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聖誕節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我對聖誕節的喜愛程度應該是超越生日的。超過期盼成年的倒數後,生日變成每年提醒年紀一直往上跳的日子。

聖誕節常讓我想到小時候看的電影《小鬼當家》,帶來溫暖、歡慶、感恩的氛圍。好像有神奇魔法,願意無條件相信"Everything will be ok."


其實我沒有聖誕節儀式或傳統,是個妥妥的氣氛仔。

去年初次嘗試聖誕裝飾—雪松搭配肉桂棒、松果、榛果和柳丁片(有些人會用八角裝飾,對我來說好新奇)。發現我滿喜歡植物散發的天然氣味和生命力,是塑膠假植物比不上的。現在回想起來也是好玩的經驗。

很喜歡朋友說的:「雖然花會凋零,但是可以看到變化過程也很有趣。」

今年聖誕節想挑戰用預算500元做裝飾。並且要把重點放在室內。

實際購買花材時發現要做出大約20cm高的聖誕樹會爆預算,特別是諾貝松一點點就很貴。(就是常見的聖誕樹材,難怪外面常看到假樹?)像下圖一樣圓滾滾很可愛的外型就是諾貝松。

一番糾結後放棄想像中常規的聖誕樹造型。挑了諾貝松、雪松、扁柏、龍柏、果實、乾燥佛光葉等,想說等收到後再看怎麼拼湊唄。(仔細挑選卻決定的很隨興,哈)

室外的以諾貝松和松果為主。話說諾貝松好香,不知道郵差先生投遞信時會不會聞到?

raw-image

室內預想是各個空間都沾點氛圍感裝飾。吊燈以扁柏搭配松果、鹿角草、薔薇果、佛光樹葉、烏桕果實、尤加利葉。我很喜歡不同色調、深淺的綠搭配。抬頭看會讓我心情很好。

至於我想要的聖誕樹該怎麼辦呢?本預定用雪松為主體穿插扁柏和諾貝松。實際收到的諾貝松的量跟大小不適合用來做樹。從邊做邊調整樹的高度,到跳脫樹的外型變成盆栽。不是常規的樹但也很有氛圍,至少過程很開心也很喜歡成品。

因全部的預算都用在花材了,後面只能靠自己手工和畫讓氣氛更溫馨些。不得不說松類好香,剛完成的那幾天家裡籠罩在森林的味道裡。對喜歡木質調的我來說很有幸福感。

邊角料當然也不能浪費。我覺得很神奇的地方是,只要帶點聖誕元素的裝飾再結合家裡本有的東西就可以「有那味」。

背景支撐刺繡布的樹枝也是剪雪松剩下的。(形狀讓我想到巫師魔杖)

