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寫作家 Dickie Bush 的 3 步驟深度工作流:輕鬆進入心流】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身為一位數位寫作家,Dickie Bush 深知如何在寫作中保持專注與高效。他曾經嘗試過無數工具和策略,但最終發現大多數方法都無法幫助他穩定進入深度工作狀態。經過多年探索,Dickie Bush 打造了這個 3 步驟的深度工作流,專為數位寫作設計,幫助自己迅速進入心流。

raw-image


▌Dickie Bush 的深度工作框架


1. 設定專屬的深度工作時段


• 核心理念:為寫作預留固定的「神聖時間塊」,並確保完全專注。

• 實踐方式:

• Dickie 每天早晨安排 90 分鐘的寫作時間,這段時間是他工作效率最高的「深度寫作窗口」。

• 時間長度可以根據需求調整,但每天必須保留一段專屬的創作時間,這成為他穩定進行高質量寫作的基石。


2. 專注於單一寫作任務


• 核心理念:在深度時間內,只處理一件寫作相關的工作。

• 實踐方式:

• Dickie 視深度工作如健身訓練。如果健身教練要求你開始訓練,卻不告訴你要做什麼,你會迷茫不前。同樣,寫作時如果沒有明確目標,就難以開始。

• 他會在時間塊內,專注於 單一任務,如撰寫一篇文章的初稿、編輯既有內容,或為新主題做研究。目標明確後,進入深度狀態更容易。


3. 結束時規劃下一天的寫作內容


• 核心理念:在每天的深度寫作結束時,立即確定第二天的計劃,避免拖延。

• 實踐方式:

• 為什麼?

• 等到一天結束才規劃第二天的寫作計劃,可能會被其他事務分散注意力,導致第二天的寫作缺乏方向感。

• 未完成的想法會佔據大量的認知資源,妨礙專注力。

• Dickie 的方法:

• 在寫作時間結束時,迅速整理出第二天的寫作任務,並記錄要完成的具體內容。這樣能讓想法在一天內自然醞釀,第二天早晨即可快速進入創作狀態。


▌為什麼適合數位寫作?

