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孩子沒說出口的情緒,比說出口的更重要

2023/11/0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photo by Pexels

photo by Pexels

母親天生就是要承擔很多苦難

「不論發生什麼事,孩子第一個找的永遠是媽媽」

  

照顧孩子沒說出口的情緒,比說出口的更重要  

  

那天在外用餐,老闆才剛帶我們入座,就被隔壁桌大聲的語氣嚇了一跳,於是我們也識相的變得很安靜,連討論餐點都輕聲細語,我們也不知道為何自發性的安靜,連兒子也突然懂得用眼神傳達示意。

  

因為就在隔壁桌,所以無法不聽到他們的對話內容,總之是夫妻之間的口角,不清楚是什麼事,我不想看圖說故事,也無權置喙。

  

我和兒子說,眼見不一定為憑,看起來是爸爸說話比較大聲,但兩人看起來都相當嚴肅。其實除了當事者,沒有人知道事情的原貌,所以我們不要做任何的評論。

  

一直到他們離開,有一幕讓我心有戚戚焉也感觸很深。

  

那對夫妻有二個孩子,一個較大能自己用餐的孩子,在爸媽爭論時安靜地看手機,而另一個較小仍需安撫的孩子一直掙扎著要找媽媽,所以媽媽和爸爸爭論的同時,她需要一心二用邊安撫黏在她身上的孩子,邊和丈夫對話。

  

不論發生什麼事,孩子第一個找的永遠是媽媽,也只能是媽媽。媽媽就是那無可取代被取代的安全感。

  

一直黏在媽媽身上的孩子,那一幕讓我很有感觸,在兒子的那個時期,也是這樣黏著我,非我不行。  

  

追蹤我多年的讀者從我曾經分享的文章裡知道,以前只要我入院治療,最擔心的還是在家裡的倆父子啊!我常常需要在醫院透過LINE遠端協調父子倆的事。

  

不是J刻意要丟給我,而是怎麼說呢?因為他在照顧孩子情緒的這部份,也常感到挫折。

  

但是,J在這幾次我住院治療時說:「現在兒子長大了,也懂事不少,所以在你住院時,兒子都好好的。」

  

我聽了覺得好欣慰,但沒想到事實是兒子說因為媽媽不在,所以當有內在情感的需求時,他會刻意忍住,然後等我出院回家。 

  

「怎麼不跟爸比聊聊心裡的感覺呢?爸比也很期待聽你跟他說。」我問兒子。「我就是很想妳趕快回來。」兒子抱著我說。

  

原來,他並不是真的「好好的」。

  

於是我和J討論這件事,也希望J多主動去關心兒子,即便兒子看起來都好好的,那只是我們看見的表象。

  

「可是,問了不說呢?他總是說沒事。」J感到無奈。

  

「不說也沒關係,但至少兒子知道你在,他知道你有心理準備著,就是一種安心。有時候,我在想或許不需要一定要多說些什麼,光是有你主動提起,光是這樣就有充份被理解的陪伴。」我每次住院前都要和J再三提醒。

    


 。。。

  

 

兒子在二、三歲,人稱豬狗嫌的黏黏期時,J曾經為了兒子最愛的不是他而難過、沮喪好久,我記得他還和也有孩子的同事聊過此事,彷彿英雄惜英雄,彼此吐露屬於男人的心聲。

  

儘管J有心也有意刻意安排和兒子獨處,想要偷偷擄獲兒子的心,兒子當然也很開心覺得很幸福,但內心需要被安撫的需求一旦出現,要找的人依舊是媽媽,是我。

  

J因為我曾經的經驗,還認真的問我,「兒子是不是真的不愛他?」天啊!我眼前的這個大男孩,怎麼可以這麼可愛,他對兒子的愛和我一樣好濃好濃。(親愛的兒子,未來如果你有機會看到此篇日記,你要記得我們真的好愛好愛你。)

  

還未有孩子時,J看見別的夫妻一同外出,但孩子哭鬧傷心時,總是由媽媽背著抱著時,總會忍不住數落那個爸爸怎麼不幫忙背也不幫忙抱.....。直到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都是媽媽背、媽媽抱了,因為兒子在大哭時,根本就不給我抱.......,越是要幫忙安撫,兒子的哭聲就越漸淒厲,一副我是誘拐孩子的現行犯。」J嘆息著。

  

