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梵谷自畫像的相遇(尋光之路前導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其實猶豫很久,這展覽我想切入的寫作角度,因此今天寫的前導篇,其實是我送給自己的預演。

我真正去主動認識梵谷、羅丹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是在我線上購買完門票後才開始的,也就是在我去現場看展覽的前一天。

他們留下來的創作,或是在世時的生活故事,經後人的挖掘、研究、甚至再製新作品,資訊量可說非常豐厚。

我從蔣勳談梵谷的podcast,開始思考自畫像凝視的關係,用聲音開始想像:梵谷面對自己的容貌,以及人生,內心有哪些矛盾?透過畫筆,如何用線條與色彩去展開它們?


P.S獨自逛展時,我會在賞畫的當下自由書寫出我對色澤、構圖和意境的聯想。這份習慣,是從去年鄭麗雲的展覽開始的建立的!
(畫作能透過攝影保留下來固然珍貴,但色澤會與當下的體會略有不同了)

延伸閱讀:我在鄭麗雲個展,看見自己能自在進出「忽高忽低的能量感受」


在前導篇,先分享梵谷的自畫像,打頭陣吧!

自畫像。1887年4-6月|2024.09.22攝影

自畫像。1887年4-6月|2024.09.22攝影

臉上好像有毛!臉頰蘋果肌有線條,他用線條左右往太陽穴梳開,接續上頭髮的毛流。鼻翼也是,毛流如河地往臉頰流去

肌膚的律動筆觸,雖然與他的鬍子一樣,但肌膚的表現卻更生動。

嘴巴是鮮紅色的呢。眉間像漩渦,將眼皮和眼窩擠在一起。他的左眼是用力的。

衣服是美麗的水藍色,語音導覽(志玲姐姐)說這象徵著當時的中產階級。

最後背景是舒服的綠,像是在森林或戶外。他雖然面露嚴肅,但他是選擇直面光原、身處綠意的。

也許是有一點的畏光眼睛,但他眼神,可以望去很遠的地方


過去面對畫作,我對風景的感觸層次,總是遠大過於肖像畫。

但經過奇美博物館的兩次展覽體驗《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與《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最後由蔣勳推一把,我才漸漸開始練習欣賞肖像畫的美。(梵谷成了我咀嚼人像畫的白老鼠呢)


