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鄭麗雲個展,看見自己能自在進出「忽高忽低的能量感受」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2023年3月25日,我嘗試自由書寫下看展時的心得狀態。

如今重溫筆記與照片裡的作品,了解到復甦珍貴的感官體驗是一件幸福的事。

有幸能萃取出這份小禮物,我知道我會帶進心裡,走很久很久。


【黃花與只有"我"】

那天下午,提早請好特休的我,換上鮮少能出場的連身白色洋裝,先在IKEA附近悠晃。那時已是黃花風鈴木花落的季節,草地上滿是柔軟的黃色點綴,眼見我最愛樹花在凋零之際仍如此可愛,我在草地上輕快邁開步伐並在心中唱著:「我的天~我的天~我的一天!」


〖心⋅流〗Flow of Life-鄭麗雲個展,地點辦在台中市南屯區的陸府植森館,這是一座室內外皆優美輕透的現代展覽空間。展期共四個月,當時我去參觀已是展期的最後一天。令我自在的是,我幾乎是當時段唯一的客人,當時看展兩小時咻一下就過去了。

〈(水)海光粼粼 Ⅱ〉,200x400cm,油彩/畫布,2021

〈(水)海光粼粼 Ⅱ〉,200x400cm,油彩/畫布,2021

接下來是我對於各個作品的自由書寫,是分享,也是紀念。


【聚焦過剩的矛盾】

〈Dwan 9〉,120x172cm,油彩/畫布,2022

〈Dwan 9〉,120x172cm,油彩/畫布,2022

黃昏似的景色,其實是黎明時分。

端詳許久,愈來愈有感覺。滾動的藍色是欲言又止的沉悶,是無處不在厚重的舊思緒;下一刻,嶄新一天的能量快要湧出,在光線灑下的金黃色中,不受控地扭動並與悶藍交織著。突破重力的限制與海空的邊界後,我往上飛進無垠的世界。海的複雜與深不可測,反變成一個相反的動力推著我。

我在畫面中反覆、來回品嚐,我重回最初看到作品時的矛盾直覺。

不過,不再僅是對名稱解釋的相左,我擁有了更多身體性、空氣、神經上的衝擊與矛盾。


此時我的身體,不自覺像個鐘擺在左右擺動,將重心輪流注進左右腳底板,動態的身體想與某個感受做抵銷。我想,大概是感官過度聚焦和投入進筆觸、用色,產生了不適應感吧。


當人在面對一件事情,過度投入時,產生心境上的自我折磨,也是這種感受呢!



【絕對感非常強烈】

〈夜波19〉,106x190cm,油彩/畫布,2022

〈夜波19〉,106x190cm,油彩/畫布,2022

一個字,就是深(deep)。表面上他的螢光線很亮、很藍,燈光打在顏料突起的「節」也很亮,這是因為整幅作品有深度才能存在的。

他的深,近看有一致性,螢光藍亂流和顏料是主導我視覺的流動因子,跟隨著他們在海上漂流、擺盪。


拉回遠看,難免因深邃而抑鬱,但有了微觀閃爍的基礎,我才明白這是「深邃和閃爍」需要彼此的狀態。我平靜地想著。


工作人員說,當夜色降臨,這幅畫是真的會發亮的!



【仍然的存在】

〈爍〉,227x182cm,油彩/畫布,2012

〈爍〉,227x182cm,油彩/畫布,2012

一幅很有故事和心境轉折的〈爍〉。

鄭麗雲老師長期畫水,面對新物質“火”的創作,遇到了瓶頸,同時期還要經歷父親離去的傷痛…導覽者還說了什麼細節?有點忘了…


我的詮釋是:看似對立、相剋的水與火,他們其實很緊密。緊密到一個程度,其實你已經不用再害怕火與水的差異性,他們終將「同」,就像萬物其實都是原子組成的一樣。


了解到差異不再、了解到父親的離去並非創造分離,而是「仍然的存在」,鄭麗雲老師對於創作火的能量就釋放了…!