raw-image

帶有果實的龍柏隨意插也很不錯。朋友說龍柏的味道像烏梅,哈。

raw-image

雖然成果跟預想不同,但很享受邊做邊調整的過程。帶來超乎預期的模樣也很棒,畢竟植物是鮮活的,本就不該強求它們是固有的姿態。


謝謝看到這裡的大家,也很歡迎分享家裡聖誕節活動呀、裝飾呀、美食呀,什麼都很歡迎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狗園
49會員
81內容數
慢慢摸索中,都是個人想法
大狗園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參加完英國展會後回台一段時間了。果不其然又感冒。上次寵物展結束後也生病。男友都嘲笑我是矜貴的豌豆公主。 雖然可以說出喜歡哪些英國演員,但對英國旅遊滿冷感的,從沒想過英國會是我首次登上歐洲的國家。 實際去過後覺得倫敦棒呆了!好美好好逛。也體驗到天氣的多變,其實我超討厭雨天,但在英國就連下雨都覺得好美。
Thumbnail
2025/03/06
參加完英國展會後回台一段時間了。果不其然又感冒。上次寵物展結束後也生病。男友都嘲笑我是矜貴的豌豆公主。 雖然可以說出喜歡哪些英國演員,但對英國旅遊滿冷感的,從沒想過英國會是我首次登上歐洲的國家。 實際去過後覺得倫敦棒呆了!好美好好逛。也體驗到天氣的多變,其實我超討厭雨天,但在英國就連下雨都覺得好美。
Thumbnail
2025/01/16
一切發生在去年年底。直到現在指尖敲著字心裡還是感到不可思議。 去年年底以前工作上認識的合作夥伴突然聯繫我。對方提到在新的一年想要創建品牌,想找我當設計師,可以在家上班。因品牌才剛起步,設計的方向和品牌基調有讓我發揮的空間。 合作方式初步談妥後又說:「今年2月我們要去英國參展,你也一起去。」
Thumbnail
2025/01/16
一切發生在去年年底。直到現在指尖敲著字心裡還是感到不可思議。 去年年底以前工作上認識的合作夥伴突然聯繫我。對方提到在新的一年想要創建品牌,想找我當設計師,可以在家上班。因品牌才剛起步,設計的方向和品牌基調有讓我發揮的空間。 合作方式初步談妥後又說:「今年2月我們要去英國參展,你也一起去。」
Thumbnail
2024/12/27
北美館目前展出膠彩畫展《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到2025.2.2為止。 膠彩畫,又稱作重彩畫、岩彩畫、日本畫、東洋畫,是一種以膠為素材媒介,混合天然礦物的粉末,與水調和後,用畫筆在紙、絹、麻或木板上的一種作畫型式,更可以結合不同的素材,表現出許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4/12/27
北美館目前展出膠彩畫展《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覽到2025.2.2為止。 膠彩畫,又稱作重彩畫、岩彩畫、日本畫、東洋畫,是一種以膠為素材媒介,混合天然礦物的粉末,與水調和後,用畫筆在紙、絹、麻或木板上的一種作畫型式,更可以結合不同的素材,表現出許多的可能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會從12月說起是因為這是一整年對我來說最美好的月份——聖誕節存在、一年最末的月份。聖誕期間對我來說是禮物和蛋糕,是難得在家的相聚;相較於農曆春節,是父母的拉扯、互相較量待在誰家久一點。 他們的口中會說取決於我決定,但只要一點點的用字遣詞都能讓我原地爆炸。直到20多年後,也許是因為母親不再總是以出國
Thumbnail
會從12月說起是因為這是一整年對我來說最美好的月份——聖誕節存在、一年最末的月份。聖誕期間對我來說是禮物和蛋糕,是難得在家的相聚;相較於農曆春節,是父母的拉扯、互相較量待在誰家久一點。 他們的口中會說取決於我決定,但只要一點點的用字遣詞都能讓我原地爆炸。直到20多年後,也許是因為母親不再總是以出國
Thumbnail
我對聖誕節的喜愛程度應該是超越生日的。超過期盼成年的倒數後,生日變成每年提醒年紀一直往上跳的日子。 聖誕節常讓我想到小時候看的電影《小鬼當家》,帶來溫暖、歡慶、感恩的氛圍。好像有神奇魔法,願意無條件相信"Everything will be ok."
Thumbnail
我對聖誕節的喜愛程度應該是超越生日的。超過期盼成年的倒數後,生日變成每年提醒年紀一直往上跳的日子。 聖誕節常讓我想到小時候看的電影《小鬼當家》,帶來溫暖、歡慶、感恩的氛圍。好像有神奇魔法,願意無條件相信"Everything will be ok."
Thumbnail
相信真的是一種力量,小孩一直覺得會有聖誕老公公送禮物,然後每一年聖誕節都能收到"聖誕禮物"。
Thumbnail
相信真的是一種力量,小孩一直覺得會有聖誕老公公送禮物,然後每一年聖誕節都能收到"聖誕禮物"。
Thumbnail
他說:「想一起天南地北得體驗生活過日子」 要在這樣的日子裡,擁有一棵聖誕樹,因為樹上的襪子會神奇地長出禮物;因為樹下的空地會放著魔法包裹。﹝而我總淡淡地說,沒有位置擁有一棵聖誕樹,也不會有小精靈送上禮物﹞ 但,能遇見一個自在相處且舒心的人,著實不易。
Thumbnail
他說:「想一起天南地北得體驗生活過日子」 要在這樣的日子裡,擁有一棵聖誕樹,因為樹上的襪子會神奇地長出禮物;因為樹下的空地會放著魔法包裹。﹝而我總淡淡地說,沒有位置擁有一棵聖誕樹,也不會有小精靈送上禮物﹞ 但,能遇見一個自在相處且舒心的人,著實不易。
Thumbnail
冬天的十二月,總是感恩的季節。雖隨處都可以見閃亮亮的聖誕樹,但我偏愛晚上加班後走路回家,無意看到的有結花的樹與光。 突然回顧自己,曾幾何時每天睜開眼睛都被時間與壓力追趕著。在經歷家巨變後,又歷經三年的疫情,一切好像什麼困頓都不是困頓了。每天只能想著,好好的走下去!並鼓勵自己,即使面對不確定性也要泰然
Thumbnail
冬天的十二月,總是感恩的季節。雖隨處都可以見閃亮亮的聖誕樹,但我偏愛晚上加班後走路回家,無意看到的有結花的樹與光。 突然回顧自己,曾幾何時每天睜開眼睛都被時間與壓力追趕著。在經歷家巨變後,又歷經三年的疫情,一切好像什麼困頓都不是困頓了。每天只能想著,好好的走下去!並鼓勵自己,即使面對不確定性也要泰然
Thumbnail
每年只要到了12月,我的心情就會無比愉快。 沒錯。因為聖誕節馬上就要來臨了。 在這麼多的節慶當中,我最愛的節日莫過於就是這聖誕節了。 我也說不上來為甚麼,但是聖誕節總是給人一種溫暖溫馨的感覺,我對這個節日的嚮往,遠遠勝過於過年。 很想要在南京家裡也弄一棵聖誕樹,不過考量到明年就要搬家,還是忍住了。
Thumbnail
每年只要到了12月,我的心情就會無比愉快。 沒錯。因為聖誕節馬上就要來臨了。 在這麼多的節慶當中,我最愛的節日莫過於就是這聖誕節了。 我也說不上來為甚麼,但是聖誕節總是給人一種溫暖溫馨的感覺,我對這個節日的嚮往,遠遠勝過於過年。 很想要在南京家裡也弄一棵聖誕樹,不過考量到明年就要搬家,還是忍住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