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帝國浩劫:美國內戰》:當戰爭就在門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人造意識》編劇兼導演亞力克斯嘉蘭的最新作品《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在宣傳期間就引發許多討論,最令人矚目的一點,即是劇情設計讓美國加州與德州合作對抗聯邦政府,相信不少觀眾對於「完全不對盤的加州與德州是怎麼開始合作的」充滿好奇,但《帝國浩劫:美國內戰》沒有多做解釋,甚至沒有敘述戰爭的起因與發展脈絡。

嘉蘭想訴說的,是個純粹關於戰爭的寓言故事。他選擇讓戰爭發生在美國本土,去除多數戰爭片即使有美軍參戰也不影響美國平民的防護罩,考慮到美國近年價值觀漸趨極端化,在各項重大議題都有嚴重矛盾,內戰確實並非不可能。而《帝國浩劫:美國內戰》的美國上映日是 4 月 12 日,與 1861 年的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日期一致,更彰顯導演意在呈現「歷史可能重演」的危機感。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在《帝國浩劫:美國內戰》的開場,美國已經深陷內戰,不過加州與德州的軍事聯盟「西方力量」頗有進展,眼看將能逼迫聯邦政府投降。資深戰地記者李與喬爾計畫從紐約前往華府,在總統被俘或被殺之前做最後一場訪問,順道讓年邁前輩薩米搭便車,還有一位積極的年輕攝影師潔西鐵了心要參與,於是一行四人展開賭命之旅。

雖然本片沒特別交代背景,但前段利用非常精簡、有效率的方式帶出政治概況,包括現任美國總統已在他的第三任期,他解散了聯邦調查局、把記者視為敵人、轟炸平民也不要緊,具體實現現代人們對「民主將死」的恐懼。以如此極端的狀況看來,德州與加州合作確實是可以想像的,畢竟美國人黨派再怎麼不同,都無法接受獨裁者上台吧。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四位記者前往華盛頓的路上,是一站又一站的殘酷景象,公路旁店面破落無人、廢棄車輛隨處閒置,少數有人煙的地方卻又充滿暴行威脅,幾乎像個公路電影形式的鬼故事。在亂世,好人大概不是被殺掉就是躲起來了,還待在外頭讓人遇到的,幾乎都不是善類。整趟旅程所經之地,已經見不著理念、價值、同袍與信任等等概念,人們忙著互殺與自保,甚至有些人只是在打著自己的小小內戰,在一塊小地盤裡當獨裁者,殺掉看不順眼的人,例如傑西普萊蒙客串的一位兇殘民兵,那句「你是哪種美國人」問得讓人內心發寒。

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記者的身分角色特別為難。他們的工作是報導,不能插手干涉,他們必須靠近苦痛,但不能對其有反應。然而眼看屠殺正發生,卻不能避開不看或出手相救,是很違反人性的,久而久之要背負許多情感創傷。在《帝國浩劫:美國內戰》裡很能看出導演對老派記者風範的敬意,尤其在新聞業、媒體、記者等等的形象益發低落的今日,特別令人回想起這行業的往日榮光。

