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電子書剛推出時,我對它充滿抗拒。少了紙張的質感與翻頁的聲音,閱讀的儀式感彷彿消失了。對於那時的我來說,閱讀不僅僅是看文字,更是一場感官的享受。電子書的冰冷螢幕,怎麼能承載這份溫度?
然而,現實終究改變了我的想法。經常四處移動的生活,讓我不得不面對實體書帶來的重量負擔。一段旅行,可能會隨身帶著一本還沒讀完的書、兩三本讀到一半的書,再加上幾本雜誌以備不時之需。最誇張的一次,是搭郵輪旅行時,我攤開行李箱,裡面竟然塞了整整10本書。雖然那段旅程中閱讀的時間充裕,但書本的重量卻壓得行李箱沉重不堪,每次搬動都讓人筋疲力盡。
不僅是旅行,在日常生活中,家裡的書櫃也是另一場無休止的戰役。即便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整理清空,把不常讀的書捐給圖書館或送人,但隨著新書不斷加入,書櫃總會再次滿溢。對於熱愛閱讀又需要整理空間的我來說,這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拉鋸戰。而客廳堆滿的銅版紙雜誌更是另一個難題,光鮮亮麗時令人喜愛,過期後卻又重又難處理,連圖書館都不願接受。
在這樣的現實壓力下,電子書的優勢漸漸顯現。它輕便、靈活,能隨時攜帶數百本書,讓閱讀回歸了純粹,沒有負擔,也不需要為書籍的存放而煩惱。
新年的第一天,細雨紛飛,我選擇到山裡走走,作為全新的開始。清晨,我背上背包,除了簡單的乾糧和水壺,還帶上了電子書閱讀器。中午時分,來到草山行館,躲進了這個明亮又溫暖的空間。窗外雖是灰濛濛的天氣,但室內的燈光灑在木質桌面上,整個環境靜謐而舒適。我點了一杯熱茶和一片蛋糕,打開電子書,翻出了坂本龍一的《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
這本書是坂本龍一在晚年所寫,既有他對音樂創作的反思,也有對生命本質的沉思。它之所以出現在我的電子書閱讀器裡,是因為2023年3月坂本龍一去世的時候,我對他的音樂和人生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在一次偶然的節目中得知他不僅是音樂家,還是一位文字表達極富感染力的作家,因此毫不猶豫地購買了這本書。
新年第一天翻開它,感受到的不僅是坂本龍一的音樂哲學,更是電子書帶給我的便利。像這樣一本意味深長的書,無需特意尋找空間來攜帶,也不怕隨時想讀時找不到。這種隨時隨地的自由,正是電子書最打動我的地方。
如果說過去的我會因為紙質書的質感而捨不得嘗試電子書,那麼此刻,翻開坂本龍一的文字,便是對這一形式的最深刻認同。
儘管電子書讓生活更輕便,實體書仍然有它無法取代的魅力。那種拿起一本書、翻動書頁的感覺,紙張的質感、墨香的縈繞,總是能讓人更專注於閱讀的當下。
實體書不僅僅是一種工具,還是一種情感的載體。翻開多年未讀的書,看到當初自己留下的標註與筆記,以及歲月在紙張留下的痕跡,就像打開了時光的抽屜,重新與過去的自己對話。這種專屬於實體書的記憶感,是電子書所無法模擬的。
然而,實體書的獨特價值背後,也藏著一份現實的挑戰。書籍需要空間,雜誌重量驚人,如何妥善整理、保存,是每個愛書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這些挑戰,讓人不得不在喜愛與實用性之間找到平衡。
電子書的普及,讓實體書店也在改變。不再只是單純販售書籍的場所,現代的實體書店更多地成為了一個文化與社交的多功能空間。
記得有一次,我走進松菸文創園區的一間書店,名字很溫暖,叫做「閱樂書店」。書店外被濃密的樹蔭包圍,靜靜地隱藏在文創園區的一角。木質的建築,搭配柔和的燈光,散發著溫暖且治癒的氣息。從小徑走進書店時,彷彿進入了一個遠離城市喧囂的綠洲。
雖然空間不大,但每一處設計都充滿了用心。溫暖的燈光映照著木質書架,書籍排列整齊卻不失溫度,讓人感到安心。書店裡的角落擺放著幾張簡單的木椅與茶几,讓人可以隨手拿起一本書坐下翻閱。耳邊時而傳來翻書的聲音,與窗外風聲和鳥鳴相得益彰。這樣的空間,雖然規模不大,卻充滿了溫度和人情味,讓我再次體會到實體書店的魅力。
電子書與實體書的選擇,不是一場非此即彼的抉擇,而是一種根據生活情境而平衡的選擇。電子書是自由與便利的象徵,讓人隨時隨地都能與文字為伴;而實體書,則是情感的載體,為我們提供一種回歸內心的閱讀儀式感。
新年的第一天,當我用電子書翻開了坂本龍一的文字,感受那份深刻的思考;而在某些日子,我依然會走進書店,翻開實體書,沉浸於書頁間的溫度與質感。不論未來的閱讀形式如何改變,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能否透過閱讀找到內心的寧靜,並在文字中感受生活的深刻與美好。
版權聲明:
本文及照片版權屬於作者本人所有,歡迎分享原始鏈接,但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轉載、複製、改編或用於其他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