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 投資與政治的相互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大綱:

  • 閒聊: 三體
  • 政治、經濟、投資
  • 美國、中國、台灣
  • Take away



2024年11月5日川普當選美國第四十七任總統,結果出乎意料的幾乎輾壓對手,一整個毫無懸念的強勢回歸白宮,也讓之前揚言要對台灣收取保護費的言論有很高的可能成真,那對於一個平凡的投資者來說會有什麼影響?!

在開始之前想分享一下最近讀完了三體這部小說,雖然很早就聽說過這部但契機仍然是看了網飛拍的三體第一季(傳聞還有第二季)之後,想看看這部在2005年第一部(三體)就已經問世的科幻小說,用二十年後的今天來看仍然令我感到震驚,其中三體人生活的行星會被三顆恆星在不同的時間所捕獲住,不管經過多麼縝密的計算仍然無法準確計算行星與恆星之間的軌跡,(可參考這部影片來了解一下)。

這感覺有點像是不管把哪一個投資標的研究的多透徹,在美國與中國的強大的引力以及台灣政府的政策影響之下,投資組合仍然會偏離當初所設想的軌道,每季調整或是重大事件發生時都會是重新檢視自己投資組合的時機。

三體對於宇宙的描述是一座黑暗森林,當中有兩個重要的原則:

1.生存是文明的首要需求。 2.文明不斷擴張的同時,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如果用來形容投資理財的話,筆者也覺得相當適用:

  1. 生存是投資理財的首要需求: 每年都會出現幾位因為績效卓越的投資大師,但能一路生存下來的卻是寥寥可數,能夠一直在投資這條路上生存下去才是能令人敬佩,簡單來說就是投資風險的控管,不會因為一次的失誤就再也爬不起來,All in 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資產配置是能長期生存下來的重要功課,可以參考筆者的平凡人的投資之路【資產配置】
  2. 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世界上的資源總量保持不變: 畢竟我們也就只有一個地球,所謂的資源也是在各個國家之間流動,也或是國家之間的掠奪資源,過去筆者以為戰爭離我們這個時代很遠,畢竟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39~1945年,幾乎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但如果仔細查詢了一下戰爭列表(來源自維基百科),可以發現每一年地球的某個角落都有戰爭在發生,其實也是意味者風險一直是存在只是對每個人影響的程度不同而已。



政治、經濟、投資

投資其實很需要看政治的臉色,因為一個政策能夠改變的事情以及對相關人事物的影響有時會比想像中要深遠,比方說川普當選之後將提高關稅,這對與美國經貿往來密切的經濟體將會有重大的影響。被川普點名的墨西哥、加拿大跟中國就是對美國貿易順差的前三名,中國很容易理解畢竟在川普第一任其實就開打中美貿易戰爭,然而美國對墨西哥跟加拿大加徵關稅對我們一般的投資者有什麼影響?

2023 年台灣在墨西哥投資企業數量最多的前五大集團分別

  • 鴻海集團19家
  • 台達電集團6家
  • 緯創資通集團5家
  • 金仁寶集團4家
  • 明基友達集團3家

2023年台泥集團對加拿大投資255億打造純綠電高階電池廠 

如果投資的標的有在以上的範圍,那多少都會受到一點影響,其實只要美國政府、企業有什麼重要的訊息公布,對全球來說都會受到美國揮動翅膀產生的蝴蝶效應所影響。



美國、中國、台灣

有句諺語說:

【不要把所有的雞蛋全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但是也不要把雞蛋放在太多的籃子裡】

筆者建議舉凡投資都可以分布在三個區域,例如美國、中國以及台灣

美國:川普的核心思想就是美國利益優先,回顧過去川普第一任任期時間2017~2021,除了因為疫情的衝擊以外,各方面的經濟數據確實是比前任歐巴馬要來的好,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的原因,拜登應該無法贏得上次的大選。如今川普當選再加上馬斯克的協助之下,我們不知道美國會不會再次偉大但可預見的是美國對各國的收割力道會比以往要大的許多,從歷史(下列圖表)來看美國標普500指數ETF一直以來都是向上成長,就算是2000年科技網路泡沫、2008年雷曼兄弟引起的次貸風暴、2020疫情熔斷的衝擊,最終仍然會收入失土的再創新高。

有沒有一種可能當你開始投資美國股市的時候就剛好遇到重大事件造成美股下跌?回顧過去32年來歷任總統與SPY500指數的對比,套牢最長時間就是剛好買在2000年網路泡沫最高點,然後要等8年的時間才能解套,萬一沒跑掉又遇到2008年的雷曼兄弟,就要等到2013年才回到當初2000年的高點,簡單來說如果你剛好就是那位天選之投資者,能夠抱者超過13年,成為有遠見的美國價值投資者了!

