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會客室|想罵人前,先問問自己為什麼這麼焦躁?

梅根會客室|想罵人前,先問問自己為什麼這麼焦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Linda是一位追求完美的行銷經理,對工作標準極高,幾乎無法容忍任何瑕疵。不論是報告的精準度、回覆客戶的速度,甚至每一項細節,她都嚴格要求自己。然而,這種對完美的執著讓她的生活充滿壓力,焦慮和不安。長期下來,她對周圍的人和事開始感到不順眼,團隊的人私下說她像顆隨時會「爆炸」的未爆彈。

上個月,Linda完成了一項重大提案,卻在檢查新同事的報告時發現錯誤,影響了整個團隊的進度。氣憤之下,她當眾責罵了那位同事,團隊氣氛瞬間降到冰點。事後,Linda回想這件事,不禁感到沮喪和後悔——她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那麼在意同事的失誤。



我們看待他人的方式,其實也是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


在找我做諮詢時,Linda情緒低落也很迷茫。一開始她認為自己在情緒管理上出現了問題,平時情緒穩定,現在卻很容易失控生氣煩躁,即使面對別人一個小小的錯誤,她都控制不了自己想要去罵人,但是自己卻說不清楚為什麼。到後來,Linda才慢慢覺察到,她的怒氣其實是因為對自己的高標準與自責。當她無法容忍自己犯錯,這種恐懼就投射到他人身上。她在責罵同事的那一刻,其實是在責罵無法達到完美的自己。這樣的情緒投射,讓她不但壓力倍增,也與團隊產生了距離。


如果你也曾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 覺察情緒投射:當我們對別人生氣時,是否反映出我們對自己不滿?情緒失控時,試著問問自己,是不是對自己要求過高了。


  • 放過自己,不必每次都完美:追求卓越沒錯,但我們無需每次都要達到「完美」。允許自己犯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反而能更自在地接納他人。


  • 建立健康的標準:將專注放在真正想達成的目標,而非外界對自己的看法。適當放下過高的期待,讓生活更輕鬆。



要求別人完美,也是在為難自己。


在職場中,學會放下對完美的執著,不僅讓我們面對挑戰時更有彈性,也讓人際關係更加和諧。讓自己慢慢接受不完美,你會發現,這才是通往真實成長的開始。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62會員
254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陷入別人的期待與自我幻想中,造成焦慮與痛苦。透過真實的溝通、自我檢視與忠於自我的方式,我們能擺脫這些幻想,找到自己的職業道路。本文以Miranda和Leo的故事為例,深入探討如何真正認識自己,並釋放職場壓力,達到心理健康與生活滿足。
在職場上,有些人總是將別人的需求放在首位,這可能導致自我目標的模糊與挫敗感。本文探討一位財務主管Emily的經歷,並提供如何設立界限、重新審視自我需求及負責自己的職涯建議。平衡他人的期待與自我發展,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實現個人夢想。
在職場中,許多人因為對他人認可的依賴而感到壓力與不快,這樣的追求常常削弱了個人的影響力與領導地位。透過設立明確目標、勇敢做決策和建立健康界限,可以讓自己從依賴他人評價中解放出來,找到真實自信,成為有影響力的領導者。真正的成功源自於團隊共同成就,而非滿足每個人的期待。
在職場中,過度追求外界的認可會導致個人價值感減弱,形成「認可循環」。本篇文章探討該循環的成因,並提出解決方法,包括認識核心價值、設立界限、自我肯定與建立支持網絡。透過這些策略,幫助個人重建對自我的認識,並脫離依賴他人評價的困境,使職場生活更加充實與有意義。
在職場中,認可往往被誤解為價值的體現。Ling,作為一名設計師,面臨放棄自我設計以迎合市場需求的壓力。本文探討瞭如何擺脫他人標準的束縛,尋找自身的真正價值與內在的滿足。通過設定內在成就標準、堅持原則、並相信自我,讀者能夠學習如何在職場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意義,而不只是追求外在的認可。
在追尋「好」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與標準。此篇文章探討了技術主管Wilson面對家庭期望與個人追求間的掙扎,提醒我們要尊重並接納自己的選擇。透過瞭解自己重視的價值、接受多元的「好」觀念,以及尋求成長的回饋,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提升幸福感與滿足感。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陷入別人的期待與自我幻想中,造成焦慮與痛苦。透過真實的溝通、自我檢視與忠於自我的方式,我們能擺脫這些幻想,找到自己的職業道路。本文以Miranda和Leo的故事為例,深入探討如何真正認識自己,並釋放職場壓力,達到心理健康與生活滿足。
在職場上,有些人總是將別人的需求放在首位,這可能導致自我目標的模糊與挫敗感。本文探討一位財務主管Emily的經歷,並提供如何設立界限、重新審視自我需求及負責自己的職涯建議。平衡他人的期待與自我發展,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實現個人夢想。
在職場中,許多人因為對他人認可的依賴而感到壓力與不快,這樣的追求常常削弱了個人的影響力與領導地位。透過設立明確目標、勇敢做決策和建立健康界限,可以讓自己從依賴他人評價中解放出來,找到真實自信,成為有影響力的領導者。真正的成功源自於團隊共同成就,而非滿足每個人的期待。
在職場中,過度追求外界的認可會導致個人價值感減弱,形成「認可循環」。本篇文章探討該循環的成因,並提出解決方法,包括認識核心價值、設立界限、自我肯定與建立支持網絡。透過這些策略,幫助個人重建對自我的認識,並脫離依賴他人評價的困境,使職場生活更加充實與有意義。
在職場中,認可往往被誤解為價值的體現。Ling,作為一名設計師,面臨放棄自我設計以迎合市場需求的壓力。本文探討瞭如何擺脫他人標準的束縛,尋找自身的真正價值與內在的滿足。通過設定內在成就標準、堅持原則、並相信自我,讀者能夠學習如何在職場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意義,而不只是追求外在的認可。
在追尋「好」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與標準。此篇文章探討了技術主管Wilson面對家庭期望與個人追求間的掙扎,提醒我們要尊重並接納自己的選擇。透過瞭解自己重視的價值、接受多元的「好」觀念,以及尋求成長的回饋,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提升幸福感與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