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開到放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人說,子債重的人一生勞碌都是為了孩子,不管生幾個就端幾個在心上,沒有一天能放下。我想這個說法沒有錯,我自己的母親就是「子債重」的人,孩子出門還沒回來,她就一定等門等到底,孩子還沒進門一口飯都吃不下,孩子回來了,她就胃口大開,連吃兩碗還不夠。相較於我的父親對孩子是很輕鬆看待的,孩子幾點出門、幾點回來,他都麻麻的,有回來就好。


阿棉阿嬤的先生浪子型,負責逍遙玩樂不負責家計,所以阿棉阿嬤只好帶著八個孩子從坪林鄉下到台北市另謀出路。阿嬤為了養孩子,租了一個小攤車做米粉湯生意,一個月能賺到三百元阿嬤就很滿足,一百元給孩子吃喝,一百元付房租,另外一百元存起來當預備金。阿嬤的先生三不五時會到米粉攤要錢,要不到就砸攤摔鍋,那時候阿嬤就會很傷心,傷心的原因不是因為被先生一再糟蹋,而是煩惱又是白做工的一天,八個小孩的註冊費湊不足怎麼辦。


辛苦持家養家,終於把八個孩子拉拔長大,八個孩子各自婚娶,理應要放下了,可是阿嬤的心依然很操勞,擔心誰上晚班不知有無平安回到家,誰的工作不穩定,不知能不能吃苦耐勞,擔心誰總是晚上出門看電影,不知有沒有早一點回家。總總的擔心和煩憂,讓阿嬤的心境很擁擠很沉重。


直到有一天,阿嬤在社區志工的牽引下走入慈善團體做環保,為了老有所用,她主動跟一間藥局要求收紙箱,藥師很和善答應了。阿嬤為了報答,看到藥師在忙,她就幫忙打掃衛生拖地擦灰塵,藥師感動這位八十歲的老人家如此勤勞而且不佔人便宜,每個月都會算「薪水」給阿嬤,阿嬤把薪水留三分之一給孫子買吃的,三分之二捐出去幫助弱力。阿嬤說,她走過很苦的日子,知道沒錢是怎麼回事,自己八十歲還能賺錢一定要回饋。


因為做公益很清淨很歡喜,不知不覺替兒孫操煩的心就這樣一點一滴放下了,阿嬤不再等門、不再操心誰飯碗不保,也不再掛念誰有無吃飯。有人說,不再掛意就是「業障」輕了,「子債」淡了,能全心為自己的晚年鋪路。阿嬤說,不知道是不是業障輕了,只知道與其這樣操煩,不如好好行善積德,請諸佛菩薩眾神明來為自己守護兒孫,比自己傻傻的操煩不知好上多少萬倍。


阿嬤晚年智慧啟迪,知道再多的掛心都無濟於事,不如專心做好事,好事做多了自有福緣度災劫。老智者說,與其操心孩子,不如為孩子祝福,總是,我們在這邊造福、廣結善緣,孩子在那邊自有福緣來照撫。


