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這一群佔電影票房12~15%的觀眾正在消失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警告!這一群佔電影票房12~15%的觀眾正在消失中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03

raw-image

→報導摘錄→


洛杉磯時報:「這些人是市場中數量最龐大的潛在觀眾群。但你必須有足夠數量的電影通過整個(映演)體系,才能讓電影被這些人注意到。」


→報導連結→


https://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arts/business/story/2024-12-02/the-casual-moviegoer-is-a-thing-of-the-past-thats-a-big-problem-for-hollywood


→葉郎讀報→


洛杉磯時報的電影記者 Samantha Masunaga 今天在報導中嘗試描繪一個電影市場中正在快速消失的重要消費族群:


他們有定期前往電影院消費的習慣,並經常有什麼就看什麼。他們沒有設定極高的選片標準,或一定得被現象級大片的行銷催出強烈的消費動機才看。他們會在票口看一下現在有什麼片,然後憑著口碑的記憶或是對卡司的印象就果斷買票進去看。


電影院產業的顧問公司 Fithian Group 的共同創辦人 Patrick Corcoran 估算,這一群定期前往電影院並隨機看片的人大約佔整個電影市場的12~15%票房。


問題在於好萊塢正在快速減少生產量,尤其那些中級成本電影(票房通常在5千萬到1億美元之間)已經快要絕跡。而留下來的是那些數量較少但經過重度行銷成本推廣的事件型大片。


結果就是這幾年前往電影院很容易發現20個影廳可能只有4、5部電影選項能選。稍微挑剔或已經看過其中大部分的觀眾可能就會白跑一趟。


除了供應量不足導致沒有足夠的電影可以被隨機地發現之外,電影發行空窗期的縮短更讓好片沒有足夠的時間停留在電影院等候被發現。慢熟一點的片子,等到口碑好不容易開始發酵時可能已經準備下片,要去排隊上架串流。


關注電影票房訊息的專業媒體 Numbers 創辦人Bruce Nash 説,這個沒有足夠數量的合適電影被發現的下場可能是高達10億美元的票房損失。


本文提到了兩種來自電影院的嘗試,試圖留下這群定期看電影的忠實消費者。


其一是推出更有吸引力的付費會員制,用各種優惠鼓勵會員提高前往電影院的頻率。其二則是搭配電影策劃深度體驗活動,讓他們更有動機前往。


而案例正好就是我們今年提過很多次的電影院模範生 、幾個月前剛剛被 Sony 收購的小型連鎖電影院品牌 Alamo Drafthouse Cinema。此刻他們正在電影院裡舉辦《魔法壞女巫》(Wicked)主題的翡翠城派對,供應奧茲國主題套餐,並在套票中提供綠色眼鏡道具。


這個邏輯其實早就體現在台灣的發行商這兩年發揮得淋漓盡致的獨家特典紀念品上頭。對新一代觀眾來說,電影院體驗是一種跟歌劇院差不多的古老體驗形式,不容易拍照打卡、不利於社群傳播。他們一直在尋找能夠從電影院帶回家證明自己來過的紀念品和獨特體驗。


Alamo Drafthouse Cinema 曾經有一個由電影院販賣部衍生出來的獨立紀念品店品牌 Mondo,專門製造販售獨家款式電影海報、原聲帶黑膠等電影院週邊,滿足影迷把「電影帶回家」的需求(可惜不久前因財務重整而賣掉這個子公司)。


