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住身心 12

2022/04/3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生死輪轉,就像熊熊燃燒的大火一樣,眾生在其中頭出頭沒、苦惱無量。菩薩「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所以發起大乘菩提心,也就是為利有情願成佛的心
普濟一切」,普遍地救濟一切眾生。同時「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雖然菩薩發了這樣的大願,但並不代表眾生的苦就能轉移給菩薩,由菩薩來代受。如果苦能代受,那眾生就都不用修了;大慈大悲的佛菩薩,願為眾生捨無量頭目腦髓、做任何的犧牲,自然願意代眾生受苦,但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所謂的「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是指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什麼樣的辛勞、困苦,他都願意承受。
古代很多菩薩、高僧大德,為了眾生而求法、修行,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就像玄奘大師為了到印度求法,孤身穿越大沙漠、跨越大雪山,經歷千辛萬苦、九死一生。
我有一次坐飛機,經過美國洛磯山脈的上空,那是一片廣袤而聳立的山區,我當時突然打了個妄想:要是讓我一個人在這種山區中,根本沒辦法存活。那時我突然就想到了玄奘大師,他去印度的途中,必須翻越常年積雪的大雪山,七天中,隨行的人死了三分之一多,那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還有他獨自一人穿越八百里大沙漠時,不注意把水囊打翻了,很多天沒有水喝,到最後昏倒在沙漠裡。但是他發誓,「甯向西方一步死,不向東土半步生」。他寧可倒在西行的路上,也不願為了活命,往回走一步。歷代很多高僧大德都是這樣,為了眾生,不管是求法也好、修行也好,都受盡了千辛萬苦。
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法華經》中說,釋迦牟尼佛為了度化娑婆世界的眾生,已經來此八千返了。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塊土地,包括我們現在腳下所踩的每一塊土地,都是釋迦牟尼佛在過去行菩薩道時,為了度化眾生,曾經捨頭目腦髓之處。這就是「願代眾生受無量苦」。
而他們的願望,就是為了「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個「大樂」,就是成佛,精進地修行,就是希望度化眾生,使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迅速成佛,這就是菩提心。
很多人會想:「我身為凡夫眾生,業障那麼重,尚且自顧不暇,何況發菩提心,誓願普度眾生,這離我太遙遠了!」
但是要知道,我們若想往生淨土,臨終正念必須與菩提心相應;另一方面,雖然我們現在做不到像大菩薩們那樣地精進,為度眾生,捨無量的頭目腦髓,但我們應當發願,「我要往這條路上努力,終有一天,我也能夠很容易就做到這樣。」雖然我們現在力量不夠,暫時做不到,沒有關係,我們可以慢慢練習,最終總能企及的。
因此修行大乘,不能不發菩提心,否則不是墮落小乘,就是變成自私自利;這樣不論是修行通途法門,還是淨土法門,都不能成就的。
所以菩提心是我們修道的根本,它是一個成佛的種子。有了這個佛種,我們修行才能最終成佛、度眾生。
同時,我們也應當思惟「眾生善根難測」。雖然現在可能是一副老病纏身,苦惱業障相,但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境界,都只是幻境,就像夢中的生老病死一樣。當夢醒時,我們會發現這其實只是一場夢,那些生老病死、煩惱業障的真實性都不可得。其實眾生的自性,與佛一樣,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只是因為迷惑顛倒,所以無法開啟。
菩提心也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功德,為什麼我就不能發起呢?當然可以發啊!所以,我們要勉勵自己,發菩提心,依著菩提心修行,才是最快成就的法門。
佛陀說「發菩提心,破諸魔障」。如果修行只顧自己,或者好一點只管自家人,往往越修個性越自私、越狹隘,於是也就越沒有福報;又因為沒有福報,變得更加只顧自己、家人……惡性循環。
相反的,如果一個人常保持慈悲、利益眾生之心,甚至發起菩提心,就會漸漸有福報。而有福報的人,又更加能發菩提心,這就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所以有的人認為「我現在自己都被煩惱、業障壓得喘不過氣,哪有多餘的心力去管別人、發菩提心呢?」這樣想就錯了。正是因為自己煩惱重,才更要練習發菩提心。
同時,一切煩惱的根源,都來自於我執!對這個「我」、「我的」,看得太重,所以被緊緊地捆綁住了。只有發菩提心,把這個「我」放下,學習去關懷別人時,才能徹底解脫煩惱地束縛。
比如我們起煩惱了,我們放不下,這時,若我們暫時擱置自己的煩惱,到佛寺做義工護持大眾,做著做著,你會發現自己的心打開了。為什麼?一方面是三寶加持;另一方面,我們護持大眾的時候,心想著大眾,就不會想著自己。這時,煩惱自然而然就鬆動了。所以佛陀說「發菩提心,破諸魔障」,真的是沒錯。煩惱重的人,更要發菩提心。
怎樣才能發起菩提心呢?我們要多讀誦述說菩提心相關的經典。如《普賢菩薩行願品》、《普門品》、《地藏經》等等。
讀《地藏經》時,不是想要超度鬼神,而是要學習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學菩薩世間、出世間的大孝。當然,一方也是求地藏王菩薩加持,但若要得到更深的加持,就要隨學他的大願、大行。
或者讀《普門品》,一方面求觀音菩薩加持,同時也是隨學發心,自己也要像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做度人舟
或者讀《普賢行願品》,不僅求普賢菩薩加持,也是學普賢菩薩發起「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的大願。
通過不斷讀誦這類,策發菩提心的經論,來勉勵自己發起「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的願心,雖然剛開始可能什麼也做不了,但是隨學發心還是可以的。
以前我師父 懺雲老和尚曾說過,他過去剛從老家東北,到北平準備出家,住在佛寺時。由於離家很遠,各方面也都不適應,心情特別鬱悶。有一次他上廁所的時候,甚至就起個念頭「我要是在這裡吊死就好了。」轉念又想「哎呦!不對!我怎麼起這個念頭呢?」後來聽人說,那個廁所裡曾經有人吊死過,當時可能是受了鬼神力量的影響,起這個念頭。
但他心中還是不開朗,正好隨身帶了一本《普賢行願品》,他就請出來讀誦。本來心就像被烏雲遮蔽住一樣,讀完之後,心就開朗了,覺得非常法喜,那個坎就超越過去了。
所以我們越是有障礙,越是要練習發菩提心。讀誦大乘菩提心相應的經典,來生起菩提心。這是第八,大心普濟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鋼骨佛心
鋼骨佛心
苦志勞筋骨,大任乃克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