#行善積德

#放下

#轉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喵喵-avatar-img
2024/12/11
放下了擔憂,拿到了清淨
吳柳蓓-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1
喵喵 謝謝閱讀和回饋,正是如此,言簡意賅,一針見血。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6K內容數
吳柳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吳桃阿嬤穿著一條卡通睡褲、袖套,戴著荷葉邊的帽子踩著腳踏車就出門做資源回收了,在一般人眼中,那不是一條適合穿出門的褲子,但是在吳桃阿嬤的心裡,那是一條四季皆宜的二手惜福褲。 早年的吳桃阿嬤因為先生嗜酒天天醉不養家,為了三個孩子的將來,毅然決然將孩子帶出去自食其力。吳桃阿嬤在工廠做事,天天都有班
Thumbnail
2025/04/29
吳桃阿嬤穿著一條卡通睡褲、袖套,戴著荷葉邊的帽子踩著腳踏車就出門做資源回收了,在一般人眼中,那不是一條適合穿出門的褲子,但是在吳桃阿嬤的心裡,那是一條四季皆宜的二手惜福褲。 早年的吳桃阿嬤因為先生嗜酒天天醉不養家,為了三個孩子的將來,毅然決然將孩子帶出去自食其力。吳桃阿嬤在工廠做事,天天都有班
Thumbnail
2025/04/29
玉卿每天凌晨三點半騎腳踏車出門,騎出巷口,已經有兩位鄰居在邊上等著,三個人相偕到環保站做事,一直做到早上七點、十點才回家。玉卿負責掃廁所,其他兩位負責掃地,玉卿掃了大半年廁所,越掃越「堵爛」,忍不住心想,為什麼總是有人無法對準,難道他們在自己家上廁所也都這樣「隨性 」嗎。 有一天,玉卿實在掃不
Thumbnail
2025/04/29
玉卿每天凌晨三點半騎腳踏車出門,騎出巷口,已經有兩位鄰居在邊上等著,三個人相偕到環保站做事,一直做到早上七點、十點才回家。玉卿負責掃廁所,其他兩位負責掃地,玉卿掃了大半年廁所,越掃越「堵爛」,忍不住心想,為什麼總是有人無法對準,難道他們在自己家上廁所也都這樣「隨性 」嗎。 有一天,玉卿實在掃不
Thumbnail
2025/04/28
一九九五年,幸子帶著年僅十歲的獨生女到南非讀書,五年後,再到美國讀高中,不管是在南非,還是在美國,幸子沒有一般富太太逛街購物養尊處優的習慣,她一直都在做公益做志工,因為她從小到大有一個怪癖,就是見不得人苦。 在南非的時候,她跟著一位台籍實業家志工深入黑人幫派區發放物資,在美國也一樣不怕死深入虎
Thumbnail
2025/04/28
一九九五年,幸子帶著年僅十歲的獨生女到南非讀書,五年後,再到美國讀高中,不管是在南非,還是在美國,幸子沒有一般富太太逛街購物養尊處優的習慣,她一直都在做公益做志工,因為她從小到大有一個怪癖,就是見不得人苦。 在南非的時候,她跟著一位台籍實業家志工深入黑人幫派區發放物資,在美國也一樣不怕死深入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是多心疼爸爸或媽媽,因為一雙手要養很多張嘴,要任勞任怨、做馬做牛,甚至完整犧牲才能達到。亞男的母親三十四歲就守寡,一個人千辛萬苦把亞男拉拔長大,吃過的苦、受過的罪,亞男記在心裡清清楚楚。這對母子彼此依賴甚深,亞男對母親的依賴是情感上的,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讓媽媽安心開心,而母親的依賴
Thumbnail
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是多心疼爸爸或媽媽,因為一雙手要養很多張嘴,要任勞任怨、做馬做牛,甚至完整犧牲才能達到。亞男的母親三十四歲就守寡,一個人千辛萬苦把亞男拉拔長大,吃過的苦、受過的罪,亞男記在心裡清清楚楚。這對母子彼此依賴甚深,亞男對母親的依賴是情感上的,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讓媽媽安心開心,而母親的依賴
Thumbnail
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是多心疼爸爸或媽媽,因為一雙手要養很多張嘴,要任勞任怨、做馬做牛,甚至完整犧牲才能達到。亞男的母親三十四歲就守寡,一個人千辛萬苦把亞男拉拔長大,吃過的苦、受過的罪,亞男記在心裡清清楚楚。這對母子彼此依賴甚深,亞男對母親的依賴是情感上的,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讓媽媽安心開心,而母親的依賴
