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如何分辨男女聲,最後談談自信的聲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對於男女聲的分辨,首先與音調的頻率有很大的關係,如圖一所示,在還是”童聲期”男女聲聽起來差異不明顯,但隨著青春期、變聲期的到來,男性的聲帶長長到1.7~2.4公分,而女性的聲帶則約在1.2~1.7公分長,因為聲帶長短厚薄的改變,較長聲帶的男聲說話音調”平均”降到近120Hz的頻率,而女聲則”平均”接近220Hz。


在男女聲的聽覺差異主要因為"基頻"的音高高低使然,就曾有廠商開發了名叫Meet Q的中性聲音,用上介於145~175Hz之間的說話頻段,因為有個說法~“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語言學家和研究人員發現,介於145到175赫茲之間的中性嗓音是最迷人的。”

這是偶然看到的一篇文章的摘要,不過我自己覺得有點奇怪,這並不符合我的認知。文章中有一段又說明為什麼Siri、Google Assistant都用上女聲,而渾厚的男性聲音也為人所偏好。都與這摘要出來的145~175Hz,中性嗓音最迷人不相符。

145Hz以下是聽起來男性化的頻率,而175Hz則是聽起來女性化的頻率。其實,這個數位助理Q只是在其中想要發掘“中性化”的聲音,而並沒有“中性嗓音最迷人”的結論。

反倒是有研究提到在數位助理的語音上:“男性和女性都更喜歡女性聲音,並且發現與更具權威性的男性聲音相比,女性聲音更“溫暖”和“理解”。”(https://wersm.com/the-future-of-voice-is-non-binary/)

這個現象倒是有趣,至少Siri、Google等默認的數理助理都是女聲,這是不爭的事實。

來聽聽Meet Q聲音吧!看看你有什麼感受?


但請注意,基頻的音高並不是決定聽起來像男聲或女聲的唯一條件,因為男聲可以高些音調說話,如此一來,聽起來還是會像是男聲,只是高了一些音調罷了。如圖二,我與我女兒發相同音高的母音[a],女兒的”母音共振峰”由第四、第七泛音構成,而我則以第三、第五的泛音來構成,相對位置就比我的來的高,且相對距離也比較寬了一個泛音。

所以,雖然我與女兒發相同的音高,女兒的聲音聽起來是個女孩,而我聽起來是個男人,就是這母音共振峰的相對位置與相對距離使然。

raw-image


結論是,叫男聲提高音高會增加女聲感,但不一定就會聽起來像女聲,反之,女聲降低音高時,也會增加男聲感,但也不一定就會聽起來像男聲。原因在於"母音共振峰"在提高音高時,其頻率的相對位置也會提高,所以就聽起來更多一些女聲感囉,但相對距離沒再拉開些,以及男聲發聲構造有較寬的胸腔空間及較厚實的聲帶,都會使聲音即使提高了,仍有更多的中低頻泛音聲量,聽起來會比較中性,不至於到女聲。

這也就是聲音聽起來比較童聲的人會壓低音高的原因,至少聽起來會相對沒那麼麼童聲、那麼娃娃音。

只是這降低音調的方式,所減少的童聲感效率不彰,但發聲的阻力、壓力卻成倍數成長,在我教學經驗中帶有些童聲的人,嗓子最容易損傷,因為無意識的想壓低、壓厚聲音。

音域的相對範圍是天生的,每個人都會有三個八度的音域,只是多數人沒去開發,只有極少數人天生有天份發的出來。我的最低音為C2,在教學的經驗中許多有童聲感的男聲最低音在E2、F2,再下去就轉成氣泡音,若他們與我發相同的低音,像是G2好了,我會發的很輕鬆,離我的最低音還有個五度音的距離,但他們就辛苦了,等於近乎在發最低音的位置。

我的教學理念是接受自己的受造,若有童聲感,就接受它! 因為聲帶的長短厚薄限制在那,想要聲音感覺更成熟些,或者應該說讓別人覺得你成熟,未必要由音色上去著手,咬字更清晰、更流暢較快的語速、敢於停頓留白、音調的抑揚適度,這些都是令人感到有自信、成熟的聲音表現。再加上略有侵略性的眼神接觸、得體的服裝、儀態與表情,以及在內容上的專業度,多些"學術暴力"的運用,講一些、但不多的專業術語及理論,就足夠令他人覺得你整個人的自信、成熟了。

反而壓低、壓厚聲音,是聽起來沒那麼童聲了,但聽起來卻會顯得不自信。

因為音高壓的太低,聲音會”出”不來,咬字顯得沒那麼清晰、音調的起伏變得更平,語速也會被拖累而變慢。

那麼我到底能不能教出低沈、渾厚的聲音呢?

