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哈爾濱》在聖誕夜於韓國本土上映,其故事背景便是歷史上有名的伊藤博文遇刺案,這樣自然觸碰了日韓兩國之間的矛盾。
不過拋開兩國爭端不談,作為第三者的中文圈,似乎對於刺殺伊藤博文成功的抗日運動家安重根的評價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好,往往都是以「嘲諷」、「糞青」為主的負面評價。除了伊藤博文當時就在中國擁有良好的聲望,並且他較為鴿派的政治立場與山縣有朋等鷹派不對盤,更讓他在後世的評價往往比其他後來成為軍國主義始祖的維新人物還要好非常多,而在反對日韓合併的伊藤博文死後,韓國便在山縣有朋等鷹派的主導下快速被日本給合併了。因此這顯得安重根就像「蠢蛋」一樣,像是殺死錯誤的人,反而讓自己的祖國滅亡。
但是,伊藤博文沒死,韓國就真的不會被吞併嗎?
首先,在當時的殖民地並非一定要像日本統治台灣那樣直接派任總督,實際上也有許多的國家在被西方列強入侵以後,儘管統治實權已經被外來者架空,但仍然保有原來的宮廷、政府,這就是「保護國」,如越南、馬來諸邦、北非諸國、斐濟,都是在被英法殖民以後,王室、政府依然繼續存在的案例。這樣的殖民方式能夠減少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衝突,畢竟「殖民」本身就是由經濟與商業作為動力來源的行為,能在進行經濟剝削時減少統治成本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僅管在甲午戰爭以後,從我們中文圈的視角來看,「朝鮮王國」就似乎成為日本的魁儡國「大韓帝國」,但實際上即便日本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大韓帝國此時仍有一定的主權,除了靠著自身進行現代化改革外,還努力的在日俄美等列強之間進行外交斡旋,意圖保持獨立。但是在日俄戰爭的結果出爐後,俄國的戰敗使韓國失去與日本斡旋的本錢,成為日本的俎上肉,第二次日韓協約讓韓國喪失「外交權」,並且設置了統監府,此時基本上已經跟殖民地無異,即便韓國高宗派遣海牙密使意圖在外交進行最後的掙扎,依然是失敗告終,韓國作為日本的屬國已經是國際上公認的事實。
毫無疑問,韓國在被合併以前,在伊藤博文擔任「統監」的時候,就已經成為日本的殖民地了。
而所謂的「日韓合併」,實際上就是殖民方式立場的不同,反對合併的伊藤博文本意其實應該就是希望單純對韓國進行經濟剝削,對於韓國本身的社會文化制度並不打算進行過多干涉,減少兩邊的衝突,而支持日韓合併的鷹派,則是將朝鮮半島變為日本的「本土」,也就是把韓國人改造成日本人,不只擴張日本,也是擴張「大和民族」,不單只是經濟侵略,還是文化侵略。
綜上所述,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似乎造成了日韓合併的發生,導致後續發生形同「羞辱」韓國民族自身的皇民化運動,為韓國帶來更糟糕的後果。但是伊藤博文沒被刺死就真的不會發生日韓合併嗎?從後世的角度來看,或許伊藤博文在世時能夠抑制這些鷹派勢力,但1909年已經68歲的他還能活多久?1930年代起失控的軍國主義比起過去在外交上較為慎重的山縣有朋還要更加的具有侵略性,多活幾年的伊藤博文能夠留下的遺產真的能夠阻止這種暴走嗎?更不用說日本的軍國主義傾向是帝國整體的結構性問題,伊藤博文作為帝國各項制度的開創者,自己多多少少也為其埋下未爆彈。
總體來說,筆者認為安重根的行為,稱不上是「造成」,只不過是「加速」罷了,在歷史的洪流之下,不論是韓國的義兵運動,還是伊藤博文等帝國鴿派,都無法阻擋日本極右派的抬頭,而只要最終日本極右派上位,對於韓國文化的巨大迫害就一定會發生。雖然說安重根多少屬於徒勞,但要給他「負面」的評價則或許又有些過甚,伊藤博文作為韓國的獨裁者與剝削者,這件事本身代表了韓國民族對於日本侵略的態度與回應,遭到刺殺乃為因果。
而或許,這是當大院君立下斥和碑、金玉均的開化黨失敗、明成皇后遇害,落後於世界的韓國終究必須面對外來者侵略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