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倫成佛之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未成佛之前,先結好人緣。」在這個世間受苦的許許多多的人,在日子稍微好過,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便精進念佛,希望有朝一日往生淨土,不再受輪迴之苦厄。


佛陀是宇宙的大覺者,六道中的每一道祂都待過,也真切感受每一道的核心之苦,所以能通透萬物萬法,告訴凡夫俗子因果的真相。佛陀在每一道都廣結善緣,所以不管身處何道,弟子都能一呼千百萬應,這就是佛陀成佛的因緣。淨空老法師總是再三叮嚀囑咐要老實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以便累積淨土的資糧。然而,成佛之前要先結好人緣,就像佛陀一樣,數百千萬劫以來,祂不斷悠遊宇宙六道,不斷耳提面命,也不斷以身度眾,得度的人不可計數。同樣的道理,淨空老法師將近七十年的講經弘法,在電視機前得度的善知識不可計數。


住在彰化的金倫先生,年輕時就親近佛法,對念佛很有信心,念到一心不亂、一絲不苟,淨空老法師的錄影帶,他都看過,深受啟發。有一年,金倫先生的鄰居阿珠邀他進慈善團體,金倫先生拒絕了,他說,自己是念佛人,要專心一致,不適合加入人多的團體,會干擾念佛的定性。可是阿珠不死心,每每看到金倫先生就邀,一次兩次上百次,十多年來,金倫看到阿珠就全身發抖,差一點就被迫搬家。不久之後,發生九二一大地震,住在中部的金倫先生感受無常的迅速,不管男女老幼,富裕或貧病,都在那一場地震中悄然無聲的殞落,沒有前兆。


金倫先生突然頓悟,自己躲在家裡念佛,圖一個人清淨的作法有點來不及,災難當前,大批志工在災難現場聞聲救苦,自己縱然一心念佛,卻只能眼睜睜看別人受苦而無法有所作為,這與佛陀的悲心大相逕庭。因為無常而頓悟而決定走出去,金倫先生主動去敲阿珠家的門,阿珠驚喜不已,度了十多年,終於皇天不負苦心。


金倫先生的慧根瞬間啟發,白天,他在一處社區當保全,老智者說,心在哪裡,道場就在哪裡,他度同事、度社區的住戶,用真誠祝福的心邀人一起植福田做善事。晚上,或是輪休的日子,他做志工,不管是助念、垃圾分類、關懷貧病弱勢,還是開環保車載回收,金倫先生都是一個人做兩人份,因為他要把母親來不及做的那一份一起圓滿。


金倫先生笑說,從前的我執太深,只顧獨善其身沒有兼善天下的願力,直到走入人群做志工,才知道成佛之前沒有結好緣,就算有一天成佛也沒有弟子跟隨,不知對誰去度。所幸,念佛的福緣成就金倫先生的成佛之路,利用人身難得的機會行善積德、廣結善緣,哪怕將來不成佛。


曾經說過一個故事,有一位老太太每天勤念佛號,卻忘了廣結善緣,幸得一位老居士提醒她淨土資糧不光只是念佛,更是要接觸人群,利益人群,做種種之善業才能成就。總之,佛法生活化,佛法的浩瀚深邃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入凡夫俗子的心,達到自度度人的目的,那便是佛陀來人間的心願。


