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的網友與讀者們,這是我新的作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兩個月前,我在Substack開辦了免費的《陳豐偉編譯社每週摘要電子報》,每星期發刊一次,寄到訂戶的電子信箱。

會這麼做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如果在臉書公開發文,有許多類型的題材,會被臉書「降權重」,很難被看到與分享。

如果不容易分享出去,就會讓寫作的動力下降。但我不想長期受控於臉書的言論控管政策(其實是因為臉書的AI很笨,無法分辨哪些是該管控的文章,哪些是認真討論的文章),所以覺得應該跳脫臉書,不要以臉書為發佈文章的主要管道。

接下來,我會調整成,在蒐集《每週摘要電子報》的題材時,就先寫在「方格子」(也就是這個部落格)。

也就是說,之後,這邊發表文章的頻率,又會增加起來。

有些文章會公開,但多數文章會鎖起來,讓付費訂閱這部落格的朋友們,可以比免費電子報訂戶比較早看到、也會看到比較多的內容。

不過也建議這邊的讀者,可以訂閱免費電子報。畢竟,還是會有一些資訊,只放在電子報,不會整理在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68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逛到這邊的讀者,也可以考慮訂閱《陳豐偉編譯社》電子報。 在長期蒐集、累積資料,做了各種嘗試後,現在我決定了應該會是最適合的文章發表模式:日後有新的完整文章,我會先發佈在這個部落格(100%全都會發佈在這裡),然後絕大多數也會同步在臉書公開發文、同時經過編輯後從電子報發出。
Thumbnail
逛到這邊的讀者,也可以考慮訂閱《陳豐偉編譯社》電子報。 在長期蒐集、累積資料,做了各種嘗試後,現在我決定了應該會是最適合的文章發表模式:日後有新的完整文章,我會先發佈在這個部落格(100%全都會發佈在這裡),然後絕大多數也會同步在臉書公開發文、同時經過編輯後從電子報發出。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為何很多創作者使用電子報系統? 明明用文章平台也會自動發信不是嗎?例如自媒體的獨立網站,沒有平台流量,讀者也不知文章上架,電子報就是必須,這樣讀者才知道有新東西,另外有些人提到避免社群網站流量演算法綁架,例如FB近期流量就很少,要人買廣告,之前還遇過明明我沒刷卡,FB自動幫我買廣告,還寫信去澄清。
Thumbnail
為何很多創作者使用電子報系統? 明明用文章平台也會自動發信不是嗎?例如自媒體的獨立網站,沒有平台流量,讀者也不知文章上架,電子報就是必須,這樣讀者才知道有新東西,另外有些人提到避免社群網站流量演算法綁架,例如FB近期流量就很少,要人買廣告,之前還遇過明明我沒刷卡,FB自動幫我買廣告,還寫信去澄清。
Thumbnail
去年曾在別的論壇寫出許多的文章,前後不到一年我寫了1250篇左右,但我其實有一點失落;決定要替這些文章搬家,把文章刪除到剩下300篇的時候,我開始思考、一直以來到底想要分享的是什麼?
Thumbnail
去年曾在別的論壇寫出許多的文章,前後不到一年我寫了1250篇左右,但我其實有一點失落;決定要替這些文章搬家,把文章刪除到剩下300篇的時候,我開始思考、一直以來到底想要分享的是什麼?
Thumbnail
兩個月前,我在Substack開辦了免費的《陳豐偉編譯社每週摘要電子報》,每星期發刊一次,寄到訂戶的電子信箱。 會這麼做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如果在臉書公開發文,有許多類型的題材,會被臉書「降權重」,很難被看到與分享。 如果不容易分享出去,就會讓寫作的動力下降。但我不想長期受控於臉書的言論控管政策(
Thumbnail
兩個月前,我在Substack開辦了免費的《陳豐偉編譯社每週摘要電子報》,每星期發刊一次,寄到訂戶的電子信箱。 會這麼做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如果在臉書公開發文,有許多類型的題材,會被臉書「降權重」,很難被看到與分享。 如果不容易分享出去,就會讓寫作的動力下降。但我不想長期受控於臉書的言論控管政策(
Thumbnail
從 Web 2.0 到 Web 3.0,為了提供使用者與閱聽眾更良好、更舒適的內容體驗,我將目前我在經營的平台網站和社群媒體整合起來!
Thumbnail
從 Web 2.0 到 Web 3.0,為了提供使用者與閱聽眾更良好、更舒適的內容體驗,我將目前我在經營的平台網站和社群媒體整合起來!
Thumbnail
跟讀者們做個溝通: 即便是付費文章,留言區無須付費也能全部閱讀,不用等到改設為免費文章,就能直接參與留言區討論。 一路以來一直強調,個人很重視留言區的意見反饋或質疑,因為這是個人寫文章的動力之一,所以常常留言區的實質內容篇幅甚至要比本文內容多出好幾倍。 除此之外,在此聲明: 以上。
Thumbnail
跟讀者們做個溝通: 即便是付費文章,留言區無須付費也能全部閱讀,不用等到改設為免費文章,就能直接參與留言區討論。 一路以來一直強調,個人很重視留言區的意見反饋或質疑,因為這是個人寫文章的動力之一,所以常常留言區的實質內容篇幅甚至要比本文內容多出好幾倍。 除此之外,在此聲明: 以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