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上海田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海閘北火車站市中心的周遭

上海閘北火車站市中心的周遭


2001年當時的小學徒正熱火朝天的瘋狂修課人類所與隔壁社會所的課程,像是甚麼社會人類學、經濟人類學、政治經濟學這些排列組合都給我選修了遍。

往往一周課堂報告要讀十幾二十本書跟同等量的原文論文,甚至唸著唸著有一次還在研究室趴著睡著夢見社會學大師馬克思.韋伯坐在我面前跟我聊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關係。這麼多年過去了,想起那場學術討論大夢都還覺得自己當時應該是唸書唸傻了。

碩二時要開始準備寫論文,依照人類所慣例,學生們都得自己挑選一個田野調查地點去完成自己的論文題目的人類學觀察,也就是質化研究。


上海浦東,現如今的張江高科技園區一帶

上海浦東,現如今的張江高科技園區一帶


小學徒我由於家父長年在東莞當台商,因此,想了解剛剛在2000年加入WTO的中國,當時的廣大農民對於即將席捲而來的全球化經濟有甚麼應對與變遷。選擇了上海近郊的農村作為我論文資格考的田野調查。

出發前的行前會議,同學們各自報告了彼此的田野調查地點,有去雲南、貴州做少數民族研究的,也有待在台灣各個部落坐南島文化研究的。唯獨小學徒我選了繁華的上海作為田野調查地。

當下,完全可以感受到同學們投以鄙視的眼神與內心的OS:這個死胖子竟然假人類學田野的名義,跑去中國第一大城市去爽爽玩樂幾個月!


當時上海坐公車一出小小的城區不遠就是一副水鄉澤國的江南風光

當時上海坐公車一出小小的城區不遠就是一副水鄉澤國的江南風光



而當年年少氣壯的我,為了多觀察珠三角與長三角的經濟圈,還選擇了一種奇怪的行進方式抵達上海,也就是先飛到香港走陸路進到東莞找我那台商老爸蹭幾餐飯後,然後再搭車到廣州車站搭所謂的快車(當年的中國還沒有動車,更別提高鐵),從廣東穿越了湖南、湖北、安徽、江蘇。

坐了整整26小時的車,從大中午搭到隔天下午才抵達上海車站(也不是今天繁華熱鬧的虹橋站,而是在閘北老市區的北站),抵達上海時真的宛若重生,屁股都快斷裂了。


通往崇明島的渡輪,當時還沒有跨江大橋

通往崇明島的渡輪,當時還沒有跨江大橋


在上海田野調查那幾個月,由清華的老師幫我安排一位上海大學教授為我接頭,以上海大學為大本營,就這樣打探哪個學生要回老家而且有空房的,我可以補貼學生的交通費用並支付房租,就這樣屁顛屁巔的,跟著大學生們住了七個郊區農村,從近一點的浦東張江,最南住到杭州灣附近的金山鎮,最遠還搭船去了崇明島住了一陣子。

當年的長江也沒有跨江大橋,我還得先從上海大學搭公車回到上海市中心,在從市中心換公車抵達長江岸邊,渡船船票還被地頭黃牛買斷,得要買幾倍票價的黃牛票上船渡江,下了船又得再繼續坐著小巴到人家村口,走著爛泥巴路抵達同學家。


農村裡可以說是家徒四壁,一樓大門敞開,堆滿著農具

農村裡可以說是家徒四壁,一樓大門敞開,堆滿著農具


在那七個田野點與田野點的調查空檔之間,小學徒會回到上海大學宿舍休息。那幾天,最渴望的就是搭一個多小時的公車,從上海大學到火車站附近的麥當勞點一杯加滿冰的大杯可樂,配著冷氣,人在上海,勝似天堂。

當時的上海市區還是個灰濛濛的工業城市,只有一條半的地鐵,就是一條比較長的紅色線,跟另一條蓋到一半的綠色線,在人民廣場站交會。那交會站的人多了老去了,完全就是人不用動可以被推著走的程度。


當時的上海農村大多不通自來水,而是抽地下水,甚至仍繼續使用井水。同學們還教我甩水桶取水的技能

當時的上海農村大多不通自來水,而是抽地下水,甚至仍繼續使用井水。同學們還教我甩水桶取水的技能


當時一般農村家裡不一定有自來水,更多是抽取地下水,甚至傳統的打井水。同學鄉親們還熱心的教我怎麼在水井下甩水桶取水的技能。

不管是瓦斯還是電熱水器那是肯定沒有的,在農村田野的那幾天,幾乎都是一個禮拜裡的一兩天,由主人家幫忙燒柴火煮熱水,將大鍋裡的滾水舀到熱水瓶裡帶進浴室,兑著水龍頭裡的涼水擦擦澡完事。

