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tack、KIT 與 Portaly:「數位佃農」對三大電子報平台的優缺點全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幾天前,我突然收到一封來自電子報平台 Substack 的通知:我的電子報帳號被認定為是發送垃圾信件的風險帳號,因此帳號已經被 Substack 凍結。

這是我已經使用了一年半的帳號,原本還想趁新年假期跟訂閱者拜個年,但我現在不僅無法繼續更新電子報,也沒法查看之前發送過的紀錄與資料,更不知道該怎麼通知原本的訂閱者,他們已經無法從 Substack 上查看我之前發表過的電子報。

我嘗試透過 Substack 提供的所有聯繫管道申訴,包含說明訂閱者的 Email 來源,以及提供兩週前最後一個全新訂閱戶的通知信截圖等等。但至今仍未收到 Substack 的回覆。

樂觀來看,可能是負責人員仍在度假,還沒處理到我的申訴案件;但從悲觀的角度,我或許需要做好心理準備,放棄 Substack 這個電子報平台了。


平台的主控權與「數位佃農」的隱憂

這次事件讓我深刻反思,這不僅僅是電子報的問題,而是每個想要經營自媒體的人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現在是「平台經濟」當道的年代,當我們使用各種平台,包含電子報平台、寫作平台或社交媒體時,表面上我們「擁有」自己的帳號使用權,但其實我們的數位身份始終是受該平台掌控的,而所謂的「使用者權利」也只不過是平台提供的服務之一。平台可以任意終止服務或變更遊戲規則。

所以,現在有個名詞是用來形容我們這些平台的使用者,那就是「數位佃農」,而平台則是「地主」。

2023 年,我曾因無法解決的問題,放棄使用多年的付費網域,將網站從 WordPress. org 遷移回免費版本的 WordPress. com。

當時做這個決定,也是因為深刻的體悟到,即便我將網站搬到 WordPress. org 並付費租賃服器,看似「自己架了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網站」,但其實我也只不過是比在寫作平台上創作的人多了一些自主權,可以隨興決定網站架構罷了,我依舊是個「數位佃農」。

除非是走回頭路,自行架設伺服器,否則仍然擺脫不了伺服器供應商的限制。


平台經濟下的創作者挑戰與機會

我們自媒體創作者在各個平台上的創作與互動會為平台帶來流量,讓平台賺到商機,但同時,我們也能反向利用平台累積粉絲,並將流量導回自己的私領域。

最常見也最快速能累積粉絲的管道包括:

  1. 自媒體:個人網站、寫作平台、YouTube、Podcast。
  2. 社群媒體:Threads、X(原 Twitter)。
  3. 粉絲團:Facebook 粉絲頁、LINE 群組、Telegram 群組。

當然不需要為了累積粉絲而去經營每個管道,畢竟我們的注意力與精力是有限的,只要依照自己的喜好、能力,挑選適合自己的幾個管道專注發展就好了。

而「電子報」就是從平台將流量引導到私領域的有效工具之一。

常見電子報平台的比較

以下是我對三個常見電子報平台的使用心得:

1. Substack

  • 💔 缺點
    • 使用介面不夠直觀,部分功能藏得太深難以找到。
    • 適合發送短篇內容,長篇文章(超過 4000 字)需拆分發送。(我懷疑是因為有段時間我發送的電子報是長文,就算有 7 成的開信率,但仍是被誤判)
  • 💡 優點
    • 過往發送過的電子報可以像部落格一樣並列展示,方便新訂戶先閱讀舊內容再決定是否訂閱,提升信任感。

2. KIT(ConvertKit 新名稱)

  • 💔 缺點
    • 免費登錄頁模板大多不支援中文輸入,顯示可能出問題(沒法顯示中文)。
    • 若能開放 HTML 編輯,問題會迎刃而解。
  • 💡 優點
    • 全英文介面但比 Substack 更友善,沒幾分鐘就可以完成登錄頁的設計。
    • 可在登錄頁添加個人網站與社群連結,作為作品集展示頁。

3. Portaly

  • 🤔 定位:它不是用來發送電子報的平台,而是可以用來「收集 Email」。Portaly 比較像個人展示頁。能把所有社群、網站、平台連結整合展示。
  • 💡 優點
    • 全中文介面,對華語用戶友好。
    • 只需上傳個人網站首頁,AI 三分鐘就能免費生成專屬於你的頁面。
  • 💔 缺點
    • 我其實不建議專注經營電子報的用戶選用 Portaly ,因為其他電子報平台,如 KIT 也可以呈現「個人展示頁」的效果。
    • 使用第三方平台收集 Email ,等同多了一層有可能資料外洩的風險,與其如此,不如直接用電子報平台處理收集與發送。

總結與建議

雖然我最愛的電子報平台還是 Substack,但它的政策讓我不得不放棄目前的帳號。

我計劃 改用 KIT

但如果你希望整合社群與平台,打造個人作品集展示頁,並且與平台上其他的創作者互動,Portaly 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剛好是個自帶流量的自媒體人,也有可能獲得 Portaly 免費升級的福利)

