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日文書名是
《せつない!いきものの死に方図鑑》,
不懂日文的我估狗了一下,
可能是「好心痛的生物死亡圖鑑」,
以感性的「好心痛」道出對生命消逝的惋惜。
充滿情感的驚嘆,配上理性的「圖鑑」一詞,
完美呈現日本文化中對生死議題既感性又克制的特殊美學。
當它來到臺灣,
改以《生物死亡研究所》與讀者相遇,
這個更具學術感的名字,
則暗示了一種系統化理解死亡的嘗試。
兩個書名都試圖讓「死亡」這個嚴肅的主題變得平易近人,
只是選擇了不同的方式——
一個以情感為橋樑,一個以知識為階梯。
🐧臺灣版的封面選擇了不那麼悲傷的基調:
溫暖的淡綠色背景上,
變色龍、螢火蟲、企鵝和其他動物們,
彷彿正在進行一場看似嚴肅卻充滿童趣的「死亡研究」。
這些擬人化的小動物,
臉上帶著生動又無奈的表情,
似乎在說:「嘿,死亡沒那麼可怕,
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呢!」
🦓而日本原版封面則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美學,
大地色調的封面上,
雞、魚、螞蟻、斑馬以最自然的姿態各自佔據一隅,
一輛運載活體動物的卡車若隱若現,
暗示著人類活動與動物生命之間微妙而複雜的關係。
兩個版本的封面,
像是詮釋同一首詩的兩種韻律:
一個選擇用歡快的節奏,
一個則用沉穩的步調。
但無論是哪種表達,
都在試圖打開一扇認識死亡的窗——
而這扇窗,恰恰通向生命最深層的理解。
這本書最迷人之處,
在於它不以冰冷的科學數據來談論死亡,
而是用一個個動人的生命故事,
讓我們看見死亡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
🐘大象會用象鼻輕撫死去同伴的軀體,
烏鴉會為逝去的夥伴守靈,
而蜜蜂更會為了群體的生存,
毫不猶豫的獻出生命。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死亡不是生命的對立面,
而是生命交響曲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當我們得知蜉蝣的成蟲生命只有短短數小時,
第一個反應可能是惋惜。
但這本書卻告訴我們:
在那轉瞬即逝的時光裡,
蜉蝣完成了牠們的生命使命——繁衍下一代。
相比之下,人類擁有更長的壽命,
但我們是否真的活得更有意義?
書中提到的哈氏蠼螋母親,
會將自己的身體作為初生幼蟲的第一餐。
這種極致的母愛犧牲,
在我們眼中或許顯得殘酷,
但在自然界中,
這是再平常不過的生命傳遞方式。
死亡,在這裡成為了新生命的養分和禮物。
🙏這本書在描述生物的死亡方式時,
並非在進行某種獵奇的展示,
而是在展示一個更宏大的生態真相:
在自然界中,
每一次死亡都是物質和能量循環的一環。
當一片葉子落下,當一隻動物停止呼吸,
分解者就開始了他們的工作,
將死去的生命轉化為新的養分,
滋養土地,孕育新的生命。
這種循環往復的過程,
不正是大自然最美的詩篇嗎?
每一個生命都是這首詩中的一個意象,
而死亡,則是這些意象之間優雅的轉場。
🐔當書中提到實驗室裡的小鼠、
養殖場中的雞時,
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
人類的發展往往建立在其他生命的犧牲之上。
但這本書並非譴責這種現象,
而是試圖喚起我們的覺知:
在追求進步的同時,如何保持對生命的敬意?
🐬在描述大象守靈、
海豚護送死去幼崽的行為時,
書中展現了這些動物對死亡的情感反應。
這些故事讓我們明白,
人類並非唯一會對死亡產生情感的物種。
或許,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和悲傷,
正是源於我們與其他生命共享的那份深層連結。
這本書最終告訴我們的,
或許是這樣一個真相:
死亡之所以令人恐懼,
不是因為它代表終結,
而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學會如何看待它。
當我們透過這本書的視角,
看見死亡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時,
或許就能明白:死亡不是生命的對立面,
而是讓生命更有意義的存在。
🐜就像書中描述的那些生命故事:
蜉蝣的短暫綻放、大象的深情哀悼,
螞蟻的無私奉獻,
每個生命都用自己的方式演繹著存在的意義,
而死亡,正是讓這些故事更加動人的關鍵章節。
🙏在這個常常迴避死亡話題的時代,
這本書用最優雅溫柔的態度告訴我們:
理解死亡,才能更好地把握生命;
面對死亡,才能活出生命的璀璨。
這不僅是一本談論死亡的書,
更是一場與生命對話的溫柔邀請。
《生物死亡研究所》
作者|今泉忠明
繪者|下間文惠
譯者|劉子韻
出版|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