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的「家」在哪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文 / 高希均

(一)12天內經過了三個家門

台灣在2021年曾被《經濟學人》形容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台灣能在新的一年轉危為安嗎?

讓我從16年前的故事說起。

圖/美國冬天家中庭院的雪景。圖片由高希均提供

圖/美國冬天家中庭院的雪景。圖片由高希均提供

記得魯迅寫過:「我到過的地方,都是我的家鄉。」他辛辣的筆尖,卻寫下了最人道的解釋。按照這個說法,我至少有三個家鄉:上海、台北、美國的河城。

5月初(2005年)去了上海,回到台北,又立刻去了河城。12天之內,經過了三個家門,到底是哪個「家」我最鍾情?

在上海趕上了國民黨主席連戰中午對台商的演講。那是一個歷史性的聚會。熱情洋溢的大廳中,連戰條理清晰地提出了「共同市場」的理念,來追求兩岸的雙贏。這個想法與《遠見》雜誌提出過的CHATS——中國(China)、香港(Hong Kong)、澳門(Macau)、台灣(Taiwan)——或稱「巨龍+3」真可以相互呼應。

1946年,在西安出生10歲的連先生離開了上海回到台南故鄉,再回去時竟相隔近60年。已擁有世界大都市氣勢的上海,一定使連先生「百聞不如一見」。

我與連先生同歲。1949年離開上海時,我是一個初二學生,再回去時是1988年。39年未見過的上海,破落擁擠,雜亂隨處可見。有著「相見不如不見」的傷感。1992年鄧小平南進(包括上海)後,加快了改革與開放的幅度與速度,上海居然不到20年時間,就出現了驚天動地的進步,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

圖/2000年代初重返黃埔江畔。圖片由高希均提供

圖/2000年代初重返黃埔江畔。圖片由高希均提供

回到台北,正是連先生結束「和平之旅」的第二天。政壇又陷入了日以繼夜的口水戰。這種內耗已經消耗了近十年的台灣的生命力。

一週後飛離台北,16小時後,回到了威州河城的家,這裡寧靜、平靜、乾淨。台北來的朋友說:「這裡朋友太少了!」上海來的朋友說:「這裡生活太寂寞了!」我只能直說:「這裡讀書太好了!」

(二)上海的「旺」與台灣的「鬥」

上海拚命建設的「旺」與台北政治對抗的「鬥」,形成了鮮明而又令人焦慮的對照。

在第一屆雙城論壇(2010)中,我受邀講話,面對在座的郝市長及韓正市長,我開場白說:台北與上海只有90分鐘航程,比搭乘高鐵去高雄還快。20世紀以來上海與台北在發展中先後共有五個特色:

(1)精英的匯聚

(2)工商業的興起

(3)外國思潮的引進

(4)文化上求新求變的激盪

(5)民間財富的成長及擴散

就台灣本身的發展,我曾以「兩個台灣」形容「政府台灣」與「民間台灣」的競爭力。前者是江河日下,後者是孤軍奮鬥。當連戰訪問大陸回來後,台北理應出現對兩岸和平與雙贏轉機的熱烈討論或爭辯。到底大多數的人民是要團結的台灣?還是分裂的台灣?是交流的兩岸?還是對立的兩岸?

台北有太多的政治,鋪天蓋地,人在自由中可以迷失;上海有太強的「向錢看」,日以繼夜,人在興奮中緊張;河城有足夠的時間與資訊,四面八方,可以在從容中思考。

(三)何處是家鄉?

40多年來一直住在美國中西部(Midwest),這裡的人民純樸、勤奮、友善。自己在這裡由學生變成老師;也在這裡成家,二個孩子在這裡出生。以威斯康辛大學亞太地區研究中心為基地,半世紀來,在探討進步與落後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得以走訪世界,包括了蘇聯及東歐,北歐及西歐,亞洲的四小龍、日本及東南亞。

圖/美國家中的書房。圖片由高希均提供

圖/美國家中的書房。圖片由高希均提供

此刻的痛心是我60年來看到「美國官方」所標榜的理想與價值完全變質了。從白宮到政府部門,怎會變得如此的獨斷、好戰,以及「一切要聽我的」傲慢?富裕強盛超過百年的美國,怎麼可能永遠要獨霸全球?

