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發現廣播裡不斷播放瓊瑤八點檔的經典主題曲,例如《青青河邊草》與《還珠格格》。起初,我以為是廣播電台的年底音樂庫沒有更新,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瓊瑤過世了!
我第一次接觸瓊瑤的小說是在國中時期。
那時我們班是升學競爭激烈的女生班,有段時間,同學們瘋狂迷上了看小說來舒壓。最受歡迎的類型包括金庸的武俠小說、外國翻譯的羅曼史,還有瓊瑤的小說。
瓊瑤筆下的女主角,不論年齡或背景,總帶著一種歇斯底里的情感特質。當她們愛時,愛得轟轟烈烈;恨時,也恨得天崩地裂,正好呼應了青春期少女內心的混亂與對愛情的渴望。
我的第一本瓊瑤小說是師生戀題材的《窗外》。
記得當時,我被中文系畢業的導師抓到在課堂上偷看這本小說,她當時一臉複雜,欲言又止的神情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最後,導師只有沒收了小說,什麼也沒多說。
《窗外》的結尾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女主角最終並未與老師走到一起。多年後,長大成人的女主角跑去偷看老師的現狀,當她發現當年那位帥氣的男人已經蒼老陌生,不再是她所愛的模樣就悄然離去了。
故事結束在一種遺憾而難以名狀的情緒裡。
多年後,我才意識到,《窗外》其實是一個「鬼故事」。男女主角之間的年齡差距極大,放到法律層面,這段感情是違法的。
我想,我們班導師發現全班傳閱這本小說時,大概很想提醒我們這些現實層面的問題,但可能覺得我們聽不進去,於是作罷。
後續我又看了很多本瓊瑤的小說,她的書始終圍繞「愛情」這個主題上,女主角總是身體力行地用聲音或行動喊出對愛的渴望,
比如,
《還珠格格》裡紫薇哭喊著那句經典台詞:「皇上,您還記得十八年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
《情深深雨濛濛》裡,依萍爬上屋頂,嘶吼著要找她的刺。
(依萍比喻自己是隻為了愛情,可以將身上的刺一根根拔掉的刺蝟。)
許多人認為瓊瑤的故事太公式化,主角們似乎不必為生計煩惱,生活困難只為愛情鋪路(最多是為了遇見男主角才鋪陳的失業情節,抑或是出車禍殘廢了,就能把男主角「綁」在身邊一輩子)。
瓊瑤總會花很大的心力著墨於精神層次的爭執與交流,最厲害的是寫愛情故事還幾乎都不會有啪啪啪的情節,這估計也是上一世紀人的含蓄吧!
現在回頭看,許多情節簡直可以當作「情緒勒索」或「恐怖情人」的範例。
不論瓊瑤作品的好壞,還有她那不輸她筆下虐戀愛情的人生經歷,她確實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她存在過的痕跡,也給了好幾代人共同的回憶!她還是很了不起的。
而當我們走到生命的終點時,我們又能為這個世界留下什麼呢?
從《窗外》的女主角林青霞開始,瓊瑤的女主角們無一例外地擁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不論怎麼哭都很美,經典代表人物就是劉雪華!一直到今年的《墨雨雲間》都還能看到劉雪華的身影。儘管她多年來多飾演老太君之類的角色,但她的一顰一笑或輕蹙眉頭的神情,依然美得很有韻味。
無論是劉雪華、岳翎、俞小凡,還是後來的趙薇、林心如,瓊瑤的作品成就了這些女明星,她們也讓瓊瑤的愛情故事有了具體的形象,走入人們的心中與記憶裡。
《窗外》其實是瓊瑤自己的初戀故事,在她過世之後,她的學姊有把當時他們那轟轟烈烈的愛情造成的影響,還有老師最後的下場給投書出來,可以證實在《窗外》結局中,她看到的老師現況是符合學姊們後來去探望的情況一樣。
她的轉頭就走其實不是絕情,也不是愛情破滅,而是覺得老師應該不願意讓她看到自己變得那麼狼狽吧!
https://udn.com/news/story/124294/778689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之前在Threads上發表精簡版文章時,吸引了很多捨不得瓊瑤的讀者留言,也有批評她的作品就是舒緩那時代苦悶生活的產物,既沒有文學價值也沒有什麼社會批評,純粹是那個時代的流行文化而已。
兩極化的評價也不會隨著她的離開而消停,這也證明了她是一代奇女子了吧!
(歡迎追蹤我的Threads
https://www.threads.net/@mane_read
【作者介紹】漫閱讀
若不想錯過我最新的文章,歡迎直接訂閱我的網站或電子報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愛心,這可以讓更多人能看到這篇文章也歡迎直接 小額打賞本文將同步刊載於 漫閱讀筆記
若你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是想討論的,歡迎直接寫信給我:manread.che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