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從日出到日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件事情一直很不搭嘎,但是的,在德國魯爾區的城市波鴻Bochum的波鴻大學Universität Bochum裡面有一個台灣研究中心,不是什麼有名的城市,但卻跟台灣很有淵源,然後在昨天,我去參加了台灣日。

這一天開始的很奇妙。十一月開始,冷冽的空氣隨著呼吸刺激著鼻腔,像是寒冬的鐘聲響起,提醒我們冬天的到來。因為適合賴床,因此打算搭比預期更晚的火車。遲遲來到車站後,跟著友人去買咖啡。結果,遇到了今天第一個台灣人。

是的,在我愛的車站裡的咖啡店,裡面有一位員工是台灣人,而且更神秘的是,這個台灣人一直有在我們的群組裡,只是都不吭聲的那個。

太有趣的開始了,台灣的節奏正式開啟。

我很開心我來到了多特蒙德生活,因為在魯爾區,能夠參與很多活動,不像當時在明斯特都因距離而打退堂鼓。這次的台灣日,身為機動組志工的我,除了一早到現場幫忙佈置東貼西貼,還很碰巧的被派去支援泰雅族歌舞。

那時候被分配到這組,我整個想說也太會挑了吧!完全為我量身打造。支援結束後,立馬衝去麻將組。台灣人就是這個可愛,每個組別都有很明確的知道說誰是負責人,在麻將這裡,好像沒有誰是負責人,大家都是臨時志工,但大家為了打麻將,呼朋引伴,還自發性地開了兩桌,一桌新手訓練村,一桌高級玩家區。有條不紊,井然有序,不需要分工,打麻將不需要管這麼多,打就是了。

為了推廣(打牌),用盡所學用非母語的德文跟德國人說明規則,我想三分是推廣文化,實則七分是想趕快打出第一張牌。

最後一桌音樂院的大家湊在一起,在最後收牌前本人以胡七條的姿態前往音樂廳。這到底是什麼節奏,打完麻將後前往音樂廳,然後指揮是台灣人莊東杰,真的是以台灣人開始,以台灣人結束。