兩個展共看了6.5小時,真應該要在包包放一包餅乾充飢!|2024.09.22攝影

兩個展共看了6.5小時,真應該要在包包放一包餅乾充飢!|2024.09.22攝影


這個月挑戰日更三十,因此咀嚼畫作的篇幅會拆成小篇一些,後面的部分,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把風景放大了
20會員
28內容數
我把美麗的景色放大了。一口氣跳進去,浸泡在裡面。 品嚐細節與隨之而來啟發,是我目前沙龍在做的事。
我把風景放大了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睡前,盯著我今天戶外寫生的畫,看見我落筆的意圖。
Thumbnail
2025/04/13
睡前,盯著我今天戶外寫生的畫,看見我落筆的意圖。
Thumbnail
2024/11/05
梵谷對勞動者關懷的情感不曾減少過。我從這幅畫感受到「在幽暗寒冷的收縮之下,凝聚出樸實生活的溫度」。
Thumbnail
2024/11/05
梵谷對勞動者關懷的情感不曾減少過。我從這幅畫感受到「在幽暗寒冷的收縮之下,凝聚出樸實生活的溫度」。
Thumbnail
2024/11/04
「我想畫出一個令人驚嘆、歡樂的普羅旺斯果園」梵谷在信中說。
Thumbnail
2024/11/04
「我想畫出一個令人驚嘆、歡樂的普羅旺斯果園」梵谷在信中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我與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的自畫像。這張照片中,鏡頭快門到底聚焦於何處?終究是個謎。 如同梵谷本人若是在生前就名揚天下,他會因此變得比較快樂嗎?他的畫作還能擁有那一抹悲壯性的動人深度與精神共鳴嗎? 也終究是個謎。
Thumbnail
一、我與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的自畫像。這張照片中,鏡頭快門到底聚焦於何處?終究是個謎。 如同梵谷本人若是在生前就名揚天下,他會因此變得比較快樂嗎?他的畫作還能擁有那一抹悲壯性的動人深度與精神共鳴嗎? 也終究是個謎。
Thumbnail
作為群體,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埋葬梵谷。 沒錯,創作的門檻變低了、管道變多了、各樣媒材的作品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你不再需要傾家蕩產才能買到一管靛藍油畫顏料...
Thumbnail
作為群體,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埋葬梵谷。 沒錯,創作的門檻變低了、管道變多了、各樣媒材的作品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你不再需要傾家蕩產才能買到一管靛藍油畫顏料...
Thumbnail
梵谷,生前障礙,死後天才。但是,生命能量是循環,我們見證的是他那生生不息的精神狀態!
Thumbnail
梵谷,生前障礙,死後天才。但是,生命能量是循環,我們見證的是他那生生不息的精神狀態!
Thumbnail
《捨得捨不得 - 帶着金剛經旅行》蔣勳 靜定和平的作品,如看滿月現身平定的水面,不疾不徐,氣定神閒,沒有一點浮躁。「初升的月光,在海面上像一條路,平坦筆直寬闊,使你相信可以踩踏上去一路走向那圓滿。」
Thumbnail
《捨得捨不得 - 帶着金剛經旅行》蔣勳 靜定和平的作品,如看滿月現身平定的水面,不疾不徐,氣定神閒,沒有一點浮躁。「初升的月光,在海面上像一條路,平坦筆直寬闊,使你相信可以踩踏上去一路走向那圓滿。」
Thumbnail
Vincent van Gogh,少數我叫得出名字的畫家。 偶然的機會,我得以靜下心來端詳他的這幅自畫像。 這幅畫有著強烈複雜的情緒,文字難以表明,也無需表明,放空自己停止思考,自然就能進入它的生命。看著看著,好像有一種不捨,會落淚的。 其實這個世界,不只一個梵谷。
Thumbnail
Vincent van Gogh,少數我叫得出名字的畫家。 偶然的機會,我得以靜下心來端詳他的這幅自畫像。 這幅畫有著強烈複雜的情緒,文字難以表明,也無需表明,放空自己停止思考,自然就能進入它的生命。看著看著,好像有一種不捨,會落淚的。 其實這個世界,不只一個梵谷。
Thumbnail
圖都快畫完了,才發現畫面空間不夠?又不想要重畫怎麼辦?別擔心!19世紀荷蘭國寶大師 #梵谷(Van Gogh)也曾有同樣的煩惱...
Thumbnail
圖都快畫完了,才發現畫面空間不夠?又不想要重畫怎麼辦?別擔心!19世紀荷蘭國寶大師 #梵谷(Van Gogh)也曾有同樣的煩惱...
Thumbnail
在道與藝講座中,伴著壇香聆聽大師們領以不同觀點看藝術與生命,每每在講座結束後,腦海中檢視與建構過往的經驗與價值觀,重新調適生活,尋找更適切的平衡點。
Thumbnail
在道與藝講座中,伴著壇香聆聽大師們領以不同觀點看藝術與生命,每每在講座結束後,腦海中檢視與建構過往的經驗與價值觀,重新調適生活,尋找更適切的平衡點。
Thumbnail
西邊的他們,總想著掏空自己去創造;東邊的我們,常懷著包容萬物來證明,不論價值,不論存在,能夠讓呼吸之間,充滿自由。
Thumbnail
西邊的他們,總想著掏空自己去創造;東邊的我們,常懷著包容萬物來證明,不論價值,不論存在,能夠讓呼吸之間,充滿自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