其實是可以的,相同音高與母音下,可以做出有童聲感的到成熟渾厚的音色變化,不過這個變化的控制力就不是幾個月練的出來的事了,而真練出來了,可能一開始或許會享受猶如配音員般聲音變色龍的快感,但最終的結論可能仍會是接受自己發的最舒服的音色。

~~~~~~~

課程詳情~ https://pse.is/583cx5

~~~~~~~

或想跟河西羊老師聊聊自己的需要,請私訊,加入後請按下”聊天”哦!

https://lin.ee/vL89jFP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8/06
謝謝老師分享!
avatar-img
河西羊的養聲坊
32會員
110內容數
一位致力於改善嗓音能力的發聲老師,研究與教學令音色明亮、音量放大、音域寬廣的發聲訓練方法。2016年10月前任職於財富管理、投資理財業10餘年,曾擔任投研主管、理財講師、FC等職務;10月後成為全職的發聲老師,研究人聲科學,提升訓練成效,使學生音域更廣、音量更大、音質更響、嗓子更耐用。
河西羊的養聲坊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前言 聲音,作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重要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地一直存在。然而,當人到七十歲、八十歲時,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不只是說話變慢,連唱歌也不再輕鬆,氣息難以維持,聲音忽高忽低,甚至尾音常帶著氣音。 這些變化,其實在語音科學中有明確的描述與解釋,被統稱為 Presbyphonia(老年
Thumbnail
2025/04/15
前言 聲音,作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重要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地一直存在。然而,當人到七十歲、八十歲時,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不只是說話變慢,連唱歌也不再輕鬆,氣息難以維持,聲音忽高忽低,甚至尾音常帶著氣音。 這些變化,其實在語音科學中有明確的描述與解釋,被統稱為 Presbyphonia(老年
Thumbnail
2025/02/18
2009年時,在金融業的工作有些停滯,就想學點東西,其中一項去學發聲,目的是想"飆高音",找到一位對的老師教我"鴨嗓音",原本唱"你是我的眼"的最高音G4,會被老婆擔心我似乎快中風,學到第四週,我第一次唱出C5的音高,也就是男聲的High C。 去年滿五十歲了,離開金融業全職投入發聲教學也八年了,
Thumbnail
2025/02/18
2009年時,在金融業的工作有些停滯,就想學點東西,其中一項去學發聲,目的是想"飆高音",找到一位對的老師教我"鴨嗓音",原本唱"你是我的眼"的最高音G4,會被老婆擔心我似乎快中風,學到第四週,我第一次唱出C5的音高,也就是男聲的High C。 去年滿五十歲了,離開金融業全職投入發聲教學也八年了,
Thumbnail
2025/02/15
"聲帶閉合"是近幾年來歌唱發聲教學的顯學,很多老師都會強調"聲帶閉合"這件事。的確,相較於"丹田發聲"、"共鳴位置","聲帶閉合"對音色的影響是直接明顯的,以下我會透過內視鏡的影片,以及所發出的聲音的聲譜分析來向大家說明這影響有是什麼? 先請大家看下面這個影片,我剪輯重製了兩個有關聲帶內視鏡的影片
Thumbnail
2025/02/15
