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自媒體數位游牧的踩坑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媒體的時代

最近剛修完研究所的資訊隱私課程,課程中閱讀了Tim Wu的《The Attention Merchants》一書,對於廣告行業、自媒體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自從聊天室、BBS、blog出現以來,普羅大眾也能掌握傳播密碼,媒體不再只是政商名人的專利。再到後來的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人人都可以是個品牌、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注意力商人,「網紅」一詞也隨之產生。
目前社群媒體平台上所謂的網紅,主要依靠廣告分潤商業置入業配做為收入來源;以往的blog也是如此,只是文字的吸引力往往不敵聲光效果十足的社群影音平台,這幾年漸漸走向注意力變現的另一方向-訂閱

不依靠社群媒體平台有多困難?

如果是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上分享內容,社群平台都已經提供相當友善的介面,基本上可以讓創作者專注在內容的產生上。
那blog呢?
以目前的Google搜尋結果觀察,扣除自架網站,在台灣主要是以「痞客邦Pixnet」、「隨意窩 Xuite」、「Blogger」、「Medium」、「方格子Vocus」這幾個blog平台為主。
  1. 痞客邦Pixnet
    在社群平台尚未流行以前,是早期注意力變現的大本營。痞客邦提供了很好的數據分析工具,可以有效幫助志在將注意力變現的創作者們。但痞客邦的蓋版廣告也是臭名昭彰,使用體驗並不是太好。
  2. 隨意窩 Xuite
    由中華電信所創立,早期也有蠻多創作者使用。但近幾年的功能更新緩慢、變化較有限,已經有許多創作者轉換平台。目前多數的內容也都較早期、過時,甚至有整篇都是無關的關鍵字(鑽搜尋引擎排名漏洞的黑帽SEO)或是內容農場(複製他人文章內容)。
  3. Blogger
    由注意力商人巨頭Google創立,可以串聯許多Google自家服務,整體介面簡潔好上手。但網頁空間與Google的雲端空間共同計算,不適合有大量影像內容的創作者,外觀的客製化彈性也較少,比較適合隨手寫、隨手分享的文字創作者。
  4. Medium
    這幾年迅速竄紅的平台,裡面有許多優質的國內外創作者穩定的分享,平台本身也有提供訂閱服務,讓創作者不必置入廣告也能將注意力變現。可惜Medium的編輯器並不支援Markdown語法,未來若要串接其他平台同步發文或轉移內容恐怕有困難。
  5. 方格子Vocus
    2018年由台灣人創立,目前也多為台灣的創作者與使用者。一樣提供無廣告的乾淨介面,而且編輯器支援部分的Markdown語法,也是我目前選擇Vocus的最大原因。
雖然我最終選擇了方格子,但也不代表從此就一路順遂。
2022年9月,正當我要撰寫新文章時,赫然發現我的文章全部不見,甚至連帳號都無法登入。雖然我所有文章都有留一份備份在Notion上,但整個帳號被ban也太扯了吧,我甚至還沒開訂閱機制跟讀者收費呢。
經過一番波折,總算是搶救回來,但也讓我暫時失去寫文章的動力。
對於方格子,我認為經營團隊處理的效率還不錯,也認真在打擊廣告帳號、努力讓注意力變現的機制維持單純(訂閱制)。但我文章內的連結,大部分都是我在方格子上發表的其他文章,自己引用自己,判定系統的標準可能還要再提升。
從我自身經驗可以發現,想要找個簡單好上手、使用體驗好的blog平台,其實沒有想像中簡單。

自己架網站,更難

由於痞客邦的收費與廣告政策改變,許多創作者逐漸尋求自架網站,擺脫平台的各種限制。但自架網站的技術門檻顯然較高,就算是使用WordPress這種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MS)架站,也仍然要處理非常多Server、Domain的事情,更不要提WordPress網站本身就是許多駭客的練習場。
去年辭職後到開學前的空檔,我刷了五千元一口氣租了Bluehost Shared Hosting的三年方案。即使這個方案強調完全為WordPress而生,架設起來也的確方便,但正所謂一分錢一分貨,Bluehost的Server反應速度真的很慢,即使我用上了CloudFlare的CDN也只提升到堪用的程度。
後來我也果不其然的被駭客光顧,網站下線、帳號被鎖、還原失敗、英語客服答非所問、外掛臭蟲抓不完,最終讓我決定將整個網站砍掉重練,並將文章全數搬移到方格子託管