創作者的核心價值:創作本身

無論是電子報被停權,還是其他平台問題,創作者都難免會遇到突發狀況。例如我這幾天遇到電子報被停權的事情。就得花時間找尋備案,並更新網站每個頁面上的相關欄位(理應連寫作平台上的作品,也該逐一去做修改,但光想到這個工作量,就會覺得很害怕)。

這些瑣事會壓縮創作的時間與精力,創作者的精力有限,應根據自身需求合理取捨。

所以我選擇先將網站上近 90 天有帶來流量的頁面資料先逐一修改,未來等有空的時候,再來更新寫作平台上的作品,以及剩下來的網頁頁面。

之前在 Threads 上有看到一個 SEO 界的老前輩分享,「創作是創作者的核心價值,每天佔據創作者時間最大比例的就應該是「創作」(輸出)本身,而非「輸入」或其他瑣事」。

看完超有感觸的!我也認同,唯有「創作」才值得我們投入全天候最好的精力、最大的心力與最多的時間。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除此之外,我們也要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平台,定期備份內容並分散風險,才能更有效地降低潛在損失。

創作者的路途上,挑戰與機遇並存,但只要專注創作,我們始終能找到突破的方向。

raw-image

補充在最後

針對 Substack 帳號停權,我陸續提出了 5 次申訴, 包含截圖每封電子報開信率超過 70%, 說明訂閱者來源,12月仍有陸續新增訂閱者等資訊。

但可能剛好遇到 Xmas 假期直到 2025/1/7 才收到 Substack 官方的罐頭回覆,

「經過審核,我們確定你的帳戶違反了 Substack 的內容指南,因此不會重新啟動。」

raw-image

1/8 竟然還收到 Substack 的滿意度調查表,信裡面就兩個選項

Good, I'm satisfied
Bad, I'm unsatisfied

想當然爾的我就選擇了第二個 Bad, 但是多填入了一段話

It is pity to lose my account, I really like Substack platform!!!!


然後 1/9 就收到了「真人」回覆

「因為系統誤判垃圾帳號,現在已經修正,可以重新使用你的帳號!」

raw-image

哎唷唷,你們是不是知道我轉去 KIT (原Convertkit) 之後, 收到更多 Email 訂閱了才回心轉意的?!

(當然也可能是被我的英文留言,還有滿滿的驚嘆號結尾震驚到了,認定我是真人無誤就趕快解封了)


