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會客室|別再幻想主管的想法了!直接問,才是真正的解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在職場中,你是否常常猜測別人對你的期待?或許,你每天自願加班,幻想主管會因此看重你;又或者,你一直待在不喜歡的工作,因為擔心父母不同意你的選擇。可是,這些「期待」真的來自別人嗎?還是其實只是我們自己內心的小劇場?

就像我在諮詢中遇到的許多個案,他們常常在心中編織出各種「小劇場」,一邊期待一邊害怕,結果反而陷入焦慮與痛苦中。


加班成癮的「幻想」


Miranda是一位工程師,天天加班,覺得這樣才能讓主管更認可她的努力。她聽說同事Kevin加班後被晉升了,便堅信加班是成功的關鍵。可事實是,Kevin的晉升其實跟加班無關,而是因為他的創新能力。結果,Miranda自己累得半死,卻沒得到預期的回報。


害怕父母反對的「幻想」


Leo覺得現在的工作無聊透頂,早就想換了,但總怕父母覺得他不夠穩重、不懂得珍惜。事實上,他從來沒有真正和父母聊過這件事,父母其實可能會支持他追求真正喜歡的工作。結果,他為了自己內心的假設,選擇了忍耐,漸漸失去了工作的動力。


如何改變?3個步驟教你「活出真實的自己」


美國心理學家榮格說:「你的視角決定了你的現實。」

真實的認可來自溝通,而不是幻想。試試這些小步驟,讓自己不再被「幻想」綁住!

  • 直接溝通:別再猜了!遇到不確定的時候,不妨直接問對方的想法。
  • 自我檢視:這個行為真的能讓你達到目標嗎?還是只是「自我安慰」?
  • 忠於自我: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真正的勇氣在於做自己。」相信自己的價值,不需要依賴別人的眼光來定義自己。