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洗禮和練習,J也從原本的相當挫折開始慢慢去理解,當兒子哭著只要媽媽時,他就陪在旁和兒子說:「爸比也在這裡"喔"!」(J領悟到要加個"喔")。

  

現在不算得上得心應手,但他知道孩子需要溫柔的懷抱時,他就會將硬梆梆的邏輯先Pass,拿出他也可以很溫柔的潛力。

  

不過,孩子仍然也還是需要我,能夠被孩子需要著、愛著,是非常幸福的,但無法否認的是,所以「媽媽」才會這麼的疲累,尤其是當媽媽如果也有工作的話。

  

幸福與疲憊是同時存在的,是成為母親之後的體悟;不過在一開始時,確實需要與很多矛盾的感受相互磨合與適應,因為 #母親天生就是要承擔很多苦難。

  

就像我的平日裡也是忙碌著,我也有我的工作,但我的忙碌總是無法專注也無法連貫,需要一心多用,學校和老師端的狀況都是我在處理面對,因為和J相比,我了解兒子還是多很多的。

  

媽媽的一天,總是被安插很多「急件」,好不容易逐件完成後,「自己的時間」也所剩無幾,這也是為什麼我之前一直不敢答應兒子想要我幫他送餐盒的願望,因為真的會很累,即使為孩子親自料理健康飲食,我真心覺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孩子有內在需求時,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第一個找的對象的確是非媽媽不可。並非是另一半不願意或不稱職,而是因為孩子需要有完整的依附,而「媽媽」或是「主要照顧者」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一不可的安全感。

  

我也曾接過來自表哥的無奈來電:「唉,他們都不想跟我說怎麼了,只想跟你表嫂說心事,而且房門還要關起來,拜託!每天陪他們打球的都是我耶!!!」J彷彿找到同溫層的那塊浮木。

  

即便是現在兒子11歲,有小秘密或心事也都要我保密「先」不要和爸比說,非要在心裡確認了某種安全感後才能說。如在校遇見施暴老師引發不安情緒時,他的確非常需要我們的陪伴,但仍然最需要媽媽的傾聽與安撫。

  

不過,也不能因為孩子最先找的人是媽媽,就全部推給媽媽和主要照顧者就是了,如果因此而將「陪伴」丟給媽媽,那麼已經可以預見未來的各種衝突,也等於將責任推卸。

  

如同現在我和J在同一張書桌上忙著,但兒子就是只挨在我旁邊一直和我說這說那,讓我無法專注,而J卻可以好好專注在工作上不被打斷,讓我好生豔羨。

  

不過在做動態活動時,例如:打球、打拳擊、打電動時,兒子一定會先找J。所以由此可見孩子的內在情感需求,不會只有唯一一種。

  

爸爸和媽媽在家庭中的辛勞無法用任何數據去統計,也完全沒有「公平」這件事,因為很難在家事勞務和情緒勞務上取得平衡。

  

媽媽就是在某方面付出的多很多,爸爸在某方面的付出也不少,只是我們願不願意去看見、去承認罷了,能否在看見後試著理解、同理,然後找出最適合,或是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去配合,是需要共同努力的。

  

因為家庭的本質是「愛」,不是以論件計酬的方式去堆疊的,無奈、疲累、歡笑和幸福交織而成的日常,才是最真實的家庭生活啊!

  

  

  

。。。

昨晚被抓來住院治療了,一樣的惱人副作用糾纏,發燒也不舒服,我的病床一直發出「請不要離開病床避免跌倒....」的語音,再這樣下去,我都快要忍不住和語音對話了,現在只能寫作抒發痛苦......,所以這幾天,有可能會頻繁發文,請接受我任性的要求吧!

  

  

另外,自從我的粉專失而復得後,偶爾會收到哪篇文章被禁止刊登,但是我確實有與認識的讀者互動啊?所以是怎麼一回事,我也不懂。但今早試試重新發佈,看看是否真的被禁止刊登。

  

  

photo by Pexels

  



歡迎你贊助與支持我的文字書寫。感謝你的停留與閱讀。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字,請給我一個鼓勵的愛心或追蹤、分享喔!


謝謝陪伴我們的那些故事。即使長大了,也不要忘了我們仍然是個孩子。祝福你的每一天都能夠在紛擾裡找回平靜和溫柔自在。



在這裡可以搜尋微微的粉絲專頁:棉花糖的晴天暖綿綿 

點此連結即可線上聽微微說故事:微微的原創晚安故事

  


慢下來,才能看見與理解孩子,而我們也能在「慢」裡找回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