是很美的火絲和灰燼。



【瀑布打在我身上】

〈瀑布 Ⅱ〉,227x162cm,油彩/畫布,2017

〈瀑布 Ⅱ〉,227x162cm,油彩/畫布,2017

看著看著,我已經想在這幅畫底下打坐,接受瀑布打在我身上的洗禮。

為何我看這幅畫會有接近沉浸的體驗?老實說這幅的色澤,並沒有令我如癡如醉,卻讓我直覺地認為比本展覽的主視覺作品〈(水)海光粼粼Ⅱ〉還要真實…?


我想,一幅畫除了“夠大”(謝謝鄭麗雲的畫都好大幅),作品相應的邊界感也很重要。


這幅瀑布,是老師進行多年的橫向創作後,近年新挑戰的直向創作。

現實世界中有些瀑布,就真的差不多快兩米寬,快一層樓高,跟這幅畫的邊界幾乎一樣!明明這幅畫的質地並不寫實,我卻重重的掉進真的瀑布裡,還聽到水此起彼落拍打石頭的聲音。


專注墜下、專注打在我身上和地上的水,卻未見彈起的水花,也沒有被攪亂的水平面。原來我跟他還隔有一些距離?我真希望他就直接在我的身後。



【大爆炸】

〈Air #10-1〉〈Air #10-2〉〈Air #10-3〉,153x183cm,油彩/蔴布,2012

〈Air #10-1〉〈Air #10-2〉〈Air #10-3〉,153x183cm,油彩/蔴布,2012

左,有力道的星空大爆炸,背後是無窮。水晶體印照出絢爛,一時刺眼地睜不開眼。

右,畫面動態到令我迷茫,迷茫的薑黃將我包圍。

中,正中間的白捆、摺痕、褐色力量又將我拉回現實,面對人生困境產生的頭痛欲裂。

最後再看回左幅,重新被白茫茫的外散爆炸給洗禮,再次體驗宇宙的無窮。


這是那天我的第一個紀錄,重看後覺得有點怪和飄飄然,但仍然是一次很棒的練習。



【植物真的好乾】

〈(山)擎天〉,162x130cm,油彩/蔴布,2015

〈(山)擎天〉,162x130cm,油彩/蔴布,2015

沒有時間壓力的看展固然美好,但生理的口渴會硬生生告訴你「喂,你該休息一下了!」

我當時還不知好歹,因此來到這幅〈(山)擎天〉時,思緒飢渴但口更渴的我,書寫出的心得,竟然是「植物真的好乾」。


事後,有位喜愛賞畫的朋友看了我當時的初版圖文分享,回饋我說她很喜歡這作品,她說「有點o'keefe的感覺,枯枯的山,卻有堅韌的生命力」。我才驚覺,當時我面對這座美國冬天的山,長不出有餘裕的品嚐,原來是被口渴的心情困住了!



【向心纏繞著空】

〈無眠夜〉,直徑43x高36cm,陶瓷,2012

〈無眠夜〉,直徑43x高36cm,陶瓷,2012

這是戶外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他共有五件,本展覽展兩件,分別在放兩處水景中。

他的存在,像是拋出一個船錨,將開放空間的蓬勃、流動給安定下來。細看陶面紋理,又能看到獨屬於他的流動風格,環繞在這小小的圓弧之中。

接著將頭往瓷器的內側探去,見到”向心纏繞”著“中間的空”,別有一番風味!


不過,這美麗的瓷器,跟無眠的夜晚有什麼關係呢?原來靈感來源是鄭麗雲轉化了兒時記憶「1959年八七水災」的中南部災害經驗。在屋漏偏逢連夜雨的颱風雷雨夜晚,父親到處巡視家裡各處的臉盆、水桶,忙著協助家人移轉睡臥空間,為的就是讓家人有個能安心睡覺的空間,盡可能不被漏水影響、避免被可能坍塌的屋頂壓傷。



