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雖然可以跑CR &AVE ,不過還是有前提滴~

圖片來源: AI生成
上一篇文章(簡單介紹CR & AVE)已經簡單介紹CR & AVE ,這次是用SPSS來跑
不過SPSS算是比較基礎的統計軟體,能跑的內容還是有限,因此有以下前提:
(1) 要有次構面
(2) SEM不適用
另外,統計軟體只能計算出因素負荷量,所以CR & AVE值需要另外計算
這時候需要使用公式進行計算,本篇文章會提供兩種方法
一、首先,求變數所有題項的因素負荷量
1. 分析(A)→維度縮減(D)→因素(F)
2. 選取要檢測的變數(構面)題項
3. [旋轉(T)]→✔️[最大變異],其餘選項不變動,✔️[確定]
4. [選項(O)]→✔️[暫停較小的係數],絕對值低於[0.30]



為什麼要設0.3?
雖然預設值0.1已經足夠了,不過通常小於0.3就已經很難解釋因素成分,所以乾脆直接設0.3起跳
這一步不一定要設定,不過這個可以屏蔽較小較不重要的數值
視覺上看起來比較清爽
二、利用因素負荷量計算AVE/ CR值
算法一、用excel公式製作試算表
將跑出來的factor loading (表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貼到excel求AVE/ CR值




每次只使用一個次構面所有題項的標準化因素負荷量!
每次只使用一個次構面所有題項的標準化因素負荷量!
每次只使用一個次構面所有題項的標準化因素負荷量!
去年投期刊時拉了一個陽春版的Excel公式算CR和AVE值,最近被問如何算CR和AVE值,想說來改良一下Excel表,
參考網路和YouTube教學後,做了一個新的試算表,已經拉好公式,只需填入標準化因素負荷量就能計算CR、AVR
(只要有因素負荷量都可以計算,所以不限於SPSS跑出來的數值,AMOS、Mplus求出來的factor loading也可以使用)
算法二、使用網路計算網頁
如果不方便使用Excel,也有前人製作的線上版計算
一樣是丟標準化因素負荷量,按計算就能算CR和AVE


注意事項 (回應一開始說的前提)
(1) 只有1個factor(次構面)無法轉軸,所以使用SPSS的話,只能測有次構面的變數
(2) 如果你做SEM,請使用SEM統計軟體跑CFA (驗證性因素分析),例如AMOS、PLS、Mplus、LISREL等等
總結
個人覺得乾脆直接用AMOS把圖畫一畫還比較省事
當然Mplus也是OK啦,跑路徑順便跑CFA,願望一次滿足,不過得要先能看得懂output
(此為 2023-11-13 發表於webnode的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