資深記者李與喬爾盡可能維持中立,李即使內心萬般折磨,仍將職業規範作為最高指導原則,喬爾雖然喜歡腎上腺素刺激,但在強悍面具背後可能有他極力想隱藏的痛苦與脆弱。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李這個角色的全名是 Lee Smith,應是向戰地攝影師 Lee Miller 致敬,她是二戰時唯一獲准跟隨盟軍遠征部隊的女性記者,後來患上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飾演李的克絲汀鄧斯特,動作沉穩冷靜,記者職守令她幾乎不能透露任何感情,但眼神充滿創傷與滄桑,是鄧斯特近年最佳演出。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卡莉史派妮飾演的新手記者潔西,恰與李作為對照,潔西對各種險境躍躍欲試,面對殘酷局面則憤慨激動,反觀李彷彿已經氣力耗盡,唯一支撐她的僅剩戰地記者的神聖職責。李拍完前輩的遺照之後,仔細看了看又將其刪掉,但潔西大概不會這麼做,她還不到能夠甘心放棄任何精彩作品的人生階段。但總有一天,如果潔西活得夠久,她會理解李、成為李。《帝國浩劫:美國內戰》片中最精彩的人物互動,就是李與潔西近似師生又像母女的關係,但也讓人難免為了潔西未來終將倦怠消頹,感到悵惘。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導演傾全力讓觀眾體會戰地記者面臨的壓力,例如上個鏡頭還在開車途中、有成員昏沉睡去,下個鏡頭就切換到槍戰;動作場面很有真實感,比如槍聲就像在靶場會聽到的音量和質感,不是一些娛樂動作片裡會出現的砰砰磅磅;在攝影機的選擇上,導演特別在幾個場景使用 DJI Ronin 4D 來拍攝,以求手持攝影那樣親臨現場的感受、又不要過度晃動到抹去電影需要的意境,更接近人在移動時眼中所見的畫面;在拍攝戰鬥或對峙情境時,貫穿其中的氣氛不是刺激緊湊,而是疲累無趣卻又得打起精神才能免於被殺害,不僅喚起焦慮感,也更為寫實。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跳出電影來看,導演選擇跟片中記者同樣站在中立角度,沒有交代整個內戰形成的原因與詳細戰況、沒有置入個人立場,只展示現況,讓觀者將內心認定的美國現狀代入之後自行想像,他甚至讓理論上不對盤的加州與德州結盟,透過這樣的設計使得整部片完全可以很安心地自稱「沒有選邊站」。

不過,史上第一場美國內戰,也就是那場南北戰爭,可不是個能讓人「不選邊站」的情境,雖然解放黑奴的出發點並非純然的善意、即使勝利方的某些作為也很邪惡,但畢竟在大方向上,後世人們很難說出「『解放黑奴』這個戰果不重要」這樣的話。當《帝國浩劫:美國內戰》表現出由誰引戰、什麼理由開戰都不重要的態度時,整個作品就只能剩下「戰爭很糟糕,不要戰爭」的精神口號。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以這點來看,這回嘉蘭作為導演比作編劇成功,他在視覺上的運用及呈現很精彩,帶著觀影者沉浸至可怕又寫實的戰火之中,然而劇情方面,嘉蘭抽離所有政經背景,只把「壞」的特質很模糊地集中在觀眾根本不熟悉的美國總統以及地方惡徒身上,並透過幾個劇情安排來抨擊種族歧視者,但沒有提出夠銳利、夠有意義的角度,來支撐僅剩「戰爭即地獄」的內涵,最後本片的重心只能回到關於四名記者(尤其李與潔西)的角色研究,內戰反成了可以任意置換的背景。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李認為,若拍下戰爭的慘狀,看過的人應該會極力避免戰爭,這大概也是導演嘉蘭的理念與目標。他在片中不時將戰場景象停格為記者拍下的照片,讓觀眾徹底理解戰爭的後果。理想上,在成千上萬的人命犧牲面前,確實所有的價值觀衝突都應該停下來,追求絕對的和平,但實際上,世人沒有辦法活在那樣的完美真空裡面。影集《太空部隊》裡面,博士發現將軍讓登月小組帶槍上月球,生氣地說「不是每件事都跟二戰一樣!」將軍則回道「不是每件事都跟越戰一樣!」每一場戰爭都有錯綜複雜的成因與內涵,必然有原因讓「戰爭」這種絕大多數人類都會想避免的慘況不斷發生,且仍有許多人得為保護自己珍惜的一切而戰,這不是靠播放卸除脈絡的殘酷影像就能制止的,否則在影像發達的現代,應該早就達到世界和平了。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劇照/車庫娛樂

