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談順服(2)--基督徒應有的認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們為何會離開基督信仰?原因可能很多,但類型大概就那幾樣,比較常見的通常是因為生活中遭遇某些極大難關,讓他對基督教失望(或者受到其他宗教吸引),這種的問題不見得要算在教會頭上,只能說上帝有他的安排。

但還有兩種原因,教會就難辭其咎了。

一是神學教育上的錯誤,但我要先說,這問題太容易變成吵架,點到為止,但我要先強調一點,「順服」這個主題,就是錯誤教導的最常見例子之一(而且是最直接讓人受傷的題目),有太多苦毒來自於教會本身對於順服的錯誤教導(與錯誤使用),真的勸各教會自己好好審查一下。

另一個則是教會本身讓人受到傷害,通常是來自於組織管理上的問題,而「順服」又是這裡面最常出現的問題。

換句話說,對於「順服」的錯誤認知是橫跨神學教導與教會管理兩個層面最實際也最直接的問題來源。

實際上,可能正是讓人離開教會的最主要原因,只是可能有人不願意承認。

上一篇其實就已經提到,很多人對於順服的認知停留在「人對人」,尤其當其中一人「假神之名」的時候,順服就變成一個髒字,用來包裝壓迫、強迫、逼迫的話術。

說的人可能說得很爽快,覺得自己說得沒錯,但聽的人早就白眼翻到後腦杓了。

但這種事情有時候是雙向的,會不會聽的人自己也沒搞清楚順服的正確意含?

是這樣的,我當然也在教會遇到過有人拿權威想壓我做事情,而我當然「自行判斷」。

為何我「敢」自行判斷,原因其實很簡單,我知道我順服的是上帝不是人,所以所以人給我的「建議」(我不會解釋為命令,假如你知道順服是什麼意思就不會自己跳進坑裡),我全都會審查過,只有在目的與手段上都能讓我覺得這合神心意,我才會採取「順服的態度」。如果目的我覺得可以,但手段有改善空間,我則會提出來討論,依討論結果決定要做到什麼程度。

不然就是直接拒絕。

是的,或許有人覺得我「挑工作」,阿不然勒?你問我為何挑工作,那我問你為何挑我?明明還有很多人不是嗎?不是說上帝會使用愚拙的人?不是說上帝使用任何人,那為何你挑我?因為我「不愚拙能力很好」?還是「我上一次有乖乖聽話照做」?

(先承認,若是我太太坳我,說不定我還是會乖乖照做,這叫求生本能……)

很多時候我們會聽到前後矛盾的東西,都是出於聖經沒錯,但那不是聖經矛盾,而是引用的人矛盾,因為那些內容本來就不是這樣隨便挪用的(所以,拜託各位要好好研經,只有讀經連幼幼班都算不上,研究聖經只是基本功課)。

要知道,教會的確有非常多事情需要大家幫忙,很多庶務性工作很煩很囉唆,但都需要有人來做,因此如果有人提出幫忙的需求,真的不需要有被害妄想,直接認定人家想強迫你,很多時候真的只是一種邀請或拜託,不用想太複雜,學會拒絕並不是不順服,永遠記得,順服的最終對象是上帝,如果你因為體貼人的心卻搞到自己受傷,我必須先說,或許不懂得拒絕的自己並不完全無辜。

當然,如果對方會因為你拒絕就搬出你不順服不交託不委身……之類有的沒的,那罪過歸在他自己頭上,但你完全沒必要因此自己擁抱罪惡感,因為你本來就有權拒絕,不信去看約拿幹了什麼事情。

約拿書是個絕佳的教導,上帝絕不是鐵板一塊不能溝通的對象,只要你跟神建立起夠堅固的友善關係,我們是可以撒嬌的。

在這我想先跟每位曾在教會受傷的人說,因為教會是由罪人組成的群體,當你說人家難搞的時候,你也會被說成難搞,當你覺得被論斷時候,或許你已經論斷人家。

我知道教會很多時後的確會用順服來壓人家,青少契尤其容易被叫去打雜,然後還怪年輕人離開教會,也不先想想自己如何對待年輕人的,不是他們不能打雜,而是沒有受到尊重,事後說「謝謝」是沒意義的,我一向認為「請謝謝對不起」很無聊,尊重不是這種表面工夫,而是在「讓人順服」的這個歷程裡面,讓人感受到價值感,所以我才強調要把任務目的或任務手段提出來(兩者不見得一定全都要提出,但至少要提出一種,只提出目的,有時代表手段上的授權,只提出手段,有時候單純是因為任務內容很直接),而且要可以「討論」。

