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小說的幾個基本概念‧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這放到最後寫,因為這是我寫作到後期才慢慢領悟的東西。(基本概念,但算是進階技巧)


故事的梗用簡單的說法來說,就是亮點。以梗來說,私心覺得還可以分成:故事梗、台詞梗、畫面梗。(大致這三種方向)


故事梗簡單舉例,拿昨天跟老將閒聊時的電影來解析好了。


(這時候我一定要先murmur老將真的有夠變態,屢試不爽,每次我只要跟他聊我看過啥啥影片然後忘記名字了,只消說了幾個字詞,他就會秒回答我是哪部片,靠!這傢伙真的電腦!我會把這段對話截圖放在臉書,想去看這傢伙有多變態的可以去晃晃,他昨晚十秒內就回答我,我當下心想這個死變態,像這種過目不忘的絕對不能當評審,不然參賽者肯定會開心到飛起來......)


好了,回歸正題。因為昨晚剛好聊到絕地再生,就拿絕地再生來簡單解析。大家可以先去維基百科查一下這部電影,因為我會只講我印象中的概要,我不會為了寫這個整部重看,只記得大致的梗是什麼(細節描述有落差請包涵)。


1.故事梗


這部電影是在講述,男主角生活在一個很安全的地方、類似地底實驗室(?)、或是烏托邦的密閉社區,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照顧(監視),居住地方很乾淨,然後照顧他們的人們不斷灌輸著:外面的世界已經遭受汙染,他們是最後生存的人類,要脫離這種沒有自由的地方,就是被選上,前往神秘島。


所以選上的人都會被一起居住的人們大肆恭喜,意思是終於可以去世外仙境,享受最好的生活待遇。(選中要去神秘島的人都會被投以羨慕的眼光)


直到男主角發現事情有古怪,開始查起這件事,才意外發現,他們根本不是什麼最後倖存者,因為外界遭受汙染所以受到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


他們其實是有錢人花錢培養出來的複製人,同時也是這些富豪們的「解藥」,只要富豪們的身體出了狀況,這些被選上要去神秘島的人們,其實就是要去器官移植,搶救真正人類的生命。他們,其實是贗品,不被當成真正的人類看待,比較類似於一種藥方,他們身上所有的器官都是為了富豪生病時方便移植用的,所以他們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飲食上的、生活上的......就是為了確保哪天富豪要動用這批解藥的時候,器官是最好的狀態。(好的、新鮮的器官,可以移植到人類身上,而且因為是複製人,所以不存在什麼生命道德感,因為不是「本尊」,只是複製而誕生的「贗品」,同時,因為基因一樣,也免除了器官移植時會排斥等等醫療問題)


最後,男主角帶著女主角歷經重重困難逃出了這個備受監控的世界,他們逃到真實人類的世界去的時候,才發現這世界根本沒有什麼汙染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他們不能被放出來,因為這會對人類造成真假難辨的巨大社會問題,複製人,基因長相外表統統一樣,如果逃脫了,將來要如何確認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人類?


因此才有了開頭的,男主角與其他居民居住在一個類似於地下的巨大世界,但我當時看畫面呈現的感覺,因為都是冰冷的色調,加上複製人們一律身穿純白的衣服,所以感覺很像實驗室(白色衣服其實就很像病服啊,只是被說成類似是無污染的最棒環境),而他們就是被精心培養來解救金字塔頂端人類的解藥。