不過,《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全文劇照:車庫娛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飛雪丹紅-avatar-img
2024/05/15
我不能認同這是一部好片子。昨天去了電影院之後,回來的路上是一肚子氣:白花了 360元。昨天我也在方格子我自己的沙龍上寫了篇批評,之後我才去google 關於本片的影評。我發現好像很多影評都是站在正面的角度看待,就沒有人批評的嗎?我最不滿的是:處理這麼嚴肅的議題,卻以不論背景是什麼,這就是進入戰爭的慘況來作為託辭,一是不負責任,二是規避了政治上民主黨及共和黨在意識型態上的對抗。拍一部美國內戰的片子,怎能避重就輕的規避掉這個基本的問題呢?這部片適合從大視角來切入探討,卻改從細微的小視角來處理。大視角不一定就會忽視了活生生的戰場衝突以及其中的人性掙扎,只要劇情能反映各種立場的人士的觀點,大視角也可以做到客觀評價,而不是一定要由記者的角度來看待才叫中立。這太鄉愿了。 關於背景問題,您說:『非常精簡、有效率的方式帶出政治概況,包括現任美國總統已在他的第三任期,他解散了聯邦調查局、把記者視為敵人、轟炸平民也不要緊,具體實現現代人們對「民主將死」的恐懼。』您不覺得這根本就是在取巧嗎?三言兩語就當作把內戰的背景做了交代。編劇不是沒有能力寫,而是電影公司根本不敢拍有爭議的論述,因為他們不能得罪任何政治立場的觀眾,不能跟錢過不去。經典戰爭片太多了,搶救雷恩大兵、戰地琴人、辛德勒的名單、鋼鐵英雄......每部都有不同的視角,也都有發人深省的意義在。以記者的視角出發不是問題,問題在編劇規避了所有可能引起爭議的話題。太投機了。 不管什麼資深影評、權威電影雜誌如何吹捧,在我心裡這就是一部投機片。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世界;是這個現代、疏離,無信仰、無連結可能的世界,最後將他們拋入同一個處境。而就在那短短的一瞬間,只成立在他們的價值傾向或道德衝突對彼此都已經不再構成威脅的一瞬間,或許最後幾秒、幾分鐘的時光,他們兩人不再是孤獨的,而能夠擁有彼此的陪伴。
Thumbnail
在這裡的一切就像是發高燒,沒有人想發燒,但忽然就燒起來了。我們不想要,敵人不想要,但我們卻走到了這一步,半個世界走到這一步。而且上帝眼睜睜看著我們互相殘殺。
Thumbnail
在這裡的一切就像是發高燒,沒有人想發燒,但忽然就燒起來了。我們不想要,敵人不想要,但我們卻走到了這一步,半個世界走到這一步。而且上帝眼睜睜看著我們互相殘殺。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無論是誰,目的是什麼,戰爭下都成妄想。只是麻木的眼,看無可挽回的風暴。戰爭支配的一切。
Thumbnail
浪子娇娘作孽缘,枭雄受辱怒冲冠。 陈兵百万危城下,不报家仇誓不还。
Thumbnail
浪子娇娘作孽缘,枭雄受辱怒冲冠。 陈兵百万危城下,不报家仇誓不还。
Thumbnail
戰爭是世界各地持續發生的題材,需要記者親身去記錄與呈現。《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戰地記者視角,呈現戰爭如何從各個面向改變國家的樣貌,以及記者在戰地如何面對內心掙扎。觀眾透過電影可以更深入瞭解戰爭對人們造成的影響,以及媒體在報導戰爭時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戰爭是世界各地持續發生的題材,需要記者親身去記錄與呈現。《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戰地記者視角,呈現戰爭如何從各個面向改變國家的樣貌,以及記者在戰地如何面對內心掙扎。觀眾透過電影可以更深入瞭解戰爭對人們造成的影響,以及媒體在報導戰爭時所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帝國浩劫:美國內戰》以記者的中立視角、採用平實的風格敘事,確實規避掉如《現代啟示錄》那樣意在反戰卻浪漫化戰爭的問題,並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沒有文明討論意見的空間了,只剩下求生存與殺敵。至於明瞭這點的人們在真實世界裡有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發生?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問題了。
Thumbnail
※本文有院線電影《帝國浩劫:美國內戰(Civil War)》的部分情節劇情透露。
Thumbnail
※本文有院線電影《帝國浩劫:美國內戰(Civil War)》的部分情節劇情透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