地域上有三個地方可以棲身:美國、台灣、大陸。「家鄉」則是一個安身立命的「初心」發源之地:那裡有共同的記憶、共同的語言、共同的認同、共同的願景。戰亂中,太多的人只有浪跡四海的住處,哪有安身立命的歸屬?

安身立命的「家」宛如「家鄉」,有家人團聚的溫暖,有左親右鄰的和睦,更擁有社會各階層的和諧,與國家的安全與和平。

我祈禱台灣的「家」,有一天會變成「家鄉」。

(四)中華情懷

「家鄉」不一定能尋回,但中華情懷不能沒有。那就是不論身在何處,做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要擁有世代傳承下來的這份綿綿情懷——

(1)對百年屈辱與衰弱有悲情。

(2)對中華歷史與文化有熱情。

(3)對中華傳統與倫理有深情。

(4)對神州河山與大地有鄉情。

(5)對台灣本土與原鄉有真情。

延伸閱讀

看更多《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文章。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本文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董事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遠見雜誌的沙龍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遠見雜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17
編按:教養難題是現代很多夫妻不敢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其實教養不難。只要父母懂得怎麼教,那麼你會發現你給孩子搭的鷹架,即使他成年了,還可以繼續幫助他登峰造極,支持他發展出他的天賦。
Thumbnail
2023/01/17
編按:教養難題是現代很多夫妻不敢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其實教養不難。只要父母懂得怎麼教,那麼你會發現你給孩子搭的鷹架,即使他成年了,還可以繼續幫助他登峰造極,支持他發展出他的天賦。
Thumbnail
2023/01/17
編按:2025年,全球AI醫療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7%,市場規模將超過130億美元。隨著醫學、生物學和AI領域的技術反覆運算與升級,人類的壽命可能會延長20年。讓我們期待見證AI長壽的奇蹟吧!
Thumbnail
2023/01/17
編按:2025年,全球AI醫療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7%,市場規模將超過130億美元。隨著醫學、生物學和AI領域的技術反覆運算與升級,人類的壽命可能會延長20年。讓我們期待見證AI長壽的奇蹟吧!
Thumbnail
2023/01/17
人生就如搭乘一班單程的火車之旅,終點必須下車,單看一路過程、途中風光是否精彩!
Thumbnail
2023/01/17
人生就如搭乘一班單程的火車之旅,終點必須下車,單看一路過程、途中風光是否精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台南有這樣一個地方,它位在中正路底,中正路曾是台南市地價最貴的地方,可惜海安路地下化將它攔腰切斷,就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城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世界各地都有中國城(Chinatown),尤其是繁華的首都如紐約、倫敦、多倫多....,華人能在這裡找到同膚色、同文同種、用飲食與文化來聊慰鄉愁。 但台灣
Thumbnail
在台南有這樣一個地方,它位在中正路底,中正路曾是台南市地價最貴的地方,可惜海安路地下化將它攔腰切斷,就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城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世界各地都有中國城(Chinatown),尤其是繁華的首都如紐約、倫敦、多倫多....,華人能在這裡找到同膚色、同文同種、用飲食與文化來聊慰鄉愁。 但台灣
Thumbnail
人的選擇權,因為資源的緣故,某些時候是極度被動、狹隘的。想要、渴望常常如海市蜃樓的曇花一現。
Thumbnail
人的選擇權,因為資源的緣故,某些時候是極度被動、狹隘的。想要、渴望常常如海市蜃樓的曇花一現。
Thumbnail
新一年的花居生活
