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年底開始要大記帳來算整年度的花費跟預算規劃,突然想到有個觀念很想跟格友分享!遠山也是過了好ㄧ陣子才感受出這個觀念的威力。
你想消費的商品,應該透過資產來付款!
舉個例子,遠山在自己給兒子的書中提到,如果想要每週喝一杯免費的星巴克(100元*4週*12個月=4800元。)
如何變出4800元,透過你熟悉的投資?
- 如果超級保守買美國國債ETF,你需要買4張00687B約需要12萬。
- 再高波動一點買投資級債券ETF,你需要買3張00772B約需要11萬。
- 再高波動一點買高股息ETF,你需要1.5張00713約需8萬。
- 再高波動一點的高股息ETF,你需要2.5張00878約6萬。
也就是說,如果可以慢慢透由先買資產再消費的動作,慢慢的星巴克的錢之後你就不用再出了!
說白了,就是所得替代率的問題!
所得之所以可以開始被替代,也需要我們先開始認知到,你不能白白就把錢直接花掉,直接花掉就是歸零!但透過轉換花錢順序,看起來比較麻煩、比較久,但可以慢慢讓你花不完!
結論
年底了!明年又是美好的一年,如果想換車、換手機的格友,是否想好該怎麼做可以慢慢花不玩?願我們早日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