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修念佛法門 (六) ‧ 圓瑛法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念佛莫求福報 :
盡貪世樂。不知樂是苦因。
一定要求生淨土。方能離苦得樂
。」
— 圓瑛法師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

念佛莫求福報 第六

世間有人。發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問之曰。汝精進念佛。所求何事。則答之曰。為修來世。如是之人。就是願頭打錯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門。乃是為著娑婆世界眾生。備受眾苦。逼迫心身。無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離娑婆之苦。得極樂之樂
今念佛不願往生西方。乃願再生人世。享受人間福樂。實為可惜。殊不知人間。萬般皆是苦、空、無常。何有真樂。縱得富貴榮華。得受世間財、色、名、食、睡。五欲之樂。此等快樂。都非真樂。古德云 :「只這色身。誰信身為苦本。盡貪世樂。不知樂是苦因。」
又經云 :「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五欲不除。塵不可出。」若求來世福報。轉生富貴之家。享受福樂。那知人間富貴花間露。世上功名水上漚。只恐福中不肯修福。報終必墮苦趣。其受樂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長也。獅子峰云、箇箇戀色貪財。盡是失人身捷徑。日日飲酒食肉。無非種地獄深根。眼前圖快活一時。死後受苦辛萬劫。
念佛、本來可以離苦得樂。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極樂。則身在娑婆苦海。苦終不離。娑婆是極苦世界。其苦無量。說不能盡。
今按人中略說八苦。舉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

世人都是隨業受報。依前生之業緣。與父緣母緣。三緣和合。中陰身方得投胎。初見父母交媾。忽動欲念。由是流愛為種。納想成胎。處在母身。生臟之下。熟臟之上。中為胞胎。母吃熱時。熱深難忍。幾如鑊湯地獄。母吃冷時。冷觸壓迫。無異寒冰地獄。幽囚十月。臭穢雜處。是名胎獄。又當出胎之時。胎衣脫下。便受風刀割身之苦。故孩兒出世時。便就哇哇叫苦。凡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

歲月遷流。形容變易。眼花耳聾。髮白面皺。身枯齒落。力弱氣銷。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賴於人。楞嚴會上。佛問波斯匿王 :「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時。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髮白面皺。逮將不久。」如此可見雖是國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 :「黃金不是千年業。紅日能消兩鬢霜。」

三、病苦

人身四大不調。百種病生。世間少有一生無病之人。古德云 :「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時都為別人忙。」姑勿論沉痀酷疾。即使齒痛頭暈。則不自在。行坐不安。寢食頓減。以此例知。一切諸病。無非是苦。三國張飛。性情剛勇。對諸葛武侯曰。我誰人都不怕。於是武侯掌中書一病字。與他一看。問曰、這個汝怕不怕。張飛大聲疾呼曰。噯呀可怕。足見病苦臨身。即英雄力士。亦復無可奈何。吾人能於病中。一心念佛。不為病苦所惱。如是則臨欲命終。百苦交煎之時。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

經云 :「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人身有生。則必有死。生時假借四大以為身。死時則四大分離。喻如生牛剝皮。痛苦萬狀。皮肉筋骨。為地大。津液精血。為水大。周身煖觸。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運轉。為風大。死時風大先離。故鼻息斷絕。手足不動。次火大離時。身發冷觸。三水大離時。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頭之地大。
諺云 :「白骨山頭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為世人所必經之事。無一人可以倖免。吾人未至死時。當善觀察。世間最大為生死。白玉黃金盡枉然。縱使妻兒相惜。無計留君。假饒骨肉滿前。有誰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也要輪到我。古人云 :「紅紅白白莫相瞞。無位真人赤肉團。死去不如豬狗相。即今便作死屍看。」豬狗死時。其肉尚有人要買。人若死時。誰人肯要。

五、愛別離苦

愛即恩愛。世間恩愛。莫過於父母兄弟。妻子眷屬。最難捨離。總望常相聚會。舉家歡樂。倘若別離。則心如刀割。即所謂千種情懷千種恨。一分恩愛一分憂。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屬無常。有合則必有離。何須痛苦。古云 :「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六、冤憎會苦

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業所感。重者結冤搆仇。輕者厭憎嫉視。冤憎之人。若能遠離。其苦自無。那知業力使然。欲離偏合。或為父子。或為兄弟。或為夫婦。或為朋友。冤則索命討債。憎則刺激精神。因緣聚會。無法脫離。亦如啞子吃黃連(蓮)。有苦說不出。羅狀元詩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煩煩惱惱幾時休。

七、求不得苦

世間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則必有求。所求順遂。自必稱心。喜形於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惱。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癡迷不覺。當知得失有定。貧富在天。豈不聞、「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八、五陰熾盛苦

