,就這樣,無比踏實。此外,似沒什麼大志奢求了。  

32--念佛生淨土,見佛而成佛,開發本具無漏智,迴入十方度眾生,這是念佛人的至誠心、菩提願;此外,還能做什麼,似已無所謂。弘一大師:「我生西以後,乘願再來,一切度生的事業,都可以圓滿成就」。

33-第十八願曰唯除,五逆、謗法極重罪;《善導疏》分折與攝,未造抑止已攝取;智悲無上願不虛,念佛迴心皆得度。這就是「佛力不思議!若能聞信稱名,即得彌陀護念,承受無量功德。何樂而不為~啊!

34--乘佛願為我命--眾生皆依宿業而受報,合乎「自作自受」的通例。身在娑婆,捨「自力成就」的妄想,一心歸命阿彌陀佛,信願念佛而往生淨土,這是以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我的法身慧命,生佛一體無量壽。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不思議。

       35--極樂世界是最好的安養院,壽命無量卻毫無老態。願天下一切老年人趁者殘年餘歲,多念佛,願往生,以此安頓個人的後事,這對子女、親眷與社會,也是一種體諒與報恩;不計較今生他人對我好不好,因為世間的共業有一份是我們貢獻的,而個人別業的報應,也是自作自受。今生事就今生畢,命終往生極樂去,成佛再來度眾生,恩怨情仇平等施。

36--年屆古稀之人,體衰力減,神昏智弱,若非更豁達、就是更頑固,老之年,戒之在得(貪);須知,世間一切是非恩怨,業報相牽,彼此也很無奈,遇到了經過了,就放下吧,不要再糾結在腹,或悔箭入心,成了自/他的二度傷害。常存感恩,惜福知足;於人隨喜,協助成全;不再競較、瞋嫉,不求名聞、勝他。憂國憂民的大心由他人去,信佛念佛的好事給自己來,讓出大路靠邊走,徑中之徑最悠閒。啊,為生活、為團體奮鬥了一輩子,雖沒什麼豐功偉業被人敬仰,卻有一些小情小義與人分享,殘年餘生就這樣,安分隨緣、自得其樂的念佛度日,等候阿彌陀佛的接引,往生極樂。南無阿彌陀佛

     37--賀友人金壺獎入選此壺只應福堂有,別家哪得一回聞? 王者之姿,君臨天下。壺為天,碗為地;壺如君,碗如臣:壺乃天子之尊,是承旨之順;壺與盌,相得益彰。白堊紀的鬼斧神工,再現於AI 世的柴窯手作,雖未必巧奪天工,漸於渾然天成。雖藝術門外漢,能看之以眼,會之以心,一個小陶壺,影現(玄武岩)大氣。埋頭苦幹,無須顧忌,「一杖橫挑日月行,山奔海立問前程」,「扁擔橫挑不顧人,直入千山萬峰去」。做你的心中所想,成性中所能,他日且看這個~岩。並非過獎目前,而是看好將來。走自家的路,成自家的道。念佛人的陶藝,可以不同凡品。十年柴窯誰人識,一日岩雕藝界知。

      38--世間有些人如我一般,不能在欲而行禪,出污泥而不染,卻有點憤世嫉俗而自討苦吃;那就只能不見可欲,令心不亂—也就是遺世獨立而自尋樂處;如:獨一靜處,專精思惟;或遠離人群,攝心念佛;這是孤僻者的命運,隱居潛行,與世無爭,狷介的向一切人事物示弱、隨喜 ,不伐善、不推銷,乃至於不傷大雅的耍廢、躺平,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39--2017年劉若英<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 如何去愛 可惜你 早已遠去 消失在人海 後來 終於在眼淚中明白 有些人 一旦錯過 就不再……。  演唱會之後,網文: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聽曲中曲。……曲終人散夢已醒,何處再尋夢中人。夢中合唱鳳求凰,夢醒獨奏離別賦。……曲中曲,人中人,曲終人散早成空;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歌詞與文章在滄桑中有一些領悟,人生不就是這樣? 南無阿彌陀佛     

