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一個人,hit-ê就是你,iàu-bô你mài講!」這句話是楊醫師的父親所說,也是全書最關鍵的價值與精神。有些人總是喜歡「呼口號」或「給建議」,然而出點子容易,但真正果斷去行動者難。於是《要有一個人》不僅撐起本書核心,也提供一個支點給讀者,我們其實可以撐住他人,進而改變社會甚至影響世界。
這本書在說什麼?
《要有一個人》是一本讀人的書。全書分成六個部分,分別以「駕馭金錢」、「閱讀推廣」、「說好故事」、「苦海助人」、「抬頭苦幹」與「行醫白袍」作為主題,同時開展22個人與書的故事。
「在關鍵時刻,你是否能成為挺身而出的『那個人』」,這22個人點燃的火種,必能激發你展開行動,支持你在人生下一個關鍵時刻,迅速拍板決策,勇於前行!」
楊醫師在前言提及此六部主題是「依主題對當代人的迫切程度和內心承重感」,要按順序閱讀。對我而言,整本書是建築在「利他」精神上,至於如何走向利他共好的境界,前三個章節可以說是「修身」的功夫,是個人可以從現在開始去努力執行,進而提升自我的涵養同時蓄積能量。而接下來的章節則會因為個人的能耐與經驗,影響範圍逐步從社會擴及全世界。
我想《要有一個人》最大的價值,不僅讓讀者可以「讀人」,又能延伸「讀書」。前者楊醫師彷彿化身說書人講古(kóng-kóo),從股神巴菲特到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每一篇故事都引人入勝,有時你會懷疑是不是在讀歷史,因為楊醫師考究的功夫清晰而且透徹。後者「讀書」非指字面上的看書,在每篇讀人讀事的末尾,都有「建議思考」與「延伸閱讀」,除了提供讀者佇足思考的空間,也開啟讀者深入探索閱讀的機會。
六個印象深刻的故事
以下是我針對每個主題,從中挑選一篇我喜歡或是印象深刻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查理‧蒙格是巴菲特敬重的左右手,是美國企業家也擁有億萬富翁的身分,但更重要的是他決策的思維──「反過來想」。書中說到蒙格的合夥人李彔稱其「不斷研究收集關於各樣的人物……等各領域中人類失敗之著名案例,並把那些失敗的原因排列成正確決策的檢查清單,使他在人生、事業的決策上幾乎不犯重大錯誤。」其實這很類似「覆盤」思維,藉由檢核反思自身的不足然後改變。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其中的章節〈人類誤判心理學〉也是我很喜歡的部分,書中舉「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傾向」為例,說明「每個人都自以為完全明白激勵機制和懲罰機制,在改變認知與行為方面有多麼重要,但真相並非如此。」這讓我想起推動閱讀,若都是以外在物質去吸引孩子,反而破壞孩子的胃口,甚至失去喜愛閱讀的純粹。
關於怡慧老師,我想不管是教育界或是閱讀領域,她都像楊醫師所說的:「她本身是一座能量更為豐沛的閱讀移動城堡」。怡慧老師推動閱讀的熱忱與行動,讓人深感佩服與感動。
對我而言,怡慧老師是溫暖的前輩亦是我走在閱讀推動路途一位景仰的典範。2014年《愛讀書:我如何翻轉8000個孩子的閱讀信仰》出版,那時我還只是個初任菜鳥教師,因緣際會之下閱讀這本書。閱讀的過程內心其實很澎湃,正如楊醫師所言:「該書揭示了『篳路藍縷』時期的她,如何發現並解決問題」,閱讀傳教士非一天練就,是一路磕磕碰碰;巍峨閱讀城堡也非一朝一夕建成,是以心血堆砌。於是我默默成了怡慧老師的粉絲,家裡書櫃裡的《大閱讀》、《療癒26顆破碎的心》、《星讀物語》、《一筆入魂》等,不僅是我的生命療癒,也是促使我茁壯的養分。
王金河是台南北門人。現在的北門是著名的觀光區,水晶教堂、井仔腳等景點其實對台灣人來說並不陌生,同時坐立於北門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則揭示當地曾經流行烏腳病的歷史,也是王金河當時傾盡心力治療罹患烏腳病居民的診所。