Thumbnail
新一年的花居生活
Thumbnail
前陣子「台北女子圖鑑」這部戲在網路上引起熱議,「華燈初上」一劇也入圍金鐘獎。這兩部戲我都沒有看,只知道它們的故事背景,都是我的故鄉—台北。
Thumbnail
前陣子「台北女子圖鑑」這部戲在網路上引起熱議,「華燈初上」一劇也入圍金鐘獎。這兩部戲我都沒有看,只知道它們的故事背景,都是我的故鄉—台北。
Thumbnail
說來要感謝花蓮,在花蓮居住一年半(並且經歷了放養狗致車禍,並且養傷+調解和不明病痛與無賴肇事主糾纏一年,看遍了鄉下的黑暗面和人治的腐敗與社會結構性的髒汙納垢之後)我開始再一次學會欣賞都市的美妙。 上一次這麼appreciate台灣的都市還是從中國回來的時候。
Thumbnail
說來要感謝花蓮,在花蓮居住一年半(並且經歷了放養狗致車禍,並且養傷+調解和不明病痛與無賴肇事主糾纏一年,看遍了鄉下的黑暗面和人治的腐敗與社會結構性的髒汙納垢之後)我開始再一次學會欣賞都市的美妙。 上一次這麼appreciate台灣的都市還是從中國回來的時候。
Thumbnail
【多桑書評時間】 感謝謝社長,我是多摸摳桑,兩位寶貝兒子的爸 【Formosa! Taiwan!】,當我們放慢腳步看看自己的國家—台灣,才發現,台灣是如此的漂亮… 熱愛跑步及大自然,走跑台灣山岳28年,用文字與親身見證寶島的美好… 線上買書時一定要點進下方網址申購,一起跟著好朋友Jaff做公益喔…
Thumbnail
【多桑書評時間】 感謝謝社長,我是多摸摳桑,兩位寶貝兒子的爸 【Formosa! Taiwan!】,當我們放慢腳步看看自己的國家—台灣,才發現,台灣是如此的漂亮… 熱愛跑步及大自然,走跑台灣山岳28年,用文字與親身見證寶島的美好… 線上買書時一定要點進下方網址申購,一起跟著好朋友Jaff做公益喔…
Thumbnail
上一次來韓國是五年前,趁轉換工作的空檔,抱持著放棄韓國遊學的心情旅行。十七天的旅程,比起旅行途中獲得新知及探索的快樂,更多的是告別自己某種執著的不捨。五年後,放棄不了遊學念頭的我再度來到首爾。我終於與這塊土地產生了連結,雖然仍然活得像個局外人,想認識這座城的心情卻比以前更加強烈。
Thumbnail
上一次來韓國是五年前,趁轉換工作的空檔,抱持著放棄韓國遊學的心情旅行。十七天的旅程,比起旅行途中獲得新知及探索的快樂,更多的是告別自己某種執著的不捨。五年後,放棄不了遊學念頭的我再度來到首爾。我終於與這塊土地產生了連結,雖然仍然活得像個局外人,想認識這座城的心情卻比以前更加強烈。
Thumbnail
一個叫做家的地方.台灣   我的家四面環海,自然生態豐富。如果問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在哪?我會說「家」。家又在哪?我會說「台灣」。「2020年」這一年我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獨自一人去到加拿大念書,從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台灣,習慣早餐店阿姨親切的招呼聲、習慣到了夜晚街道上還有便利商店的燈光,更無法抽離的是家人
Thumbnail
一個叫做家的地方.台灣   我的家四面環海,自然生態豐富。如果問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在哪?我會說「家」。家又在哪?我會說「台灣」。「2020年」這一年我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獨自一人去到加拿大念書,從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台灣,習慣早餐店阿姨親切的招呼聲、習慣到了夜晚街道上還有便利商店的燈光,更無法抽離的是家人
Thumbnail
北漂的人一定都有些找房的故事,以下來說說我的吧。
Thumbnail
北漂的人一定都有些找房的故事,以下來說說我的吧。
Thumbnail
總之,在靜安寺站下車的那個剎那,他覺得無比親切,不知道怎麼產生出這種感覺?後來才知道,上海最好的季節,是初秋剛剛涼爽起來的每個傍晚... 《D级旅途》系列,其中的D=Depth,這段旅途的不同之處在於——通篇只有一枚“旅途纪念手信”,旨在聚焦旅途“戰利品”,探究“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總之,在靜安寺站下車的那個剎那,他覺得無比親切,不知道怎麼產生出這種感覺?後來才知道,上海最好的季節,是初秋剛剛涼爽起來的每個傍晚... 《D级旅途》系列,其中的D=Depth,這段旅途的不同之處在於——通篇只有一枚“旅途纪念手信”,旨在聚焦旅途“戰利品”,探究“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