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認同

含有「國家認同」共 1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們的地理課是歷史,歷史課是神話」——出自《台灣使用指南》中施益堅引述台灣太太對過去台灣政權在教育中灌輸與說服人民我們的是中國正統政權的形容。 2024年相比2023年重拾對閱讀的習慣和練習,更多的是在社會有許多波動下的思考,也對於歷史和國家的事情比較有探索精神,因此在總統大選返鄉時看的《台灣使
Thumbnail
5/5台灣使用指南
你看,就算有形的物品被沒收,但你聽,一波波高喊Taiwan的熱情此起彼落,那種各國世界好手心照不宣的默契,綿延吶喊「台灣加油」的打氣聲不斷。所以,孩子啊,你不用感到有一絲困惑。當有人問起What’s your nationality?就心平氣和回答:l’m Taiwanese.
Thumbnail
愛台灣😇❤️🌈
《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由夏恩‧史崔特撰寫,深掘泰國如何利用「國恥論」塑造國家認同,強調未被殖民的歷史同時描繪為西方壓迫的受害者。本書透過豐富的歷史資料分析,揭示泰國在內政和外交策略中如何運用歷史敘事,對學者及對東南亞政治有興趣的讀者具有高度的學術及實際意義。
Thumbnail
AI Gemini: 台灣文化面臨的挑戰 台灣與中國在文化上的淵源深厚,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有著共同的文化血脈。然而,近百年來,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兩岸文化交流受到阻礙,兩岸文化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近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兩岸文化逐漸走向融合。許多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不斷增
Thumbnail
誠然斯言!
付費限定
自我認同 身分認同(英語:self-identity),又稱為自我認同,是心理學和社會學的一個概念,指一個人對於自我特性的表現,以及與某一群體之間所共有觀念(國籍或者文化)的表現。一個人的種族身分被定義為一個人的建構自我整體的一部分,由一個人祖先的血統和一個人的未來期望中與他種族之間的關係構成。
Thumbnail
讚同您的想法,寫得很好呢
#《白色巨塔》作家山崎豐子的另一話題小說《兩個祖國》,敍述的是國家認同的忠誠與背叛,也是上世紀二戰日裔美國人面對兩難的時代悲劇,令讀者掩卷長嘆不已。 (一)兩難的時代悲劇 山崎豐子(1924-2013,やまさき とよこ,Yamasaki Toyoko)是日本戰後十大女作家之一,走社會派寫作路線,
Thumbnail
我知道二戰時 有日裔美軍也面對日軍同胞難以扣下扳機的掙扎夏威夷是日裔最多的地方 秘魯也曾日裔當總統(滕森)呢!
到前天為止,我從來不看足球比賽,尤其世界盃這種國際盛事勾起的童年回憶都不是太美好。但是,這樣的路徑卻在今年被改寫了,並神奇地發生於聖誕節前一週⋯⋯
Thumbnail
不久前我去上了一堂莊子的心理學課程,滔滔不絕的講師顯然有滿肚子的學問,我豎起耳朵期待在課堂中與莊子來場跨時空的神會。不過,整節課的心緒卻不斷被四個字拉去撞牆──「我們中國」,少說有二三十次! 一度想舉手,想說也可給在場十幾名學員聽,但我終究選擇課後私下說。 先讚美一下老師講課精彩,接著我說有一點小小
Thumbnail
avatar-avatar
末冰
懂,只要聽到有小屁孩跟我說因為(ㄨㄟˇ),我就忍不住皺眉,因ㄨㄟˇ你個頭......被抖音、小紅書影響的下一代更容易直接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