Thumbnail
單親家庭的孩子總是多心疼爸爸或媽媽,因為一雙手要養很多張嘴,要任勞任怨、做馬做牛,甚至完整犧牲才能達到。亞男的母親三十四歲就守寡,一個人千辛萬苦把亞男拉拔長大,吃過的苦、受過的罪,亞男記在心裡清清楚楚。這對母子彼此依賴甚深,亞男對母親的依賴是情感上的,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如何讓媽媽安心開心,而母親的依賴
Thumbnail
有人說,子債重的人一生勞碌都是為了孩子,不管生幾個就端幾個在心上,沒有一天能放下。我想這個說法沒有錯,我自己的母親就是「子債重」的人,孩子出門還沒回來,她就一定等門等到底,孩子還沒進門一口飯都吃不下,孩子回來了,她就胃口大開,連吃兩碗還不夠。相較於我的父親對孩子是很輕鬆看待的,孩子幾點出門、幾點回來
Thumbnail
有人說,子債重的人一生勞碌都是為了孩子,不管生幾個就端幾個在心上,沒有一天能放下。我想這個說法沒有錯,我自己的母親就是「子債重」的人,孩子出門還沒回來,她就一定等門等到底,孩子還沒進門一口飯都吃不下,孩子回來了,她就胃口大開,連吃兩碗還不夠。相較於我的父親對孩子是很輕鬆看待的,孩子幾點出門、幾點回來
Thumbnail
母親天生就是要承擔很多苦難 「不論發生什麼事,孩子第一個找的永遠是媽媽」  照顧孩子沒說出口的情緒,比說出口的更重要      那天在外用餐,老闆才剛帶我們入座,就被隔壁桌大聲的語氣嚇了一跳,於是我們也識相的變得很安靜,連討論餐點都輕聲細語,我們也不知道為何自發性的安靜,連兒子也突然懂
Thumbnail
母親天生就是要承擔很多苦難 「不論發生什麼事,孩子第一個找的永遠是媽媽」  照顧孩子沒說出口的情緒,比說出口的更重要      那天在外用餐,老闆才剛帶我們入座,就被隔壁桌大聲的語氣嚇了一跳,於是我們也識相的變得很安靜,連討論餐點都輕聲細語,我們也不知道為何自發性的安靜,連兒子也突然懂
Thumbnail
因為父母離婚,而她跟著母親,母親是經濟支持和實際的照顧者,所以,從小,「貼心的女兒」的標籤,就隨著她成長至今。 然而,在此同時,她卻長期受到憂鬱和暴食所苦…
Thumbnail
因為父母離婚,而她跟著母親,母親是經濟支持和實際的照顧者,所以,從小,「貼心的女兒」的標籤,就隨著她成長至今。 然而,在此同時,她卻長期受到憂鬱和暴食所苦…
Thumbnail
有人會尊重母親的需求嗎? 為了母親節,我得要起床打理兩隻,吃長輩們喜歡的桌菜料理,客家小炒和豬腳小孩根本咬不動,只能吃點白飯又要被長輩們不斷關心:你怎麼不用給他們吃?! 兒子12:30想睡了,1:00還沒開飯,冗長的吃飯時間又不能去哪裡,所以心情差大哭,他爸在場當場抓他,他哭的更大聲,要媽媽抱抱,他
Thumbnail
有人會尊重母親的需求嗎? 為了母親節,我得要起床打理兩隻,吃長輩們喜歡的桌菜料理,客家小炒和豬腳小孩根本咬不動,只能吃點白飯又要被長輩們不斷關心:你怎麼不用給他們吃?! 兒子12:30想睡了,1:00還沒開飯,冗長的吃飯時間又不能去哪裡,所以心情差大哭,他爸在場當場抓他,他哭的更大聲,要媽媽抱抱,他
Thumbnail
 「你無法給別人你沒有的東西」,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不過,最近我卻發現有一個東西撼動了我對這句話的認知。  自小,我生長在一個相當忙碌,充滿限制的家庭裡。在我的印象中,父親總是為了家計早出晚歸,他那嚴肅與不苟言笑的形象,與他腰間那隨時可以抽出鞭打小孩的皮帶,使我對他感到既敬畏又害怕,也曾有怨恨的心情
Thumbnail
 「你無法給別人你沒有的東西」,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不過,最近我卻發現有一個東西撼動了我對這句話的認知。  自小,我生長在一個相當忙碌,充滿限制的家庭裡。在我的印象中,父親總是為了家計早出晚歸,他那嚴肅與不苟言笑的形象,與他腰間那隨時可以抽出鞭打小孩的皮帶,使我對他感到既敬畏又害怕,也曾有怨恨的心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