1. 固定時間,提升專注力:寫作需要深度思考,固定的時間塊能幫助大腦進入穩定創作狀態。

2. 單一任務,減少分心:一次只專注於一件寫作任務,確保質量而非數量。

3. 結構化計劃,提高效率:每天結束時規劃下一步,讓寫作流程更連貫且高效。


Dickie Bush 的工作流 是專為數位寫作家設計的高效方法,幫助他在短時間內產生高質量內容。如果你也想提升寫作專注力和效率,這套方法值得一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8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卡住,可能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太容易被打斷」。 我從《深度工作力》學到4個實用觀念,重新找回專注創作的節奏。 這篇文分享我如何調整時間分配、建立創作儀式、遠離干擾,讓創作變得更自然、也更有成就感。
Thumbnail
創作卡住,可能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太容易被打斷」。 我從《深度工作力》學到4個實用觀念,重新找回專注創作的節奏。 這篇文分享我如何調整時間分配、建立創作儀式、遠離干擾,讓創作變得更自然、也更有成就感。
Thumbnail
內容創作有時會讓人感覺枯竭,不知道該如何讓簡單的想法變成有價值的長篇內容。 Dickie Bush 提出的這套「Toolkit」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幫助你快速擴展想法,打造出豐富的內容。 ▋ Tips 分享具體且實用的小建議。 例如:「如何用一天提升寫作效率的 3 個小秘訣」。 ▋
Thumbnail
內容創作有時會讓人感覺枯竭,不知道該如何讓簡單的想法變成有價值的長篇內容。 Dickie Bush 提出的這套「Toolkit」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幫助你快速擴展想法,打造出豐富的內容。 ▋ Tips 分享具體且實用的小建議。 例如:「如何用一天提升寫作效率的 3 個小秘訣」。 ▋
Thumbnail
當你不知道該創作什麼內容時,這個方法能立刻幫你找回靈感。這是由知名內容創作者 Dickie Bush 分享的一個技巧,他在靈感枯竭時,總會用這個框架找到新的創作方向: ▋ 提問框架:從一句話開始 • 問自己:「最近,我正在……」(Recently, I’ve been…) • 這句話的
Thumbnail
當你不知道該創作什麼內容時,這個方法能立刻幫你找回靈感。這是由知名內容創作者 Dickie Bush 分享的一個技巧,他在靈感枯竭時,總會用這個框架找到新的創作方向: ▋ 提問框架:從一句話開始 • 問自己:「最近,我正在……」(Recently, I’ve been…) • 這句話的
Thumbnail
作為碩博士生,寫作是一項無可避免的核心技能,無論是發表論文、寫研究進展,還是準備畢業論文,都需要大量練習。然而,很多人覺得寫作痛苦、拖延,甚至到了最後一刻才匆匆應付。 別擔心,Dickie Bush 和 Nicolas Cole 提出的這 9 個簡單步驟,特別適合學術圈的碩博士生,幫助你每天穩
Thumbnail
作為碩博士生,寫作是一項無可避免的核心技能,無論是發表論文、寫研究進展,還是準備畢業論文,都需要大量練習。然而,很多人覺得寫作痛苦、拖延,甚至到了最後一刻才匆匆應付。 別擔心,Dickie Bush 和 Nicolas Cole 提出的這 9 個簡單步驟,特別適合學術圈的碩博士生,幫助你每天穩
Thumbnail
身為一位數位寫作家,Dickie Bush 深知如何在寫作中保持專注與高效。他曾經嘗試過無數工具和策略,但最終發現大多數方法都無法幫助他穩定進入深度工作狀態。經過多年探索,Dickie Bush 打造了這個 3 步驟的深度工作流,專為數位寫作設計,幫助自己迅速進入心流。 ▌Dickie Bus
Thumbnail
身為一位數位寫作家,Dickie Bush 深知如何在寫作中保持專注與高效。他曾經嘗試過無數工具和策略,但最終發現大多數方法都無法幫助他穩定進入深度工作狀態。經過多年探索,Dickie Bush 打造了這個 3 步驟的深度工作流,專為數位寫作設計,幫助自己迅速進入心流。 ▌Dickie Bus
Thumbnail
數位寫作者面對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在快速更新的節奏中,保持內容的深度與質感。當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大量的數位資訊,如何避免僅止於表面,而真正深入挖掘事物的核心? 以下三個步驟將幫助你在每日的數位寫作中,持續深化思考,從而產出具有價值的內容。
Thumbnail
數位寫作者面對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在快速更新的節奏中,保持內容的深度與質感。當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大量的數位資訊,如何避免僅止於表面,而真正深入挖掘事物的核心? 以下三個步驟將幫助你在每日的數位寫作中,持續深化思考,從而產出具有價值的內容。
Thumbnail
經過60+天的堅持,我現在能每天更新3篇次原子想法! 進一步,我想要將「次原子想法」的創作流程流水線化,讓創作更加不費力! 以下是將寫作變成流水線的3個預期利益
Thumbnail
經過60+天的堅持,我現在能每天更新3篇次原子想法! 進一步,我想要將「次原子想法」的創作流程流水線化,讓創作更加不費力! 以下是將寫作變成流水線的3個預期利益
Thumbnail
你也想要提升自己的知識管理與工作效率嗎? 我從事知識工作已經13年,做過大大小小的研究,也在去年獲得了美國的統計博士。在這段過程,我發現,最核心的秘訣,就是「去寫數位筆記,並持續去創造」。 保持持續創造的心態,可以讓你的數位筆記有生命力。相較於傳統紙本筆記,數位筆記的優勢在於持續更新與修改內容的方便
Thumbnail
你也想要提升自己的知識管理與工作效率嗎? 我從事知識工作已經13年,做過大大小小的研究,也在去年獲得了美國的統計博士。在這段過程,我發現,最核心的秘訣,就是「去寫數位筆記,並持續去創造」。 保持持續創造的心態,可以讓你的數位筆記有生命力。相較於傳統紙本筆記,數位筆記的優勢在於持續更新與修改內容的方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