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法

含有「律法」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猶太教 613 條誡律,特別著重在耶穌的教導如何詮釋這些誡律,並與華人孔孟思想比較,說明猶太教教育的完整性。文章也詳細闡述了 613 條誡律中的部分誡律,例如關於愛神、愛人如己、學習和傳授誡律等,並分析這些誡律對猶太人生活和信仰的影響。最後,文章提及高雄基督教標竿教會的資訊。
向日葵大叔-avatar-img
2025/03/16
2
您這一系列可出版〔猶太律法613之David Tai米士大〕,至少我一定支持。電子版也可喔!
2
本文除了反觀前十條誡律的重要地位,現探討猶太教613條誡律的第11 條,並與其他文化觀念,例如華人傳統的「百行孝為先」和日本某地域曾作出棄老文化作比較,闡述猶太教獨特的信仰和價值觀,以及其對社會和真理對錯判別的影響。
Thumbnail
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非常有名,就算不是基督徒可能也聽說過。 這是有關一個人受到強盜攻擊,倒在路邊快死掉,結果經過的祭司跟利未人都不願意出手幫助(這兩種身份人有嚴格的潔淨要求,不成碰血),最後是一位猶太人瞧不起,視為不潔淨的撒馬利亞人經過,幫助了這個人。 這故事裡的道德意含非常直白容易了解,守法守到
Thumbnail
引言 在現代社會,我們常聽到關於「自由」的各種聲音。但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加拉太書被稱為「自由的憲章」,它告訴我們真正的自由源自於耶穌基督的恩典。這篇文章將探討真自由的核心,並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實踐例子,幫助我們在基督裡活出豐盛且自由的生命。
Thumbnail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語譯】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若是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會去享受;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若是不用正
Thumbnail
每一種成長都需要對立面,因為對立面創造出張力。沒有對立面,事物就因鬆弛而死亡。這是生命中最基本的事實之一。 愛不可能沒有律法而存在,律法是它的對立面。 律法不是自發的,它是機械的;愛是自發的,它是靈活的。 愛不問原因,律法講求因果關係。愛是個人的,律法是社會的。你能夠沒有社會而存在嗎?
Thumbnail
Film不再是「斷袖少爺」溫和儒雅的少爺,他化身為一個精明幹練,有利可圖的律師,為了錢,你可以聘請他做任何違背原則的事。而他與Jam相遇,卻開始改變他原有人生目標。從唯利是圖到尋求真相,很令人期待之後的發展與火花!Film實在是太帥且超有魅
Thumbnail
照著母親皇后的指示,愚者順著溪流往上游的方向再度走去,越走愚者越發感到緊張,映入眼簾的景象讓他感到詫異,和先前皇后身處的那豐盛、生氣勃勃的田園大相徑庭。 田園被荒蕪高聳的山脊取代,鮮明又亟具生命力的光景轉而變成貧瘠又帶著冷酷的景象......
Thumbnail
英文judge的字源是jus法律+dicere說,說法律的人,相對易懂。德文的法官Richter的故事就很有趣了。 法律系學生大一時,幾乎都讀過一篇有名的文章《法律的鬥爭》,可以看到法律蘊含著「戰鬥」的意象。
Thumbnail
十誡是聖經中各項戒律的起頭,在創世紀裡,上帝雖然對於善惡也有表現好惡,甚至很不客氣的給予嚴厲處罰,但其實也沒出現過什麼明確該做或不該做的(只有給亞當跟他伴侶--當時還未命名--那個不能吃分別善惡果子算明確禁令,但也只對他們兩人有效,另一個比較特別的是割禮,這個我們另外談)。 不過我們回到創世紀去找線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