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以後|Pat最愛黃玫瑰?|Age of Innocence|紐約的年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什麼Pat一生最喜歡黃玫瑰,並且Angie最後也以花瓣作為Pat的象徵,將其撒入大海?

raw-image

黃玫瑰予人的聯想

黃玫瑰令人聯想到一部發表於1920年的普利策獎小說,跟電影《從今以後》未必直接有關,但或可從中得到啟示。

小說故事背景發生於鍍金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女主角Ellen在歐洲長大,婚姻失敗後,她私自逃回家鄉紐約——帶著對美國的幻想,以為此地是一個獨立、包容的自由新世界(就如同開國元勛們所寫的那樣?)。

男主角Newland是一名律師,他的工作是維護傳統old money階層利益,內心又對此強烈不滿,覺得現有的「次序井然」扼殺了他的生命力,並因此同情和理解Ellen。他的暗中維護讓見慣世面的女主角很快意識到,紐約並非如她想像中那樣自由。

在探訪過Ellen,真切感受到她對紐約的敏銳洞察、離經叛道的自由精神,和(從藝術品味透射出的)無窮想像力之後,Newland開始送她黃玫瑰。

黃玫瑰既直觀象徵女主角本人(成熟通達,燦爛濃烈,自由不羈),也代表Newland所嚮往: 一個不必小心翼翼墨守成規,更有野心、激情、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人生
The Age of Innocence (1993)

The Age of Innocence (1993)

與Ellen形成對比的,是Newland的未婚妻May,她代表被傳統秩序禁錮,並成為其忠誠維護者的那一類人。在人類社會中,因舊秩序受害至深的人,卻往往最熱衷維護舊秩序。

本書書名叫做 Age of Innocence《純真年代》,但不必照字面意思理解(書名也並非反諷,而是有相當複雜涵義)。在男女主角關係背後,作家Edith Wharton實際寫出的是Old New York的深層結構和運轉規則。

兩位主角的背後涉及三個階層、眾多人物:倆人出身的old money家族、工業革命新貴和受過教育的中下階層(後來的middle class)。合作與競爭暗藏於上述階層之間,進而決定社會規則和倫理——既促成主角相愛,卻又註定他倆只能發乎情而止乎禮,沒有結合的可能。

Michelle Pfeiffer and Daniel Day-Lewis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1993)

Michelle Pfeiffer and Daniel Day-Lewis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1993)

透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代背景,該書寫出:社會風氣通常滯後於經濟發展,新舊權貴利用道理倫理角力——將如何深刻影響每個人。故事在如今看來仍有深意:例如,1990-2000年代新興的互聯網巨頭與傳統工業豪門、當今的科技新貴與傳統豪門(包括已淪為傳統行業的昔日互聯網巨頭)之間的角力如何影響社會風氣?

1993年導演Martin Scorsese將小說搬上銀幕(《心外幽情》)電影的社會語境比原著淺顯——刪掉許多背景人物,凸顯主角之間的關係,更像是純粹的愛情片,但也值得一看。(不難想像,即使經過刪減,劇本也比普通電影複雜得多。)

人物關係確立角色

作為中學英文老師的區嘉雯經常在訪問中提及英文文學對於她理解角色的重要性。演員閱讀劇本時需要理解角色之間的關係,由此才能理解自己的角色,因為角色是在人物互動關係中得以確立的(譬如,3歲小朋友只懂得role play想當然玩扮醫生,但對成年人,醫生角色主要靠他跟醫學院、病人及同行之間的關係才能確立)。