但我們也知道教會常常早在這種權力架構裡面定型化,積習難改。老教會會這樣,新教會一樣如此,老教會可能很多威權時代成長的老人,他們已經習慣這種模式,有時候我也不會特別去責怪,他們的行為有時代背景因素(體貼這一點是年輕人該做的學習,不然等你老了就知道)。但新教會往往更糟糕,他們這種壓迫來自偶像化牧者的威權思想,這已經變成違反第一戒了。

這我們會接著討論。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15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20
不同群體會有自己的文化,這很正常,而自己的文化最終會產生自己的語彙,變成一種只有自己人才聽得懂的溝通方式,這種事情越封閉、越專業的場域就越容易出現,像我以前在醫院上班,很自然會出現一些只有醫療人員才懂的英文縮寫混雜在對話當中,而在阿宅群體裡面,很自然會出現各種意味不明的假名單詞。 在教會當然也是這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6
關於聖經裡的政治信息,這邊簡單整理一下: 創世紀: 被擄時期為了凝聚國族意識而正式成卷的書籍,雖然傳說是摩西寫的,但其實至少有四個來源,所以聖經不是大公會議的時候才開始挑書,而是一開始就在挑書,目的就是守護以色列人的國族認同,不被外族文化洗清(正如國民黨在台灣進行的母語滅絕政策,是長老教會帶頭堅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其實我的生活和信仰不太合拍,在信仰圈裡面不僅不屬靈,還有些叛逆。 去年我青少年時的輔導,來自挪威的傳教士宋姐花了很長一段時間跟我溝通,希望我回到原來的教會,不過我後來反問他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在教會裡面生活得不快樂,你是希望他勉強待著?還是尊重離開?」
Thumbnail
其實我的生活和信仰不太合拍,在信仰圈裡面不僅不屬靈,還有些叛逆。 去年我青少年時的輔導,來自挪威的傳教士宋姐花了很長一段時間跟我溝通,希望我回到原來的教會,不過我後來反問他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在教會裡面生活得不快樂,你是希望他勉強待著?還是尊重離開?」
Thumbnail
人們為何會離開基督信仰?原因可能很多,但類型大概就那幾樣,比較常見的通常是因為生活中遭遇某些極大難關,讓他對基督教失望(或者受到其他宗教吸引),這種的問題不見得要算在教會頭上,只能說上帝有他的安排。 但還有兩種原因,教會就難辭其咎了。 一是神學教育上的錯誤,但我要先說,這問題太容易變成吵架,點到
Thumbnail
人們為何會離開基督信仰?原因可能很多,但類型大概就那幾樣,比較常見的通常是因為生活中遭遇某些極大難關,讓他對基督教失望(或者受到其他宗教吸引),這種的問題不見得要算在教會頭上,只能說上帝有他的安排。 但還有兩種原因,教會就難辭其咎了。 一是神學教育上的錯誤,但我要先說,這問題太容易變成吵架,點到
Thumbnail
前一陣子跟教會青年查經活動時,進行了主題查經,而查經主題是「順服」。 會選這個題目,是從想像與順服這本書來的,因為我看完這本書之後,其實發現不少問題,是我覺得應該要好好面對的,因此我不但推薦明年總會青年查經營要處理這議題(明年主題經卷是約拿書--對,就是整本書都不順服的例子),我所接觸的各團契小組
Thumbnail
前一陣子跟教會青年查經活動時,進行了主題查經,而查經主題是「順服」。 會選這個題目,是從想像與順服這本書來的,因為我看完這本書之後,其實發現不少問題,是我覺得應該要好好面對的,因此我不但推薦明年總會青年查經營要處理這議題(明年主題經卷是約拿書--對,就是整本書都不順服的例子),我所接觸的各團契小組
Thumbnail
生活總是充滿挑戰,你是否曾感到無助?工作壓力、人際關係、財務困境......這些問題時常讓我們喘不過氣。然而,身為基督徒的你,是否想過:真正的挑戰或許不在這些外在的困境,而是在於我們與神的關係?
Thumbnail