冰箱那是不存在的,每餐飯後就是把所有的剩菜放到竹籠裡,吊墜在天花板防老鼠偷吃。隔天再加點醬油去去味繼續吃。

洗衣機是奢侈品,所以通常都會擺在客廳顯眼處給客人看看羨慕,但我印象中也沒幾家有,無論村外頭的河水多麼泛黑,大媽們還是習慣在河邊洗衣服。

電視機還是有的,但是是那種老式的映像管電視。畢竟看新聞聯播還是很重要的。



我在某個田野地點的房間,主人家把他們家最好最大的房間留給我這個台灣客人

我在某個田野地點的房間,主人家把他們家最好最大的房間留給我這個台灣客人


稍微有錢一點的人家會在屋外貼小片磁磚,什麼大熊貓滾球之類的畫風,但屋內肯定是水泥毛胚牆面。

問主人家為什麼屋內不貼磁磚,主人家很疑惑我的蠢問題回答到:屋內貼,路過的人家又看不到,貼它幹嘛呢?

若有機會回到上海大學宿舍,就能去學校食堂吃一塊錢的稀飯,五毛錢的饅頭,偶而還能請教授喝上2塊錢一瓶的青島啤酒,每天能奢侈的洗澡睡個好覺。

同寢室的學生會會長跟我說著黨的英明領導讓他這個鄉下中學教師能夠領到$700人民幣的月薪,還有機會來上海大學進修。

接待我的教授在他的二樓研究室一邊跟我討論田野,一遍猝不及防的對窗外吐了一口深痰,驚得我眼睛瞪大了起來。

從此。在那幾個月,我的包再重也不曾落地一刻。


raw-image


幾個月後回到新竹清華,同學們各自分享田野內容,才發現其實上海農村跟雲南貴州也沒有高檔到哪去。

大家都住得差不多,同學們才收回對我的鄙視。

再隔幾年後,我到了香港私人銀行上班,

再去上海拜訪客戶時,看到的已經是完全另外一面的華麗上海灘。

彷彿幾年前那個田野調查裡的上海不曾存在過似的。


-------------------------------------------

再次感謝你看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或是按下文章的喜歡,讓我知道!

特別感謝在十一月份打賞本沙龍四個專題的贊助讀者&每一位付費訂閱讀者,讓人類學徒能在寫作之餘,買杯咖啡醒醒神繼續爬格子耕出有趣的金融科普﹑人文歷史﹑紐西蘭風光文章給各位。

