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9月專訪
美時化學製藥(1795)總經理Petar Vazharov於今年9月接受專訪時表示,美時以台灣為出發點,揮軍全球製藥市場,並將以東南亞為新的發展重心,目標每年營收以兩位數成長速度成長,五年內挑戰500億元大關,成為亞洲名列前茅的領導藥廠。〈目前年營收約180億,未來搭配併購以及新產品,個人覺得應該不難達成,重點應該放在獲利是否提升〉
美時目前在亞洲市場主要業績來源以韓國及台灣為主,為了平衡區域市場發展,必須加速拓展東南亞的業務。東南亞是藥品市場成長最快的區域,尤其是越南、泰國及菲律賓三國,馬來西亞也不錯。
東南亞國家以癌症藥物為主要產品的藥廠並不多,而美時產品多數為抗癌藥物,具有一定競爭優勢;不過東南亞市場相對複雜,拓展當地業務最快的方式是收購當地現成的產品及現有平台。
針對日本市場,在當地設廠並沒有競爭優勢,我們在日本與富士製藥交叉持股策略聯盟,並且將Lenalidomide交給富士製藥在日本銷售。針對中國大陸市場,我們覺得那裡是屬於中國藥廠自己的市場,政策與法規對當地藥廠更有利,美時目前也有一小部分營收貢獻來自大陸,我們也與中國藥廠合作,計劃將他們的創新藥品引進亞洲銷售。
美時在亞洲市場的銷售主要靠自己的經營團隊負責,但亞洲以外市場的藥品銷售主要仰賴國際經銷或代理,長期來看,亞洲市場業務可維持的時間較久,毛利率更高,亞洲以外市場透過策略合作,雖業績成長速度快,但銷售時間與利潤無法自己掌控。
自行研發的藥品將逐步增加產品的困難度,從一般學名藥、困難學名藥,再逐步發展到505(b)(2)改良劑型藥物。為了因應持續研發需求,美時將在印度孟買附近設立研發中心,今年底開幕。美時並不會自行投入基礎研發,從無到有開發全新藥物。考量公司的研發能量,短時間內僅會自其他藥廠授權引進新藥銷售,例如,在台灣市場美時就曾透過授權引進一項抗肺癌藥物,銷售表現非常好,授權引進的藥物除了小分子藥物之外,美時也取得生物相似藥在台灣及韓國銷售。
二、2024Q3法說摘要
1、營收占比
營收佔比〈地區別〉:美國47% 、韓國28%、台灣12%、東南亞7%、其他6%
營收佔比〈產品別〉:學名藥53%、品牌學名藥28%、品牌藥19%
2、併購業務
今年完成第二個東南亞併購案,取得抗發炎藥物領導品牌 Alpha-Choay於越南和柬埔寨的商業權利,該藥物在越南有約25%市佔率,不僅為美時打開越南的藥局銷售渠道,也顯著擴大美時在越南市場的影響力。Alpha-Choay 2023年營收貢獻約2200萬美元,預計於2025年Q1開始併入營收。
目前尚有4-5項併購案洽談中,2024Q4預計有機會再完成一個東南亞的併購案,若都順利完成,合計約增加1億美元的營收
3、藥品研發
2024-2029將上市63個產品,價值約230億美元。其中2026年是重點,有22項產品上市,13項是業務開發,9項是自行研發。
預 計 2025 年上市藥品:
(1)Pomalidomide〈血癌藥〉計劃在歐洲市場推出,主要針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市場規模預估約為 9 億美元。Pomalidomide在瑞士、以色列上市
(2)Tofacitinib〈抗炎藥〉主要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全球市場規模估計超過 16 億美元。
(3)Enzalutamide〈前列腺癌藥〉預計於 2025 年上市,針對前列腺癌市場,目標市場規模預估 達 1.45 億美元。南美市場需求增長,將補足英國市場上市延遲的影響。
(4)Alpha Choay〈抗發炎藥〉預計 1H25 在越南市場交付銷售,年營收可達 8-10 億元台幣,在越南抗發炎藥物市場市佔率達 25%。
預 計 2026 年上市藥品:
(1)Nintedanib(特發性肺纖維化藥物)
2026 年將於美國及全球主要市場上市,市場規模估計為 35 億 美元。目標是填補特發性肺纖維化治療需求。Nintedanib 取得加拿大、英國核准;
計畫在4Q24/1Q25完成這些產品提交申請資料的準備:
LP754(慢性白血病藥物):此藥針對慢性白血病患者,市場預期達 1.8 億美元。
LP670(骨癌藥物):用於治療骨癌,市場規模估計 14 億美元。
LP764(骨髓纖維化藥物):目標市場約 30 億美元,上市時程視研發進度推進。
4、其他
〈1〉主要成長動能:新產品上市+東南亞業務併購,認為利潤雙位數成長沒問題。
〈2〉血癌藥今年份額已經出完了,可能還會有一點點小額認列。預期2025年血癌藥出貨量顯著成長,價格一樣穩定。
〈3〉公司認為2026年血癌藥專利到期後不會斷崖式衰退,預期市場份額會提升,價格會逐漸下滑,但因血癌藥有private specialty clinic通路,對於價格有一定保護作用,會比open chanel好很多。
------
三、小結
如果總經理所言屬實並確實執行的話,個人滿看好美時長期發展,因其知道自己的長處在哪,特別知道自己短處在哪,並且能夠不去做。比如不會投入研發新藥、不會直接進入中國和日本市場等......;而在商業模式穩定後,適當併購可以帶來加速成長的效果〈仍需觀察後續成效〉
預期2024/2025年eps約17-20/21-23歷史本益比約10-15,合理價210-345(以2025年獲利計算,現價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