"聲帶閉合"是近幾年來歌唱發聲教學的顯學,很多老師都會強調"聲帶閉合"這件事。的確,相較於"丹田發聲"、"共鳴位置","聲帶閉合"對音色的影響是直接明顯的,以下我會透過內視鏡的影片,以及所發出的聲音的聲譜分析來向大家說明這影響有是什麼? 先請大家看下面這個影片,我剪輯重製了兩個有關聲帶內視鏡的影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先測測”聽力”,到第幾個聲音才”聽懂”我在說什麼呢? (用耳機效果較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FsYGenU30在公開班時我做這聽力測驗,經驗了卅餘期,四、五百位學員的測試,約90%的人都說是第三、四段時才聽清楚我在說什麼!以第四段音檔佔最多數。
Thumbnail
先測測”聽力”,到第幾個聲音才”聽懂”我在說什麼呢? (用耳機效果較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FsYGenU30在公開班時我做這聽力測驗,經驗了卅餘期,四、五百位學員的測試,約90%的人都說是第三、四段時才聽清楚我在說什麼!以第四段音檔佔最多數。
Thumbnail
就因為昨天做那款[下雪比心]太喜歡, 妞說沒有配音喔? 然後想到我買的YOUCUT,裡面有錄音, 就看了。嗯,只有五種聲音模式。 男人/女人/小孩/怪獸/外星人。 然後就迎來了我第一次的配音作品。 ———————————— 其實男女主的型大致上確定的差不多了.
Thumbnail
就因為昨天做那款[下雪比心]太喜歡, 妞說沒有配音喔? 然後想到我買的YOUCUT,裡面有錄音, 就看了。嗯,只有五種聲音模式。 男人/女人/小孩/怪獸/外星人。 然後就迎來了我第一次的配音作品。 ———————————— 其實男女主的型大致上確定的差不多了.
Thumbnail
假設我們有一段雙聲道的音檔, 正常來說透過whisper進行語音辨識時都是以整段音檔進行辨識,但我們若想將左右聲道分離進行辨識的話就得對音檔進行音訊處理了。 怎麼做呢? 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音訊處理工具將音檔進行左右聲道的分離,再獨立的進行辨識即可。 這次會將雙聲道音檔透過pydub這套音訊處理工
Thumbnail
假設我們有一段雙聲道的音檔, 正常來說透過whisper進行語音辨識時都是以整段音檔進行辨識,但我們若想將左右聲道分離進行辨識的話就得對音檔進行音訊處理了。 怎麼做呢? 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音訊處理工具將音檔進行左右聲道的分離,再獨立的進行辨識即可。 這次會將雙聲道音檔透過pydub這套音訊處理工
Thumbnail
先上筆記 《广播剧创作教程》第六章广播剧导演工作的实施 第三节之一 "选择演员" 導演選擇的根據:劇中人性格在導演腦中產生的聲音形象 選擇演員的前提:演員的藝術才華、演員的氣質(來自家庭、閱歷、文化素養、日常生活) 以聲取人:塑造功力、音質、音色 聲音導演的責任:到社會上、各類表演團體尋找。 "音色
Thumbnail
先上筆記 《广播剧创作教程》第六章广播剧导演工作的实施 第三节之一 "选择演员" 導演選擇的根據:劇中人性格在導演腦中產生的聲音形象 選擇演員的前提:演員的藝術才華、演員的氣質(來自家庭、閱歷、文化素養、日常生活) 以聲取人:塑造功力、音質、音色 聲音導演的責任:到社會上、各類表演團體尋找。 "音色
Thumbnail
先上結論,能在同一聲線中變化多種性格表現才叫厲害! 在學演播的過程中,角色音的發聲技巧是重要一課,一般教學裡,會依性別年齡,搭配發音發聲技巧和氣息運用,塑造出特定年齡段人的聲音。現在在市場上大多會區分為蘿莉音/正太音(兒童)、少女/少年音、御姐/青叔音、大媽/大叔音、老年音。 我並不喜歡用「御姐音」
Thumbnail
先上結論,能在同一聲線中變化多種性格表現才叫厲害! 在學演播的過程中,角色音的發聲技巧是重要一課,一般教學裡,會依性別年齡,搭配發音發聲技巧和氣息運用,塑造出特定年齡段人的聲音。現在在市場上大多會區分為蘿莉音/正太音(兒童)、少女/少年音、御姐/青叔音、大媽/大叔音、老年音。 我並不喜歡用「御姐音」
Thumbnail