保持彈性的數位游牧

Covid-19衝擊全球的工作與生活型態,「數位游牧」一詞也應運而生,主要是指藉由網路將注意力變現、維持生計的創作者。「游牧」形容的是物理世界中,創作者本人可以隨時隨地、不在辦公室也能工作維生。
但事實上,Covid-19的反覆流行,限制了人們跨境移動的自由,大多數的創作者也不是真的在環遊世界的旅途中工作;且在經歷一年多自媒體的踩坑過程後,我也了解到要靠單一網路平台創作維生有多艱難。因此,我認為游牧不應該是形容物理世界的移動,而應該是形容網路平台的移動。
我想即使是現在能以網路維生的知名網紅,都應該會同意:創作曝光的媒介不會侷限在一個平台或網站。實際上,無論是創作者還是使用者,我們都不斷的在不同平台之間游走-創作者帶著創作、使用者帶著注意力
因此,我將繼續保持創作,並隨時保持遷徙的彈性。我想這也是我這一年多以來自媒體採坑之路最大的體會吧。
最後,希望方格子能繼續優化編輯器,全面支援Markdown語法,讓創作者保有來去自如的彈性,創作者也才會固定洄游、持續產生內容,進一步產生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
avatar-img
38會員
52內容數
正在就讀法律系的你,一定耳聞過司律考試,甚至已經下場考過。我有幸從考海中上岸,希望透過我的經驗,幫助正在迷惘、焦急、或是洩氣的你/妳。專題內容包含是否要參加考試、如何準備考試、面授與函授的優缺點比較等等,幫助你/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YB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何讓筆電、平板合作順暢,應該是未來所有平板廠商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在沒有購入蘋果全家桶之前,選擇iPad必定會面臨如何跨裝置同步使用的問題。因此這篇文章主要就是紀錄我如何克服其中的困難,提供給有同樣需求的讀者參考。
我認為 LiquidText 是一款功能齊全、穩定的研讀軟體,很適合學生或需要研究的工作人士。如果你有大量研讀文獻的需求,不妨試試看 LiquidText,應該會為你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認為,手機、平板、電腦這三樣東西,應該是同時身為一位律師、一位研究生必備的電子產品。或許不需要像我一樣兩支手機,但手機、平板、電腦各一應該是不為過。 至少現階段而言,iPad的效用並不同於手機、也不同於電腦、更無法被Android平板取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推)助(坑)到還在考慮的朋友們。
如果你還是決定繼續使用NAS,在不花錢請專業資安人員的前提下,自己多花一點時間學習如何設定是必要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任何解決方案都是有利有弊。 在這個離不開電子資料的年代,提升自己的資安知識,我想已經是每個人無可迴避的義務。
目前市面上多數的NAS系統都不是開源的,增加功能、提升便利性的同時,必定伴隨著漏洞的產生,這是閉源軟體必然會有的問題。但開源的NAS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兩相權衡之下,繼續使用便利性高的閉源NAS系統,搭配異地備份,應該是繼續使用NAS的最佳解決方案。
事務所如果要達成遠端作業的目標,建立自有的VPN還是有其必要。諸如讀取電話錄音系統、查看監視器、操作智慧家電(除濕機、掃地機、空氣清淨機等),都還是需要借助VPN才能達成。短期內可以用NAS解決遠端存取資料的問題,但長期而言,事務所仍然必須建立其VPN系統,才是治本之道。
如何讓筆電、平板合作順暢,應該是未來所有平板廠商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在沒有購入蘋果全家桶之前,選擇iPad必定會面臨如何跨裝置同步使用的問題。因此這篇文章主要就是紀錄我如何克服其中的困難,提供給有同樣需求的讀者參考。
我認為 LiquidText 是一款功能齊全、穩定的研讀軟體,很適合學生或需要研究的工作人士。如果你有大量研讀文獻的需求,不妨試試看 LiquidText,應該會為你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認為,手機、平板、電腦這三樣東西,應該是同時身為一位律師、一位研究生必備的電子產品。或許不需要像我一樣兩支手機,但手機、平板、電腦各一應該是不為過。 至少現階段而言,iPad的效用並不同於手機、也不同於電腦、更無法被Android平板取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推)助(坑)到還在考慮的朋友們。
如果你還是決定繼續使用NAS,在不花錢請專業資安人員的前提下,自己多花一點時間學習如何設定是必要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任何解決方案都是有利有弊。 在這個離不開電子資料的年代,提升自己的資安知識,我想已經是每個人無可迴避的義務。
目前市面上多數的NAS系統都不是開源的,增加功能、提升便利性的同時,必定伴隨著漏洞的產生,這是閉源軟體必然會有的問題。但開源的NAS對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兩相權衡之下,繼續使用便利性高的閉源NAS系統,搭配異地備份,應該是繼續使用NAS的最佳解決方案。
