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區域的光燦音色,是屬於他的本色,真正的內在實力,有時就是那一兩句見真章。
紀新的手指很粗,條件很適合彈琴,光是手指重量就能讓琴鍵發出有共鳴的聲音,而他指力也很強,我的位置很靠近鋼琴,也因此可以看見整台史坦威都在震動:一台鋼琴,就像一團交響樂團。
這些樂曲都是他從小到大練過千百萬回的曲目,對他而言再熟悉不過,他以閱讀長篇小說的節奏,帶觀眾仔細地爬梳其中的細節,不聽到最後,不知道真正的結局。
每個年紀的鋼琴家,都有不同的狀態,現階段的紀新,我認為他已進入隨心所欲的境界,演奏自心發出,誠心而自在地表達自我;有些古怪,充滿驚喜,無法預測,沒有既定法則,彈琴沒有一定要符合預測,沒有要順從某種規範,以及必須回應某種期待。
人琴合一,是最困難的事情,且紀新真正做到了。我在台下這樣看著這位古典音樂黃金年代的超級神童,至今仍是音樂大明星,想著他很早就出道,在這方征戰成千上萬回的音樂舞台上,還能保有如此的純粹,最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