生活總是充滿挑戰,你是否曾感到無助?工作壓力、人際關係、財務困境......這些問題時常讓我們喘不過氣。然而,身為基督徒的你,是否想過:真正的挑戰或許不在這些外在的困境,而是在於我們與神的關係?
Thumbnail
教會的確有各種問題,或者說,沒有才奇怪,覺得教會不該有問題還真是一種奇怪的問題……重點是,我們如何面對問題跟處理問題。我不是說解決,是說處理,請注意,因為人的問題,通常在解決的時候就會有新的問題,問題是會隨著社會、世代有變化的,覺得有一招可以永久解決那絕對是在騙你,當然,你要跟我說禱告、倚靠上帝……
Thumbnail
教會的確有各種問題,或者說,沒有才奇怪,覺得教會不該有問題還真是一種奇怪的問題……重點是,我們如何面對問題跟處理問題。我不是說解決,是說處理,請注意,因為人的問題,通常在解決的時候就會有新的問題,問題是會隨著社會、世代有變化的,覺得有一招可以永久解決那絕對是在騙你,當然,你要跟我說禱告、倚靠上帝……
Thumbnail
因為生命出了問題才找神幫忙 尋找宗教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因為生命出了問題,什麼問題都可以,大大小小都是原因,總之就是出現一個你跨不過去,覺得很苦的狀況,然後你開始尋求各種外力的協助,不管是家人、朋友的協助、政府的福利、救助方案、社會資源的挹注,當然還有宗教的慰藉。 這當然是充分的理由,各種宗
Thumbnail
因為生命出了問題才找神幫忙 尋找宗教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因為生命出了問題,什麼問題都可以,大大小小都是原因,總之就是出現一個你跨不過去,覺得很苦的狀況,然後你開始尋求各種外力的協助,不管是家人、朋友的協助、政府的福利、救助方案、社會資源的挹注,當然還有宗教的慰藉。 這當然是充分的理由,各種宗
Thumbnail
本來對於過去的事,不想再縈懷,可是最終還是覺得有些事不吐不快。 最近以前教會的人想找我回去參加聚會,搞得我拒絕也不是!不拒絕也不是!拒絕嘛顯得不近人情,不拒絕的話怕是又是一堆麻煩。 我離開教會的原因很簡單,總結起來就是努力得不到肯定支持,需要表明立場時大部份站在對立面,然後這些人平常弟兄長、姐妹短的
Thumbnail
本來對於過去的事,不想再縈懷,可是最終還是覺得有些事不吐不快。 最近以前教會的人想找我回去參加聚會,搞得我拒絕也不是!不拒絕也不是!拒絕嘛顯得不近人情,不拒絕的話怕是又是一堆麻煩。 我離開教會的原因很簡單,總結起來就是努力得不到肯定支持,需要表明立場時大部份站在對立面,然後這些人平常弟兄長、姐妹短的
Thumbnail
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認真的想過這兩個問題:你為什麼會出現在教會?如果臨到了要做選擇的那一天,你會選擇持續留在教會嗎?在接受堅信禮之前,必須要決定是否接受這個信仰作為你的依靠,你是否已經準備好接受了?還是最後會逃避呢?
Thumbnail
回想一下,你是否有認真的想過這兩個問題:你為什麼會出現在教會?如果臨到了要做選擇的那一天,你會選擇持續留在教會嗎?在接受堅信禮之前,必須要決定是否接受這個信仰作為你的依靠,你是否已經準備好接受了?還是最後會逃避呢?
Thumbnail
朱克曼的總結:1. 離教反映社會差異。2. 宗教不是人人需要的。3. 離教者有些共同的人格特質,也可能有「不信的種子」。4. 預測:不信的人會越來越多。
Thumbnail
朱克曼的總結:1. 離教反映社會差異。2. 宗教不是人人需要的。3. 離教者有些共同的人格特質,也可能有「不信的種子」。4. 預測:不信的人會越來越多。
Thumbnail
一些基督信仰者的言行,讓我感到疑惑,「上帝究竟存不存在」已經越來越無法成為未來我接受基督教的障礙,反倒是這兩個問題橫在我的頭上──「人真的有可能博愛嗎?」、「神真的愛世人嗎?」,讓我無言以對……
Thumbnail
一些基督信仰者的言行,讓我感到疑惑,「上帝究竟存不存在」已經越來越無法成為未來我接受基督教的障礙,反倒是這兩個問題橫在我的頭上──「人真的有可能博愛嗎?」、「神真的愛世人嗎?」,讓我無言以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