五陰、乃色、受、想、行、識。五種煩惱之火。焚燒眾生之心。煩惱若重。如火熾盛之貌。或依內根外塵。所起煩惱。屬色陰。或依五識。領納五塵。所起煩惱。屬受陰。或依意識。想念法塵。所起煩惱。屬想陰。或依七識。恆審思量。所起煩惱。屬行陰。或依八識。微細流注。所起煩惱。屬識陰。前七種苦是別。別指一種而言。此一種苦是總。總括諸苦而說。真是世事萬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彌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說。無論智愚賢不肖。皆不能免。所謂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發願修來世。再來做人。還是吃苦。豈不是打錯了願頭。
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淨土。方能離苦得樂。彌陀淨土。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超過諸佛國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願來生。再來人間享福。並不可願身後。生天受樂。以天福亦有終盡。「八萬劫總是空亡。三千界悉從淪沒。」
永嘉禪師云 :「布施持戒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當知求生淨土。經稱少善不生。多福乃致。
省庵大師云 :「言多福。則莫若執持名號。言多善。則莫若發廣大心。是以暫持聖號。勝於布施百年。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蓋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發。則雖念奚為。發心原為修行。淨土不生。則雖發易退。是則下菩提種。畊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
故勸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間福報。如以明珠。而貿一食一衣之飽煖。豈不可惜。應當願生淨土。如彌陀經。佛勸發願云 :「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 續下一頁 : 念佛能斷煩惱第七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二河白道 —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阿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
.阿彌陀經要解講義圓瑛法師
avatar-img
13會員
354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念佛能消業障 : 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圓瑛法師 : 縱使業重障深。雖然念佛。依舊業識翻騰。妄想雜亂。此皆發心不切。念力不充。所以難敵業障。正未可因此。反不念佛。經云 :「多障眾生念佛觀。果能一心稱念。是人當為諸佛之所護念。彌陀之所光照。自得冥熏加被。業障可以漸消。善根日益增長。」
「念佛有勝方便 : 夢中常常能夠念佛。死時自能念佛往生。」— 圓瑛法師 勸修念佛法門 古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皆退墮因緣。不勝枚舉。 縱有一生精進用功到底。世緣已盡。功業未成。一經轉世。乃有隔胎之迷。竟昧前修。不能繼續。一墮紅塵。貪欲便生。仍舊沉淪苦海。不能超拔。
「念佛最為穩當 : 但肯老實念佛。無不往生淨土。一心求生淨土。自不至錯入歧路。亦不會中途成魔。」— 圓瑛法師 而念佛之人。但得信願行三資糧具足。臨終自然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淨土。永卸輪迴。而得解脫。極樂國中。蓮華化生。是為最後之生。壽命無量。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任運進修。自可一生成佛。直趣無上菩提。
(二) 念佛即是修行 佛號納於亂心 亂心不得不佛 口念佛號。不說閒言。古人云 :「少說一句話。多念幾聲佛。」聲聲不離佛號。則口業清淨。此即是口業修行。眾生身業。都為意業所驅使。意業不起念。身業無所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六根都攝。則身業清淨。此即是身業修行。
(一) 念佛發起因緣 : 不住有念。不落無念。一心體究。 勸修念佛法門 1 念佛發起因緣 2 念佛即是修行 3 念佛最為穩當 4 念佛有勝方便 5 念佛能消業障 6 念佛莫求福報 7 念佛能斷煩惱 8 念佛速了生死 9 念佛具足三學 10 念佛普攝群機 11 念佛可度眾生 12 念佛得成佛道
「稱念彌陀名號。念到境寂心空。佛性自當顯現。」勸修念佛法門 1)念佛發起因緣 2)念佛即是修行 3)念佛最為穩當 4)念佛有勝方便 5)念佛能消業障 6)念佛莫求福報 7)念佛能斷煩惱 8)念佛速了生死 9)念佛具足三學 10)念佛普攝群機 11)念佛可度眾生 12)念佛得成佛道
「念佛能消業障 : 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圓瑛法師 : 縱使業重障深。雖然念佛。依舊業識翻騰。妄想雜亂。此皆發心不切。念力不充。所以難敵業障。正未可因此。反不念佛。經云 :「多障眾生念佛觀。果能一心稱念。是人當為諸佛之所護念。彌陀之所光照。自得冥熏加被。業障可以漸消。善根日益增長。」
「念佛有勝方便 : 夢中常常能夠念佛。死時自能念佛往生。」— 圓瑛法師 勸修念佛法門 古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此皆退墮因緣。不勝枚舉。 縱有一生精進用功到底。世緣已盡。功業未成。一經轉世。乃有隔胎之迷。竟昧前修。不能繼續。一墮紅塵。貪欲便生。仍舊沉淪苦海。不能超拔。