【綠色質地】

〈(山)仲夏晨光 Ⅱ〉,210x300.5cm,油彩/蔴布,2016

〈(山)仲夏晨光 Ⅱ〉,210x300.5cm,油彩/蔴布,2016

今天因為整理文章,重新翻出了當時這幅作品。

綠色,是我從2024年才開始懂得欣賞的質地(一切都要感謝2、3月的京都之旅),現在重看這幅仲夏晨光,對於作品湧出的生機和力量,我感到喜悅與感動。


我聯想到我去京都的西芳寺(苔寺)時,微觀欣賞百餘種形狀各異的青苔,鋪成一大片起伏錯落的微型山丘,這是我京都之旅最美的回憶之一。

這幅仲夏晨光的微觀亮點,就是那些跳動的金黃色,將原有的綠意生機添上一層溫暖的活力。


這幅畫,可以是樹林組成的高聳山巒,也能像是青苔組成的庭園地景。風景是近還是遠?在觀者的一念之間。



【看見自己能自在進出“忽高忽低的能量感受”】

右下角照片:〈(水)海光粼粼 Ⅱ〉,200x400cm,油彩/畫布,2021

右下角照片:〈(水)海光粼粼 Ⅱ〉,200x400cm,油彩/畫布,2021

當天看完〖心⋅流〗-鄭麗雲個展,我著迷的,是他的筆觸很細小,畫面卻很大的這份耐心編織。遠看不會模糊,近看有細節,看似混亂有力道的線條其實很內斂(跟鄭麗雲老師“刮線條”的減法創作有關),因此帶給我的刺激更加深層。