    40--《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來;因大悲心切,愍物長迷,而帶果行因,現菩薩身,助佛轉輪—不只脇侍阿彌陀佛,亦助十方一切諸佛。釋尊降迹娑婆,觀音菩薩亦示現於南印普陀洛伽山。這是諸佛菩薩互為主伴、弘法度眾的默契,可現臨於各大宗派而不被一宗一派所限制。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二尊遣喚,互為郢匠(慶24.1.9)      《觀經》華座(第七)觀云: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
各適其性,各取所需(象山慶24.10.24) 有人說:人的能量有階層—–    1.微弱級--抱怨、糾結、忌妒     2.常人級--利已、羨妒、仇恨   3.強人級--勇敢、挑戰、改變     4.英雄級--主動、創造、成就    5.主管級--賞識、包容、格局     6.領袖級--奉獻
阿彌陀佛 不棄惡人(象山慶24.10.20)        娑婆眾生皆是重刑(刑期十年以上者)犯,一輩子身口意三業,無惡不造(五逆十惡),傷己又傷人,只是有些並未觸犯世間刑法,或未被發現提告。而作惡成習,似無察覺,或刻意忽略,乃至設法遮掩(覆藏)。但看到警察而緊張,黑夜獨自而恐懼,這是心虛(怵惕)
1.世間好語佛說盡,總結一句教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1]     2.信釋尊所說,念彌陀名號,歡喜領受現當二益。扁擔橫挑不顧人,直入千山萬峰去。並非過獎目前,更是看好將來     3.阿彌陀佛 我歸命   您建設了淨土 邀眾生 齊往生  十二光 照無礙 攝眾生 都成佛  念佛恩 盡此身 稱佛名
流行歌曲的淨土意(象山慶24.10.17)     歸去來,何處是故鄉? 這是人心中最深沉、恆久的渴望—-世間乃一世又一世輪迴的寄居,是暫時、無常、痛苦的。因此,必然有另一個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極樂清靜的地方,是我們真實、永恆的歸宿。大眾耳熟能唱的流行歌中常有類似的呼叫,可以將它導向阿彌陀佛的西方
象山慶[蓮想].21~30 21--善導流淨土思想在中國似乎很不盛行,除了一武一宗的「王難滅佛」而文獻毀失之外,或與民族性有關,也就是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性格,講求自力的修身成聖:「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求在我者也。」在生活中盡心知性、存心養性,凡事
二尊遣喚,互為郢匠(慶24.1.9)      《觀經》華座(第七)觀云: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時韋提希見
各適其性,各取所需(象山慶24.10.24) 有人說:人的能量有階層—–    1.微弱級--抱怨、糾結、忌妒     2.常人級--利已、羨妒、仇恨   3.強人級--勇敢、挑戰、改變     4.英雄級--主動、創造、成就    5.主管級--賞識、包容、格局     6.領袖級--奉獻
阿彌陀佛 不棄惡人(象山慶24.10.20)        娑婆眾生皆是重刑(刑期十年以上者)犯,一輩子身口意三業,無惡不造(五逆十惡),傷己又傷人,只是有些並未觸犯世間刑法,或未被發現提告。而作惡成習,似無察覺,或刻意忽略,乃至設法遮掩(覆藏)。但看到警察而緊張,黑夜獨自而恐懼,這是心虛(怵惕)
1.世間好語佛說盡,總結一句教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1]     2.信釋尊所說,念彌陀名號,歡喜領受現當二益。扁擔橫挑不顧人,直入千山萬峰去。並非過獎目前,更是看好將來     3.阿彌陀佛 我歸命   您建設了淨土 邀眾生 齊往生  十二光 照無礙 攝眾生 都成佛  念佛恩 盡此身 稱佛名
流行歌曲的淨土意(象山慶24.10.17)     歸去來,何處是故鄉? 這是人心中最深沉、恆久的渴望—-世間乃一世又一世輪迴的寄居,是暫時、無常、痛苦的。因此,必然有另一個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極樂清靜的地方,是我們真實、永恆的歸宿。大眾耳熟能唱的流行歌中常有類似的呼叫,可以將它導向阿彌陀佛的西方
象山慶[蓮想].21~30 21--善導流淨土思想在中國似乎很不盛行,除了一武一宗的「王難滅佛」而文獻毀失之外,或與民族性有關,也就是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性格,講求自力的修身成聖:「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求在我者也。」在生活中盡心知性、存心養性,凡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念佛要法 。 只有一念真誠 。 勿間斷勿分別而已 。未來勿將迎 。 已過勿留滯 。 專顧現前一句 。字字分明 。病中自修六度 。以慈悲歡喜為布施 。 以嚴淨三業為持戒 。以隨緣順受為忍辱 。 以調伏習氣為精進 。以不忘正念為禪定 。 以方便覺察為智慧 。
2024/05/11 「道可道、非常道。」 沒有看過翻譯文 也突然懂得全意了 不禁屢屢回想禪七時,我認為說瘋癲話在哄我的果字輩法師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比我還明白我的情況。 她說:「禪修是妳的法門,妳一定要繼續禪修下去。」 其實幾年前我在禪坐的深度安定中觀照到「自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念佛要法 。 只有一念真誠 。 勿間斷勿分別而已 。未來勿將迎 。 已過勿留滯 。 專顧現前一句 。字字分明 。病中自修六度 。以慈悲歡喜為布施 。 以嚴淨三業為持戒 。以隨緣順受為忍辱 。 以調伏習氣為精進 。以不忘正念為禪定 。 以方便覺察為智慧 。
2024/05/11 「道可道、非常道。」 沒有看過翻譯文 也突然懂得全意了 不禁屢屢回想禪七時,我認為說瘋癲話在哄我的果字輩法師對我說的每一句話都那麼比我還明白我的情況。 她說:「禪修是妳的法門,妳一定要繼續禪修下去。」 其實幾年前我在禪坐的深度安定中觀照到「自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