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在半夜2點多醒來,但不同於往常的「喔!兩點多喔!時間還早,睡吧!」而是坐著回想剛剛發生的夢,說驚恐是有點,說神奇也令人匪夷所思,怎麼說呢?夢的內容沒有辦法完整複述,只記得「我左腳大拇指的腳趾甲,碎成4片,以及可以像拼圖一樣,再拚回去,只是其中有一個碎片被汙染,夢中的自己就選擇丟棄只拚回三片」,然後,有點驚悚的畫面在凌晨時分把我嚇醒。但奇怪的是,沒有血淋淋的畫面或疼痛不已的感受,只有清楚地意識到「我已經做出選擇,丟棄被汙染的碎片」。
「被汙染的碎片是什麼?並不清楚,或許需要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才知道。驚醒以後,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再記錄夢中的內容,不需要完整的描述,只記下記得的內容。接著,想著「指甲像拼圖」是什麼意思?於是上網搜尋「夢見指甲斷了」,找到的內容是「夢見自己的指甲斷了、脫落、斷裂等,這樣的夢境是在提醒您,目前面臨的困難缺少足夠的幫助和支援;另外也有一種暗示,您的家人最近可能會有某一方面的危險,最好提醒他們多注意一下言行」。當下冒著「黑人問號」覺得自己傻,但莫名執著想知道「背後的意思」,於是隨性地打開ChatGPT輸入「我左腳大拇指的腳趾甲,碎成4片,以及可以像拼圖一樣,再拚回去,只是其中有一個碎片被汙染,夢中的自己就選擇丟棄只拚回三片,這是什麼意思?」沒有想到ChatGPT,認真地回覆。內容可能符合或不符合,但至少確定一件事,有稍微被同理和安撫。
巧的是,搜尋Google和ChatGPT,打開Youtube準備聽音樂時,卻發現「當你追尋人生的意義,試試榮格的這把鑰匙 ft. 鄧惠文 精神科醫師 ‧ 榮格分析師」,約看完20分鐘以後,忍不住狂打哈欠,只能關燈睡覺。先說明並沒有要談「超越科學所能理解的範圍」,而是提供「從夢中驚醒時」的一種應對選擇。榮格的心理學處於科學與玄學間,若從學術研究的觀點,「不太科學」這件事情基本上就會被人詬病,因為不夠客觀和無法複製。曾聽過老師與醫生共同參與研習的經驗,醫生對老師說:「我們每年提出新的不同理論和觀點,在SCI期刊(科學引文索引期刊)中發表,累積很多論文點數。你們教育這十、二十幾年來有什麼新理論嗎?」(有興趣者,可以在ChatGPT上輸入「SCI期刊是?論文點數是什麼,對於指導教授有什麼影響?」問題,它可以給予說明,這裡不再贅述)當下老師無法反駁或澄清,因「當時腦神經科學還沒在台灣出現,教育理論因為無法提出科學證據而飽受批評和質疑」。
但大病一場以後,才漸漸接受一件事情「有些事不需要講究科學,因為有很多事情科學無法解釋原因如『為什麼我會得到重大疾病?醫生的說法常是多種原因或可能,而不是我們想要的那個單一元兇』,這時候可能會轉向『信者恆信』,即『只要這個說法能讓我們得到想要的解釋和接納不是我想要的事實,科學與否不再是重點。但請注意,務必注意,再三注意『詐騙的心靈團體和課程』」。榮格的心理學對於「從夢中驚醒的我們」是相同的道理,信者恆信,它只是「給我們一個解釋,撫平焦慮不安的情緒,或在未知情況下,提供我們可以往哪走的方向」。「日常生活的榮格心理學|開啟生命潛能X活出完整人生」不建議大家在搞不清楚「榮格心理學」的時候購買,因為重要的不是XX心理學或某某治療師,而是「心理學能不能幫助我們自己,對我們有用」。
相信跨年這件事情對很多人是有衝擊的,例如:「三原Japan」因為新年新目標,更重要的是檢討自己「去年達到哪些目標了沒?」當下第一個想法是,「我連最基本的收入門檻都沒有達到,更何況是什麼工作或理想?」這個「理所當然」的想法,使心情鬱悶了一個上午,也不排除因為天氣過於寒冷和陰沉而導致心情悶悶的。當時完全陷入長期以來覺得「自己不夠好,或沒有達到社會成功標準,就是一事無成」的困境,完全沒有肯定和讚美自己「為了治療疾病自己付出了努力和嘗試,為了兼職的工作自己風雨無阻堅持了5年,為了找尋適合自己和兼顧健康的未來做了許多嘗試......」只因為「沒有符合社會標準」就這樣詆毀自己或內耗嗎?
有聽過伊索寓言「太陽跟北風」的故事嗎?太陽就像肯定和讚美,北風則是自責和內耗,哪個可以讓自己有勇氣向前走?肯定是太陽,若沒有人做自己的太陽,請當自己的太陽,不完美又如何?「伊能靜曝育兒觀「不需要完美的兒子」 小哈利謝她「教會愛」喊:十年後養妳!」或在置頂影片14:57秒提及榮格在人生完美時重創,以及「讀者留言我已經40歲了,我就是一事無成等等的,但是以前的我看到會覺得『喔那你好可憐』,可是我現在看到說:『這就是轉機了,因為你沒有覺得一事無成的時候,你不會想要去改變任何事情嘛!那你現在覺得有這樣匱乏的感受,那就是你人生的轉機就來了』。」沒有人是完美的,但社會形塑的成功人士長讓我們誤以為只有自己在受苦或自己的人生坑坑巴巴的,其實沒有,就像榮格自找的重創。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
題外話
1.為什麼Youtube影片這麼剛好是我當下需求或感興趣的?
類似的情況已發生三至四次,真的是巧合嗎?或許不是,當我們在同一部手機上登錄 Google 帳號時,Google 和 YouTube 都會基於同一個帳號來收集數據,共享一些基於帳號的數據(如搜尋行為或觀看記錄),即使兩者的演算法是各自獨立。
2.焦慮時,將注意力轉移至感興趣或喜歡的影片時,為什麼能緩解不安的情緒?
當我們將注意力轉移至興趣的影片,將注意力會從原本的焦慮感受中轉移出來,能夠讓我們短時間內忘記那些焦慮的觸發因素,進而降低焦慮情緒。如果影片出現我們能情感共鳴的內容(如人際關係、感人的故事或正向的情緒表達),有助於緩解焦慮,讓我們感受到「被理解」和「情感連結」的安慰,這種感覺能降低生理和心理的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