事務所如果要達成遠端作業的目標,建立自有的VPN還是有其必要。諸如讀取電話錄音系統、查看監視器、操作智慧家電(除濕機、掃地機、空氣清淨機等),都還是需要借助VPN才能達成。短期內可以用NAS解決遠端存取資料的問題,但長期而言,事務所仍然必須建立其VPN系統,才是治本之道。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日知名作家瓊瑤自殺身亡引起討論,不管在新聞、FB、IG、Threads都能看到大家對瓊瑤身亡表示哀悼,而筆者們擔心大眾暴露自殺細節與遺書內容中而導致自殺模仿效應,所以寫了這篇文章。在此文章中我們將嘗試釐清媒體傳播跟自殺的關係、宣導WHO的自殺報導原則、以及如何辨視與支持自殺高風險族群。 一、
自媒體AIGC的概念與應用:創新、實踐與未來趨勢 🌟 目錄 🌟 1️⃣ AIGC的定義與背景 2️⃣ 自媒體AIGC的應用領域3️⃣ 四大核心技術支柱 4️⃣ AIGC如何改變內容創作方式5️⃣ AI生成技術在自媒體的創新應用6️⃣ 商業模式剖析:如何利用AIGC創收?
Thumbnail
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知識型自媒體創作者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海量內容中脫穎而出。然而,生成式 AI 帶來了新契機:它能在靈感枯竭時提供多樣的想法,並借助多種 AI 工具,快速生成圖像,顯著縮短創作流程。本課程將引領你探索如何利用 ChatGPT 結合圖像生成式 AI,提升圖文創作的豐富度
Thumbnail
先前在《副業教練 EP4|想經營自媒體,哪個平台比較好?》這篇,我們比較了近期每個媒體平台的特性,了解之後又該如何制定策略呢?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個要免免免免免免免免免免費才能看唷! 我的私人流量在昨天內爆衝兩倍,因為我是做交易的課程與專欄,想賺錢的人當然看到我的好康跟優惠都會想一起加入,因此我在方格子以外設私人的Line,這樣我就可以用病毒行銷的方式增加粉絲。而且要增加粉絲不難,你要動頭腦,粉絲的痛處在哪?你的粉絲想聽想看什麼?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臺灣社群媒體平臺在日常生活中顯得尤為重要, Discord, Patreon, Uscreen, Buy Me a Coffee, ko-fi, Gumroad, Gotomax 和 Getmax 等社群平臺都在臺灣具有一定受眾。本文通過比較不同社群平臺的優缺點。
Thumbnail
近期在看求職者的履歷時,有發現到許多人都會附上社群自媒體作為作品集,IG 和 Podcast 都是滿常見的平台,但是近期某一次在看作品集時,發現這個作品集竟然沒有為他的應徵加分,實在感到很可惜,到底該怎麼做,才可以讓履歷作品集加分出擊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日知名作家瓊瑤自殺身亡引起討論,不管在新聞、FB、IG、Threads都能看到大家對瓊瑤身亡表示哀悼,而筆者們擔心大眾暴露自殺細節與遺書內容中而導致自殺模仿效應,所以寫了這篇文章。在此文章中我們將嘗試釐清媒體傳播跟自殺的關係、宣導WHO的自殺報導原則、以及如何辨視與支持自殺高風險族群。 一、
自媒體AIGC的概念與應用:創新、實踐與未來趨勢 🌟 目錄 🌟 1️⃣ AIGC的定義與背景 2️⃣ 自媒體AIGC的應用領域3️⃣ 四大核心技術支柱 4️⃣ AIGC如何改變內容創作方式5️⃣ AI生成技術在自媒體的創新應用6️⃣ 商業模式剖析:如何利用AIGC創收?
Thumbnail
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知識型自媒體創作者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海量內容中脫穎而出。然而,生成式 AI 帶來了新契機:它能在靈感枯竭時提供多樣的想法,並借助多種 AI 工具,快速生成圖像,顯著縮短創作流程。本課程將引領你探索如何利用 ChatGPT 結合圖像生成式 AI,提升圖文創作的豐富度
Thumbnail
先前在《副業教練 EP4|想經營自媒體,哪個平台比較好?》這篇,我們比較了近期每個媒體平台的特性,了解之後又該如何制定策略呢?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個要免免免免免免免免免免費才能看唷! 我的私人流量在昨天內爆衝兩倍,因為我是做交易的課程與專欄,想賺錢的人當然看到我的好康跟優惠都會想一起加入,因此我在方格子以外設私人的Line,這樣我就可以用病毒行銷的方式增加粉絲。而且要增加粉絲不難,你要動頭腦,粉絲的痛處在哪?你的粉絲想聽想看什麼?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臺灣社群媒體平臺在日常生活中顯得尤為重要, Discord, Patreon, Uscreen, Buy Me a Coffee, ko-fi, Gumroad, Gotomax 和 Getmax 等社群平臺都在臺灣具有一定受眾。本文通過比較不同社群平臺的優缺點。
Thumbnail
近期在看求職者的履歷時,有發現到許多人都會附上社群自媒體作為作品集,IG 和 Podcast 都是滿常見的平台,但是近期某一次在看作品集時,發現這個作品集竟然沒有為他的應徵加分,實在感到很可惜,到底該怎麼做,才可以讓履歷作品集加分出擊呢?