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

含有「紙本」共 4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臺灣許多餐廳導入QR Code點餐系統,卻忽略了部分族群的使用需求,造成不便與歧視。文章批判此現象,並呼籲業者應兼顧效率與使用者體驗,設計更友善的數位點餐系統。
Thumbnail
黃玫籽-avatar-img
2025/04/10
「不是技術的錯,是你沒把人放進設計裡」這句話講得太好了! 有時候連點個餐都像在接受智力測驗,真的不是我們不會用,而是那個設計從頭到尾就沒打算讓每個人都能安心使用,因為我就是那個 每次要叫我用線上點餐會直接翻白眼的人~
柳靖-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0
黃玫籽 我+1
在未來世界,紙本書幾乎絕跡,人們依賴智慧晶片學習,一秒鐘就能下載一本書的內容。然而,15歲的黎安卻總覺得少了什麼。
Thumbnail
「最近還讀純文學作品嗎?」友人問我。 離開學生時代後,閱讀的取向開始擴散,確實已經很少購入純文學的書了。 「才剛買呢,還沒看——《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某次在網路上看到編輯與譯者的對談影片,當時感到觸動。後來逛書店時剛好遇見,便決定帶回家。 友人睜大眼睛:「這本我讀完了!
Thumbnail
每當走進書店,撲鼻的書香激發腦內啡,不由得就想捧幾本回家。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對文字符號數位化是反感的,相反的,我十分慶幸自己處身於資訊數位化的時代且成為受益者。四年級生的我見證著資訊數位化從無到普及的歷程,而資訊的數位化更結合著網際網路而成為強大的綠巨人,打破時間與空間的藩籬。
Thumbnail
今天回診時,醫師和我提起這幾年來看身心科的教師增加不少,甚至還有老師只差幾年就能領月退,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毅然決然選擇離開教職……
冒冒-avatar-img
2025/03/23
尊師重道已少見, 可能也是受到少子化的影響 還有校長的風格到底挺不挺老師 不過校長也是要存活, 到頭來還是家長自己本身的價值觀挺不挺老師
自我決定理論探討個人自主、勝任感和生活意義感如何影響幸福感。文章以自身經驗闡述如何運用自我決定理論,在學業、興趣(騎馬、瑜珈)和職涯規劃中做出自主選擇,並反思科技發展(電子書、ChatGPT)對閱讀習慣的影響。文章結論呼應宮崎駿電影《蒼鷺與少年》,強調個人選擇與其後果的關係,以及生命經驗的獨特性。
Thumbnail
5/5蒼鷺與少年
我也在瑜珈中感受到獨特的安定與紓壓,我們總是深受家庭影響,而很難跳脫框架,活出自我,也在找尋自我與生活的平衡。
Runningbear-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5
小布丁的小旅行 其實我大二的體育選修選最搶手的瑜珈提斯(瑜珈+皮拉提斯的結合),也沒想到是現在最多女生會想選擇的運動項目,更沒想過我會去考瑜珈教練證照,可能有機會考皮拉提斯教練看看哈哈!社團是雖然練馬術,但是馬和狗狗教會我很多書本沒有的東西,而且我有一度是覺得跟它們相處很快樂。
看到一個推理故事用一本書來講這種關於版面與閱讀之間的關係,雖然故事我沒有特別喜歡,我也會力薦所有做書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Thumbnail
不覺得這本書劇情好看+1,不過看到台版翻譯在排版上的堅持時,會真心被出版社感動XD 喜歡看紙本書,也是因為排版等同一門藝術啊~(別說單字換行,有看過標點符號當第一個字的,直接瘋掉XD)
換日線-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3
阿歲只會出一支筆 那個就沒有在軟體設定「避頭點」這個功能,才會醬。
第二章:質疑與孤立 李薇的研究報告初步完成後,她決定將其提交給學術期刊,希望能夠得到更多專業的支持。然而,當她將資料發送給幾位同行學者後,卻遭遇了出乎意料的反應。 “李薇,你確定這些結果是有意義的嗎?”王教授的回信簡短而冷淡。他是她學術領域的一位資深學者,對她的研究提出了質疑:“這種結論看似有些
第一章:母親的筆記本 李薇坐在母親遺物的堆放間,周圍是各種熟悉卻又遙遠的物品。這個房間充滿了她母親的氣息,書櫃裡是那些年母親最愛的書籍、雜誌和筆記本。母親的筆跡,依舊那麼熟悉,每一個字都像是時間留下的痕跡。 李薇的母親,楊慧,是一個對知識懷有深厚熱情的人。她總是喜歡手寫筆記,無論是書中的心得,還
「麻耶雄嵩」這個被譽為摔書天王的推理小說作家,一直以來就仗著不計褒貶的俠義心腸處世,所以作品一直以來都是光怪不已,我從《獨眼少女》《神的遊戲》以及《有翼之闇》依照上述的順序陸續接觸他的作品,再加上今天這本好不容易讀完的簡體版的《鴉》(還好翻譯是台灣人,否則我一定會在不到一半的地方就放棄的。),這是由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