告別「討好幻想」,你可以活得更真實、更輕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1.2K會員
472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4/30
當你總是壓抑情緒、拚命扮演「好人」,其實可能只是害怕變成那個曾讓你受傷的人。情緒不是敵人,它是提醒你該設下界線、保護自己的訊號。學會覺察、轉譯、表達情緒,不只讓你活得更輕鬆,也能讓職場關係更健康。你已經夠好了,不需要再用壓抑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4/30
當你總是壓抑情緒、拚命扮演「好人」,其實可能只是害怕變成那個曾讓你受傷的人。情緒不是敵人,它是提醒你該設下界線、保護自己的訊號。學會覺察、轉譯、表達情緒,不只讓你活得更輕鬆,也能讓職場關係更健康。你已經夠好了,不需要再用壓抑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4/29
即使再努力,我們也常忘了問自己一句:「我,好不好?」在職場上,許多人總把自我價值綁在表現上,卻忽略了溫柔對待自己的重要。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而是願意在每個努力之後,對自己說:「其實這樣,已經夠好了。」
Thumbnail
2025/04/29
即使再努力,我們也常忘了問自己一句:「我,好不好?」在職場上,許多人總把自我價值綁在表現上,卻忽略了溫柔對待自己的重要。其實,真正的成熟,不是永無止境地追求更好,而是願意在每個努力之後,對自己說:「其實這樣,已經夠好了。」
Thumbnail
2025/04/28
在人生與職場中,我們常以為自己「沒有選擇」,卻忽略了——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選擇仍然存在。承認自己的選擇,並不是責怪自己,而是重新取回對生命的主導權。停止自我批評,理解每一個選擇背後的勇氣與努力,才能真正擁抱自己,走向更自由、有力量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28
在人生與職場中,我們常以為自己「沒有選擇」,卻忽略了——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選擇仍然存在。承認自己的選擇,並不是責怪自己,而是重新取回對生命的主導權。停止自我批評,理解每一個選擇背後的勇氣與努力,才能真正擁抱自己,走向更自由、有力量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許多職場新鮮人為了配合主管,壓抑自我,產生「變色龍式焦慮」。本文探討這種焦慮的成因,並提供如何在職場保有自我、避免迷失的建議,包括先傾聽再判斷、練習表達不同意見、以及接受並非所有主管都會喜歡你等實用策略。
Thumbnail
許多職場新鮮人為了配合主管,壓抑自我,產生「變色龍式焦慮」。本文探討這種焦慮的成因,並提供如何在職場保有自我、避免迷失的建議,包括先傾聽再判斷、練習表達不同意見、以及接受並非所有主管都會喜歡你等實用策略。
Thumbnail
你是否總在職場中自我懷疑,擔心「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當主管或同事對你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你是否因為害怕被指責而默默接受?自我懷疑往往讓我們淪為情緒勒索者的「獵物」。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剖析自我懷疑的根源,提供實用的應對策略,幫助你在職場中奪回情緒主動權,學會堅定說「不」。
Thumbnail
你是否總在職場中自我懷疑,擔心「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當主管或同事對你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你是否因為害怕被指責而默默接受?自我懷疑往往讓我們淪為情緒勒索者的「獵物」。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剖析自我懷疑的根源,提供實用的應對策略,幫助你在職場中奪回情緒主動權,學會堅定說「不」。
Thumbnail
在職場中,許多人往往感到迷失和不滿。進行自我對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關鍵。透過深入思考當前的困境,能幫助你洞察自我的需求及未來方向。這篇文章將探討自我對話的重要性,分析當前職場中的不滿因素,並提供改變的具體建議。最終,釐清問題後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自我滿意度與工作倖福感。
Thumbnail
在職場中,許多人往往感到迷失和不滿。進行自我對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關鍵。透過深入思考當前的困境,能幫助你洞察自我的需求及未來方向。這篇文章將探討自我對話的重要性,分析當前職場中的不滿因素,並提供改變的具體建議。最終,釐清問題後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才能更有效地提升自我滿意度與工作倖福感。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陷入別人的期待與自我幻想中,造成焦慮與痛苦。透過真實的溝通、自我檢視與忠於自我的方式,我們能擺脫這些幻想,找到自己的職業道路。本文以Miranda和Leo的故事為例,深入探討如何真正認識自己,並釋放職場壓力,達到心理健康與生活滿足。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陷入別人的期待與自我幻想中,造成焦慮與痛苦。透過真實的溝通、自我檢視與忠於自我的方式,我們能擺脫這些幻想,找到自己的職業道路。本文以Miranda和Leo的故事為例,深入探討如何真正認識自己,並釋放職場壓力,達到心理健康與生活滿足。
Thumbnail
在職場上,有些人總是將別人的需求放在首位,這可能導致自我目標的模糊與挫敗感。本文探討一位財務主管Emily的經歷,並提供如何設立界限、重新審視自我需求及負責自己的職涯建議。平衡他人的期待與自我發展,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實現個人夢想。
Thumbnail
在職場上,有些人總是將別人的需求放在首位,這可能導致自我目標的模糊與挫敗感。本文探討一位財務主管Emily的經歷,並提供如何設立界限、重新審視自我需求及負責自己的職涯建議。平衡他人的期待與自我發展,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實現個人夢想。
Thumbnail
在職場中,許多人因為對他人認可的依賴而感到壓力與不快,這樣的追求常常削弱了個人的影響力與領導地位。透過設立明確目標、勇敢做決策和建立健康界限,可以讓自己從依賴他人評價中解放出來,找到真實自信,成為有影響力的領導者。真正的成功源自於團隊共同成就,而非滿足每個人的期待。
Thumbnail
在職場中,許多人因為對他人認可的依賴而感到壓力與不快,這樣的追求常常削弱了個人的影響力與領導地位。透過設立明確目標、勇敢做決策和建立健康界限,可以讓自己從依賴他人評價中解放出來,找到真實自信,成為有影響力的領導者。真正的成功源自於團隊共同成就,而非滿足每個人的期待。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往往渴望他人的認可,這可能會讓我們依賴他人的意見而忽視自己的判斷,甚至逃避責任。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克服對他人認可的過度依賴,以增強自我決策的信心和能力。通過獨立思考和承擔後果,我們能夠在職場中真正成長,實現更高的成功和自信。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往往渴望他人的認可,這可能會讓我們依賴他人的意見而忽視自己的判斷,甚至逃避責任。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克服對他人認可的過度依賴,以增強自我決策的信心和能力。通過獨立思考和承擔後果,我們能夠在職場中真正成長,實現更高的成功和自信。
Thumbnail
在職場和人際關係中,我們常常因為過度關注他人的需求而感到壓力和疲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認可和設立健康的邊界來提升內心的力量。我們學會善待自己,並在展現善意的同時保護自我,從而實現良好的平衡和職場尊重。
Thumbnail
在職場和人際關係中,我們常常因為過度關注他人的需求而感到壓力和疲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認可和設立健康的邊界來提升內心的力量。我們學會善待自己,並在展現善意的同時保護自我,從而實現良好的平衡和職場尊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