「念佛最為穩當 : 但肯老實念佛。無不往生淨土。一心求生淨土。自不至錯入歧路。亦不會中途成魔。」— 圓瑛法師 而念佛之人。但得信願行三資糧具足。臨終自然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淨土。永卸輪迴。而得解脫。極樂國中。蓮華化生。是為最後之生。壽命無量。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任運進修。自可一生成佛。直趣無上菩提。
(二) 念佛即是修行 佛號納於亂心 亂心不得不佛 口念佛號。不說閒言。古人云 :「少說一句話。多念幾聲佛。」聲聲不離佛號。則口業清淨。此即是口業修行。眾生身業。都為意業所驅使。意業不起念。身業無所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六根都攝。則身業清淨。此即是身業修行。
(一) 念佛發起因緣 : 不住有念。不落無念。一心體究。 勸修念佛法門 1 念佛發起因緣 2 念佛即是修行 3 念佛最為穩當 4 念佛有勝方便 5 念佛能消業障 6 念佛莫求福報 7 念佛能斷煩惱 8 念佛速了生死 9 念佛具足三學 10 念佛普攝群機 11 念佛可度眾生 12 念佛得成佛道
「稱念彌陀名號。念到境寂心空。佛性自當顯現。」勸修念佛法門 1)念佛發起因緣 2)念佛即是修行 3)念佛最為穩當 4)念佛有勝方便 5)念佛能消業障 6)念佛莫求福報 7)念佛能斷煩惱 8)念佛速了生死 9)念佛具足三學 10)念佛普攝群機 11)念佛可度眾生 12)念佛得成佛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佛陀「轉四諦法輪」,第二種法輪叫「勸轉」。「此是苦,汝應知。」這個世間有三苦、八苦、眾苦、無量諸苦逼煎,所以你應該知道。「此是集,汝應斷。」這些苦,是你自己集合、招感來的。很多人都說:「我有很多無奈......我也很想學好,我做不到......」
Thumbnail
鹿野苑是佛初轉法輪的地方,轉四諦法輪有三個階段。第一轉叫「示轉」,佛陀做示範跟你開示,這個人世間有人生八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生老病死,還有所謂的苦苦、壞苦 、行苦三種苦。這些苦一直逼惱著你,不是說:「我不要去惹它就好了。」沒有辦法!它會逼著你。
Thumbnail
多生累劫的因因果果,在世間法很多的學問、學說沒有交代甚至沒有去觸及,如何去解決?人的心性要保護它的純潔,只要是正確良善的宗教,很多跟佛法相應之處,但是最究竟的問題是在佛法中得到答案。什麼答案?生生死死,不斷地六道輪迴,不斷投生到很多的境界,比如投到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等境界
Thumbnail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要件, 當修三福。觀音山 定期舉辦超渡法會,因為生死乃輪迴定律,只要沒有超脫三界,那麼靈識必定在六道之中投胎流浪,而多生累劫來無數次的轉生,我們不知已經有過多少的父母、親人了。《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超薦蓮位開放登記中。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Thumbnail
第四十一大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祂說:「祂成佛的時候,他方國土中所有的菩薩,不是極樂世界而已,他方國土所有菩薩聽聞我的名號,一直到成佛......」「諸根沒有任何的缺陷。」就是諸根如果有缺陷,或者醜陋,或者不具足,祂就不成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佛陀「轉四諦法輪」,第二種法輪叫「勸轉」。「此是苦,汝應知。」這個世間有三苦、八苦、眾苦、無量諸苦逼煎,所以你應該知道。「此是集,汝應斷。」這些苦,是你自己集合、招感來的。很多人都說:「我有很多無奈......我也很想學好,我做不到......」
Thumbnail
鹿野苑是佛初轉法輪的地方,轉四諦法輪有三個階段。第一轉叫「示轉」,佛陀做示範跟你開示,這個人世間有人生八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盛,生老病死,還有所謂的苦苦、壞苦 、行苦三種苦。這些苦一直逼惱著你,不是說:「我不要去惹它就好了。」沒有辦法!它會逼著你。
Thumbnail
多生累劫的因因果果,在世間法很多的學問、學說沒有交代甚至沒有去觸及,如何去解決?人的心性要保護它的純潔,只要是正確良善的宗教,很多跟佛法相應之處,但是最究竟的問題是在佛法中得到答案。什麼答案?生生死死,不斷地六道輪迴,不斷投生到很多的境界,比如投到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等境界
Thumbnail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要件, 當修三福。觀音山 定期舉辦超渡法會,因為生死乃輪迴定律,只要沒有超脫三界,那麼靈識必定在六道之中投胎流浪,而多生累劫來無數次的轉生,我們不知已經有過多少的父母、親人了。《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超薦蓮位開放登記中。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對治邪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佛住世。《金光明最勝王經》中說:「於諸經中一句一頌為人解說,功德善根尚無限量,何況勸請如來轉大法輪,久住于世,莫般涅槃。」憑藉勸請的因緣,此後佛陀轉法輪以及眾生因了知法理而行持的一切善法,都有我們的一分正因,所以請轉法輪的功德非常大,能迅速積累資糧。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Thumbnail
第四十一大願:「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祂說:「祂成佛的時候,他方國土中所有的菩薩,不是極樂世界而已,他方國土所有菩薩聽聞我的名號,一直到成佛......」「諸根沒有任何的缺陷。」就是諸根如果有缺陷,或者醜陋,或者不具足,祂就不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