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絕對原則-讀後感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繼續分享書中的其他閱讀心得跟精華內容,給大家參考,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書局買書,書中內容會更詳細。 原則6,  與持股的公司合作並保持合作: 股價的上漲源自於公司價值的提升,改變的先後順序有其差異,不過兩者終究會會合,就像老人牽著狗一樣,狗不管往任何方向跑最終都會回到老人身邊。 對於投資公司的選擇標準,有以下五項。 1.  具競爭力的一流公司 2.  擁有良好商業模式的公司 3.  擁有健全的財務結構和管理架構的公司 4.  實踐開放式經營的公司 5.  履行社會責任的公司 最理想的價值投資股,該公司擁有支配市場的能力,並持續獲利和配息的公司,當擁有這種公司時,長期投資才會產生驚人的獲利。 無論遇到多優秀的公司,假如沒有親自投資,就和自己無關,所以如果對一家公司有興趣,可以先買進一些股份,因為只要開始持有股票,自然會更好奇並開始研究,自然而然的你會注意競爭公司的動態,或在相關新聞和證卷公司分析報告出現時仔細確認。 每當市場遇到危機,要更果敢地投資在那些具有競爭力的公司,也不需要為了防範風險而預留大量現金,將大部份的財產放在股市,只要持續持有好公司,資產短暫的縮水不需要太過擔心,最終都會漲回來的。 發現市場過熱時,股價接連上漲,投資人搶著買股票時,我們要特別戒慎小心,而正在投資的公司股價開始快速上漲時,但收購數量還沒有買夠,會選擇維持原狀,不強行加碼。 沒人知道危機會何時何地出現,就算精準預測到了,一旦離開市場就很難再回歸,畢竟又得再預測回歸的時機,假如一直處在隨時準備應付危機的狀態,人自然會變得畏縮,在那樣的狀態下不敢有所作為,或是買得太少,最終很難獲得可觀的投資報酬,所以結論是根本不需要做多餘的擔心,該做的是專注找出真正能在危機中生存甚至賺更多獲利的的公司,這時你就會發現危機變成了新的機會。 原則7,  在公司的成長週期投資: 剛開始投資時,一定聽人家說過 ”要買在底部,賣在高點”,”股市過熱時,要保有一定程度的現金”,”讀懂領先指標或市場週期,方可掌握進出場時機”,這類的話。 但是似乎沒有人可以每次都預測準確未來,即使在股市度過漫長歲月的巴菲特也不行,他可以繳出每年穩定的漂亮報酬,但也承認自己無法預測市場,那麼全世界的散戶究竟有誰能辦到呢?  為什麼有人會主張要觀察市場動向,找出適當的進出時機呢?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證券公司或投信公司裡的專員影響所致,因為他們需要引導投資人不斷交易,才能獲得利益,如果投資人都是些不喜歡頻繁交易的人,就不會產生大量佣金,不過這些機構應該想的長遠一點,眼前的利益固然誘人,但如果能養大市場這塊大餅,所有人就能一起分享果實。 如果金融機構願意共同創造出老實和無聊但只投資好公司的文化,政府不要鼓勵年輕人當沖,大家一起努力不頻繁交易,股市會更加美好,而不會只是一場零和遊戲。 觀察投資的公司,會發現公司的成長不會直接影響股價上漲,要等到多數市場參與者發覺公司內在價值增加時,股價才會上漲,股價上漲意味著股市認可公司的努力,公司成長的種子從萌芽到開花、結果需要時間,想得到市場的肯定也需要時間,想要明白長期投資如何成功,讓自己專注在公司的發展並耐心等待,非常重要。 懂得判斷公司價值的人,要明白再好的公司也要盡量買便宜點,認為公司股價高過價值時,不要買貴,這樣才不容易賠錢,也要相信自己判斷的公司價值是對的,不要太在意他人的想法,信念對於股市投資來說很重要,它讓我們在市場低估公司價值時,股價不斷下跌時,可以開心的收購更多的股票數量。 以前大家都會覺得散戶不可能跟外資和法人對抗,散戶的資訊情報網、財力、分析能力都很弱小,但散戶也有自己的優勢。 例如散戶可以選擇幾年幾個月不投資,找到合適目標再出手,但法人機構不同,他們必須不時的投資。 散戶可以不對持股做任何動作,耐心等到大漲為止,但是法人機構每個月都要承受報酬率需大於指數漲幅的業績壓力,所以散戶的優勢在於時間跟自由度較高。 投資失敗的人如果不去檢討自己,只會怪罪於是外資法人跟大股東的陷阱所害,是沒有辦法進步的,其實最主要的失敗原因,還是歸咎於自己沒有先好好做完功課才進場,沒必要去管別人在做什麼,最該在意的是自己該做什麼。 今天先分享到這囉,後續再慢慢分享其他心得。

avatar-img
1會員
85內容數
對於薪水不多的人來說,投資有機會讓自己在退休時有兩份收入(老人年金+投資收益),不要放棄小確幸,可以從投資賺到的錢拿一部分來享受,尋找在能力範圍內的快樂很重要,不要有什麼犧牲自己的想法,你自己都不快樂了,又怎麼能讓自己的家人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