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知時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虔誠有信仰且心地善良的老人,回首過往雖倍覺艱辛,卻也關關難過關關過。生活的酸甘苦辣,與親人的生離死別等等,人生八苦除了死亡還未親嚐,其餘的皆已嚐盡,於是有領會、有頓悟,所以更加把握因緣修行。有的人希望乘願再來,有的人希望斷六道,娑婆人間甚苦,需要菩薩聞聲救苦,願當人間菩薩則乘願再來,欲斷煩惱解脫生死則修淨土,各修各的,覺悟有別。


有一位老先生,六十多歲,生前除了膽固醇是紅字,其餘還算健康。有一天,這位老先生被醫生診斷急性淋巴癌,需要化療,老先生住院期間,他的小女兒到佛寺祈求地藏王菩薩救自己的父親,幾天後的夜裡,小女兒夢見兩份功課,一是三天內完成十七部《地藏經》回向,二是特別注意農曆十四夜裡。小女兒醒來,以為地藏王菩薩聽到她的呼喊要來救父親,三天內虔誠完成菩薩交代十七部經典,若干天後,老先生被送進加護病房,小女兒也不特別擔心,她有信心父親會好起來。


就在農曆十四的晚上,醫院來電說父親血氧降得很低,伴隨多重器衰竭,所以要回家了。小女兒當時正在幫學生上課,看到家人傳來的手機簡訊,宣布提早下課,回家的路上,一切感覺很不真實。農曆十四,父親走了,家人輪流助念八小時,隔日師父來開示,志工接力助念長達八小時,晚上,母親的同修約四十多人來家裡齊誦《地藏經》,未到的人,在治喪期間誦讀數十部《阿彌陀經》與老先生結緣。老先生往生因緣殊勝,許多助緣從四面八方湧上,兒子女兒媳婦女婿有的持齋一年、半年、數月不等,皆將功德回向父親往生極樂。


七七四十九內,老先生的妻子兒女為祂做足許多功德,在佛菩薩慈悲開示下,得知老先生帶業往生極樂,日後要靠自己在淨土一步一步修上去。事過境遷,小女兒非常感激當時那場夢,如果不是地藏王菩薩特來交代,她不知道要為陽壽將盡的父親誦讀《地藏經》解冤釋結,一切都是為了讓老先生好走沒有干擾。


這是一戶深信佛法的佛化家庭,相信自修自得分分己獲,長年薰習佛法,點點滴滴入心,努力修身養性,堅持修善修福,同時付出不求回報,這樣的家庭,雖然面臨男主人命盡的自然法則,卻也能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修行是一條漫長且考驗不斷的石頭路,除了外來的干擾,還有自己的心魔要克服,於內於外都是荊棘遍布,滯礙難行。我們若能不忘初衷,內外兼修,終有一天會明心見性,也有機緣預知時至,修往淨土。