當時空的我,在與人相處時,常常說不出話,甚至無話可說。蘊含的是無耐與退讓。

但這場藝術家個展,直接打開我的心,使我有想說也說不完的話。

釋放的是:自己終於能夠「自在進出」這些「忽高忽低的能量感受」。


沒人會怪你,也沒有人能打擾到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把風景放大了
22會員
39內容數
這是我的小寶庫,蒐集只是第一步。
我把風景放大了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睡前,盯著我今天戶外寫生的畫,看見我落筆的意圖。
Thumbnail
2025/04/13
睡前,盯著我今天戶外寫生的畫,看見我落筆的意圖。
Thumbnail
2024/11/05
梵谷對勞動者關懷的情感不曾減少過。我從這幅畫感受到「在幽暗寒冷的收縮之下,凝聚出樸實生活的溫度」。
Thumbnail
2024/11/05
梵谷對勞動者關懷的情感不曾減少過。我從這幅畫感受到「在幽暗寒冷的收縮之下,凝聚出樸實生活的溫度」。
Thumbnail
2024/11/04
「我想畫出一個令人驚嘆、歡樂的普羅旺斯果園」梵谷在信中說。
Thumbnail
2024/11/04
「我想畫出一個令人驚嘆、歡樂的普羅旺斯果園」梵谷在信中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好久不見,沒有記錄的這幾個月發生了很多事情,我想我會抽時間一一記錄。 這幾個月裡,有時覺得一切很糟糕,跟朋友聊起這些糟糕,被某句見解點到時,又好起來,又會讓人覺得好像一切沒那麼糟。 有時覺得一切很美好,例如這個週末要去參與歐詩漫與北辰青年在德清的養珍珠活動,滿足了我想要體驗更多的想像。 有時覺
Thumbnail
好久不見,沒有記錄的這幾個月發生了很多事情,我想我會抽時間一一記錄。 這幾個月裡,有時覺得一切很糟糕,跟朋友聊起這些糟糕,被某句見解點到時,又好起來,又會讓人覺得好像一切沒那麼糟。 有時覺得一切很美好,例如這個週末要去參與歐詩漫與北辰青年在德清的養珍珠活動,滿足了我想要體驗更多的想像。 有時覺
Thumbnail
這個中秋假期如果你遺憾沒有看到月亮的話,可以到中正紀念堂三樓的第四展廳看江心靜以「類山水」為題的創作展,其中有一幅連作「夜懸明月青天上」,值得細細品味,這是一幅花七年才完成的作品。 藝術家江心靜喜歡李白的詩,她說李白的作品中,有三分之一都提到月亮。月亮自古以來對全世界的人而言,都是浪漫與思念的象徵
Thumbnail
這個中秋假期如果你遺憾沒有看到月亮的話,可以到中正紀念堂三樓的第四展廳看江心靜以「類山水」為題的創作展,其中有一幅連作「夜懸明月青天上」,值得細細品味,這是一幅花七年才完成的作品。 藝術家江心靜喜歡李白的詩,她說李白的作品中,有三分之一都提到月亮。月亮自古以來對全世界的人而言,都是浪漫與思念的象徵
Thumbnail
晚上騎著腳踏車,迎面而來一陣舒服的涼風,腦中自己彈起一個很久沒聽的旋律“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該捨的捨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 不自覺居然跟著唱起來.. 這段時間的工作,其實都不是我自己選擇的,而是被動的不得不“就是由你來做!”的這樣的局面。像是繞了一圈,又回到起點。坦白說,一開始我
Thumbnail
晚上騎著腳踏車,迎面而來一陣舒服的涼風,腦中自己彈起一個很久沒聽的旋律“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該捨的捨不得,只顧著跟往事瞎扯!...” 不自覺居然跟著唱起來.. 這段時間的工作,其實都不是我自己選擇的,而是被動的不得不“就是由你來做!”的這樣的局面。像是繞了一圈,又回到起點。坦白說,一開始我
Thumbnail
住在都市叢林裡的你,是否在閒暇之餘到鄉間漫遊呢?別忘了抽空遠離城市的喧囂擾嚷,尋一處清淨的鄉野,放緩腳步並打開你的五官,擁抱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慷慨獻禮,大口呼吸,沈澱情緒,洗滌心靈,且感受春風拂面的溫柔撫慰,且聽那水窪邊傳來的青蛙蟋蟀鳴唱和陣陣樹上的吱吱啁啾鳥語,沈浸並享受在完全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裡。
Thumbnail
住在都市叢林裡的你,是否在閒暇之餘到鄉間漫遊呢?別忘了抽空遠離城市的喧囂擾嚷,尋一處清淨的鄉野,放緩腳步並打開你的五官,擁抱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慷慨獻禮,大口呼吸,沈澱情緒,洗滌心靈,且感受春風拂面的溫柔撫慰,且聽那水窪邊傳來的青蛙蟋蟀鳴唱和陣陣樹上的吱吱啁啾鳥語,沈浸並享受在完全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裡。
Thumbnail
2014年人生峰迴路轉,從一個藝術愛好者,開始投身書畫創作,九個月後受邀舉辦第一次個展。江心靜透過墨彩融合的技法展現內在生命能量,在堆疊墨韻、鮮明色彩和象徵性符號中,營造藝術與靈性追求的意境,優遊於具象和抽象水墨間。 我用畫畫寫詩,好的詩打破既有窠臼,以全新角度看待人生,詩有無限可能,可以多重解讀。
Thumbnail
2014年人生峰迴路轉,從一個藝術愛好者,開始投身書畫創作,九個月後受邀舉辦第一次個展。江心靜透過墨彩融合的技法展現內在生命能量,在堆疊墨韻、鮮明色彩和象徵性符號中,營造藝術與靈性追求的意境,優遊於具象和抽象水墨間。 我用畫畫寫詩,好的詩打破既有窠臼,以全新角度看待人生,詩有無限可能,可以多重解讀。
Thumbnail
忙碌時腦袋塞滿代辦事項和會議,突然回過神才發現,今天又接近尾聲了。生存在城市裡,心情就像反覆墜落在一片汪洋,有時是無光黑潮。有時是點點星海。但願今天的你,剛好被滿星圍繞。
Thumbnail
忙碌時腦袋塞滿代辦事項和會議,突然回過神才發現,今天又接近尾聲了。生存在城市裡,心情就像反覆墜落在一片汪洋,有時是無光黑潮。有時是點點星海。但願今天的你,剛好被滿星圍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