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男女聲的分辨,首先與音調的頻率有很大的關係,如圖一所示,在還是”童聲期”男女聲聽起來差異不明顯,但隨著青春期、變聲期的到來,男性的聲帶長長到1.7~2.4公分,而女性的聲帶則約在1.2~1.7公分長,因為聲帶長短厚薄的改變,較長聲帶的男聲說話音調”平均”降到近120Hz的頻率,而女聲則”平均”接近220Hz。
在男女聲的聽覺差異主要因為"基頻"的音高高低使然,就曾有廠商開發了名叫Meet Q的中性聲音,用上介於145~175Hz之間的說話頻段,因為有個說法~“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語言學家和研究人員發現,介於145到175赫茲之間的中性嗓音是最迷人的。”
這是偶然看到的一篇文章的摘要,不過我自己覺得有點奇怪,這並不符合我的認知。文章中有一段又說明為什麼Siri、Google Assistant都用上女聲,而渾厚的男性聲音也為人所偏好。都與這摘要出來的145~175Hz,中性嗓音最迷人不相符。
145Hz以下是聽起來男性化的頻率,而175Hz則是聽起來女性化的頻率。其實,這個數位助理Q只是在其中想要發掘“中性化”的聲音,而並沒有“中性嗓音最迷人”的結論。
反倒是有研究提到在數位助理的語音上:“男性和女性都更喜歡女性聲音,並且發現與更具權威性的男性聲音相比,女性聲音更“溫暖”和“理解”。”(https://wersm.com/the-future-of-voice-is-non-binary/)
這個現象倒是有趣,至少Siri、Google等默認的數理助理都是女聲,這是不爭的事實。
來聽聽Meet Q聲音吧!看看你有什麼感受?
但請注意,基頻的音高並不是決定聽起來像男聲或女聲的唯一條件,因為男聲可以高些音調說話,如此一來,聽起來還是會像是男聲,只是高了一些音調罷了。如圖二,我與我女兒發相同音高的母音[a],女兒的”母音共振峰”由第四、第七泛音構成,而我則以第三、第五的泛音來構成,相對位置就比我的來的高,且相對距離也比較寬了一個泛音。
所以,雖然我與女兒發相同的音高,女兒的聲音聽起來是個女孩,而我聽起來是個男人,就是這母音共振峰的相對位置與相對距離使然。
結論是,叫男聲提高音高會增加女聲感,但不一定就會聽起來像女聲,反之,女聲降低音高時,也會增加男聲感,但也不一定就會聽起來像男聲。原因在於"母音共振峰"在提高音高時,其頻率的相對位置也會提高,所以就聽起來更多一些女聲感囉,但相對距離沒再拉開些,以及男聲發聲構造有較寬的胸腔空間及較厚實的聲帶,都會使聲音即使提高了,仍有更多的中低頻泛音聲量,聽起來會比較中性,不至於到女聲。
這也就是聲音聽起來比較童聲的人會壓低音高的原因,至少聽起來會相對沒那麼麼童聲、那麼娃娃音。
只是這降低音調的方式,所減少的童聲感效率不彰,但發聲的阻力、壓力卻成倍數成長,在我教學經驗中帶有些童聲的人,嗓子最容易損傷,因為無意識的想壓低、壓厚聲音。
音域的相對範圍是天生的,每個人都會有三個八度的音域,只是多數人沒去開發,只有極少數人天生有天份發的出來。我的最低音為C2,在教學的經驗中許多有童聲感的男聲最低音在E2、F2,再下去就轉成氣泡音,若他們與我發相同的低音,像是G2好了,我會發的很輕鬆,離我的最低音還有個五度音的距離,但他們就辛苦了,等於近乎在發最低音的位置。
我的教學理念是接受自己的受造,若有童聲感,就接受它! 因為聲帶的長短厚薄限制在那,想要聲音感覺更成熟些,或者應該說讓別人覺得你成熟,未必要由音色上去著手,咬字更清晰、更流暢較快的語速、敢於停頓留白、音調的抑揚適度,這些都是令人感到有自信、成熟的聲音表現。再加上略有侵略性的眼神接觸、得體的服裝、儀態與表情,以及在內容上的專業度,多些"學術暴力"的運用,講一些、但不多的專業術語及理論,就足夠令他人覺得你整個人的自信、成熟了。
反而壓低、壓厚聲音,是聽起來沒那麼童聲了,但聽起來卻會顯得不自信。
因為音高壓的太低,聲音會”出”不來,咬字顯得沒那麼清晰、音調的起伏變得更平,語速也會被拖累而變慢。
那麼我到底能不能教出低沈、渾厚的聲音呢?
其實是可以的,相同音高與母音下,可以做出有童聲感的到成熟渾厚的音色變化,不過這個變化的控制力就不是幾個月練的出來的事了,而真練出來了,可能一開始或許會享受猶如配音員般聲音變色龍的快感,但最終的結論可能仍會是接受自己發的最舒服的音色。
~~~~~~~
課程詳情~ https://pse.is/583cx5
~~~~~~~
或想跟河西羊老師聊聊自己的需要,請私訊,加入後請按下”聊天”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