#莫忘初衷

#帶業往生

#預知時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60會員
1.9K內容數
修養躁動不安的心
吳柳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5
月紅跟阿忠育有一子一女,先生體貼、太太溫柔,小孩乖巧董事,原本是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卻在阿忠四十五歲那年罹患運動神經元症,俗稱漸凍人症之後全變了樣。 今年五十歲的阿忠肌肉已經不聽使喚,現在的他只剩下頭和眼睛可以轉動。前兩年,醫生有問阿忠若是連呼吸開始窘迫,願不願意氣切,阿忠很清楚的拒絕了。自從
Thumbnail
2025/05/05
月紅跟阿忠育有一子一女,先生體貼、太太溫柔,小孩乖巧董事,原本是一個幸福快樂的家庭,卻在阿忠四十五歲那年罹患運動神經元症,俗稱漸凍人症之後全變了樣。 今年五十歲的阿忠肌肉已經不聽使喚,現在的他只剩下頭和眼睛可以轉動。前兩年,醫生有問阿忠若是連呼吸開始窘迫,願不願意氣切,阿忠很清楚的拒絕了。自從
Thumbnail
2025/05/04
許勉阿嬤住在萬華,靠撿資源回收維生,一天最多賣六百多元,最少賣六七十元,省吃儉用,還能過日子。在許勉阿嬤七十五歲那年養了一個孫子,那時阿孫三個多月大,父母棄養,阿嬤抱著小豪,小豪目不轉睛看著阿嬤,阿嬤霎時心軟,決定把他養大。 小豪五個月多大時,志工到阿嬤家關懷,聽見嬰兒的哭泣聲,才知道生活不好
Thumbnail
2025/05/04
許勉阿嬤住在萬華,靠撿資源回收維生,一天最多賣六百多元,最少賣六七十元,省吃儉用,還能過日子。在許勉阿嬤七十五歲那年養了一個孫子,那時阿孫三個多月大,父母棄養,阿嬤抱著小豪,小豪目不轉睛看著阿嬤,阿嬤霎時心軟,決定把他養大。 小豪五個月多大時,志工到阿嬤家關懷,聽見嬰兒的哭泣聲,才知道生活不好
Thumbnail
2025/05/04
平均而言,一個家庭大部份都會出現一個讓父母特別傷腦筋的孩子,有人說,這是現世報,也有人說,這是親子習題的考驗。與家人的關係總是千絲萬縷,有恩怨情仇,也有愛恨交織,有緣成為一家人,一定要好好珍惜這段因緣,用智慧與寬容去善解。 淑梅國中二年級就跟男同學談戀愛了,當時住在台北東區的她,總是在下課後跟
Thumbnail
2025/05/04
平均而言,一個家庭大部份都會出現一個讓父母特別傷腦筋的孩子,有人說,這是現世報,也有人說,這是親子習題的考驗。與家人的關係總是千絲萬縷,有恩怨情仇,也有愛恨交織,有緣成為一家人,一定要好好珍惜這段因緣,用智慧與寬容去善解。 淑梅國中二年級就跟男同學談戀愛了,當時住在台北東區的她,總是在下課後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老智者說,每個人都知道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法則,卻總是一再為情所困惑、為生死所束縛、為病痛所煩惱,那都是因為我們知理卻不通理,有聰明應付生活,卻沒有智慧看淡生死。總是,為既定的事實不斷的傷感懷憂,若能聞法入心,先了解苦的來源再去解脫苦的束縛,逆境中也能輕安自在。 貴香阿嬤七十八歲了,她跟先生五十
Thumbnail
老智者說,每個人都知道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法則,卻總是一再為情所困惑、為生死所束縛、為病痛所煩惱,那都是因為我們知理卻不通理,有聰明應付生活,卻沒有智慧看淡生死。總是,為既定的事實不斷的傷感懷憂,若能聞法入心,先了解苦的來源再去解脫苦的束縛,逆境中也能輕安自在。 貴香阿嬤七十八歲了,她跟先生五十
Thumbnail
虔誠有信仰且心地善良的老人,回首過往雖倍覺艱辛,卻也關關難過關關過。生活的酸甘苦辣,與親人的生離死別等等,人生八苦除了死亡還未親嚐,其餘的皆已嚐盡,於是有領會、有頓悟,所以更加把握因緣修行。有的人希望乘願再來,有的人希望斷六道,娑婆人間甚苦,需要菩薩聞聲救苦,願當人間菩薩則乘願再來,欲斷煩惱解脫生死
Thumbnail
虔誠有信仰且心地善良的老人,回首過往雖倍覺艱辛,卻也關關難過關關過。生活的酸甘苦辣,與親人的生離死別等等,人生八苦除了死亡還未親嚐,其餘的皆已嚐盡,於是有領會、有頓悟,所以更加把握因緣修行。有的人希望乘願再來,有的人希望斷六道,娑婆人間甚苦,需要菩薩聞聲救苦,願當人間菩薩則乘願再來,欲斷煩惱解脫生死
Thumbnail
有些人,一生過得很幸福很圓滿,所以臨終發願乘願再來當人。也有一些人,一生艱辛,心心念念都在想辦法斷輪迴,了脫生死,不要再投胎受罪。每個人對苦的感受不同,有些人對苦很敏感,稍微感覺到苦就積極修身養性,希望去一個沒有人間疾苦的地方。有些人對苦看得開,苦到極點也頓悟不出道理,反正苦就苦,苦瓜人生比比皆是。