以上經驗,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參考。

不論是對待人、事、物,「對於失去,你的難過一定要明確的表達出來!」


【作者介紹】漫閱讀

若不想錯過我最新的文章,歡迎直接訂閱我的網站或電子報
網站|電子報 | 方格子 | Threads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愛心,這可以讓更多人能看到這篇文章也歡迎直接 小額打賞
本文將同步刊載於 漫閱讀筆記
若你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是想討論的,歡迎直接寫信給我:manread.chen@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好奇兩者的開信率效果,因為kit人數超過千人要收費,一直在猶豫是否跳到substack
avatar-img
漫閱讀-漫談人生/自媒體經營/職場經驗
34會員
46內容數
✨漫閱讀✨ENFP型人 希望透過寫作達到身、心、靈富足 我熱愛閱讀📚也熱愛運動🧘🏃🏊🚴 我在這漫談人生,自媒體經營與職場經驗。
2025/03/27
幾個月前,我根本沒想過自己能日更,更沒想到自己可以堅持寫作超過 120 天,追蹤數破千。 這對很多人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對於曾經「完全寫不出字」的我來說,這是靠著一段段文字,所累積起來的信念啊!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曾在寫作路上迷惘、自我懷疑,或者感到卡關的人一些幫助! 為什麼開始日更?
Thumbnail
2025/03/27
幾個月前,我根本沒想過自己能日更,更沒想到自己可以堅持寫作超過 120 天,追蹤數破千。 這對很多人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對於曾經「完全寫不出字」的我來說,這是靠著一段段文字,所累積起來的信念啊!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曾在寫作路上迷惘、自我懷疑,或者感到卡關的人一些幫助! 為什麼開始日更?
Thumbnail
2025/03/08
如果要我在看過的書裡,挑選一本影響我極深的書,《抉擇:放下,擁抱生命無限可能》(The Choice: Embrace the Possible)絕對可以排行在前 10 名。 (延伸閱讀:最愛的 10 本書單推薦)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年近百歲的女心理治療師,伊蒂特.伊娃.伊格(Edith Ege
Thumbnail
2025/03/08
如果要我在看過的書裡,挑選一本影響我極深的書,《抉擇:放下,擁抱生命無限可能》(The Choice: Embrace the Possible)絕對可以排行在前 10 名。 (延伸閱讀:最愛的 10 本書單推薦)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年近百歲的女心理治療師,伊蒂特.伊娃.伊格(Edith Ege
Thumbnail
2025/02/20
作者陳思宏在 2021 年 2 月擔任讀墨店長時,分享了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推薦書單長文。於是,我從他的書單中首先挑選了《鬼地方》來閱讀。 在那之前,我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碰台灣文學作品了。因為在我印象裡,許多台灣文學作品總是充斥著過多的苦情。現實生活已經夠辛苦了,若還要在有限的閱讀時光裡,讓自己沉浸
Thumbnail
2025/02/20
作者陳思宏在 2021 年 2 月擔任讀墨店長時,分享了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推薦書單長文。於是,我從他的書單中首先挑選了《鬼地方》來閱讀。 在那之前,我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碰台灣文學作品了。因為在我印象裡,許多台灣文學作品總是充斥著過多的苦情。現實生活已經夠辛苦了,若還要在有限的閱讀時光裡,讓自己沉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幾天前,我突然收到一封來自電子報平台 Substack 的通知:我的電子報帳號被認定為是發送垃圾信件的風險帳號,因此帳號已經被 Substack 凍結。 這是我已經使用了一年半的帳號,原本還想趁新年假期跟訂閱者拜個年,但我現在不僅無法繼續更新電子報,也沒法查看之前發送過的紀錄與資料,更不知道該怎麼
Thumbnail
幾天前,我突然收到一封來自電子報平台 Substack 的通知:我的電子報帳號被認定為是發送垃圾信件的風險帳號,因此帳號已經被 Substack 凍結。 這是我已經使用了一年半的帳號,原本還想趁新年假期跟訂閱者拜個年,但我現在不僅無法繼續更新電子報,也沒法查看之前發送過的紀錄與資料,更不知道該怎麼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為何很多創作者使用電子報系統? 明明用文章平台也會自動發信不是嗎?例如自媒體的獨立網站,沒有平台流量,讀者也不知文章上架,電子報就是必須,這樣讀者才知道有新東西,另外有些人提到避免社群網站流量演算法綁架,例如FB近期流量就很少,要人買廣告,之前還遇過明明我沒刷卡,FB自動幫我買廣告,還寫信去澄清。
Thumbnail
為何很多創作者使用電子報系統? 明明用文章平台也會自動發信不是嗎?例如自媒體的獨立網站,沒有平台流量,讀者也不知文章上架,電子報就是必須,這樣讀者才知道有新東西,另外有些人提到避免社群網站流量演算法綁架,例如FB近期流量就很少,要人買廣告,之前還遇過明明我沒刷卡,FB自動幫我買廣告,還寫信去澄清。
Thumbnail
兩個月前,我在Substack開辦了免費的《陳豐偉編譯社每週摘要電子報》,每星期發刊一次,寄到訂戶的電子信箱。 會這麼做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如果在臉書公開發文,有許多類型的題材,會被臉書「降權重」,很難被看到與分享。 如果不容易分享出去,就會讓寫作的動力下降。但我不想長期受控於臉書的言論控管政策(
Thumbnail
兩個月前,我在Substack開辦了免費的《陳豐偉編譯社每週摘要電子報》,每星期發刊一次,寄到訂戶的電子信箱。 會這麼做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如果在臉書公開發文,有許多類型的題材,會被臉書「降權重」,很難被看到與分享。 如果不容易分享出去,就會讓寫作的動力下降。但我不想長期受控於臉書的言論控管政策(
Thumbnail
最近剛修完研究所的資訊隱私課程,課程中閱讀了Tim Wu的《The Attention Merchants》一書,對於廣告行業、自媒體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無論是創作者還是使用者,我們都不斷的在不同平台之間游走-創作者帶著創作、使用者帶著注意力。
Thumbnail
最近剛修完研究所的資訊隱私課程,課程中閱讀了Tim Wu的《The Attention Merchants》一書,對於廣告行業、自媒體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無論是創作者還是使用者,我們都不斷的在不同平台之間游走-創作者帶著創作、使用者帶著注意力。
Thumbnail
自媒體是什麼? 現在越來越常聽到人家講自媒體,到底是什麼東西? 自媒體(英語:self-media或we media)指普羅大眾藉由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即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或稱「草根媒體」、「個人媒體」、「公民媒體」。意指在網路技術,特別是
Thumbnail
自媒體是什麼? 現在越來越常聽到人家講自媒體,到底是什麼東西? 自媒體(英語:self-media或we media)指普羅大眾藉由網路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人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範性及非規範性資訊的新媒體,即由下而上的傳播方式。或稱「草根媒體」、「個人媒體」、「公民媒體」。意指在網路技術,特別是
Thumbnail
2023 年好用的部落格平台有哪些?想要成為一個創作者,有哪些免費的部落格推薦呢?如果你有心長期經營部落格、打造個人品牌和被動收入,一定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前途看好的平台!
Thumbnail
2023 年好用的部落格平台有哪些?想要成為一個創作者,有哪些免費的部落格推薦呢?如果你有心長期經營部落格、打造個人品牌和被動收入,一定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前途看好的平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