你為什麼不要降Key唱?至少音準不會跑太遠。 . 這是一條與音樂、聲音、文字息相關的通道。如果說,每個人跟外界都有相呼應的管道,那麼這條通道的靈感多半會以旋律話語或聽見聲音的方式,一瞬間,在腦海中閃過。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具備這條通道的人,偏好文字和音樂,來做為與外界串連的傳達媒介。
Thumbnail
你為什麼不要降Key唱?至少音準不會跑太遠。 . 這是一條與音樂、聲音、文字息相關的通道。如果說,每個人跟外界都有相呼應的管道,那麼這條通道的靈感多半會以旋律話語或聽見聲音的方式,一瞬間,在腦海中閃過。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具備這條通道的人,偏好文字和音樂,來做為與外界串連的傳達媒介。
Thumbnail
Podcast是完全依賴聲音作為媒介的媒體,聲音品質就是聽眾決定要不要繼續聽下去的關鍵,所有優秀的Podcast節目,都會對音質有一定的要求。 要錄到好聲音,以現在價格相對親民的錄音器材來說,其實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只要挑選適合的錄音器材加上適合的空間就能錄到不錯的聲音
Thumbnail
Podcast是完全依賴聲音作為媒介的媒體,聲音品質就是聽眾決定要不要繼續聽下去的關鍵,所有優秀的Podcast節目,都會對音質有一定的要求。 要錄到好聲音,以現在價格相對親民的錄音器材來說,其實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只要挑選適合的錄音器材加上適合的空間就能錄到不錯的聲音
Thumbnail
所謂「解放」並不是要將男人和女人這「兩種人」變成只剩「一種人」,而是要讓原先的「一種男人」蛻變成「十八種男人」,讓本來的「一種女人」演化成「二十種女人」,有阿諾般的「猛男」、言承旭般的「俊男」、張國榮般的「哥哥」;也有瑪丹娜般的「壞女孩」、趙雅芝般的「古典美女」、阿爾巴尼亞的「守貞女」……。
Thumbnail
所謂「解放」並不是要將男人和女人這「兩種人」變成只剩「一種人」,而是要讓原先的「一種男人」蛻變成「十八種男人」,讓本來的「一種女人」演化成「二十種女人」,有阿諾般的「猛男」、言承旭般的「俊男」、張國榮般的「哥哥」;也有瑪丹娜般的「壞女孩」、趙雅芝般的「古典美女」、阿爾巴尼亞的「守貞女」……。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聲帶是內部及外緣的肌肉一起同時振動,發出的是音色飽滿豐潤的「真音」。但當歌者唱高音的時候,通常必須緊繃聲帶,只有聲帶的外緣肌肉震動以達到高音的頻率,就是以「假音」唱高音。相對於「真音」,「假音」是較明亮單調(即只有「基音」,沒有「泛音」)。聲樂家唱歌是用真音,而流行歌者很多是用假音。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聲帶是內部及外緣的肌肉一起同時振動,發出的是音色飽滿豐潤的「真音」。但當歌者唱高音的時候,通常必須緊繃聲帶,只有聲帶的外緣肌肉震動以達到高音的頻率,就是以「假音」唱高音。相對於「真音」,「假音」是較明亮單調(即只有「基音」,沒有「泛音」)。聲樂家唱歌是用真音,而流行歌者很多是用假音。
Thumbnail
這一部漫畫與其說是談論唱歌,不如說是在談論發聲,更準確的說,其實是在討論「聲音的頻率」這件事。這種以頻率為主的表達法避開了音樂漫畫單純想以音樂的意境感動人的尷尬處境(畢竟漫畫沒有聲音),但同時也變成了知識跟情節相互交錯而成的結構,以夠感人的情節為主體,而以知識作輔助,就變成了異常有「真實感」的漫畫。
Thumbnail
這一部漫畫與其說是談論唱歌,不如說是在談論發聲,更準確的說,其實是在討論「聲音的頻率」這件事。這種以頻率為主的表達法避開了音樂漫畫單純想以音樂的意境感動人的尷尬處境(畢竟漫畫沒有聲音),但同時也變成了知識跟情節相互交錯而成的結構,以夠感人的情節為主體,而以知識作輔助,就變成了異常有「真實感」的漫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