raw-image

實際情況應該會好一點,如果真能撐過13年,畢竟SPY每年都有配息,筆者預估最糟情況下的報酬率仍然會有1.4%(迷之音:相當於定存但被通膨擊敗...),不過再堅持一下從2013年起就如同座火箭一般升起,筆者認為只要這世界還是用"美元"當作主要貨幣,那美國都該是投資組合裡的一份子。


中國:大約2018-2019 疫情之前吧 ,當時盛傳在未來的不久之後中國就會超過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但在川普第一任期的中美貿易戰以及疫情的影響之下,中國的GDP在2021~到2023年的GDP基本上是持平的狀態,對比美國因為疫情的量化寬鬆政策讓GDP上升斜率猶如火箭般的急速拉升,兩國的GDP差距已明顯地拉開,也就是這一兩年再也沒人提起中國超過美國的話題(參考下圖)。

再來看看目前各國2024年11月份的本益比如下圖:

美國:27.44

台灣:20.68

中國:11.11

當2018年美國全力封鎖華為並發生了孟晚舟事件,到現在2024年即將過去了,華為這家公司至今還是活得好好的,如果一家中國企業可做到那乃至於整個國家有理由相信也是可以活得好好的。

美國對於中國的打壓從2021年開始下滑的GDP是可以看到有效果(迷之音:也有可能剛好是遇到疫情),從今年2024年前三季來看是優於2023年同期(如下圖)。

再加上今年12月中國政府宣布將於2025年執行"量化寬鬆"政策來刺激經濟,依目前中國股市本益比11.11相對實惠的資產價格,創造出可以想像的投資空間。

凡是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by 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台灣: 在半導體產業的帶動,台股五年來約翻了一倍,其實也是台積電起飛的光輝時刻,從台股權重排行前10名來看,台積電+聯發科就幾乎等於40%的台股。

目前台灣經濟命脈基本上攬在半導體產業上,從以下財政部統計處的數據可以看出積體電路出口的峰值是在2022年,到2023年因為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大減164億美元而下滑,然而如果2024年對中國與香港出口持續下滑的話,勢必對會台灣經濟造成衝擊,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光環下仍然可以保持優勢,但其他家就很難說了,很顯然的中國已經可以做出成熟製程的晶片,據報導中國可以量產成熟製程,也就是說7奈米以上的晶片在未來的日子裡,價值就會漸漸的趨近於白菜的價格,當然這可能不會很快就發生,但它一定會發生,如同最近熱門的話題"台塑存股神話"走向歷史就是遭遇中國的大規模量產石化產品而在今年徹底的發酵了。


