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談論琴聲的文,說到唐朝的製琴師雷威,家族有言「五百年有正音」,意思是說琴要等500年以後才會開始變好聽。我也看過一本小說“道士下山”,其中有個情節,武功高手用內功震出琴身的細微紋理,造假令其有500年古琴的優美音色。
後者,當然這是小說家的幻想了。
以物理性來看,研究古董小提琴木材秘密的臺灣大學化學系戴桓青副教授認為,有兩個因時間因素會造成好聽的琴聲,一是長時間的拉琴,至少要拉個二、三十年;第二是三百年的老琴,木料中的半纖維素分解了差不多,木料的吸水性較差。
前者是琴身各種部件的整合,必需透過十幾年的拉琴振動才能慢慢圓融。新琴的聲音都會有點“雜”,因為各個琴身部件的拼合,會振動反射出與整體音色不和諧的泛音,但聲波有其力量,會類似像風化效應一樣,慢慢透過振動“磨”出圓融出來。
而在半纖維素分解上,我個人認為則是較為乾燥的木料,高頻泛音的反射率較佳,加上前者的“磨”合,聲音的立體、明亮、通透,也就都能展現出來。
而人聲呢?有沒有異曲同工之處呢?!
這點倒也會是如此!五年前看牙醫,牙醫師聽我聲音好聽,跟我說了句:“你的上顎弧度很好!”這醫師對聲音也頗有見地,的確口腔內的空間、可形成的姿態就是形成特定泛音頻率被強化的原因。
第二個部份,則是咽部的“開”,若發聲時練出或天生這個空間比較“開”,那由聲波所振動出來的泛音在高頻率就不會被掩抑掉,使明亮這件事穿透不出來。
再者,若聲帶能常這種咽部“開”的狀態發聲,我個人的看法是聲帶此時會在相對柔軟有彈性的閉合狀態,有篇文把聲帶閉合劃分成M0、M1、M2、M3,大體上甲杓肌的閉合與環甲肌的拉長兩個姿態,可組合出四種可判識的聲帶閉合狀態。
帶上“呃”這種母音的咽部姿態時,聲音的中頻會較多,聽起來比較緊張而有力量;而帶上“嗚”與“哦”的母音咽部姿態時,音色更多的低頻,聽起來會比較“假”、比較“虛“,聲帶會比較鬆開,感覺不那麼的完全閉合。
但若發聲時,帶上微笑的姿態,母音來說是[e]、[i],發出來的聲音高頻會比較多,聲音聽起來比較明亮,而聲帶的閉合好但沒那麼用力、緊繃,能更有彈性的振動出更豐富的高頻泛音。這狀態發聲多了,聲帶也會更加的有彈性。
第三,則是長期健康的發聲,聲帶會更加柔韌、有彈性,不健康的聲帶是缺乏彈性、僵硬的,而健康的聲帶則在發聲時,會有更彈性在伸展。
總之,建造一個好的人聲,也是有其方法的,跟琴一樣“時間”有其必要性,要常拉琴,琴才會開。人要常發聲,聲音才會開!
但小心,發聲時咽部收緊了,這常發聲反而會造成了咽喉發炎,最後聲帶病變。
那發聲時的咽部“開”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有,最好學一學、練一練,若練出個習慣,練發聲,才會愈練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