#自度度人

#自修自得

#佛法生活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7會員
1.5K內容數
吳柳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明月十四歲就當美髮學徒,十九歲時與大自己二十歲的先生結婚,為了幫忙家計,明月開設家庭理髮廳,一開始生意普普通通,明月得以在家務和理髮店之間游刃有餘,孩子陸續報到,這個家庭擁有幾年的幸福快樂。 後來,理髮廳的生意越來越好,一個月有十幾萬營業額,客人一個接一個,剃完五個,轉身一看還有七八個在等,明
Thumbnail
2025/04/29
明月十四歲就當美髮學徒,十九歲時與大自己二十歲的先生結婚,為了幫忙家計,明月開設家庭理髮廳,一開始生意普普通通,明月得以在家務和理髮店之間游刃有餘,孩子陸續報到,這個家庭擁有幾年的幸福快樂。 後來,理髮廳的生意越來越好,一個月有十幾萬營業額,客人一個接一個,剃完五個,轉身一看還有七八個在等,明
Thumbnail
2025/04/29
吳桃阿嬤穿著一條卡通睡褲、袖套,戴著荷葉邊的帽子踩著腳踏車就出門做資源回收了,在一般人眼中,那不是一條適合穿出門的褲子,但是在吳桃阿嬤的心裡,那是一條四季皆宜的二手惜福褲。 早年的吳桃阿嬤因為先生嗜酒天天醉不養家,為了三個孩子的將來,毅然決然將孩子帶出去自食其力。吳桃阿嬤在工廠做事,天天都有班
Thumbnail
2025/04/29
吳桃阿嬤穿著一條卡通睡褲、袖套,戴著荷葉邊的帽子踩著腳踏車就出門做資源回收了,在一般人眼中,那不是一條適合穿出門的褲子,但是在吳桃阿嬤的心裡,那是一條四季皆宜的二手惜福褲。 早年的吳桃阿嬤因為先生嗜酒天天醉不養家,為了三個孩子的將來,毅然決然將孩子帶出去自食其力。吳桃阿嬤在工廠做事,天天都有班
Thumbnail
2025/04/29
玉卿每天凌晨三點半騎腳踏車出門,騎出巷口,已經有兩位鄰居在邊上等著,三個人相偕到環保站做事,一直做到早上七點、十點才回家。玉卿負責掃廁所,其他兩位負責掃地,玉卿掃了大半年廁所,越掃越「堵爛」,忍不住心想,為什麼總是有人無法對準,難道他們在自己家上廁所也都這樣「隨性 」嗎。 有一天,玉卿實在掃不
Thumbnail
2025/04/29
玉卿每天凌晨三點半騎腳踏車出門,騎出巷口,已經有兩位鄰居在邊上等著,三個人相偕到環保站做事,一直做到早上七點、十點才回家。玉卿負責掃廁所,其他兩位負責掃地,玉卿掃了大半年廁所,越掃越「堵爛」,忍不住心想,為什麼總是有人無法對準,難道他們在自己家上廁所也都這樣「隨性 」嗎。 有一天,玉卿實在掃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未成佛之前,先結好人緣。」在這個世間受苦的許許多多的人,在日子稍微好過,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便精進念佛,希望有朝一日往生淨土,不再受輪迴之苦厄。 佛陀是宇宙的大覺者,六道中的每一道祂都待過,也真切感受每一道的核心之苦,所以能通透萬物萬法,告訴凡夫俗子因果的真相。佛陀在每一道都廣結善緣,所以不管身
Thumbnail
「未成佛之前,先結好人緣。」在這個世間受苦的許許多多的人,在日子稍微好過,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便精進念佛,希望有朝一日往生淨土,不再受輪迴之苦厄。 佛陀是宇宙的大覺者,六道中的每一道祂都待過,也真切感受每一道的核心之苦,所以能通透萬物萬法,告訴凡夫俗子因果的真相。佛陀在每一道都廣結善緣,所以不管身
Thumbnail
「未成佛之前,先結好人緣。」在這個世間受苦的許許多多的人,在日子稍微好過,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便精進念佛,希望有朝一日往生淨土,不再受輪迴之苦厄。 佛陀是宇宙的大覺者,六道中的每一道祂都待過,也真切感受每一道的核心之苦,所以能通透萬物萬法,告訴凡夫俗子因果的真相。佛陀在每一道都廣結善緣,所以不管身
Thumbnail
「未成佛之前,先結好人緣。」在這個世間受苦的許許多多的人,在日子稍微好過,有一點喘息的空間便精進念佛,希望有朝一日往生淨土,不再受輪迴之苦厄。 佛陀是宇宙的大覺者,六道中的每一道祂都待過,也真切感受每一道的核心之苦,所以能通透萬物萬法,告訴凡夫俗子因果的真相。佛陀在每一道都廣結善緣,所以不管身
Thumbnail
【法師開示】今生今世能帶領我們解脫的法門 文/慧淨法師 🍀🍀🍀 各種法門當中,都是教理深奧難懂,實行艱苦難修,只有淨土法門是講阿彌陀佛的救度。 我們要以自己的力量解脫這個苦,必須斷除貪瞋癡的煩惱,這是我們所做不到的,那做不到的話,豈不是下輩子要繼續無窮盡輪迴之苦嗎?所以必須找出一個今
Thumbnail
【法師開示】今生今世能帶領我們解脫的法門 文/慧淨法師 🍀🍀🍀 各種法門當中,都是教理深奧難懂,實行艱苦難修,只有淨土法門是講阿彌陀佛的救度。 我們要以自己的力量解脫這個苦,必須斷除貪瞋癡的煩惱,這是我們所做不到的,那做不到的話,豈不是下輩子要繼續無窮盡輪迴之苦嗎?所以必須找出一個今
