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吃飯時聊到他往生的老婆,他老婆在還未離開時辦了個『生前告別式』,他選擇了不去參加,對他來說,如果去參加了是必定要說些話的,但他認為他們還在努力當中,如果參加了加上又要在那個場合講話,那是不是就代表他們放棄了,或是接受一切結果就是這樣了,所以他那時候沒有參與這件事。
對於可能會失去老婆我想他是痛苦的,所以才會做出這種解讀,任何會觸碰到他老婆要離開的事情都變得很敏感,所以一個人會敏感解讀的那件事,必定也是自身感到痛苦或不願面對的事,那如果就此認清自己終將失去,是不是會變得更能夠享受尚在的陪伴時光呢,自己在心境上的轉換也或許反而能帶給對方更多的支持感。
對於『失去』的不願承認,才是導致痛苦的原因吧,好像自己被挖走了一大半,那空掉的那個區塊要怎麼辦的不知所措,如果腦力激盪一下說不定會有新的方案出現,比如可以多出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了,重新體驗單身是甚麼感覺,有機會去認識新朋友等等,好像也是會有新的東西來補這個失去,所以其實根本也沒有甚麼是失去的。
而且可能還有獲得,比如看見了疾病的恐怖而開始注種身體健康,知道未來可能是一個人生活了,那就更加知道要去把未來財務做建設,或是也積極去結交朋友以因應未來生活不無聊等等的,所以這些都是獲得阿,而且一個人的時間這麼多,一定還有很多有潛能能去發展的事情可以去嘗試,未來註定會有更多的獲得。
所以,失去是過去的事情了,而未來還有很多潛能以及還能去創造許多的獲得,那才是尚活者的我們該要去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