人類學徒在此作揖感謝。

--------------------------------------------

※歡迎來到重新復活的臉書粉絲頁與金融人類學徒互動交流: 迷惑的金融人類學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深邃月光-avatar-img
2024/11/06
平凡的上海灘VS華麗的上海灘,時代變化真快!
金融人類學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6
深邃月光 其實我2006年再到上海出差在新天地跟客戶們吃飯時就已經是兩個世界了. 但不是時間的差距, 而是不同物質階級者所生存的上海不是同一個上海.
淑如淑如-avatar-img
2024/11/06
明明是20年的光陰,感覺卻猶如已過半百世紀...
金融人類學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6
淑如淑如 其實即便是現在的江蘇浙江的農村也還是很像照片裡的樣子的
好特別的人生經驗~
金融人類學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7
霧隱財那 🥷 很慶幸自己能看到很不一樣的上海另一面
HJ Lai-avatar-img
2024/11/06
謝謝學徒大分享,好有趣的經驗。所以繁花劇中的場景雖是90年代,還是比20年的上海近郊繁華許多...
金融人類學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6
HJ Lai 當年我的台商老爸來上海探望我,請我在南京西路最高檔的酒樓吃一頓蟹黃湯包宴.兩個人吃完買單. 當我知道帳單大概八百多人民幣時. 我對我爸驚呼那是我在上海一個月的生活費!!!
胖子K-avatar-img
2024/11/06
謝謝學徒大的親身經驗分享~~ 有些意猶味盡🤭🤭
金融人類學徒-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6
胖子K 人類所念書的時候去過的地方能講的故事可多著. 光是這趟上海田野調查就有寫不完的趣事
avatar-img
金融人類學徒
41.1K會員
343內容數
一輩子都在國際金融領域浮沉,步入中年的人類學徒,熱愛烹飪美食之餘,喜歡在書海中考古金融史。在短視頻稱王的年代,依然熱愛用方塊文字,與朋友們分享人類學、歷史、金融、財經觀點。
金融人類學徒的其他內容
2024/11/13
紐西蘭家裡有個壁爐,每年冬天都會生火三個月左右。由於空氣汙染控制的關係,十年內蓋的新房子其實是禁止蓋煙囪與火爐的,所以即便你住在紐西蘭,很多人家裡的壁爐也是用瓦斯甚至電力取暖,展示點LED小火苗應景。 在肥美羔羊待宰的冬季,超市上各種不同部位的羊排價格都親民的誘人,去年烤過羊腿,今年就換整塊3公斤多
Thumbnail
2024/11/13
紐西蘭家裡有個壁爐,每年冬天都會生火三個月左右。由於空氣汙染控制的關係,十年內蓋的新房子其實是禁止蓋煙囪與火爐的,所以即便你住在紐西蘭,很多人家裡的壁爐也是用瓦斯甚至電力取暖,展示點LED小火苗應景。 在肥美羔羊待宰的冬季,超市上各種不同部位的羊排價格都親民的誘人,去年烤過羊腿,今年就換整塊3公斤多
Thumbnail
2024/09/05
最近無意間滑到了一個油管影片, 驚訝原來夏威夷比薩並不是在夏威夷被發明創造出來的, 發源地甚至不是在美國,而是在加拿大首府安大略。 發明人是希臘裔的廚師山姆·潘諾普洛斯, 而當初他發想的概念跟夏威夷的沙灘、陽光、比基尼也毫無關係。 純粹只是想要以當時在渥太華的唐人街中國餐館裡最紅火
Thumbnail
2024/09/05
最近無意間滑到了一個油管影片, 驚訝原來夏威夷比薩並不是在夏威夷被發明創造出來的, 發源地甚至不是在美國,而是在加拿大首府安大略。 發明人是希臘裔的廚師山姆·潘諾普洛斯, 而當初他發想的概念跟夏威夷的沙灘、陽光、比基尼也毫無關係。 純粹只是想要以當時在渥太華的唐人街中國餐館裡最紅火
Thumbnail
2024/04/08
每次跟朋友出海釣魚,最惱人的就是啥魚也沒釣到,但就是只收穫滿滿一籮筐的Shool Shark (翅鯊),這種小鯊魚在整個紐西蘭海域不能說滿坑滿谷嘛,也只能說是多到人見人厭。 尤其洋人壓根子不吃這種肉質軟趴趴又瘦又沒脂肪的軟骨魚,即便拿來炸魚薯條都是屬於最次最便宜的那種,所以每次洋人釣到鯊魚就是
Thumbnail
2024/04/08
每次跟朋友出海釣魚,最惱人的就是啥魚也沒釣到,但就是只收穫滿滿一籮筐的Shool Shark (翅鯊),這種小鯊魚在整個紐西蘭海域不能說滿坑滿谷嘛,也只能說是多到人見人厭。 尤其洋人壓根子不吃這種肉質軟趴趴又瘦又沒脂肪的軟骨魚,即便拿來炸魚薯條都是屬於最次最便宜的那種,所以每次洋人釣到鯊魚就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可以輕鬆的走馬看花,像是餐餘飯後的公園散步,像是清晨的一段漫遊,這樣的心態或許有些浪費這座城市得歷史了,但是這是我對德國的情感,它給我的安穩。
Thumbnail
我可以輕鬆的走馬看花,像是餐餘飯後的公園散步,像是清晨的一段漫遊,這樣的心態或許有些浪費這座城市得歷史了,但是這是我對德國的情感,它給我的安穩。
Thumbnail
在外地生活已近十年。 起初是因為念大學的關係,爾後繼續念了研究所,一直到現在,在異地工作已將近三年。
Thumbnail
在外地生活已近十年。 起初是因為念大學的關係,爾後繼續念了研究所,一直到現在,在異地工作已將近三年。
