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奈兒的美妝香氛品類
如果說,你想接觸香奈兒的產品但又沒有太多錢時,那你可能會想先從他的香水、美容保養跟彩妝品開始接觸。沒錯,這就是香奈兒透過品牌價值所聚焦溝通的入門客群產品策略。從財報來看,2023年香奈兒在投資層面的資本額就支出了超過12億美元的費用,跟2022年相比,其增加投資的幅度超過百分之八十。與一般品牌經營的策略一樣,這筆大額的資金均用在新設門店的規劃上。時裝產業的通路業態與一般快速消費品(FMCG)或耐久財的資本經營方式不同,時裝產業因其產品特性均相當重視線下體驗,更為保有品牌溢價與產品的稀缺性,較不聚焦經營電商等近用性高的銷售通路。因此,實體門市的增資與建設,均為時裝屋等奢牌之業務拓展的重要策略之一。上述提及這筆增資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巨額費用,係為香奈兒在全球建立的47家新門市之相關建設費用。
在亞太區最顯著的例子可以之前香奈兒在疫情後大手筆租下香港銅鑼灣核心地段的京華中心的雙層店面,該位址自Victoria’s Secret搬出之後,因其高額的租金空租多年,縱使租金數次下調都乏人問津。不過,香奈兒竟大手筆以月租300多萬港元租下地面及一樓共1.9萬呎面積;另外,過去這個位址的承租者大致上為Giordano、Forever21等這類等級的商家,旁邊的渣甸坊主要是賣女性便宜服飾的小販為主,另一邊的渣甸街則是各式平價餐廳林立。香奈兒開設CHANEL BEAUTÉ的選址策略,我想應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盡知了。基本上,奢牌在設店前一定會對當地的消費水平與周遭的售賣文化、風氣等做一定把關,但京華中心有點像是我們台灣的西門町,一般的精品很少會將其店址選在這類的商域當中。香奈兒非常清楚快消品本身的產品屬性,以及自身想拓展的客群輪廓,因此在這類商域上進行新設美妝保養門店的建置,係為一精準的展店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