最終,男女主角逃出去之後,還同時解放了其他複製人,他們站在荒蕪的土地上,看著天空,他們獲得了真正的自由,而這也彰顯著:人類世界即將大亂。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08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80%小說+20%劇本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12夜的沙龍
65會員
266內容數
都會愛情故事為主,短篇居多。創作相關。
12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這篇開始會用實例方式來舉例,如何將劇本中需要的一些元素融入到小說裡面。
Thumbnail
2025/04/08
這篇開始會用實例方式來舉例,如何將劇本中需要的一些元素融入到小說裡面。
Thumbnail
2024/12/24
要命的發現前一篇的時間是半年多前......
Thumbnail
2024/12/24
要命的發現前一篇的時間是半年多前......
Thumbnail
2024/05/09
這篇記錄小說組成的幾個基本概念,包括大綱、人物、性格的設定。
Thumbnail
2024/05/09
這篇記錄小說組成的幾個基本概念,包括大綱、人物、性格的設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寫文章作為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法。自己學習寫作的經驗,寫作對於表達觀點和了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寫文章作為學習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方法。自己學習寫作的經驗,寫作對於表達觀點和了解社會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進一步談為什麼要修稿?什麼時候修,以及怎麼修。
Thumbnail
我們進一步談為什麼要修稿?什麼時候修,以及怎麼修。
Thumbnail
不管你寫的是小說或散文,我想邀請你為自己寫一篇序。   
Thumbnail
不管你寫的是小說或散文,我想邀請你為自己寫一篇序。   
Thumbnail
只要一直寫下去,之前的累積就能慢慢水到渠成。寫作是個人的事,重點是堅持著寫下去。
Thumbnail
只要一直寫下去,之前的累積就能慢慢水到渠成。寫作是個人的事,重點是堅持著寫下去。
Thumbnail
這是我的第一篇故事筆記(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篇),我根據出社會後從事過的寫作/創作工作,整理出以下三個反思心得,以茲提醒自己並分享給大家參考: 一、情感來自「親眼見證」 情節可以虛構,但情感需要經歷。 很多時候,我們都想要寫一則極有特色的故事,於是加入很多元素、很多議題,再依此調和、揉合,但是這
Thumbnail
這是我的第一篇故事筆記(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篇),我根據出社會後從事過的寫作/創作工作,整理出以下三個反思心得,以茲提醒自己並分享給大家參考: 一、情感來自「親眼見證」 情節可以虛構,但情感需要經歷。 很多時候,我們都想要寫一則極有特色的故事,於是加入很多元素、很多議題,再依此調和、揉合,但是這
Thumbnail
透過寫作來表達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性,學習寫作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透過寫作來表達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性,學習寫作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恩...該寫些什麼呢?
Thumbnail
恩...該寫些什麼呢?
Thumbnail
作者用常見的生活模式為底,分享所見所聞,提供自己對於這些情況的建議。詞彙的使用跟實力培養絕對是需要時間的,也非常需要靠別人的作品來當作自己的養分來源,多閱讀別人的書籍、文字、而且是有意識的學習,然後再加上實踐,相信慢慢就能寫出吸引人的文字、甚至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Thumbnail
作者用常見的生活模式為底,分享所見所聞,提供自己對於這些情況的建議。詞彙的使用跟實力培養絕對是需要時間的,也非常需要靠別人的作品來當作自己的養分來源,多閱讀別人的書籍、文字、而且是有意識的學習,然後再加上實踐,相信慢慢就能寫出吸引人的文字、甚至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Thumbnail
上一篇精準寫作的,是我們首次探討文章內容該怎麼寫,如何更生動、打動人心,以此目的為前題的寫作技巧在上篇也分享了不少,這回我們一樣談內容,但談的不是速成的外功,而是需要時間練習的心法,修習完畢後可以幫助我們在文章內容層面,建立自己獨特的觀點。
Thumbnail
上一篇精準寫作的,是我們首次探討文章內容該怎麼寫,如何更生動、打動人心,以此目的為前題的寫作技巧在上篇也分享了不少,這回我們一樣談內容,但談的不是速成的外功,而是需要時間練習的心法,修習完畢後可以幫助我們在文章內容層面,建立自己獨特的觀點。
Thumbnail
上一篇寫了怎樣先用ROA寫作術列出大綱,然後在大綱的基礎上透過像限圖簡單找出能夠捉住讀者注意力的主題。接著在主題上找出重點,做出文章最基礎構件。現在來看如何有條理地把構件排好組成精彩情節,再為外框填入精彩觀點令文章更豐富。
Thumbnail
上一篇寫了怎樣先用ROA寫作術列出大綱,然後在大綱的基礎上透過像限圖簡單找出能夠捉住讀者注意力的主題。接著在主題上找出重點,做出文章最基礎構件。現在來看如何有條理地把構件排好組成精彩情節,再為外框填入精彩觀點令文章更豐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