Thumbnail
文 / 高希均 (一)12天內經過了三個家門 台灣在2021年曾被《經濟學人》形容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台灣能在新的一年轉危為安嗎? 讓我從16年前的故事說起。 5月初(2005年)去了上海,回到台北,又立刻去了河城。12天之內,經過了三個家門,到底是哪個「家」我最鍾情? (1)精英的匯聚
Thumbnail
文 / 高希均 (一)12天內經過了三個家門 台灣在2021年曾被《經濟學人》形容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台灣能在新的一年轉危為安嗎? 讓我從16年前的故事說起。 5月初(2005年)去了上海,回到台北,又立刻去了河城。12天之內,經過了三個家門,到底是哪個「家」我最鍾情? (1)精英的匯聚
Thumbnail
有關香港導演李哲昕的《迷航》,其實我想了很久,還是遲遲不知如何下筆。想談什麼?該說什麼?是我在看完這部將近三小時片長的紀錄片後,一直在反覆斟酌的。我想,或許可以用我的經歷來加以反饋。而這一切都要從我初進大學的那年開始說起。
Thumbnail
有關香港導演李哲昕的《迷航》,其實我想了很久,還是遲遲不知如何下筆。想談什麼?該說什麼?是我在看完這部將近三小時片長的紀錄片後,一直在反覆斟酌的。我想,或許可以用我的經歷來加以反饋。而這一切都要從我初進大學的那年開始說起。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搬家,搬離開這個我已生活超過十年的北京。 說不出來的複雜情緒,讓我很想和大家聊聊我眼裡這二十幾年來的大陸。 我想提供自己的經歷給真正想瞭解的人參考,希望大家不要被某些素質極低的媒體和捏造事實的人給誤導。  我實名說話,為自己的言論負責,雖然所言不代表所有的台灣人,雖然因年代久遠
Thumbnail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搬家,搬離開這個我已生活超過十年的北京。 說不出來的複雜情緒,讓我很想和大家聊聊我眼裡這二十幾年來的大陸。 我想提供自己的經歷給真正想瞭解的人參考,希望大家不要被某些素質極低的媒體和捏造事實的人給誤導。  我實名說話,為自己的言論負責,雖然所言不代表所有的台灣人,雖然因年代久遠
Thumbnail
交換名單公布 在大三最後一次評圖前的某天晚上,看著學校公布交換生名單。 心裡想著:*要去北京了啦,白癡喔什麼圖書館設計什麼聯合評圖的都不算什麼了! 北京我來了 暑假期間的我幻想過各種在北京的生活,畢竟我只是一個台南來的鄉下小孩,大學也在金門就讀,連去到台北的次數都是一隻手可以算出來的,說不興奮怎麼可
Thumbnail
交換名單公布 在大三最後一次評圖前的某天晚上,看著學校公布交換生名單。 心裡想著:*要去北京了啦,白癡喔什麼圖書館設計什麼聯合評圖的都不算什麼了! 北京我來了 暑假期間的我幻想過各種在北京的生活,畢竟我只是一個台南來的鄉下小孩,大學也在金門就讀,連去到台北的次數都是一隻手可以算出來的,說不興奮怎麼可
Thumbnail
台灣講師的上海行 看看兩岸有趣的小故事吧 投資部分 8月預測股票、債券和房產下挫 美元走強,因此黃金貶、虛擬貨幣貶 資金又該何去何從呢?
Thumbnail
台灣講師的上海行 看看兩岸有趣的小故事吧 投資部分 8月預測股票、債券和房產下挫 美元走強,因此黃金貶、虛擬貨幣貶 資金又該何去何從呢?
Thumbnail
2015 年的暑假,我前往上海交通大學參加夏季學期,開啟第一趟中國交流之旅。這次交換,我選修「大眾傳播與社會問題」,進而有機會探討中國近幾年經濟改革開放後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現象,同時這次交流也讓我體察中國青年對民主的認知。
Thumbnail
2015 年的暑假,我前往上海交通大學參加夏季學期,開啟第一趟中國交流之旅。這次交換,我選修「大眾傳播與社會問題」,進而有機會探討中國近幾年經濟改革開放後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現象,同時這次交流也讓我體察中國青年對民主的認知。
Thumbnail
 本書為作者梁瑜赴北大就讀時,多度前往新疆田野調查的觀察紀錄、生活筆記。  這類離鄉背景的經驗書寫,其實是繁多而龐雜的。尤其是中國學校、企業大量開放招收台灣學生、畢業生之後,「西進」的遊子學人們,無論是為了感受文化衝擊、思考民主自由;抑或是對大國嚮往、懷抱中國夢而前往。透過文字書寫、影像攝影……
Thumbnail
 本書為作者梁瑜赴北大就讀時,多度前往新疆田野調查的觀察紀錄、生活筆記。  這類離鄉背景的經驗書寫,其實是繁多而龐雜的。尤其是中國學校、企業大量開放招收台灣學生、畢業生之後,「西進」的遊子學人們,無論是為了感受文化衝擊、思考民主自由;抑或是對大國嚮往、懷抱中國夢而前往。透過文字書寫、影像攝影……
Thumbnail
人在異地,有時候萍水相逢的相遇就只是緣分,過猶不及。窗外細雨紛飛,園區燈火闌珊,童童還得整理場地。蝙蝠在餘光下閃現,倦鳥歸巢,我背起包包,上了車,看那遠方漁民的浮標起落。
Thumbnail
人在異地,有時候萍水相逢的相遇就只是緣分,過猶不及。窗外細雨紛飛,園區燈火闌珊,童童還得整理場地。蝙蝠在餘光下閃現,倦鳥歸巢,我背起包包,上了車,看那遠方漁民的浮標起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