楊醫師在書中爬梳了好幾位幫助臺灣挺過烏腳病地獄的keyman,其中一位是美國宣教士孫理蓮(楊醫師說應稱其為keywoman),因為富蘭克林(亦是keyman之一)的訊息,她來到北門並透過巡迴演講募款,盡力幫助臺灣的烏腳病患,同時,她也找謝緯醫師支援並主持外科手術。「眾人之事,眾人助之」是我對於這段故事的註解,臺灣能挺過烏腳病陰霾,無論是王金河還是謝緯醫師,或是陳拱北教授等人,皆因眾人齊心戮力與奉獻才能開創新局。楊醫師說這是「番薯枝葉代代湠(han-tsî ki-hio̍h tāi-tāi-thuànn)」,我想他用心爬梳文獻讓讀者瞭解烏腳病的人事歷史,就是一種好故事的傳承。
已經出版五版書的吳家德,除了擁有勵志作家的身分,也是唯賀餐飲的總經理,但我認為他更是熱情正向樂觀的人,其交友哲學絕對「不是我人脈廣,是我對人好」,而他認為「生活是一場熱情的遊戲,每天都要用快樂的心情與世界對話」。
因為這樣的衝勁與熱忱,建立鞏固的人脈存摺,正如楊醫師在書中所提的──大部分人交友圈比例:「熟似」、「交陪」與「盤撋」是五:十:一百三十五,但吳家德經理「盤撋」的朋友已達一百五十人,「交陪」的朋友則數百位,「熟似」的朋友成千上萬。而吳家德經理的人脈學奧義其實就是「利他」,與其想著別人可以為我做什麼,不如思考我能如何幫助別人。當我們願意對人好,願意展現積極且誠信的態度助人,「諸事自然亨通」楊醫師如是說,我想這也是宇宙吸引力法則的體現。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完全內向者,因為求學階段的我應該算是所謂的「邊緣人」,不太會主動跟人聊天、出社會後也不善於交際。但我朋友們卻很意外我當上老師,而且站上講台面對學生時,他們覺得我根本不像內向者。
張瀞仁《安靜是種超能力》給了答案(此書我後來也買了)。楊醫師在書中說Jill(即張瀞仁)是一位內向者,「演講後氣力放盡時,唯獨處能充電。她喜歡傾聽,害怕成為焦點,極度注重隱私,……如果可以書面溝通,她不會選擇通話,她喜歡獨立作業、重視細節……」,閱讀當下我點頭如搗蒜,下班後的我最喜歡獨處、也不太喜歡社交聚餐、臉書社群平台放工作文居多,原來這就是內向者的特質。
「對一個偏內向者來說,一場活動或整個人生就像跑馬拉松,自己的『配速』很重要」、「『切換』也很重要,即使是偏內向者,一旦上台,至少得切換成『類外向者』」楊醫師在書中如此闡述,我突然對於自己是偏內向者頗有認同,畢竟大眾都希冀外向大方的標準,可是內向者更瞭解自身的狀況,因為清楚而不做耗神之事,在該上場時就能全力以赴。
《要有一個人》書中第六部分──「身穿白袍,行武士道」對我而言是最陌生卻也是最感動的篇章。而本書精神「要有一個人」的核心故事,一為楊醫師參與2010年底民進黨為五都大選籌錢而舉辦的鐵馬拍賣會,楊醫師認為若有一個人起頭喊高價,後面的拍賣價格也會因氣勢而升漲。於是楊醫師迅速決定,勇於成為「那一個人」,在書裡楊醫師寫道:「真正讓我賺到的,是過往不曾擁有的『腳數(kioh-siàu)』,支持我在人生下一個關鍵時刻,能迅速拍板決定,勇於前行!」
另一個「要有一個人」的故事則是林逸民醫師的新書發表會,楊醫師受邀演講,其講題就以〈要有一個人〉為主軸,串聯蘭大衛、連瑪玉、王金河、孫理蓮、謝緯、陳五福與林逸民醫師的故事。
林逸民為誰?楊醫師在書中言其「追求真理不畏衝撞」,因數度質疑儒典《論語》而遭台中一中退學。林逸民後來轉學彰化高中,畢業後錄取中國醫校學院醫學系,後來曾在台大接受住院醫師訓練、赴日進修、再赴美完成眼科訓練,正在事業扶搖之際,林逸民接下岳父陳五福醫師的任務,毅然返台服務,奉獻鄉里。
這本書對我帶來什麼改變?
要有一個人勇於承擔,「那些人」其實可以選擇平凡安逸的人生,然而一股當責的豪情壯志內化成他們的生命底蘊,能讓他們無畏無懼地踏步前行,其所影響的範圍之廣大。《一代宗師》之習武三境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說的是認清自己到縮小自己的過程,走的是從自知、謙懷到慈悲的價值渠道。我想《要有一個人》正在開展三境界,藉由那些非常時刻勇於挺身而出的「那個人」,我們不僅看見他們的生命軌跡,也感受慈悲利他的境界昇華。身為讀者的我們,其實也在閱讀的過程中構築屬於我們的人生三境界。
赫曼‧赫賽(Hermann Hesse)說過:「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自己」
要有一個人持續閱讀與成長,那個人究竟是誰?答案只要看過《要有一個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