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他們能有遠超過同業、高達26%的上座率(2022年統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葉郎的沙龍
1.5K會員
326內容數
錄影帶不只是上個世紀的革命性科技媒介,也是一整個世代橫跨二、三十年的共同生活型態。我的首部數位連載作品《錄影帶生與死》,重溫 70 年代錄影帶工業的黃金年代與興衰跌宕,從錄影帶、DVD 到 Neflix 的數位崛起,錄影帶如何改變世界?一同探尋錄影帶的前世今生,走進電影工業後台,揭開幕後的文化革命。
葉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0
▌近4成英國影視從業人員考慮在5年內轉行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30 →報導摘錄→ BECTU 英國廣播娛樂電影與劇院業工會 :「超過半數自由工作者接不到案子,還有78%表示他們無力支付生活支出。」 →報導連結→ https://www.bbc.com/n
Thumbnail
2024/12/30
▌近4成英國影視從業人員考慮在5年內轉行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30 →報導摘錄→ BECTU 英國廣播娛樂電影與劇院業工會 :「超過半數自由工作者接不到案子,還有78%表示他們無力支付生活支出。」 →報導連結→ https://www.bbc.com/n
Thumbnail
2024/12/27
▌ Netflix 趕在2024年結束前補考通過直播節目的挑戰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27 →報導摘錄→ Cord Cutters News:「耶誕節賽事是對 Netflix 直播技術的關鍵一戰,大量觀眾上線檢驗該平台是否有能力承擔大型運動賽事轉播的壓力。 與先前
Thumbnail
2024/12/27
▌ Netflix 趕在2024年結束前補考通過直播節目的挑戰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27 →報導摘錄→ Cord Cutters News:「耶誕節賽事是對 Netflix 直播技術的關鍵一戰,大量觀眾上線檢驗該平台是否有能力承擔大型運動賽事轉播的壓力。 與先前
Thumbnail
2024/12/24
▌《魷魚遊戲:殺出重圍》會是 Netflix 遊戲業務的命運轉折點嗎?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24 →報導摘錄→ 《魷魚遊戲:殺出重圍》 遊戲開發主管:「當大家在追劇的時候,他們可能會聯想到這個遊戲,產生想玩的動機並表現在行動之上。或是當大家在玩遊戲的時候,可能因此決
Thumbnail
2024/12/24
▌《魷魚遊戲:殺出重圍》會是 Netflix 遊戲業務的命運轉折點嗎?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1224 →報導摘錄→ 《魷魚遊戲:殺出重圍》 遊戲開發主管:「當大家在追劇的時候,他們可能會聯想到這個遊戲,產生想玩的動機並表現在行動之上。或是當大家在玩遊戲的時候,可能因此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電影消費者原本高度集中化的口味正逐漸疏散到好萊塢大片以外的地方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715 ■ 好萊塢躲掉了 Sony 併吞 Paramount 這場可能的災難 Skydance 併購 Paramount Global 的提案雖然已投票通過,但後者仍然享有45天競購期
Thumbnail
▌電影消費者原本高度集中化的口味正逐漸疏散到好萊塢大片以外的地方 ▌ #葉郎每日讀報 #快讀版 20240715 ■ 好萊塢躲掉了 Sony 併吞 Paramount 這場可能的災難 Skydance 併購 Paramount Global 的提案雖然已投票通過,但後者仍然享有45天競購期
Thumbnail
為什麼好萊塢電影可以長期掌握全球票房?為什麼各國試圖模仿卻難以成功?這其中究竟是經濟的問題,還是政治的問題,抑或是根本上的美學問題? 讓我們坐下來好好的看一看,談一談,知古才能鑑今,或許在好萊塢大罷工的今天,無論是身為創作者還是電影觀眾,我們都能有所獲益。
Thumbnail
為什麼好萊塢電影可以長期掌握全球票房?為什麼各國試圖模仿卻難以成功?這其中究竟是經濟的問題,還是政治的問題,抑或是根本上的美學問題? 讓我們坐下來好好的看一看,談一談,知古才能鑑今,或許在好萊塢大罷工的今天,無論是身為創作者還是電影觀眾,我們都能有所獲益。
Thumbnail
就在好萊塢因為六十年來首次超級大罷工之際,或許是時候讓我們思考下電影院的其他可能性,換言之,電影消費的多元可能性。本文將提供四種想法,歡迎一起加入我們的頭腦體操,甩掉大腦裡多餘的贅肉,和阿湯哥一起拯救電影院,以不同的方式。
Thumbnail
就在好萊塢因為六十年來首次超級大罷工之際,或許是時候讓我們思考下電影院的其他可能性,換言之,電影消費的多元可能性。本文將提供四種想法,歡迎一起加入我們的頭腦體操,甩掉大腦裡多餘的贅肉,和阿湯哥一起拯救電影院,以不同的方式。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20230711 ▌葉郎讀報:Disney 的大片策略顯然出了問題,必須趕快檢討修訂  ▌ 電影專業媒體 no film school 刊出了一篇分析報導,檢視 Disney 為何從2020年之前的歷史高峰每年有多部逼近10億甚至超過10億的成功電影,到今年連續包含《Ant-
Thumbnail
【葉郎每日讀報】20230711 ▌葉郎讀報:Disney 的大片策略顯然出了問題,必須趕快檢討修訂  ▌ 電影專業媒體 no film school 刊出了一篇分析報導,檢視 Disney 為何從2020年之前的歷史高峰每年有多部逼近10億甚至超過10億的成功電影,到今年連續包含《Ant-
Thumbnail
有限的是電影院的影廳空間,無限的是每週都有新電影上映。 身為影城工作者,假設現在有2部電影需要安排影廳,而此時你知道A電影滿座率高達80%,B電影只有A電影的一半不到,你會把空間排給誰?而為什麼你會知道A電影的滿座率比較高呢?
Thumbnail
有限的是電影院的影廳空間,無限的是每週都有新電影上映。 身為影城工作者,假設現在有2部電影需要安排影廳,而此時你知道A電影滿座率高達80%,B電影只有A電影的一半不到,你會把空間排給誰?而為什麼你會知道A電影的滿座率比較高呢?
Thumbnail
這年頭已經再也看不到那種有棗紅色絲絨銀幕的戲院了。 百年老戲院一個一個都在矽谷昂貴的現代中凋零。 這也許是老人們最後聚集的地方。
Thumbnail
這年頭已經再也看不到那種有棗紅色絲絨銀幕的戲院了。 百年老戲院一個一個都在矽谷昂貴的現代中凋零。 這也許是老人們最後聚集的地方。
Thumbnail
新浪潮真是無聊!為什麼要以藝術之名,悶到所有人!這些小成本電影,真讓人很煩耶… 我們要的是商業大片! 法國前文化部長,Roselyne Bachelot,談到高達電影 【簡介】 面對後疫情電影危機,今天(2022年十月五日)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以頭版頭條方式,爬梳當今歐洲影業的存亡
Thumbnail
新浪潮真是無聊!為什麼要以藝術之名,悶到所有人!這些小成本電影,真讓人很煩耶… 我們要的是商業大片! 法國前文化部長,Roselyne Bachelot,談到高達電影 【簡介】 面對後疫情電影危機,今天(2022年十月五日)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以頭版頭條方式,爬梳當今歐洲影業的存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