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重視的節慶開始接二連三的到來,節慶往往需要花費較多金錢過節。顯化班最近同學比較常問的問題是,同學會問「我已經把自己活在「有錢的新身份」裡,可是現實中還是有許多限制,當面臨需要大筆支出的時候,內心還是會有焦慮和壓力,該怎麼辦?」
其實,當一個人真正「已經有錢」時,通常並不會持續將注意力放在「錢」上。這是因為,真正的富有意味著內心對資源充滿信任,並感到生活中各種選擇的豐盛。當一個人完全相信自己能顯化或創造更多的財富,就不會緊抓著金錢不放,也不會將焦點放在「還差什麼」。若真的很富有,花錢或不花錢都不會是太在意的重點,因為生活的重心已經轉移到更有價值的體驗上。同學,現在你依然感覺到「花錢時有限制」,便表示你尚未完全進入「有錢的新身份」。
在情感關係的例子也能看到類似的情況:若是一段健康的關係,人不會只依賴單一的伴侶或感情來獲得愛與安全。同樣的,若金錢狀態是健康的,通常也會體現出類似的平衡。比如,顯化班很多同學會跟教練分享,聽了我說用分心來讓自己不再對金錢有抓取感、匱乏感後。同學開始將注意力從不斷追求收入轉移到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建立朋友關係時,同學就一定會開始感覺生活滿足感大幅提升。就算收入沒有立即增加,但同學會不再過度擔心金錢問題,並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與自由感。這就驗證,豐盛、安全和滿足,也是可以來自多方面的支撐,而不僅僅是金錢。可能只有 10% 的滿足感來自金錢入帳,剩下的部分來自愛、朋友、興趣或其他資源。這種狀態下,對金錢的執著就相對降低。
另一方面,當一個人在某個主題上確實感到「豐盛、滿足」,通常也能感受到這個主題上的「自由」。以金錢為例,有些真正有錢的人在外花費時,反而不用自己掏錢,可能是朋友安排好,或是免費參與活動,許多選擇都自然而然地敞開。也就是說,越是有錢的人,越不會緊盯「到底花了多少錢」這件事。
反之,如果你反覆念肯定句「我很有錢」,但卻將焦點鎖在「付錢」上,當一發現「要不要付錢」的時候,就可能立刻回到「自己好像有很多限制」、「自己負擔不起」的感覺,這樣念肯定句就是在加深自己的匱乏信念,還不如多睡覺養神、養能量。
所以,當有人說「我覺得我已經活在金錢的終點(已經富有),但是現實裡還是覺得有限制,該怎麼辦?」時,就會出現一種衝突:如果你確實還感到限制,便說明你想像的「金錢終點」其實尚未真正內化在你的新身份裡。畢竟,我們的「感覺」才是真正創造實相的關鍵;一旦體驗到「有限制」,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持續創造著「限制」。
面對這種情形,可以嘗試直接選擇「體驗自由」本身。若是對某些事情仍覺得「消費不起」,那就先暫停從那條路入手,改從任何能為你帶來「自由感」的日常面向開始,體驗那股暢快、不設限的感覺,並重複累積、習慣它,逐漸讓自己更適應「自由」的狀態。如此一來,就會慢慢看見更多新的變化和可能性。
今天是平安夜,也已接近年底,對於那些剛上車的同學,好好的讓自己在顯化的練習中好好玩、玩透,為自己接下來的 2025 年創造新的榮耀。只要用心調頻、穩定地扎根在「自由」與「豐盛」的感覺之中,你的生活必然會有更多驚喜和機會自然浮現。祝福大家在這段時間都能體驗到真正的富足與自在。
📌對於教練的文章、影片有任何問題,顯化班的同學可以直接私訊我,比較快,其他同學可以在下面留言,我看到都會回覆。我們互為顯化,相遇不會是偶然。
📌想學習顯化則完整架構並和教練1對1無限期諮詢的同學,可以看留言一樓的連結介紹
📌阿明顯化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