Thumbnail
往生極樂七筆勾(象山慶’23.9.10)      這個世間的人際關係,總括不出中國的五倫(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君臣),佛教則概括為四重恩(父母.眾生.國家.三寶),若從親疏、恩仇上,又可加入師長、仇敵……;總之,就是冤親/敵友,生生世世互相守護或彼此糾纏;聖道門常用四行(報冤行.隨緣行.無所
Thumbnail
往生極樂七筆勾(象山慶’23.9.10)      這個世間的人際關係,總括不出中國的五倫(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君臣),佛教則概括為四重恩(父母.眾生.國家.三寶),若從親疏、恩仇上,又可加入師長、仇敵……;總之,就是冤親/敵友,生生世世互相守護或彼此糾纏;聖道門常用四行(報冤行.隨緣行.無所
Thumbnail
眾生念佛;為何會有天壤地別之差?! 你也念佛;我也念佛;他也念佛,為何還會出「地獄門前僧道多」此偈;來警惕世人?!眾生念佛;為何會有天壤地別之差?!到底是怎麼回事?什麼地方出差了?認知做錯了什麼? 佛陀告誡我們:因苦而「迷」!為何會苦?無始劫以來的因緣果報,再加上五濁惡世的雜染,導致「貪、嗔、癡
Thumbnail
眾生念佛;為何會有天壤地別之差?! 你也念佛;我也念佛;他也念佛,為何還會出「地獄門前僧道多」此偈;來警惕世人?!眾生念佛;為何會有天壤地別之差?!到底是怎麼回事?什麼地方出差了?認知做錯了什麼? 佛陀告誡我們:因苦而「迷」!為何會苦?無始劫以來的因緣果報,再加上五濁惡世的雜染,導致「貪、嗔、癡
Thumbnail
「念佛莫求福報 : 盡貪世樂。不知樂是苦因。一定要求生淨土。方能離苦得樂。」 — 圓瑛法師 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淨土。方能離苦得樂。彌陀淨土。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超過諸佛國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願來生。再來人間享福。並不可願身後。生天受樂。以天福亦有終盡。「八萬劫總是空亡。三千界悉從淪沒。」
Thumbnail
「念佛莫求福報 : 盡貪世樂。不知樂是苦因。一定要求生淨土。方能離苦得樂。」 — 圓瑛法師 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淨土。方能離苦得樂。彌陀淨土。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超過諸佛國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願來生。再來人間享福。並不可願身後。生天受樂。以天福亦有終盡。「八萬劫總是空亡。三千界悉從淪沒。」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所以,所謂的「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是指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什麼樣的辛勞、困苦,他都願意承受。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所以,所謂的「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是指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什麼樣的辛勞、困苦,他都願意承受。
Thumbnail
從因果的觀念來說,佛教是鼓勵我們積極向上的; 從因緣的觀念來說,佛教是主張放棄我見的。
Thumbnail
從因果的觀念來說,佛教是鼓勵我們積極向上的; 從因緣的觀念來說,佛教是主張放棄我見的。
Thumbnail
當佛教深入中國的民間而成為普遍化的信仰之後,對於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為大眾所知;大眾所知的民間佛教,乃是為求現世利益而供觀音菩薩,為求死後安樂而供地藏菩薩,為了消災祈福而念藥師、彌陀。活著的時候為了求財、求壽、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許願
Thumbnail
當佛教深入中國的民間而成為普遍化的信仰之後,對於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為大眾所知;大眾所知的民間佛教,乃是為求現世利益而供觀音菩薩,為求死後安樂而供地藏菩薩,為了消災祈福而念藥師、彌陀。活著的時候為了求財、求壽、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許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