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經感想:好鄰人的比喻

研經感想:好鄰人的比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非常有名,就算不是基督徒可能也聽說過。

這是有關一個人受到強盜攻擊,倒在路邊快死掉,結果經過的祭司跟利未人都不願意出手幫助(這兩種身份人有嚴格的潔淨要求,不成碰血),最後是一位猶太人瞧不起,視為不潔淨的撒馬利亞人經過,幫助了這個人。

這故事裡的道德意含非常直白容易了解,守法守到完全僵化(還記得我之前提到的順服嗎?)的人顯然忘記了更加根本的事情。

不過我今天不是要談這個故事,畢竟這故事太多人談了,我要談的反倒是過去我一直沒注意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很奇特,甚至有點拗口,但很有意思。

耶穌說完比喻,問了一句話:

「你想,此三個人叨一個是互強盜搶彼個人的厝邊?」(現代台語譯本)

「依你的看法,這三個人當中,哪一個是遭遇到強盜那人的鄰人呢?」(現代中文譯本)

「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和合本)

「這三個人,你希望誰成為遭遇強盜那人的鄰居呢?」(原文直譯)

這比喻的前提是「愛鄰如己」這個戒命,律法師問耶穌什麼是鄰人,而耶穌說的不是什麼鄰居、親友、同宗族之類的社會性說法,反倒說了一個故事。

當然,這比喻說的就是要我們像那位撒馬利亞那樣幫助別人,或者像律法師最後不甘願,但其實也更精確的回應:「以仁慈待他的那個人。」因為律法師不願意說出撒馬利亞這個單字,卻反而說出更好的答案--看你做出來的好行為,不是你的所屬社會地位。

不過耶穌在這邊說出了一個「互相」的概念,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

耶穌不是問那一個人有愛自己的鄰人(這是最直觀的解釋),我們當然可以看出那位好撒馬利亞人才是真的愛鄰人的人。

但耶穌問的是「你覺得那一個人是那位可憐人的鄰人。」

雖然答案不變,但問法不同,因為耶穌在這裡強調了鄰人的「相互性」,耶穌不是問誰愛鄰人,而是問你認為誰是他的鄰人--原本戒命說的是要去愛鄰人,但耶穌以受助者的立場說誰是鄰人。

要先理解,那位可憐人在比喻裡面其實完全沒能力回應,換句話說,我們完全不知他是否有愛鄰人,甚至,說不定他醒過來以後發現救他的居然是不乾淨的撒馬利亞人,還會直呼倒楣也說不定,這在階級意識很強的文化裡面可不算什麼奇怪的事情,不然也不會有「好心互雷唚」的諺語了。

但耶穌強調了這件事情,因為雙方互為鄰人,所以「互相幫助」。

因為做在那最微小的身上,就是做在耶穌身上、幫助他人的時候,就會看見上帝的臉。

所以耶穌的問題沒有那麼單純,甚至包裹了更多意含在裡面,因為不止助人者本身能彰顯好德行,就連在災厄中受苦的人也得到上帝的紀念。其實耶穌的教導很多都呈現這種相互性,要互相順服、互相憐憫、互相饒恕,簡單說,要相愛,因為這一點跟愛上帝是「一樣重要」的。