Take away

不管什麼時候都會有人看多或是看空股市,其實沒人知道具體未來會發生什麼,只能從周遭充滿者混沌訊息中,有序的排列出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做出當下最好的安排。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夸勒氐的觀察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2
2025年開始替子女存ETF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平凡人的投資之路
5會員
16內容數
講述一個平凡人的投資之路,心境分享!
2025/04/24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by 蓋歐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 ▌新光金與宏達電:一次教訓值50億的投資失敗 2015年,新光金大舉投資宏達電,平均每股成本高達 1,100 元,而當年宏達電的股價區間介於 160 ~ 40 元 之間。新光金最終在 2015
Thumbnail
2025/04/24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by 蓋歐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 ▌新光金與宏達電:一次教訓值50億的投資失敗 2015年,新光金大舉投資宏達電,平均每股成本高達 1,100 元,而當年宏達電的股價區間介於 160 ~ 40 元 之間。新光金最終在 2015
Thumbnail
2025/01/22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投資股票累積財富,跑贏通膨,並建立財務自由的基石。文章包含投資股票的優點、降低風險的策略,以及其他投資選擇如不動產和貴金屬的分析,並強調提升理財能力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1/22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投資股票累積財富,跑贏通膨,並建立財務自由的基石。文章包含投資股票的優點、降低風險的策略,以及其他投資選擇如不動產和貴金屬的分析,並強調提升理財能力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1/11
中鋼(2002)股票分析:本文探討中鋼股票投資價值,從資本利得、現金流和股東紀念品三個面向深入分析,並考量近期虧損和綠電投資風險,評估其本益比、股價和股息殖利率,最後提出個人投資建議。
Thumbnail
2025/01/11
中鋼(2002)股票分析:本文探討中鋼股票投資價值,從資本利得、現金流和股東紀念品三個面向深入分析,並考量近期虧損和綠電投資風險,評估其本益比、股價和股息殖利率,最後提出個人投資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川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對臺灣經濟帶來深遠影響,本文分析其對經濟增長、貿易政策、通膨、科技產業及臺北股市的衝擊,並提出加強供應鏈韌性、產業多元化、研發投入、法規遵循及國際合作等應對策略,佐以成功案例說明靈活應變的重要性。
Thumbnail
川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對臺灣經濟帶來深遠影響,本文分析其對經濟增長、貿易政策、通膨、科技產業及臺北股市的衝擊,並提出加強供應鏈韌性、產業多元化、研發投入、法規遵循及國際合作等應對策略,佐以成功案例說明靈活應變的重要性。
Thumbnail
11月6日美國迎來了4年一度的總統選舉,最終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成功拿下312張選舉人票,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則僅僅奪下226張。川普也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二位曾經尋求連任失敗但最終二度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那麼究竟川普這次重回白宮將帶來怎樣的政策?其將如何影響台股後市走勢?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開票經歷
Thumbnail
11月6日美國迎來了4年一度的總統選舉,最終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成功拿下312張選舉人票,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則僅僅奪下226張。川普也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第二位曾經尋求連任失敗但最終二度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那麼究竟川普這次重回白宮將帶來怎樣的政策?其將如何影響台股後市走勢?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開票經歷
Thumbnail
大綱: 閒聊: 三體 政治、經濟、投資 美國、中國、台灣 Take away 2024年11月5日川普當選美國第四十七任總統,結果出乎意料的幾乎輾壓對手,一整個毫無懸念的強勢回歸白宮,也讓之前揚言要對台灣收取保護費的言論有很高的可能成真,那對於一個平凡的投資者來說會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大綱: 閒聊: 三體 政治、經濟、投資 美國、中國、台灣 Take away 2024年11月5日川普當選美國第四十七任總統,結果出乎意料的幾乎輾壓對手,一整個毫無懸念的強勢回歸白宮,也讓之前揚言要對台灣收取保護費的言論有很高的可能成真,那對於一個平凡的投資者來說會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讓川普成功重返白宮,這一政治事件不僅重塑了美國內政和外交的方向,也對全球格局帶來深遠影響。在其“美國優先”的旗幟下,美國可能面臨內部撕裂加劇和國際孤立風險,同時也可能重塑全球經濟與安全格局。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讓川普成功重返白宮,這一政治事件不僅重塑了美國內政和外交的方向,也對全球格局帶來深遠影響。在其“美國優先”的旗幟下,美國可能面臨內部撕裂加劇和國際孤立風險,同時也可能重塑全球經濟與安全格局。
Thumbnail
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央行示警,台灣對美貿易順差持續擴大,遭美列為匯率操縱觀察名單恐成常態,建議台灣政府擴大對美採購能源、軍品因應。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4日邀請財金部會就「美國新任總統的貿易政策對台灣經濟與金融穩定可能影響與對策」進行專題報告,央行書面報告今天出爐。 央
Thumbnail
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央行示警,台灣對美貿易順差持續擴大,遭美列為匯率操縱觀察名單恐成常態,建議台灣政府擴大對美採購能源、軍品因應。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4日邀請財金部會就「美國新任總統的貿易政策對台灣經濟與金融穩定可能影響與對策」進行專題報告,央行書面報告今天出爐。 央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再次當選後,對臺灣科技與半導體產業所帶來的影響。川普的核心政策如「美國優先」和提高關稅,將可能對臺灣的經濟形勢造成挑戰,特別是對臺積電等科技企業。此外,文章也分析了臺灣工業用地和房市的展望,指出在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時,企業需求依然強勁,而住宅市場則需謹慎面對內外部挑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再次當選後,對臺灣科技與半導體產業所帶來的影響。川普的核心政策如「美國優先」和提高關稅,將可能對臺灣的經濟形勢造成挑戰,特別是對臺積電等科技企業。此外,文章也分析了臺灣工業用地和房市的展望,指出在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時,企業需求依然強勁,而住宅市場則需謹慎面對內外部挑戰。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束,川普的再次當選成為國際焦點。川普的政策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本文將從半導體產業、貿易政策、匯率與通膨、國防支出以及國際政治等五個層面探討川普的當選可能給台灣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1. 半導體產業的挑戰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一直是全球科技市場的重要支柱,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束,川普的再次當選成為國際焦點。川普的政策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本文將從半導體產業、貿易政策、匯率與通膨、國防支出以及國際政治等五個層面探討川普的當選可能給台灣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1. 半導體產業的挑戰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一直是全球科技市場的重要支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