Thumbnail
有些人,一生過得很幸福很圓滿,所以臨終發願乘願再來當人。也有一些人,一生艱辛,心心念念都在想辦法斷輪迴,了脫生死,不要再投胎受罪。每個人對苦的感受不同,有些人對苦很敏感,稍微感覺到苦就積極修身養性,希望去一個沒有人間疾苦的地方。有些人對苦看得開,苦到極點也頓悟不出道理,反正苦就苦,苦瓜人生比比皆是。
Thumbnail
虔誠有信仰且心地善良的老人,回首過往雖倍覺艱辛,卻也關關難過關關過。生活的酸甘苦辣,與親人的生離死別等等,人生八苦除了死亡還未親嚐,其餘的皆已嚐盡,於是有領會、有頓悟,所以更加把握因緣修行。有的人希望乘願再來,有的人希望斷六道,娑婆人間甚苦,需要菩薩聞聲救苦,願當人間菩薩則乘願再來,欲斷煩惱解脫生死
Thumbnail
虔誠有信仰且心地善良的老人,回首過往雖倍覺艱辛,卻也關關難過關關過。生活的酸甘苦辣,與親人的生離死別等等,人生八苦除了死亡還未親嚐,其餘的皆已嚐盡,於是有領會、有頓悟,所以更加把握因緣修行。有的人希望乘願再來,有的人希望斷六道,娑婆人間甚苦,需要菩薩聞聲救苦,願當人間菩薩則乘願再來,欲斷煩惱解脫生死
Thumbnail
老智者說,「生」才是一個人煩惱的開始,而「死」卻是最終圓滿的告別。每個人都是辛辛苦苦熬了一輩子,經歷無數次自己與家人的生老病死,每一次的考驗都讓人心驚肉跳,闖關的時候只能且戰且走,尚不知明天在哪裡。 老阿公年輕時務農,因為務農的收成無法溫飽一家四口,於是一邊務農、一邊賣水果,前一天下午到市區批
Thumbnail
老智者說,「生」才是一個人煩惱的開始,而「死」卻是最終圓滿的告別。每個人都是辛辛苦苦熬了一輩子,經歷無數次自己與家人的生老病死,每一次的考驗都讓人心驚肉跳,闖關的時候只能且戰且走,尚不知明天在哪裡。 老阿公年輕時務農,因為務農的收成無法溫飽一家四口,於是一邊務農、一邊賣水果,前一天下午到市區批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前幾日,我家附近有一位老人離世。說走就走,且走得很快,但走得並不是那麼安詳。那一天剛好下著雨,她在經過村委會門口回家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倒在地,好心的路人幫忙叫救護車。到了縣中醫院時,醫生診斷是腦出血。也不知道醫生搶救了多長時間,最後就把人送回了家。之後就聽到這位老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前幾日,我家附近有一位老人離世。說走就走,且走得很快,但走得並不是那麼安詳。那一天剛好下著雨,她在經過村委會門口回家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倒在地,好心的路人幫忙叫救護車。到了縣中醫院時,醫生診斷是腦出血。也不知道醫生搶救了多長時間,最後就把人送回了家。之後就聽到這位老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修行是條漫漫長路,看似簡單,但最難的是持續堅持和永保初心。最近有位好友在社群平台PO出先生去世的消息,內容看了讓人動容,也感受到友人對於先生離去的不捨。 人生最無奈、最痛苦的當是生離死別,而「死亡」就是最大的離別。與親人離別的傷痛,不論古人或今人皆無法放下,否則蘇東坡不會寫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修行是條漫漫長路,看似簡單,但最難的是持續堅持和永保初心。最近有位好友在社群平台PO出先生去世的消息,內容看了讓人動容,也感受到友人對於先生離去的不捨。 人生最無奈、最痛苦的當是生離死別,而「死亡」就是最大的離別。與親人離別的傷痛,不論古人或今人皆無法放下,否則蘇東坡不會寫下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生就生、死就死,該來就來、該去就去,怕死的最終還是要死。人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每個人要走的時候都要豁達一點,越不怕死就越有機會不會死,心性豁達,把生死的關卡考過,會越長命。」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生就生、死就死,該來就來、該去就去,怕死的最終還是要死。人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每個人要走的時候都要豁達一點,越不怕死就越有機會不會死,心性豁達,把生死的關卡考過,會越長命。」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