這從來都不是單方面可以辦到的事情,所以才會說施比受「更」有福,因為我們的愛與付出永遠比不上上帝對我們的愛與付出,所以所有的榮耀都歸於上帝。

但我們可以同享榮耀。

或許,當我們幫助鄰人的時候,也可以想想,我們是否也是別人的鄰人,我們不用單打獨鬥,也不需要成為單純的付出者,因為上帝要我們「互相」。

raw-image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01會員
989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去年的事情,但因為還有不少書想看的,雖然不少人推薦,卻一直沒下手,直到某次在書店看發現,但看見標價之後嚇一跳……香港書真的很貴。 總之遇到跳樓大特價活動才把它買下手…… 其實我不是第一次讀Cox的書,有一本我很多年前就看過,但拖很久才寫書評的書信仰的未來:宗教的興衰與靈性時代的
5/5神學
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 上次有提到,對於順服,有個常見的誤會就是將順服本身「美德化」,簡單說,為順服而順服,就算是做壞事,只要順服你就擁有美德…… 這種狀況下順服變成一個物化人的狀態,人的情感與需求消失了,只有機械式的的結構,這其實還造成一個很糟的現象,就是停滯。 我上次也提到,上帝對人類有計
想像與順服這本書提到一個人類史上最恐怖的例子,就是當年有部份德國教會順服於希特勒,而有許多基督徒順服於教會,於是參與了大屠殺。 當然,還有其他教會沒有選擇順服,相反的,他們投入營救猶太人,甚至暗殺希特勒的計畫裡面。 我們當然可以很事後諸葛的說後者真的是順服於上帝的教會與基督徒,
人們為何會離開基督信仰?原因可能很多,但類型大概就那幾樣,比較常見的通常是因為生活中遭遇某些極大難關,讓他對基督教失望(或者受到其他宗教吸引),這種的問題不見得要算在教會頭上,只能說上帝有他的安排。 但還有兩種原因,教會就難辭其咎了。 一是神學教育上的錯誤,但我要先說,這問題太容易變成吵架,點到
前一陣子跟教會青年查經活動時,進行了主題查經,而查經主題是「順服」。 會選這個題目,是從想像與順服這本書來的,因為我看完這本書之後,其實發現不少問題,是我覺得應該要好好面對的,因此我不但推薦明年總會青年查經營要處理這議題(明年主題經卷是約拿書--對,就是整本書都不順服的例子),我所接觸的各團契小組
話說我最近開始接主日學事工……本來不是很想接的,但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覺悟到這應該是上帝的安排沒錯,我還是乖乖照做比較妥當,所以就同意了,負責講故事的工作。 結果我的處女秀居然是講大衛王最亂七八糟的故事…… 這是總會主日學教材裡的內容,基本上我們就是配合總會的統一教案來教學是沒錯,不過故事怎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去年的事情,但因為還有不少書想看的,雖然不少人推薦,卻一直沒下手,直到某次在書店看發現,但看見標價之後嚇一跳……香港書真的很貴。 總之遇到跳樓大特價活動才把它買下手…… 其實我不是第一次讀Cox的書,有一本我很多年前就看過,但拖很久才寫書評的書信仰的未來:宗教的興衰與靈性時代的
5/5神學
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 上次有提到,對於順服,有個常見的誤會就是將順服本身「美德化」,簡單說,為順服而順服,就算是做壞事,只要順服你就擁有美德…… 這種狀況下順服變成一個物化人的狀態,人的情感與需求消失了,只有機械式的的結構,這其實還造成一個很糟的現象,就是停滯。 我上次也提到,上帝對人類有計
想像與順服這本書提到一個人類史上最恐怖的例子,就是當年有部份德國教會順服於希特勒,而有許多基督徒順服於教會,於是參與了大屠殺。 當然,還有其他教會沒有選擇順服,相反的,他們投入營救猶太人,甚至暗殺希特勒的計畫裡面。 我們當然可以很事後諸葛的說後者真的是順服於上帝的教會與基督徒,
人們為何會離開基督信仰?原因可能很多,但類型大概就那幾樣,比較常見的通常是因為生活中遭遇某些極大難關,讓他對基督教失望(或者受到其他宗教吸引),這種的問題不見得要算在教會頭上,只能說上帝有他的安排。 但還有兩種原因,教會就難辭其咎了。 一是神學教育上的錯誤,但我要先說,這問題太容易變成吵架,點到
前一陣子跟教會青年查經活動時,進行了主題查經,而查經主題是「順服」。 會選這個題目,是從想像與順服這本書來的,因為我看完這本書之後,其實發現不少問題,是我覺得應該要好好面對的,因此我不但推薦明年總會青年查經營要處理這議題(明年主題經卷是約拿書--對,就是整本書都不順服的例子),我所接觸的各團契小組
話說我最近開始接主日學事工……本來不是很想接的,但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覺悟到這應該是上帝的安排沒錯,我還是乖乖照做比較妥當,所以就同意了,負責講故事的工作。 結果我的處女秀居然是講大衛王最亂七八糟的故事…… 這是總會主日學教材裡的內容,基本上我們就是配合總會的統一教案來教學是沒錯,不過故事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