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也要解決心情

解決問題也要解決心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我療癒的學員中,發現有不少成年人的童年創傷,是來自於當時的大人們,在事件發生時,只忙著處理問題,而忘記了也要處理孩子們的心情,導致當年的孩子,把沒有被好好對待的心情帶到成年,成了童年創傷或陰影

舉例來說,當孩子在學校打架或遭到霸凌…等,老師及家長們,往往都急著將將注意力放在解決行為問題,或規矩建立上,而忽略了對孩子內在心情的關懷,沒能做到解決問題也要解決心情

1.忽視情緒因素: 父母可能致力於解決行為問題,例如制止孩子打架、與學校合作處理事件,但卻忽略了探討孩子參與打架的原因,以及背後可能存在的情緒困擾

2.未解決的情緒困擾: 孩子可能因為某些情緒困擾而表現出攻擊性行為,打架或霸凌…等,可能只是一種表達這些情緒的方式,若父母僅關注行為而未處理根本的情緒問題,孩子無法有效地處理這些情感,進而未解決根本問題

3.缺乏情感支持: 孩子可能感到被孤立和缺乏情感支持,父母專注於解決問題,而未提供適當的情感陪伴和理解,孩子感到無法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進而增加更深的負面情緒

4.影響人際關係: 若父母未處理孩子的內在情緒,這可能對往後的人際關係贈成負面影響,孩子可能難以建立健康的情感連結,並在處理日常人際互動中遇到挑戰

在這種情況下,適當的處理方式可能包括:

情感支持: 父母應該主動詢問孩子的感受,傾聽他們的想法,並提供足夠的情感支持,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受

情緒教育: 幫助孩子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導他們適當的情緒管理技巧,以減輕負面情緒的表現

合作解決問題: 與孩子共同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讓他們參與制定解決方案,有助於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

尋求專業協助: 若情況複雜,父母可以考慮尋求心理專業的協助,以確保孩子獲得全面的心理支持

神經科學家約瑟夫.勒杜(Joseph LeDoux)言簡意賅地指出”由情緒系統通往認知系統的連接,比由認知系統通往情緒系統的連接更加牢固。” 簡單來說,” 實際問題”與”情緒問題”相互連通,它們彼此牽動,要解決問題,也要善待情緒,否則,表面的問題也許獲得解決了,但底下的情緒,卻埋下了負面的根,因此解決問題也要解決心情,在任何時刻和事件中,都非常重要

avatar-img
情緒導護師Julie的沙龍
5會員
122內容數
希望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舒心自在,並且隨時都能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Enjoy lif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 你的第二人生始於你明白人生只有一次”中,作者提到“日復一日的規律生活,幾乎淹沒了所有感受。看似擁有一切,卻忘了怎麼發自內心微笑。或許,你只是罹患了「日常慣性炎」。” #拉斐爾.喬丹奴 #日常慣性炎 這新個名詞,指的是一種心靈感受,目前全世界有這樣症狀的人越來越多,而且症狀幾乎相同:乏味感、失
這幾天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職場霸凌事件鬧得沸非湯湯,尤其除樂了事件本身的單位,許多期單單位的員工也紛紛跳出來控訴自己所遭受到的不良對待,儼然已經演變成了一個職場的 MeToo事件 雖然本人專長並非企業或職場管理,主要療癒事件的範圍也並非職場,但偶爾還是會遇到這樣的學員來求助,而且,老實說,個人有段
當人們說他們"別無選擇"時,其實他們已經做出了一個選擇,只是這個選擇可能是出於壓力、情感、習慣或其他因素,而不一定是最理想或是最想要的選擇,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感到似乎無法改變這個選擇,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現實,這句話,只是為了自我安慰,因為,這樣的說法可以幫助他們在壓力下感到更加安心,可
當人們 #追求完美 時,他們通常將自己或他人設定在一個極高的標準下,不容許有任何錯誤或不足,這種對完美的追求往往超越了現實的範疇,使人陷入一種永無止境的追逐中,似乎永遠無法達到滿足的狀態,就像是一個無法被填滿的洞,長期下來,會使人感到沮喪,因為實現完美是幾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完美主義者 通常設定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EZY2tZ2t1owrDW3z/ 看到這段影片,讓我想起了我自己,還有許多因為感情傷痛來找我療癒的學員,影片雖然很短,但字字都說到了重點和心坎兒裡 善良的女人往往是那些在感情中最容易被傷害的,她們性格溫柔、體貼,對待周遭的人總是
身為情緒導護師,在我們要與學員起進入情緒困擾的故事(原因)時,常常會被問的一句話是,”我怕我會哭耶,怎麼辦?” 我的回答一律都是”哭,很好啊! 不要怕,盡量哭,我陪妳,"我不怕妳哭,我只怕妳不哭”,最近在療癒一位深受十幾年情傷的個案,當她在敘述她的故事時,十分冷靜,一滴淚都沒掉,可以看得出來,她並不
在” 你的第二人生始於你明白人生只有一次”中,作者提到“日復一日的規律生活,幾乎淹沒了所有感受。看似擁有一切,卻忘了怎麼發自內心微笑。或許,你只是罹患了「日常慣性炎」。” #拉斐爾.喬丹奴 #日常慣性炎 這新個名詞,指的是一種心靈感受,目前全世界有這樣症狀的人越來越多,而且症狀幾乎相同:乏味感、失
這幾天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職場霸凌事件鬧得沸非湯湯,尤其除樂了事件本身的單位,許多期單單位的員工也紛紛跳出來控訴自己所遭受到的不良對待,儼然已經演變成了一個職場的 MeToo事件 雖然本人專長並非企業或職場管理,主要療癒事件的範圍也並非職場,但偶爾還是會遇到這樣的學員來求助,而且,老實說,個人有段
當人們說他們"別無選擇"時,其實他們已經做出了一個選擇,只是這個選擇可能是出於壓力、情感、習慣或其他因素,而不一定是最理想或是最想要的選擇,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感到似乎無法改變這個選擇,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現實,這句話,只是為了自我安慰,因為,這樣的說法可以幫助他們在壓力下感到更加安心,可
當人們 #追求完美 時,他們通常將自己或他人設定在一個極高的標準下,不容許有任何錯誤或不足,這種對完美的追求往往超越了現實的範疇,使人陷入一種永無止境的追逐中,似乎永遠無法達到滿足的狀態,就像是一個無法被填滿的洞,長期下來,會使人感到沮喪,因為實現完美是幾乎是不可能的 首先,#完美主義者 通常設定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EZY2tZ2t1owrDW3z/ 看到這段影片,讓我想起了我自己,還有許多因為感情傷痛來找我療癒的學員,影片雖然很短,但字字都說到了重點和心坎兒裡 善良的女人往往是那些在感情中最容易被傷害的,她們性格溫柔、體貼,對待周遭的人總是
身為情緒導護師,在我們要與學員起進入情緒困擾的故事(原因)時,常常會被問的一句話是,”我怕我會哭耶,怎麼辦?” 我的回答一律都是”哭,很好啊! 不要怕,盡量哭,我陪妳,"我不怕妳哭,我只怕妳不哭”,最近在療癒一位深受十幾年情傷的個案,當她在敘述她的故事時,十分冷靜,一滴淚都沒掉,可以看得出來,她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