最後感謝咱們根本中文是母語的佐揚,開車載我們回多蒙,剛好途中經過我家放我下車,覺得幸福。結束美好的台灣日。台灣No.1,台灣zen zen zen。

(但這個結尾真的就跟那天舒曼春天交響曲的結尾一樣草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vid in Dortmund
0會員
12內容數
在德大衛
David in Dortmund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我一直以為,女生是同志最好的朋友。 從婚姻平權到性別教育,從街頭抗議到彼此的日常安慰,我們好像一直都站在同一陣線上。我們談自由,談愛,談自主權,談身體不是他人的戰場。但代孕,似乎逼我們直視男女之間最根本的差異:子宮與陰莖,以及它們所承載的功能性與權力感。
2025/03/23
我一直以為,女生是同志最好的朋友。 從婚姻平權到性別教育,從街頭抗議到彼此的日常安慰,我們好像一直都站在同一陣線上。我們談自由,談愛,談自主權,談身體不是他人的戰場。但代孕,似乎逼我們直視男女之間最根本的差異:子宮與陰莖,以及它們所承載的功能性與權力感。
2024/11/03
我對秋天的感受,尤其是在慕尼黑的經歷,體會到自由與孤獨之間的微妙關係。走在金燦燦的樹梢之下,我喜歡這樣的氛圍,並探索著生活中的細膩瞬間。無論晴天或雨天,每段回憶都值得珍藏。
Thumbnail
2024/11/03
我對秋天的感受,尤其是在慕尼黑的經歷,體會到自由與孤獨之間的微妙關係。走在金燦燦的樹梢之下,我喜歡這樣的氛圍,並探索著生活中的細膩瞬間。無論晴天或雨天,每段回憶都值得珍藏。
Thumbnail
2024/11/02
在成長的過程中,面對失去朋友的事實,常常需要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觀,尤其是時間的重要性。在青春的傲氣與時間的流逝之間的矛盾,如何在關係的變化中學會取捨與成長。失去的並不一定是結束,而可能是人生的再次畢業。
2024/11/02
在成長的過程中,面對失去朋友的事實,常常需要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觀,尤其是時間的重要性。在青春的傲氣與時間的流逝之間的矛盾,如何在關係的變化中學會取捨與成長。失去的並不一定是結束,而可能是人生的再次畢業。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過去因為政治因素,全世界很多人不認識台灣。但隨著全民直選總統的民主模式、地緣政治的半導體晶片產業優勢、中美對抗的全球大勢(突顯台灣的地理跟戰略位置),台灣逐漸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已經越來越多的國家人民知道「台灣」的存在。 不過,還是有很多台灣人妄自菲薄,自認矮人一等。想藉由這篇文章,替台灣加油!
Thumbnail
過去因為政治因素,全世界很多人不認識台灣。但隨著全民直選總統的民主模式、地緣政治的半導體晶片產業優勢、中美對抗的全球大勢(突顯台灣的地理跟戰略位置),台灣逐漸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已經越來越多的國家人民知道「台灣」的存在。 不過,還是有很多台灣人妄自菲薄,自認矮人一等。想藉由這篇文章,替台灣加油!
Thumbnail
前言 11月,台灣的秋天,是一個充滿著文化、風味和色彩的季節。本故事將帶您踏上一段獨特的文化之旅,讓您感受台灣11月的獨特魅力。 角色介紹 小文 - 一位年輕的攝影師,熱愛捕捉台灣文化的美麗。 阿明 - 一位熱情的街頭藝術家,以塗鴉來表達台灣的多元性。 玲玲 - 一位年邁的茶藝大師,傳承著
Thumbnail
前言 11月,台灣的秋天,是一個充滿著文化、風味和色彩的季節。本故事將帶您踏上一段獨特的文化之旅,讓您感受台灣11月的獨特魅力。 角色介紹 小文 - 一位年輕的攝影師,熱愛捕捉台灣文化的美麗。 阿明 - 一位熱情的街頭藝術家,以塗鴉來表達台灣的多元性。 玲玲 - 一位年邁的茶藝大師,傳承著
Thumbnail
美國是移民社會,幾乎每個學校都會有「國際之夜」的活動,各國學生家長可以去擺攤,介紹自己國家的文化,也可以提供一些小點心讓大家認識自己國家的美食。不得不說,台灣是美食之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珍珠奶茶、牛肉麵等台灣美食。
Thumbnail
美國是移民社會,幾乎每個學校都會有「國際之夜」的活動,各國學生家長可以去擺攤,介紹自己國家的文化,也可以提供一些小點心讓大家認識自己國家的美食。不得不說,台灣是美食之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珍珠奶茶、牛肉麵等台灣美食。
Thumbnail
昨天 (2023/02/05) 和麥先生去參加在哥本哈根的一個文化活動,此次的 Milk tea 活動由香港和台灣在地居民聯合在 Demokrati Garage (民主倉庫) 舉辦,會中主辦人也邀請了香港知名民運人士 Finn Lau和麥先生針對當前香港和台灣的民主現狀,歷史文化,經濟生活等方面
Thumbnail
昨天 (2023/02/05) 和麥先生去參加在哥本哈根的一個文化活動,此次的 Milk tea 活動由香港和台灣在地居民聯合在 Demokrati Garage (民主倉庫) 舉辦,會中主辦人也邀請了香港知名民運人士 Finn Lau和麥先生針對當前香港和台灣的民主現狀,歷史文化,經濟生活等方面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無日頭ê日子〉/周惠晟 ●〈2018福爾摩沙天秤座〉/崎仔頭赤子 ●〈數字〉/郭文玄 ●〈影跡〉/李淑貞 台灣人寫真 ●〈「忠黨愛國」ê受難者〉/林俊育 ●〈筍仔跤ê糖霜丸(二)〉/許珮旻 台語sa攏有講座 ●〈台語tī歷史研究ê必要性——tuì台灣史講起〉/邱宴藜 台灣漫感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無日頭ê日子〉/周惠晟 ●〈2018福爾摩沙天秤座〉/崎仔頭赤子 ●〈數字〉/郭文玄 ●〈影跡〉/李淑貞 台灣人寫真 ●〈「忠黨愛國」ê受難者〉/林俊育 ●〈筍仔跤ê糖霜丸(二)〉/許珮旻 台語sa攏有講座 ●〈台語tī歷史研究ê必要性——tuì台灣史講起〉/邱宴藜 台灣漫感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烏甕串(o͘-àng-chhǹg)〉/郭禹秀 ●〈龜leh hah-hì〉/郭文卿 ●〈茶鈷ê人生〉/林益彰 ●〈失眠〉/陳政亮 ●〈鐵枝路尾——記念二二八〉/杜信龍 心內話 台文博覽會 Tâi-bûn Expo ●活動相片 台灣人寫真 ●〈我上沉重ê角色〉/賴謙德 演講稿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烏甕串(o͘-àng-chhǹg)〉/郭禹秀 ●〈龜leh hah-hì〉/郭文卿 ●〈茶鈷ê人生〉/林益彰 ●〈失眠〉/陳政亮 ●〈鐵枝路尾——記念二二八〉/杜信龍 心內話 台文博覽會 Tâi-bûn Expo ●活動相片 台灣人寫真 ●〈我上沉重ê角色〉/賴謙德 演講稿
Thumbnail
一百年前的今天,由台灣菁英仕紳籌組的台灣文化協會在靜修高等女學校成立,在新舊文化更替的時代背景下,開啟了台灣歷史上思想最奔放多元的文化啟蒙黃金年代。而一百年後的現在,時空更迭,在疫情仍舊蔓延的情況下,人們被迫改變原本的習慣,創造並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又是一次新舊交替的時期來臨。
Thumbnail
一百年前的今天,由台灣菁英仕紳籌組的台灣文化協會在靜修高等女學校成立,在新舊文化更替的時代背景下,開啟了台灣歷史上思想最奔放多元的文化啟蒙黃金年代。而一百年後的現在,時空更迭,在疫情仍舊蔓延的情況下,人們被迫改變原本的習慣,創造並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又是一次新舊交替的時期來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