下次講下《從今以後》導演楊曜愷的兩部戲,是如何靠人物關係去建立角色和表達主旨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ndrew電影筆記 🎥✨️🍊🐠🏮🧨🌻
2會員
43內容數
✍️ for the evolution of our humanity. ❣
2025/04/30
香港近年很多一片導演,首作票房口碑比楊曜愷的《叔叔》更成功,但第二部戲就... 不是不成功,就是很失敗。 一部戲的成功充滿偶然,導演需要用重複成功證明其中之必然。「搏」的動力來自逆水行舟。透過電影《從今以後》,我們可以見到一個導演,怎樣在第二部戲去「搏」更廣闊的市場受眾。電影拍胡家每個人都很花心思
Thumbnail
2025/04/30
香港近年很多一片導演,首作票房口碑比楊曜愷的《叔叔》更成功,但第二部戲就... 不是不成功,就是很失敗。 一部戲的成功充滿偶然,導演需要用重複成功證明其中之必然。「搏」的動力來自逆水行舟。透過電影《從今以後》,我們可以見到一個導演,怎樣在第二部戲去「搏」更廣闊的市場受眾。電影拍胡家每個人都很花心思
Thumbnail
2025/04/26
過往香港電影導演會對主角預測準確率高達八九成, 今年首增設配角獎,如果有人據歷史開出盤口就好了。我會買李琳琳同伍允龍 ,不是因為他們贏面大,而是勝率會被低估,賠率夠吸引。 假設導演會是10%金像獎選民看法的抽樣調查,怎樣情形之下,才能代表全民意見呢?有廣泛共識。人群的共識往往容易集中於最受矚目
Thumbnail
2025/04/26
過往香港電影導演會對主角預測準確率高達八九成, 今年首增設配角獎,如果有人據歷史開出盤口就好了。我會買李琳琳同伍允龍 ,不是因為他們贏面大,而是勝率會被低估,賠率夠吸引。 假設導演會是10%金像獎選民看法的抽樣調查,怎樣情形之下,才能代表全民意見呢?有廣泛共識。人群的共識往往容易集中於最受矚目
Thumbnail
2025/04/24
區嘉雯爭影后又爭劇后有望雙喜臨門? 不少外國影評跟我最初一樣,對區嘉雯充滿好奇:此人有何過人之處,到退休年紀,竟能如此成功? 💡進入影圈的舞台劇演員 想要進入一個新的圈子,別人未必故意排斥你,但會用放大鏡看你。電影評論學會獎六強不入,評審對她的負評主要是演出不自然、話劇味、用力過猛等。
Thumbnail
2025/04/24
區嘉雯爭影后又爭劇后有望雙喜臨門? 不少外國影評跟我最初一樣,對區嘉雯充滿好奇:此人有何過人之處,到退休年紀,竟能如此成功? 💡進入影圈的舞台劇演員 想要進入一個新的圈子,別人未必故意排斥你,但會用放大鏡看你。電影評論學會獎六強不入,評審對她的負評主要是演出不自然、話劇味、用力過猛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農民:愛慾情謎》是部由四萬幅油畫完成的動畫電影。以19世紀的波蘭農村為主,雅格娜是農村裡漂亮又能幹的女性,但在時代裡她卻被當成物品任由村裡鰥夫用錢與土地將她娶回家。雅格娜其實心有所屬,但在時代裡她的情慾奔放卻落為農村婦女的八卦與唾棄對象,面對男人的傲慢、女人的蜚語,雅格娜運命的四季將如何轉動?
Thumbnail
《農民:愛慾情謎》是部由四萬幅油畫完成的動畫電影。以19世紀的波蘭農村為主,雅格娜是農村裡漂亮又能幹的女性,但在時代裡她卻被當成物品任由村裡鰥夫用錢與土地將她娶回家。雅格娜其實心有所屬,但在時代裡她的情慾奔放卻落為農村婦女的八卦與唾棄對象,面對男人的傲慢、女人的蜚語,雅格娜運命的四季將如何轉動?
Thumbnail
《百年孤寂》的阿瑪蘭塔 《我輩孤雛》的莎拉·韓明絲 《白癡》的納斯塔霞 這三本小說的三位女性,是我永遠重要的她者。 韓明絲是那個永遠散發孤兒氣質的女性,因此所謂的「勢利」只是某種成長中慣性的,以抓取浮木來確認安全感的防禦機制;納斯塔霞是美麗的瘋子,因為早早就被當成名利場的戰利品,所以
Thumbnail
《百年孤寂》的阿瑪蘭塔 《我輩孤雛》的莎拉·韓明絲 《白癡》的納斯塔霞 這三本小說的三位女性,是我永遠重要的她者。 韓明絲是那個永遠散發孤兒氣質的女性,因此所謂的「勢利」只是某種成長中慣性的,以抓取浮木來確認安全感的防禦機制;納斯塔霞是美麗的瘋子,因為早早就被當成名利場的戰利品,所以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是喬凡尼·巴提斯塔·莫羅尼的《紅衣女士》,這幅畫作中的女性形象,可能讓作者聯想到那雙充滿洞察力的眼睛,以及貴族生活中的壓抑與矛盾,從而創作出這封深情的信件,既反映了藝術作品的影響,也表達了對人物命運的深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是喬凡尼·巴提斯塔·莫羅尼的《紅衣女士》,這幅畫作中的女性形象,可能讓作者聯想到那雙充滿洞察力的眼睛,以及貴族生活中的壓抑與矛盾,從而創作出這封深情的信件,既反映了藝術作品的影響,也表達了對人物命運的深思。
Thumbnail
《時時刻刻》敘述維吉尼亞・吳爾芙筆下的戴洛維夫人: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
Thumbnail
《時時刻刻》敘述維吉尼亞・吳爾芙筆下的戴洛維夫人: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
Thumbnail
“Tell me, what is it you plan to do with your one wild and precious life.” (告訴我,你打算怎麼度過這一趟狂野且珍貴的人生。)  主角黛安娜奈德在閱讀完詩人Mary Oliver的詩作後,對自己逐漸平淡的人生感到不滿,想起年
Thumbnail
“Tell me, what is it you plan to do with your one wild and precious life.” (告訴我,你打算怎麼度過這一趟狂野且珍貴的人生。)  主角黛安娜奈德在閱讀完詩人Mary Oliver的詩作後,對自己逐漸平淡的人生感到不滿,想起年
Thumbnail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
Thumbnail
美國小說家露意莎奧爾柯特(Louisa May Alcott)在1868年創作了半自傳《小婦人》,該經典之作在不同時期被翻拍成不同版本的電影。首次改編電影於1933年推出,之後,分別在1949、1994和2019年被翻拍成電影。2019年的最新版本更名為《她們》,加入該時代的樣貌和女性意識的認知
Thumbnail
沒想到我手中翻閱的內容是一個年僅13歲的青春少女的日記。多令人心疼的安妮啊!其實不只安妮,所有的被扼殺的猶太人都是,種族滅絕的行為真的讓我非常難過與憤怒。
Thumbnail
沒想到我手中翻閱的內容是一個年僅13歲的青春少女的日記。多令人心疼的安妮啊!其實不只安妮,所有的被扼殺的猶太人都是,種族滅絕的行為真的讓我非常難過與憤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