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柳女士(Meh Liew)將吉隆坡環路和彭亨路交接一帶的土地開闢,並建設暹寺和村莊後,不僅是僧人,英屬馬來亞的暹羅籍人也開始相繼遷入。於是,該地段也成爲了雪蘭莪州(當時吉隆坡仍隸屬雪蘭莪州,為雪州的首府)最早的暹人聚居地,漸漸地人們便順其自然,將此地稱之為“暹羅村”(Kampung Siam)。
但Kampung Siam正式確立為一法定標準地名,已是日治時代後英殖民主再次回歸統治之時。根據‘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Kampung Siam,Kuala Lumpur’一文,最初“暹羅村”只有約50人,1930年代以後當地的暹人人口已上升至300至500人之多。
除了葉女士積極投入暹羅村的發展,其錫蘭人夫婿德·阿維斯先生(A.Augustine Gelis de Alwis a.k.a Gelis Appu)亦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也同樣致力於吉隆坡的錫蘭籍僧伽羅人(Sinhalese)和南傳佛教事務。
位於吉隆坡“小印度”十五碑(Brickfields)柏哈拉路(Jalan Berhala,舊稱Temple Road)的十五碑錫蘭佛寺(Buddhist Maha Vihara),早年原本是由英屬錫蘭的僧伽羅人佛教徒工、商人士於1895年所建竣的一間小寺,一度曾面臨年久失修和破損的局面。德·阿維斯先生舉家遷至吉隆坡後,自身作爲錫蘭人組織“佛陀教義弘揚協會”(Sasana Abhiwurdhi Wardhana Society (SAWS)主席而不忍見狀,決定投入寺廟的修繕工程。
原位於佛殿右前方的鐘樓,銅鐘為德·阿維斯先生在1926年時出資從海外購入,歷經二度調動,目前重新樹立於大殿左前方的無障礙坡道旁。此外,德·阿維斯也從英屬緬甸所鑄造的大型佛像,引入佛寺的大殿。
葉女士夫婦一家生前居住在巴生路(Klang Road;今舊巴生路,Jalan Klang Lama)76號。德·阿維斯先生於1941年11月9日逝世,享年82歲;同年12月8日,日軍借道泰南邊境大舉南下進攻英屬馬來亞,於次年1月11日淪陷吉隆坡。葉女士在日軍占領馬來亞並設立軍政統治後不久,也於1942年6月18日撒手離世,享年65歲。
由於當時由鑾披汶(Plaek Phibunsongkhram)主政的泰國(暹羅王國於1939年更名為泰王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與日本帝國締結爲盟友並宣戰。於是英殖民政府憤而將吉隆坡暹羅村的暹籍青年和僧人等逮捕,並押送到英屬印度馬德拉斯市(Madras,今印度清奈,Chennai)拘留,直至戰後才被釋放。
至於其他剩餘的當地暹人,也由於日泰同盟之故,待遇雖不至於比其他族群糟糕,但也因日治時代的戰時物資短缺,不少人亦因此營養不良或病弱而死亡,村民甚至被日軍强迫種植蔬菜以供應糧食。
葉女士夫婦離世後,其子愛德華(Edward de Alwis)開始擔起重要的角色。日本投降後,愛德華受到回歸的英殖民政府器重,委任其為暹羅村村長,繼承衣鉢負責管理當地暹人大小事務,並持續供養佛寺和僧人起居等。不同於父母的是,他是由政府所委任的公務員。尤其是1948年英殖民政府宣佈緊急狀態後,愛德華亦須協助政府監督村莊内是否有共黨活動,以確保暹羅村的和平穩定與維持良好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